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娄国强 作品
1
作者 娄国强 《新疆艺术(汉文)》 2017年第5期68-6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和GIS的春尺蠖种群分布动态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娄国强 吕文彦 +2 位作者 余昊 王登元 王运兵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3-618,共6页
本文利用杀虫灯诱杀春尺蠖雄成虫的数据,采用地统计学空间插值方法,借助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得出2001~2003年和田地区春尺蠖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结果显示,3年中春尺蠖种群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种群空间分布... 本文利用杀虫灯诱杀春尺蠖雄成虫的数据,采用地统计学空间插值方法,借助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得出2001~2003年和田地区春尺蠖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结果显示,3年中春尺蠖种群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种群空间分布和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通过TM卫片解译提取和田地区森林图层,在ARCGIS中完成对插值模拟图的切割,从而把春尺蠖种群动态的年际分布显示在具体的森林斑块内。研究结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春尺蠖种群暴发机理和系统控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尺蠖 遥感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布格局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对麦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娄国强 党润生 +2 位作者 陈荣江 吕文彦 高扬帆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68-271,共4页
通过敏感性测定,明确了不同小麦品种对麦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耐药性。结果表明,百农65、豫麦2号耐药性较强;百农64、豫麦32号、中育3号耐药性居中;豫麦21号、豫麦18号耐药性较弱。豫麦21号对药剂的敏感性最强,用药不... 通过敏感性测定,明确了不同小麦品种对麦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耐药性。结果表明,百农65、豫麦2号耐药性较强;百农64、豫麦32号、中育3号耐药性居中;豫麦21号、豫麦18号耐药性较弱。豫麦21号对药剂的敏感性最强,用药不当,易产生药害。并对品种×药剂间及品种×药剂×含量间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磺酰脲类除草剂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磺隆、苄嘧磺隆对不同小麦品种安全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娄国强 吕文彦 职明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317-320,共4页
室内土壤滴浇法测定了苯磺隆、苄嘧磺隆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存在较大差异,且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株高;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对株高的影响结果一致。苯磺隆对周麦13... 室内土壤滴浇法测定了苯磺隆、苄嘧磺隆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存在较大差异,且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株高;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对株高的影响结果一致。苯磺隆对周麦13的根和芽敏感,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对偃师4110根长最安全,株高最敏感。苄嘧磺隆对高优503根长最安全,株高最敏感;对周麦13株高最安全,根长最敏感。因此,小麦田化学除草应根据不同小麦品种来选择除草剂品种、有效用量和最佳施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隆 苄嘧磺隆 小麦品种 安全性 叶绿素 叶绿素含量 小麦品种 苄嘧磺隆 安全性 苯磺隆 麦田化学除草 高优503 抑制作用 使用不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及桑菊饮加减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9
5
作者 娄国强 荀运浩 +3 位作者 施军平 喻剑华 包剑锋 过建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368-369,共2页
目的:观察甲型H1Nl流感的临床特点及桑菊饮加减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6月1日-2009年7月12日期间杭州六院住院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患者,均在西药达菲治疗基础上予桑菊饮加减,疗程5天,统计描述治愈率。结果:(1)共计24例(男12... 目的:观察甲型H1Nl流感的临床特点及桑菊饮加减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6月1日-2009年7月12日期间杭州六院住院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患者,均在西药达菲治疗基础上予桑菊饮加减,疗程5天,统计描述治愈率。结果:(1)共计24例(男12例,50%)患者进入临床观察,年龄10~48岁,中位年龄38岁,平均(24.8士10.3)岁;(2)本组病例无基础病存在,未见重症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发热(22,91.7%)、呼吸道症状咳嗽(18,75%)及咳痰(16,66.7%)、乏力(17,70.89%)、咽痛(15,62.5%)、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9,37.5%)及恶心(2,8.3%);15例(62.5%)患者存在咽部充血;16例(66.7%)患者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计数下降,其余白细胞计数正常;全部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全部患者胸片未见异常;(3)24例患者均于5天后症状明显缓解,23例患者5~8天获临床痊愈,1例12天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治愈率100%。结论:目前浙江杭州地区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以轻症病例为主,桑菊饮加减配合达菲治疗效果可靠,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临床特征 桑菊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娄国强 吕文彦 高扬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96-1597,共2页
通过室内测定,明确了不同玉米品种对常用除草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掖单12对莠去津、乙.莠安全,郑单14对都尔安全,掖单19对乙草胺安全。新黄单904对乙草胺、莠去津敏感,掖单19对都尔、莠去津耐药性差,掖单13对都尔敏感,使用不当易产生... 通过室内测定,明确了不同玉米品种对常用除草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掖单12对莠去津、乙.莠安全,郑单14对都尔安全,掖单19对乙草胺安全。新黄单904对乙草胺、莠去津敏感,掖单19对都尔、莠去津耐药性差,掖单13对都尔敏感,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7个玉米品种种芽的安全性大于种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除草剂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A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娄国强 吕文彦 职明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3-145,共3页
