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和钙交互作用对番茄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娄春荣 韩晓日 +3 位作者 肖千明 孙文涛 邱卫文 付仲鑫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67-672,共6页
 以沈阳草甸土为栽培基质 ,采用二次D 饱和最优设计 ,进行番茄N、Ca两因素效应的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番茄茎、叶、果实中氮素含量随生育期的进展而下降 ,氮肥对番茄果实中NO-3 N含量影响呈直线正效应 ,但各处理番茄...  以沈阳草甸土为栽培基质 ,采用二次D 饱和最优设计 ,进行番茄N、Ca两因素效应的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番茄茎、叶、果实中氮素含量随生育期的进展而下降 ,氮肥对番茄果实中NO-3 N含量影响呈直线正效应 ,但各处理番茄果实中NO-3 N含量均不超过可生食标准 .适量施用钙肥有利于控制果实中NO-3 N含量 .氮肥对番茄植株地上部分和果实中N含量影响均符合报酬递减律 .氮肥和钙肥对番茄N素积累符合报酬递减律 ;番茄从开花期到果实膨大期属N素最大效应期 .番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受氮素影响较大 .N、Ca配合施用 ,有利于提高番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钙素可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 .土壤中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氮肥 养分吸收 钙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不同用量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娄春荣 何志刚 +3 位作者 王秀娟 董环 牛世伟 于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54,共3页
以日光温室越冬番茄"金棚1号"为试材,研究了秸秆不同用量(T1、T2、T3:1 905、2 857.5、3 810kg/667m2)内置秸秆反应堆对日光温室土壤微生态环境以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用量的秸秆均可提高土壤温度,土壤平均温... 以日光温室越冬番茄"金棚1号"为试材,研究了秸秆不同用量(T1、T2、T3:1 905、2 857.5、3 810kg/667m2)内置秸秆反应堆对日光温室土壤微生态环境以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用量的秸秆均可提高土壤温度,土壤平均温度分别增加2.1、1.8、0.4℃;高量秸秆T3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要优于其它处理,但是低量秸秆T1劳动强度小,长势与产量都优于其它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表现出低量秸秆T1要好于其它的处理;真菌数量T1高量秸秆要高于其它处理。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能够显著加快越冬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使番茄产量分别增加17.37%、16.24%和1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秸秆反应堆 土壤温度 次生盐渍化 越冬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微量元素对黄瓜黑星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娄春荣 邹晓锦 +3 位作者 何志刚 牛世伟 刘慧颖 董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07-1409,共3页
[目的]探索中微量元素对黄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植株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及盆栽试验,研究不同中微量元素对黄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同时检测喷施中微量元素化合物后7 d黄瓜苗期叶片的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 [目的]探索中微量元素对黄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植株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及盆栽试验,研究不同中微量元素对黄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同时检测喷施中微量元素化合物后7 d黄瓜苗期叶片的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3种微量元素对黑星病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以氯化钙处理效果最为显著,防效达到66.9%;硼酸和硫酸锌处理的防效分别为54.6%和24.1%。黄瓜植株遭受黑星病原菌侵害后,几种不同中微量元素的施用均能有效降低黄瓜叶片中MDA含量,锌和硼处理能显著提高黄瓜植株体内蛋白质含量,锌和钙处理均可诱导黄瓜植株中POD和SOD活性上升,从而通过减缓细胞膜质的受损程度来提高黄瓜植株对黑星病菌的抵抗能力。[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中微量元素防治黄瓜黑星病的实际应用及其抗病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量元素 抑菌试验 黑星病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用肥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娄春荣 孙文涛 +1 位作者 肖千明 肖世盛 《中国马铃薯》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针对马铃薯的吸肥特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状况 ,科学配制而成的马铃薯专用肥 ,每公顷施75 0kg专用肥 ,比常规施肥 ,无论生育状况、产量、品质还是商品性均明显提高 ,其效益增加显著。Ⅰ型专用肥、Ⅱ型专用肥和Ⅲ型专用肥分别比常规施肥每公... 针对马铃薯的吸肥特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状况 ,科学配制而成的马铃薯专用肥 ,每公顷施75 0kg专用肥 ,比常规施肥 ,无论生育状况、产量、品质还是商品性均明显提高 ,其效益增加显著。