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姜长英给新闻署信两封
- 1
-
-
作者
姜长英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4年第3期3-5,共3页
-
文摘
首长同志们:你们好! 我是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今年九十岁,虽已退休多年,但仍在关心着创办并主编了十年之久的《航空史研究》季刊和倡议了十多年的为直升机正名的事业,去年,我已把季刊的工作,让给了年轻的接班人,为纠正全国字典、辞书对直升机的错误认识,应该继续努力。
-
关键词
直升机
新闻出版
辞书
航空
西北工业大学
格林尼治
格林威治
《汉英词典》
有关机关
接班人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直升机”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辞书研究》
1986年第1期137-139,共3页
-
文摘
直升机,常常被错误地称作直升飞机而广泛出现在书刊、广播、电影和电视中。反映在辞书上名称也有些含混,不仅是一般的词汇表、语文词典、科技辞典,甚至部分航空专业词典也在用“直升飞机”一词,例如几本有代表性的语文或专业辞书就是这样立目解释的:
-
关键词
直升机
直升飞机
飞行器
飞机重量
升力
螺旋桨
辞书
航空
机翼
发动机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回忆上海交大航空门和毕业生名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7年第3期59-62,共4页
-
文摘
看了1995年已出版的《西北工业大学校史》,觉得它写的上海交大航空门,过于简略,对 于航空门毕业生中的知名人物,也不稍稍提一下,所以把《航空史研究》(7)(1985)和(19)
-
关键词
毕业生
上海交大
航空发动机
航空工程
航空学校
四年级
自动机
学艺社
上海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自评《史话》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7年第3期57-58,共2页
-
文摘
我写的“中国古代航空史话”于1996年4月出版了,57期的“航空史研究”上刊登了一些人的评价,这里是对自己书的评论。 八十年代初,我写信给几家大图书馆,问他们有没有关于航空历史的图书。给我回信的只有北京图书馆一家。回信告诉我,中华书局出的张鸿《古代飞行的故事》。此书1965年初版,印了16700本,1981年再版,印了10400本。1965年本,我早已买过,还想要1981年本。我去西安新华书店,没有买到,后来到北京新华书店。
-
关键词
新华书店
史话
中国古代
航空
喷气推进
中华书局
大图书馆
1965年
空气动力
为人民服务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谈谈《中国航空史》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5年第1期51-53,共3页
-
文摘
1993年12月15日,台湾中国之翼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中国航空史》,这本书原打算在年底出版,其实是年初出版,我在1994年1月20日,收到了第一本书,前面有文良彦的“文序”和刘文孝的“编言”。
-
关键词
航空
《史稿》
西北工业大学
大学出版社
校对工作
史料
1987年
中国古代
第一本书
史话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谈谈我一生中的三岔路口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北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4年第3期65-64,共2页
-
文摘
《航空史研究》(41)(1993年第3期)上《姜长英传》,我读了一遍,就像是重温了我九十年的历史。虽然有过传奇式的小插曲,但有惊无险,我的一生,还算是平直顺利的。
-
关键词
三岔路
航空
汽车修理行业
解放区
新四军
美国移民局
实用主义
杭州经济
打倒军阀
军阀政府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V-22型侧旋翼机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9年第2期52-52,共1页
-
文摘
1982年第5期《航空知识》上有一篇《直升机和“直升飞机”》。此文反对把直升飞机一词代替直升机。如把这两个名词等同起来,就把什么是飞机也弄胡涂了。但是直升飞机还是一个有用的名词。它代表既是飞机又是直升机的一种航空器。 1994年第7期《航空知识》上有一篇《飞机、直升机、直升飞机》。此文说明了这三个名词的区别,并说明了直升飞机可以分为多少种类。
-
关键词
V-22型
侧旋翼机
直升飞机
-
分类号
V27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中国古代航空史话》自序
- 8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7年第2期2-3,共2页
-
文摘
1959年,《国际航空》为了纪念建国十周年,要我写一篇《中国古代航空史话》(简称《史话》),我向领导请示后,才在暑假里写了约一万字的稿子,编辑部替我配了四幅插图.这是第一稿(见《国际航空》1959年第10期).