为了给MCPA在小麦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以黄淮南部麦区8个主要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MCPA对小麦幼苗株高、叶绿素、脯氨酸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MC-PA的敏感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低浓度MCPA对小麦幼苗生长... 为了给MCPA在小麦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以黄淮南部麦区8个主要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MCPA对小麦幼苗株高、叶绿素、脯氨酸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MC-PA的敏感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低浓度MCPA对小麦幼苗生长没有显著的影响,高浓度对某些小麦品种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周麦13、高优503、周麦16和温麦6号对MCPA敏感,其临界浓度为3.1250 mg/L;郑农16、偃师4110、百农68和百农64对MCPA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MCPA 叶绿素 脯氨酸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病患者血液中纳米细菌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娄国强 朱明利 +5 位作者 罗英 李超丹 厉小玉 周俊 刘寿荣 胡林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11期49-52,共4页
目的评价PCR检测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中纳米细菌(NB)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5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66例肝硬化(CL)、23例肝癌(HC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扫描和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的纳米细菌,并... 目的评价PCR检测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中纳米细菌(NB)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5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66例肝硬化(CL)、23例肝癌(HC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扫描和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的纳米细菌,并与40例健康人结果比较。结果PCR检测纳米细菌阳性率分别为27.69%、50.00%、61.29%、52.38%和5.00%,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5)。慢性乙型肝炎阳性率低于其他肝病(P<0.005)。PCR测定结果与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法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PCR灵敏度为46.51%,特异性为73.95%,总有效率66.67%。结论PCR对纳米细菌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中纳米细菌感染率高于健康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聚合酶链反应 慢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娄国强 蒋兰英 +1 位作者 沈愈 吴惟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9-30,共2页
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310014)娄国强,蒋兰英,沈愈,吴惟一我院于1993年6月起采用江苏常熟制药厂生产的苦黄注射液治疗-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 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310014)娄国强,蒋兰英,沈愈,吴惟一我院于1993年6月起采用江苏常熟制药厂生产的苦黄注射液治疗-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病例与方法1研究对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苦黄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型除草剂对大白菜芽根生长及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娄国强 吕文彦 +1 位作者 张进强 魏慧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采用土培法研究了二氯喹啉酸、二甲四氯两种激素型除草剂对大白菜芽根生长及叶片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对大白菜的芽根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的生长,二氯喹啉酸的LC50值为103.723 0μg·... 采用土培法研究了二氯喹啉酸、二甲四氯两种激素型除草剂对大白菜芽根生长及叶片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对大白菜的芽根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的生长,二氯喹啉酸的LC50值为103.723 0μg·mL-1,二甲四氯为0.249 9μg·mL-1,两者的LC50值表明,对大白菜的生长二氯喹啉酸比二甲四氯更安全;两种除草剂对大白菜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处理浓度间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增加的幅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二甲四氯 大白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防治小麦穗蚜最佳用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娄国强 吕文彦 霍云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39,共3页
为了寻找防治小麦穗蚜高效安全的替代药剂,达到小麦高产优质的目的,对吡虫啉防治穗蚜的效果和最佳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穗蚜的防效与4 0 %氧化乐果乳油和2 6 %杀杀死乳油相当,持效期长,但速效性稍差;田... 为了寻找防治小麦穗蚜高效安全的替代药剂,达到小麦高产优质的目的,对吡虫啉防治穗蚜的效果和最佳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穗蚜的防效与4 0 %氧化乐果乳油和2 6 %杀杀死乳油相当,持效期长,但速效性稍差;田间最佳用量为2 2 5~30 0 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穗蚜 最佳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水针剂的制备和初步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娄国强 陈晓瑾 +3 位作者 尤琳雅 徐向阳 施军平 茹仁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889-1891,共3页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水针剂,并考察其初步稳定性。方法:采用浓配法制备水针剂,热压法灭菌。以平均粒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为主要指标考察小针剂的物理稳定性,以含量测定、有关物质为主要指标考察小针剂化学稳定性。结果:所...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水针剂,并考察其初步稳定性。方法:采用浓配法制备水针剂,热压法灭菌。以平均粒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为主要指标考察小针剂的物理稳定性,以含量测定、有关物质为主要指标考察小针剂化学稳定性。结果:所研制的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小针剂可耐受热压灭菌,并且高温、光照实验和30℃加速实验显示注射剂粒径均匀,电位稳定,含量和有关物质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制备工艺简单,终端灭菌方法可靠,并且具有良好的理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 注射剂 制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改制三年运行效果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娄国强 陈美秀 郑燕娜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18,共3页
