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细胞色素P450 CYP4F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娄绘芳 黄艳青 吴信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138,共8页
CYP4F7是细胞色素P450超基因家族中CYP4F亚家族中的同工酶之一,而细胞色素P450在通过电子传递参与生物体代谢和转化内源和外源化合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本实验室构建的大黄鱼消减杂交cDNA文库中623bp的CYP4F7片段设计引物,以大黄鱼... CYP4F7是细胞色素P450超基因家族中CYP4F亚家族中的同工酶之一,而细胞色素P450在通过电子传递参与生物体代谢和转化内源和外源化合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本实验室构建的大黄鱼消减杂交cDNA文库中623bp的CYP4F7片段设计引物,以大黄鱼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ACE-PCR的方法,克隆鉴定出了大黄鱼细胞色素P450 CYP4F7基因。结果表明:基因全长1934bp,5′端非编码区59bp,3′端非编码区264bp,开放阅读框1611bp,编码53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大黄鱼的CYP4F7氨基酸序列与舌齿鲈的相似性为91%。利用RT-PCR方法研究CYP4F7在大黄鱼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CYP4F7在肝脏、脾脏中表达量最高,在心脏、肾脏、头肾、鳃丝中表达量次之。另外,CYP4F7在注射了细菌脂多糖的大黄鱼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的大黄鱼,认为细菌脂多糖可能是CYP4F7表达的抑制剂,说明CYP4F7可能与鱼类免疫反应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细胞色素P450 CYP4F7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蚶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及部分免疫功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泽闻 徐立蒲 +3 位作者 吴信忠 张振国 吴刘记 娄绘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94-1504,共11页
利用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泥蚶血细胞形态结构以及吞噬活性进行了研究。根据细胞大小、形态结构、颗粒特点,光镜下可将血细胞区分为红色颗粒细胞(占89.67%)、嗜碱性颗粒细胞(占7.05%)、透明细胞(占3.28%)3种主要... 利用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泥蚶血细胞形态结构以及吞噬活性进行了研究。根据细胞大小、形态结构、颗粒特点,光镜下可将血细胞区分为红色颗粒细胞(占89.67%)、嗜碱性颗粒细胞(占7.05%)、透明细胞(占3.28%)3种主要类型。健康泥蚶血淋巴中血细胞平均密度为(3.29±0.82)×106/mL。透射电镜下观察到颗粒细胞Ⅰ型、颗粒细胞Ⅱ型、无颗粒细胞;扫描电镜观察下,细胞表面光滑,部分细胞表面有小的突起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出P1(13.13%)亚群和P2(78.83%)两个细胞亚群以及没有固定形态的细胞(近8%)。利用APIZYM试剂盒对健康泥蚶血细胞及血清中的19种酶进行检测,在血细胞中检测到11种酶,在血清中检测到了13种酶,经酵母聚糖刺激后,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类脂脂酶、N-乙酰葡萄糖胺酶在血细胞和血清中的水平大幅升高。体外吞噬实验观察显示,红色颗粒细胞对酵母聚糖具有明显的吞噬能力,嗜碱性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吞噬作用不显著;在经嗜水气单胞杆菌刺激后,嗜碱性颗粒细胞出现大量聚集现象,透明细胞能吸附颗粒物。吞噬活性研究表明,温度、盐度对泥蚶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在泥蚶适宜生长温度(13~30℃)区间和最适盐度(20.0~26.2)×10-12区间,血细胞吞噬活性达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血细胞 显微结构 酶活性 吞噬活性 颗粒细胞 透明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石斑鱼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Ⅰ)基因的克隆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施大卫 王利 +3 位作者 娄绘芳 黄艳青 朱保建 吴信忠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7-476,共10页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是线粒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终末复合物,是线粒体氧化能力的关键调节物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Ⅰ)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具有酶催化活性的3个亚基之一。本研究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青石斑鱼消减杂...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是线粒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终末复合物,是线粒体氧化能力的关键调节物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Ⅰ)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具有酶催化活性的3个亚基之一。本研究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青石斑鱼消减杂交cDNA文库中长587bp的EST序列为基础,采用RACE-PCR方法克隆鉴定出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青石斑鱼COXⅠ全长1659bp,5'端非编码区3bp,3'端非编码区105bp,开放阅读框1551bp,编码51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青石斑鱼COXⅠ与线纹刺尾鲷COXⅠ同源性最高,达96.9%。