-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航空工业
史话
国际航
西北工业大学
编辑部
1959年
出版社
文化大革命
《史稿》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赵匡胤和孔明灯
- 9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7年第3期57-57,共1页
-
文摘
1994年秋,9、10月间,西安电视台播放新加坡40集电视剧《绝代双雄》,说五代时赵匡胤和李煜的故事。演到14—15集时,有赵匡胤造了40个孔明灯,放了7个在夜空中,还有一人手拿着一个方形的孔明灯的镜头。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很想调查电视剧的编剧,问他孔明灯有何文献根据,还想得到孔明灯镜头的照片。西安电视台放过《绝代双雄》之后,云贵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也曾演过。我想看过的人一定不少,不知有几个人注意到其中的孔明灯。 我想调查新加坡电视剧的编者,就写信给广播电影电视新任部长孙家正,又怕因是普通百姓求助的信不被重视,所以请航空界职位最高的领导人。
-
关键词
赵匡胤
孔明
电视剧
新加坡
电视台
航空工业
公司经理
往返通信
华文戏剧
普通百姓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文革”的毒害和损失
- 10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7年第4期67-67,共1页
-
文摘
西北工业大学前五系主任黄玉珊初当教授时,还不到三十岁,人称为“娃娃教授”.后来经过多次政治运动,他常被批判,所以自称为“老运动员”.有一次他对我说,你为什么要搞航空史,搞史是很危险的.
-
关键词
文革
西北工业大学
国民党
政治运动
大革命时期
抗战时期
大革命运动
纪念册
历史价值
文化大革命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热气球的起源
- 11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7年第4期20-20,共1页
-
文摘
近些年来,热气球比较流行.热气球的起源在中国,它已有一、二千年的历史了.热气球能够飞行的思想,最早的要算汉武帝时淮南王的《淮南万毕术》了,它说鸡蛋里充满了热气就可以飞起来.这种热气球的思想已有两千多年了.
-
关键词
热气球
松脂
西安市
西北工业大学
古今图书集成
《新民晚报》
起源
确有其人
闽西北
陈梦雷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谈谈西北工业大学校史
- 12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7年第3期58-59,共2页
-
文摘
最近看到了95年出版的“西北工业大学校史”一书,这里谈一点我的看法。 说起中国的航空工程教育,最早的当是1918年的飞潜学校。学校在福建马尾,隶属海军部。飞机制造科毕业了一班学生共17人。由于经费困难,到1926年,奉海军部命令,飞潜学校合并到海军学校里。 留学外国学航空工程的以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王孝丰四人为最早。他们在1917年回国后,在创办飞潜学校方面有一定成绩。这时候留学学航空工程的人不多,到1931年的9·18和1932年的1·28,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以后,去外国学航空的人才多起来了。 1933年起在大学里添设航空课程,如北平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
关键词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学院
北洋大学
航空工程系
空系
日本帝国主义
学校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工学院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我写《史话》
- 13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7年第2期2-2,共1页
-
文摘
1949年10月我在上海,给《中国航空史料》写过一篇《自序》,这《史料》没有出版,只曾在五十年代华东航空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的《航院学报》上,零星刊出.到1957年春,把已在《学报》刊出的文章集合起来,铅印成一本小册子,作为参加学校第一次科学大会的论文.大会开会时,我正出差在北京,我的论文是由当时501教研室的童心同志代读的.会开过后,我不知开会的情况,也不知我的论文得到什么样的评论.
-
关键词
史话
航空学院
教研室
1949年10月
科学大会
《学报》
史料
西安市
西北工业大学
插红旗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顾问的意见
- 14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6年第2期43-44,共2页
-
文摘
我们尊敬的姜老、“航空史研究”季刊的顾问,对“航空史研究”季刊非常关心,每期出来,他都仔细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这次姜老又以“顾问的意见”对“航空史研究”季刊提出自己的看法及意见,值得全体编辑好好思考、并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注意,保持和发扬我们的好传统,改进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航空史研究”季刊办的更好。也希望广大读者能多提宝贵意见,使我们编辑部的工作更前进一步。 姜老为了支持“航空史研究”季刊,多次捐赠,先后已超过伍千多元了,目的是使基金能早日积成可以利用之数。不少航空史研究会的会员也都量力捐赠,使基金总数达近万元。 “航空史研究”季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制约着季刊的发展,因而需要大家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议,商量出一个妥善解决办法,使我们的“航空史研究”季刊早日摆脱经费的困扰,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