Ⅰ型专用肥、Ⅱ型专用肥和Ⅲ型专用肥分别比常规施肥每公顷增产 5 45 6、 6 0 6 0和 75 75kg ,增产幅度分别为 2 0 4 7%、 2 2 72 %和 2 8 4 0 % ;增值分别为 2 0 2 6 5元、 3979 5元和 4 811元 ,增值幅度分别为 2 5 3%、 5 0 0 %和 6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专用肥 产量 经济效益 生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施用硅钙复混肥及硅钙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娄春荣 刘慧颖 +3 位作者 华利民 肖千明 孙文涛 郭前彬 《杂粮作物》 CAS 200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将电力工业的副产品粉煤灰 ,采用立式旋风炉高温增钙处理产生的水淬渣经磨细后生产硅钙肥 ,又根据不同作物掺混一定量的化肥而成硅钙复混肥 ,它不仅含有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 ,还含有钙、硅、镁、铁、锌、铜、锰等中微量元素 ,通过... 将电力工业的副产品粉煤灰 ,采用立式旋风炉高温增钙处理产生的水淬渣经磨细后生产硅钙肥 ,又根据不同作物掺混一定量的化肥而成硅钙复混肥 ,它不仅含有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 ,还含有钙、硅、镁、铁、锌、铜、锰等中微量元素 ,通过试验网的田间试验看出硅钙复混肥及硅钙肥可改善大豆的生育性状及经济性状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在大豆上施用硅钙复混肥以37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硅钙复混肥 硅钙肥 施肥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宁市葡萄主产区土壤肥力分析及施肥对策 被引量:16
6
作者 娄春荣 李学文 +2 位作者 王秀娟 高铁岩 王绍新 《辽宁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21-23,共3页
采集北宁市葡萄产业基地(常兴镇、廖屯乡、鲍家乡)有代表性土壤样品21点42个土样,分层取样0~20cm、20~40cm,所取土样葡萄地种植年限不同。通过对土壤有效养分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北宁市改变了传统的重氮忽视磷、钾肥的施肥方式,注... 采集北宁市葡萄产业基地(常兴镇、廖屯乡、鲍家乡)有代表性土壤样品21点42个土样,分层取样0~20cm、20~40cm,所取土样葡萄地种植年限不同。通过对土壤有效养分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北宁市改变了传统的重氮忽视磷、钾肥的施肥方式,注重NPK的配合,使用了大量的有机肥和化肥,土壤肥力有所提高。但是,大量施肥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养分的积累。微量元素铁、锰、锌出现富积,硼呈现匮乏,铜变幅较大。钙、镁有下降趋势。相对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含量不高,还应增施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施肥 土壤肥力 葡萄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马铃薯为前茬的栽培管理与效益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娄春荣 付仲鑫 +1 位作者 王秀娟 崔喜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种植结构调整 栽培管理 农业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峰葡萄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娄春荣 刘慧颖 +1 位作者 董环 华利民 《新农业》 2009年第4期40-41,共2页
测土配方施肥在大田作物和蔬菜上应用较多,技术也较完善,但在葡萄上应用较少。葡萄栽培方式不同于大田作物和蔬菜,土壤利用系数不合理使得测土配方施肥的有些理论指标需要修正。对于葡萄土壤利用系数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本研究确... 测土配方施肥在大田作物和蔬菜上应用较多,技术也较完善,但在葡萄上应用较少。葡萄栽培方式不同于大田作物和蔬菜,土壤利用系数不合理使得测土配方施肥的有些理论指标需要修正。对于葡萄土壤利用系数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本研究确定了葡萄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利用系数并进行验证,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大田作物 膨大期 测土配方施肥 养分量 着色期 氮、磷、钾 利用系数
原文传递
麦茬葱专用肥增产效果研究简报 被引量:1
9
作者 娄春荣 肖千明 +2 位作者 孙文涛 华利民 肖世盛 《辽宁农业科学》 2001年第6期47-48,共2页
对麦茬复种大葱专用肥的增产效果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根据大葱不同生育阶段需肥特性 ,调整大葱常规施肥的磷、钾比例而研制的 3个剂型专用肥 ,不仅能提高大葱的产量 ,还可提高大葱的商品性 ,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专用肥 增产效果 大葱 麦茬 长度 白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葡萄土壤养分变化监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娄春荣 刘慧颖 +2 位作者 董环 华利民 隋世江 《北方果树》 2007年第6期37-39,共3页
  北宁市葡萄产业发展早,种植面积大,现有葡萄1.13万hm2,年产14万t.国家科技部非常重视这一资源优势,拨专款进行研究,在大量工作基础上,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1,2].为了探明问题来源,我们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土壤养分监测.由于当...   北宁市葡萄产业发展早,种植面积大,现有葡萄1.13万hm2,年产14万t.国家科技部非常重视这一资源优势,拨专款进行研究,在大量工作基础上,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1,2].为了探明问题来源,我们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土壤养分监测.由于当地是篱架栽培形式,2005年我们对畦内土壤、畦外土壤进行了监测.探讨不同施肥条件葡萄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速效磷 含量变化 钾含量 有效磷 土壤养分变化 着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ibi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Trace and Secondary Elements on Scab of Cucurbits(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and Their Effects on Enzyme Activities of Cucumber Plants
11