我市某区级医院位于古镇,是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从 2001年起,医院尝试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以股份制为经营模式,建立起不同于企业股份制的基层医院股份联合新体制.近期,我们对医院经营管理等方面改革的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医院改制 区级医院 医院经营管理 基层医院 综合性医院 联合 近期 企业股份 股份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HEV)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娄国强 林晓 +7 位作者 沈愈 朱秀亚 邵芯仪 屠士行 吴惟一 朱晓洁 庄辉 朱万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检测杭州市散发性成型肝炎病人的急性或血清,3例HEVRNA阳性(3/10),对其中一份扩增产物用荧光法测序,并与HEV墨西哥株、缅甸流行株和散发株以及中国流行株CH1.1序... 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检测杭州市散发性成型肝炎病人的急性或血清,3例HEVRNA阳性(3/10),对其中一份扩增产物用荧光法测序,并与HEV墨西哥株、缅甸流行株和散发株以及中国流行株CH1.1序列比较表明,该株散发性HEV与墨西哥株核昔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9.4%和95.0%,与缅甸流行株和散发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g3.5%和95.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6%和98.3%,与中国新疆流行株CH1.1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9%和95.8%。提示该HEV散发株与新疆流行株一样,与HEV缅甸株可能为同一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 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核酸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最优设计在麦田杂草防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娄国强 吕文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766-2767,共2页
依据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原理,研究了苯磺隆和骠马的用量与除草效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施药方法最佳用量为苯磺隆12.3543g/hm2+骠马67.8318ml/hm2;茎叶施药方法最佳用量为苯磺隆11.4104g/hm2+骠马74.4595ml/hm2;其对后茬作物玉米... 依据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原理,研究了苯磺隆和骠马的用量与除草效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施药方法最佳用量为苯磺隆12.3543g/hm2+骠马67.8318ml/hm2;茎叶施药方法最佳用量为苯磺隆11.4104g/hm2+骠马74.4595ml/hm2;其对后茬作物玉米、棉花、大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化学除草 最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_1和CTGFmRNA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娄国强 万虎 +3 位作者 施军平 陈芝芸 过建春 荀运浩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2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24周末处死,HE染...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24周末处死,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以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GFβ1mRNA和CTGFmRNA在肝脏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肝内TGFβ1mRNA和CTGF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网状纤维染色、HE染色检查均支持肝纤维化改变。结论高脂饮食诱导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内TGFβ1和CTGF表达增强,提示TGFβ1和CTGF也参与了脂肪性肝纤维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乐菊酯乳油防治蚜虫药效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娄国强 吕文彦 杨青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8期20-21,共2页
研究表明,氧乐菊酯对多种作物上的蚜虫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氧化乐果和久效磷,也高于来福灵。田间有效用量为12.5~250ml/亩,并对其它害虫有较好的兼治作用,且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 氧乐菊酯 蚜虫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常用除草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娄国强 吕文彦 校李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5,共3页
采用土壤滴浇法进行了麦田常用除草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存在差异,且多数品种苗高的安全性大于根长。2甲4氯钠对偃师4110安全,周麦13敏感;苯磺隆对百农68安全;苄嘧磺隆对郑农16安全... 采用土壤滴浇法进行了麦田常用除草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存在差异,且多数品种苗高的安全性大于根长。2甲4氯钠对偃师4110安全,周麦13敏感;苯磺隆对百农68安全;苄嘧磺隆对郑农16安全,高优503敏感,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田间使用时应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合理确定除草剂品种和有效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小麦 品种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准种单位——超感染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娄国强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3期6-7,17,共3页
关键词 HBV准种 感染模式 乙型肝炎病毒(HBV) 慢性病毒性肝炎 HBV感染 HBV标志物 抗HBV药物 核苷类似物 肝细胞癌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玉米田化学除草新混剂使用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娄国强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75-476,共2页
通过对免耕玉米田不同除草剂使用方法和用量的研究表明,田间若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可用单剂防治,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以使用混剂为好,且采用土壤处理法防效最佳。49.2%烟·乙·莠WP茎叶处理最佳用量为1476~2214ga.i./hm2;... 通过对免耕玉米田不同除草剂使用方法和用量的研究表明,田间若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可用单剂防治,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以使用混剂为好,且采用土壤处理法防效最佳。49.2%烟·乙·莠WP茎叶处理最佳用量为1476~2214ga.i./hm2;63%烟·莠WP最佳用量为756~945ga.i./hm2;施药时期为玉米4~6叶期,杂草2~4叶期。49.2%烟·乙·莠WP土壤处理最佳用量为738~1107ga.i./hm2;48%乙·莠SC用量为1440ga.i./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玉米田 新混剂 最佳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