关键词
航空
研究会
直升机
顾问
目录
解决办法
目的是使
标准刊号
汇编
朴素无华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设计一幅插图
- 15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6年第2期49-50,共2页
-
文摘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是公元420年到589年。南朝有宋、齐、梁、陈四朝,其中的梁武帝被叛将侯景围困在南京台城,梁武帝想利用风筝求救,失败了。这是一个有名的风筝故事。 北朝分为北魏、东魏、北齐……等很多国家或朝代。北魏是少数民族拓跋氏当权。传到孝文帝(471—500)拓跋宏羡慕汉族文化,把原姓拓跋改为汉人的姓“元”,拓跋宏就改为元宏。所有北魏和东魏的姓拓跋的人都改姓元了。
-
关键词
风筝
少数民族
梁武帝
拓跋氏
汉族文化
中国历史
北魏
插图
南北朝时期
北齐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评说风筝
- 16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6年第3期47-48,共2页
-
文摘
(一)风筝的筝 风筝又名纸鸢或纸鹞,那是因为风筝都是用纸糊的,它的形状或绘画的图样,多半是鸢或鹞的鸟类。那么为什么又名风筝呢?这是因依靠风力,才能飞起来,飞到空中之后,能发出筝的声音。什么是筝?筝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 筝是弹拨式乐器,如琵琶和七弦琴,不过筝有十几至二十多根弦。风筝的筝不可能有太多的弦,也不可能用手弹拨,而是靠风力发声的。 发声的弦不是一般的丝线绳,而是用丝织成宽约四、五毫米的扁带子,名为绦子,在旧时是用来做衣服的沿边用的,在卖针、线的小贩手中可以买到。绦子必须用弓张紧,如图1,弓可以用竹子或藤子。一只弓可以张紧一、两根或三根绦子做的弦,如图2。把弓绑在风筝背后,上天后,风吹着张紧的绦子,就可作筝呜了。
-
关键词
敲击棒
风筝
绦子
张紧
三点支持
彩色纸
七弦琴
大眼睛
中国玩具
主要零件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南宋末年的地老鼠
- 17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6年第3期48-49,共2页
-
文摘
地老鼠是火药玩具,象一颗颗老鼠屎,在一头点着火后,这一头就喷出火来。如在地上放开手,它就被喷火推动着向前跑,因为不能控制前进的方向,所以就象横冲直撞在地上乱跑乱窜的老鼠。 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在宫中演放地老鼠,惊着了太后圣驾。这个地老鼠技术被金人学去,发展成为新武器飞火枪,在1232年用来守汴梁,抵御元兵。后来再经发展成为近代的火箭。 台湾学者研究了宋末学者陶成之和词人蒋捷二人的生平,认为陶成之是地老鼠的发明人。
-
关键词
南宋末
黑火药
批量生产法
糯米粉
挑担小贩
向前跑
发明人
摇滚法
八十年
民国初年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断线风筝
- 18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6年第2期47-48,共2页
-
文摘
放风筝的时候,风筝被风吹着,受到向上和向前的空气动力,可以分解为升力和阻力,在风筝线上,有向下和向后的拉力,合起来就是风筝线上的拉力。风筝本身又受到地心吸力——向下的重力。这几个力相互平衡了,风筝就能平稳地飞在空中。(如图1)。 放风筝的人手拿着线向前走,风筝在空中也向前走。风向前吹时,人向前走快了,风筝感受的风力就要减小,风筝的升力减小抵不过风筝的重力时,风筝就要往下坠。如果人向前快跑,其速度等于吹风筝的风速,风筝就不感觉有风吹,升力、阻力都等于零,风筝就像风中落叶一样,从空中掉下来。这时候,风筝线上的拉力,自然也等于零。
-
关键词
放风筝
向前走
乒乓球
升力减小
地心吸力
空气动力
残余部分
顶线
相互平衡
铁球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清末天津的氢气球
- 19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北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6年第4期47-48,共2页
-
文摘
1885年中法战争时,法国侵略军使用了氢气球.战后,侵略者把一个旧气球卖给天津武备学堂.1887年,在武备学堂任数学教习的华蘅芳奉命造成一个直径五尺的氢气球.
-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天津
氢气球
中法战争
造气
李提摩太
合作制造
上海图书馆
被侵略者
华蘅芳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真历史和假历史
- 20
-
-
作者
姜长英
-
机构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航空史研究》
1996年第2期46-47,共2页
-
文摘
近来社会上假的事物很多,所以政府也在努力打假。假的东西也进入了航空界,如《航空史研究》(46)中《航空界也要打假》所说,因它关系民航(甚至军航)的生死存在,非要大力打假不可。现在说航空史也有假,假历史虽然不象假药那样,能致人死命,但是它以假乱真,也是遗害无穷的。下面谈三条已知的假历史。
-
关键词
宋庆龄
孙中山
以纸代木
航空
氢气球
风筝
飞机驾驶员
革命政府
曹雪芹
空中侦察
-
分类号
V2-09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