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COXⅠ基因在青石斑鱼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COXⅠ基因在正常的青石斑鱼和注射了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的青石斑鱼的脾、肝、心、头肾、肾、肌肉和鳃中都有转录表达。注射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后,除了鳃组织,其他组织中COXⅠ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都有显著提高(P<0.05),而鳃组织中的COXⅠ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斑鱼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克隆 表达分析 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显微镜技术在脑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双双 王君 +2 位作者 尹伟 娄绘芳 沈逸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3-512,共10页
双光子显微镜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局限,应用双光子吸收理论,采用飞秒脉冲激光技术,深入组织内部非线性激发荧光。双光子显微镜具有穿透能力强和光毒性小的特性,可实现活体动物脑内微循环系统的长时程可视化观测... 双光子显微镜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局限,应用双光子吸收理论,采用飞秒脉冲激光技术,深入组织内部非线性激发荧光。双光子显微镜具有穿透能力强和光毒性小的特性,可实现活体动物脑内微循环系统的长时程可视化观测,对研究动物大脑皮层微循环网络结构以及血流灌注和血氧代谢特征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双光子显微镜技术不断迭代发展,其应用不断拓展,利用双光子显微镜可实现软脑膜下单根微血管血流信号的检测及光化学操控,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辟了有价值的微循环检测窗口。从双光子显微镜技术的成像原理入手,介绍其技术特点和进展,并从量化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氧分压、检测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和建立脑中风模型4个方面概述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成像 双光子显微镜 活体动物 脑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子技术的脑血管结构和功能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双双 方三华 +2 位作者 尹伟 娄绘芳 陈晓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1,64,共5页
双光子显微镜是结合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技术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探测能力强、光漂白小的特点,在活体动物脑血管研究中具有特殊优势。该文介绍了双光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并从仪器开机、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介... 双光子显微镜是结合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技术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探测能力强、光漂白小的特点,在活体动物脑血管研究中具有特殊优势。该文介绍了双光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并从仪器开机、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双光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详细阐述了双光子显微镜在脑血管研究中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注意事项。具体包括观察脑血管立体分布和增值,量化血流速度,检测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构建脑血栓动物模型。建立了利用双光子显微镜检测活体动物脑血管平台,为脑疾病基础研究和创新药物开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显微镜 活体动物 脑血管 血流速度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豚鼠品系速发型哮喘模型中组胺受体的表达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卫振 娄绘芳 +4 位作者 吴凯 陈雁虹 谢敏 刘迪文 谢强敏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建立Zmu-I:DHP和DHP两个豚鼠品系的速发型哮喘模型,探讨组胺受体I(HIR)和组胺受体2(H2R)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两个豚鼠品系分别设置模型组(MW,MP)和对照组(BW,BP),模型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致敏... 目的建立Zmu-I:DHP和DHP两个豚鼠品系的速发型哮喘模型,探讨组胺受体I(HIR)和组胺受体2(H2R)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两个豚鼠品系分别设置模型组(MW,MP)和对照组(BW,BP),模型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第1,14日致敏豚鼠,第28日用OVA雾化激发,记录0~8min内动态肺顺应性(Cdyn)和气道阻力(Raw)变化。取肺组织样品,进行H1R和H2RmRNA表达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OVA雾化激发后,Zmu-1:DHP和DHP品系模型组(MW,MP)Cdyn下降,Raw上升,变化幅度先大后小,约3min达到最大,而两品系对照组(BW,BP)变化较小。其中,MW组反应较MP组更敏感。定量PCR分析,MW模型组的H1R,H2R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BW(P〈0.05,P〈0.05),肺组织切片HE染色,模型组(MW,MP)肺泡间可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而对照组(Bw,BP)未见。免疫组织化学可见,HIR和H2R主要分布在气道和血管周围的平滑肌上。结论速发型哮喘模型,HIR和H2R主要分布在肺部气管周围的平滑肌上,H1R的高表达与哮喘模型的气道敏感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卵清白蛋白(OVA) 组胺受体 肺功能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光漂白FRET技术的实践与优化