作者 娄春荣 邹晓锦 +3 位作者 何志刚 牛世伟 刘慧颖 董环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ce and secondary elements on scab of cucurbits (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and their effects on enzyme activities of cucumber plants. [ Method ] Indoor antifungd experiment ...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ce and secondary elements on scab of cucurbits (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and their effects on enzyme activities of cucumber plants. [ Method ] Indoor antifungd experiment and pot test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trace and secondary dements on scab of cucu.rbits; after trace and secondary element compounds were sprayed for 7 d, the content of soluble protein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the activities of peroxidase (POD)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of cucumber leaves during seedling stage were simultaneously detected. [ Result] The inhibi- tion effects on scab of cucurbits were found in the three trace and secondary dements, especially for the CaC12 (66.9%), and about 54.6% and 24.1% for ZnSO4 and H3 BO3 , respectively. When cucumber plants were infected by scab of cuea.rbits, the contents of MDA for all treat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cucum- ber leaves after spraying the three trace and secondary elemen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protein in cucumber seedling were increased by Zn- SO4 and H3 BO3 application, while the contents of POD and SOD were increased on ZnSO4 and CaCI2 treatments. The defense system of cucumber was induced and strengthened by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trace and secondary elements. [ Conclusion ] The results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n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using trace and secondary dements to control scab of eueur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 and secondary element Antifungal experiment Scab of cucurbits Enzyme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条件下减量施磷对玉米产量、磷素利用率及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秀娟 解占军 +4 位作者 何志刚 韩瑛祚 邹晓锦 娄春荣 隽英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9-44,共6页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的合适用量,在2013—2016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减量施磷对玉米产量、磷素利用率及土壤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除秸秆还田初期(2013年)外,其余年份秸秆还田配施化肥...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的合适用量,在2013—2016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减量施磷对玉米产量、磷素利用率及土壤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除秸秆还田初期(2013年)外,其余年份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均提高了玉米产量,且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与秸秆还田磷全量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其中2016年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增加8.08%;总体上,2013—2016年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提高了玉米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及磷素利用率,其中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在秸秆还田初期降低了对磷的吸收量,但随着秸秆还田时间的增加,其不再影响植株对磷素的吸收,磷素利用率为28.32%,提高了5.73个百分点;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了13.49%,有效磷含量平均提高了6.76%,但对土壤全磷含量影响不大。对于上述所有指标,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与秸秆还田磷全量处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因此,玉米生产上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能够降低磷肥用量,提高磷素利用率和产量,即使磷肥减量20%也不影响上述指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磷肥 减量施肥 产量 磷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辣椒连作不同年限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及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何志刚 王秀娟 +3 位作者 董环 娄春荣 牛世伟 于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日光温室辣椒连作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微生物数量、类群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表现出明显的温室连作效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放线菌/真菌值呈下降趋势,微生物由&qu... 