7
作者 刘双双 王君 +1 位作者 尹伟 娄绘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43,共5页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精确检测纳米级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高端成像技术的发展。利用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和图像处理软件ImageJ,开发和优化了受体光漂白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该实验总结了F...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精确检测纳米级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高端成像技术的发展。利用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和图像处理软件ImageJ,开发和优化了受体光漂白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该实验总结了FRET荧光对的特点并提出选择方法,确定了受体光漂白FRET技术的操作步骤,分析了FRET技术的限制条件并给出了优化方案,详细描述了图像展示和数据分析的具体方法。该文建立了从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的一整套实用可靠的操作方案,可为显微成像技术从业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供体-受体对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化”教学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娄绘芳 刘怿君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7年第5期680-682,695,共4页
伴随网络信息化和新型教学方式的发展和不断涌现,如何在医学院校教学过程中,尝试并借助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师生良好的交互式学习,已经成为医学院校教学的新命题.本文对“游戏化”教学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概述... 伴随网络信息化和新型教学方式的发展和不断涌现,如何在医学院校教学过程中,尝试并借助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师生良好的交互式学习,已经成为医学院校教学的新命题.本文对“游戏化”教学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概述了“游戏化”教学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的作用,旨在探讨医学教育教学的新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对未来有待开拓和发展的“游戏化”教学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 医学教育 应用
原文传递
小胶质细胞在脑中的生理功能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慧泉 陈聪 +1 位作者 娄绘芳 段树民 《生命科学》 CSCD 2014年第6期620-625,共6页
小胶质细胞是脑中的巨噬细胞,也是脑实质中唯一的一种免疫细胞,因而被看作是中枢神经系统抵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其他非感染病理状态下,如脑损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小胶质细胞也发挥着保护和毒性损伤的双重作用。相比较其病理功... 小胶质细胞是脑中的巨噬细胞,也是脑实质中唯一的一种免疫细胞,因而被看作是中枢神经系统抵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其他非感染病理状态下,如脑损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小胶质细胞也发挥着保护和毒性损伤的双重作用。相比较其病理功能,人们对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长期以来很少关注。然而,近几年关于小胶质细胞生理功能的研究在多个方面都有突破。这些研究结果揭示,小胶质细胞在发育的神经系统中起着调控神经元存活和修饰突触的作用,并且在成熟的健康脑中具有探测和调控神经元活动的功能。将着重对近几年关于小胶质细胞生理功能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环路维系
原文传递
细胞大型内吞囊泡快速标记方法的改进和应用
10
作者 戎叶 杜仲燕 +2 位作者 肖桂凤 娄绘芳 吴航军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7-293,共7页
为了研究细胞内大型内吞囊泡的快速动态变化,本文借鉴了诱导神经元轴突诱导转向的方法,通过脉冲压力从微电极释放诱导因子,在细胞周围形成稳定的浓度梯度,诱导细胞产生胞饮泡,并通过局部染料释放进行快速标记和洗脱。同时利用活细胞成... 为了研究细胞内大型内吞囊泡的快速动态变化,本文借鉴了诱导神经元轴突诱导转向的方法,通过脉冲压力从微电极释放诱导因子,在细胞周围形成稳定的浓度梯度,诱导细胞产生胞饮泡,并通过局部染料释放进行快速标记和洗脱。同时利用活细胞成像技术,对胞饮泡标记过程以及标记后胞饮泡动态变化进行实时记录。该方法大大缩短了标记和洗脱的时间,从而实现了对细胞囊泡的快速标记和同步观察记录,可用于胞饮泡、溶酶体等细胞囊泡的动态标记和观察,是研究细胞大型内吞囊泡动态变化的一种实用且高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泡标记 胞饮泡 溶酶体 活细胞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