以日光温室辣椒连作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微生物数量、类群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表现出明显的温室连作效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放线菌/真菌值呈下降趋势,微生物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过渡,其中氨化细菌先增加后减少、硝化细菌呈减少的趋势;多数土壤酶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连作 微生物区系 酶活性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PR菌肥对马铃薯产量与肥料利用率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何志刚 王秀娟 +3 位作者 董环 娄春荣 牛世伟 于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PGPR菌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促生菌肥比常规施肥,地下块茎部分钾素吸收率高出9.98%,氮素吸收率高出19.61%,磷素吸收率高出20.1%。马...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PGPR菌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促生菌肥比常规施肥,地下块茎部分钾素吸收率高出9.98%,氮素吸收率高出19.61%,磷素吸收率高出20.1%。马铃薯产量比常规施肥提高12.4%,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证明在配施生物菌肥的条件下提高马铃薯产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PR 马铃薯 养分吸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及其有效性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韩晓日 郭鹏程 +2 位作者 陈恩凤 邹德乙 娄春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9-36,共8页
棕壤连续13年定位试验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或低量有机肥对土壤固定态接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施用高量有机肥区固定态接含量比试验前平均增加30.2%。这部分增加的固定态按主要来自土壤有机氮矿化补充。施肥后固定态铵的净增加量超过作物... 棕壤连续13年定位试验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或低量有机肥对土壤固定态接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施用高量有机肥区固定态接含量比试验前平均增加30.2%。这部分增加的固定态按主要来自土壤有机氮矿化补充。施肥后固定态铵的净增加量超过作物施氮量是土壤激发效应的结果。土壤原有固定态铵含量在113~116mg/kg,对作物无效,而新固定态按时作物有效。生长季耕层土壤固定态铵总释放量(N)对照区为43kg/hm2,化肥区平均为110kg/hm2;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区平均为165kg/hm2。施钾对固定态铵的释放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棕壤 固定态铵 有效性 长期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运筹对设施番茄产量、果实硝酸盐含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董环 娄春荣 +2 位作者 王秀娟 赵颖 何志刚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8-383,共6页
施肥影响设施蔬菜的产量、质量安全和土壤环境,因此,开展设施番茄氮肥和钾肥配合施用方案的研究,对区域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番茄新品种辽粉185为试验材料,采用氮、钾2因素4水平完全随机设计,探讨氮、钾... 施肥影响设施蔬菜的产量、质量安全和土壤环境,因此,开展设施番茄氮肥和钾肥配合施用方案的研究,对区域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番茄新品种辽粉185为试验材料,采用氮、钾2因素4水平完全随机设计,探讨氮、钾配合施用对设施番茄产量、果实硝酸盐含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硝酸盐含量随氮和钾施入水平的提升而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氮施入水平的提升而增加,随钾施入水平的提升而降低。氮、钾施入水平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均为先促进后抑制,通过回归模型获得番茄最高产量的氮、钾推荐施肥量分别为323.6 kg/hm^2和377.0 kg/hm^2。采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进行综合评价,获得的结果表明,氮是影响番茄产量、质量安全和环境的重要因素,氮投入142.9~285.7 kg/hm^2可作为区域设施番茄栽培决策施肥的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产量 果实硝酸盐 土壤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高温闷棚对设施连作土壤微生境及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何志刚 娄春荣 +3 位作者 董环 王秀娟 赵颖 韩瑛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7-91,共5页
为解决连作障碍,以高温闷棚为主要方式,研究玉米秸秆还田结合高温闷棚[CK:高温闷棚(干闷,不淹水);T1:高温闷棚(湿闷,淹透水);T2:高温闷棚+玉米秸秆(湿闷,淹透水)]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 为解决连作障碍,以高温闷棚为主要方式,研究玉米秸秆还田结合高温闷棚[CK:高温闷棚(干闷,不淹水);T1:高温闷棚(湿闷,淹透水);T2:高温闷棚+玉米秸秆(湿闷,淹透水)]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T2株高、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_2浓度明显高于另外2个处理,产量比CK增加38.99%;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个处理的16S rRNA有效序列数比例在94%以上;聚类分析表明,T1、T2为一个类群,CK为一个类群,是否淹水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划分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数据具有一定相关性;T1、T2的电导率均显著低于CK,T2有机质明显高于其他2个处理;3个环境因子中SOM影响的微生物群落为芽单胞菌目(Gemmatimonadales),环境因子pH值、EC值呈正相关关系,主要影响的微生物群落为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黄色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高温闷棚 秸秆还田 高通量测序 连作障碍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钾用量对番茄生长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秀娟 袁兴福 +2 位作者 娄春荣 董环 何志刚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48,共5页
以番茄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番茄生长发育、SPAD值、过氧化物酶活性、根系活力以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N 0.2 g/kg土、K2O 0.22 g/kg土相比,施用N 0.8 g/kg土、K2O0.88 g/kg土时,植株高度在花... 以番茄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番茄生长发育、SPAD值、过氧化物酶活性、根系活力以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N 0.2 g/kg土、K2O 0.22 g/kg土相比,施用N 0.8 g/kg土、K2O0.88 g/kg土时,植株高度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降低了7.66%和9.84%,茎粗分别下降了4.58%和17.05%;SPAD值在果实膨大期,施肥量达到N 2.0 g/kg土、K2O 2.2 g/kg土时明显下降;叶片中POD的活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根系活力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施肥量达到N 0.8 g/kg土、K2O 0.88 g/kg土时活力明显下降。在施肥量达到N 1.6 g/kg土、K2O 1.76 g/kg土时,叶绿体基粒片层不明显,基质片层模糊,有较多的嗜锇颗粒。线粒体内部出现空洞,嵴结构变得模糊,质壁分离明显。综合看来,施肥量达到N0.8 g/kg土、K2O 0.88 g/kg土时植株能正常生长,超过N 1.6 g/kg土、K2O 1.76 g/kg土时植株生长出现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钾用量 番茄 酶活性 根系活力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和施肥处理对番茄氮素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於丽华 韩晓日 +2 位作者 娄春荣 高晓宁 董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6-289,共4页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和施肥处理对番茄氮素吸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田间的盆栽条件下,滴灌较漫灌能够明显地增加番茄果实的干物重和果实的吸氮量,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在磷钾肥基础上配施氮肥对果实的...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和施肥处理对番茄氮素吸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田间的盆栽条件下,滴灌较漫灌能够明显地增加番茄果实的干物重和果实的吸氮量,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在磷钾肥基础上配施氮肥对果实的干物重及吸氮量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可以提高番茄Vc含量;配施有机肥可以促进果实的干物质积累和对氮素的吸收,同时有机肥也能够明显提高果实中的糖酸比,降低硝酸盐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漫灌 施肥 番茄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史书强 赵颖 +1 位作者 何志刚 娄春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157,共4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配合不同化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对土壤养分运移、土壤微生物群落均有一定的影响,生物有机...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配合不同化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对土壤养分运移、土壤微生物群落均有一定的影响,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处理马铃薯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6.09%,经济效益提高了10 431元/hm2,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减量75%比常规施肥处理产量提高13.32%,经济效益提高了9 555元/hm2。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处理在马铃薯关键时期土壤养分运移发挥重要作用,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速效氮比常规施肥提高12.7%,速效钾比常规施肥提高14.4%,速效磷比常规施肥提高4.4%。对土壤微生物种群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细菌、真菌、放线菌在不同时期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即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还可以活化土壤、降低肥料量过大造成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肥料 马铃薯 土壤养分 经济效益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