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毒机对NDV和IBV消毒及鸡舍除臭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1
作者 程旭 姜逸 +3 位作者 范建华 韦玉勇 俞燕 贾雪波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9期6-9,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消毒机对空气中新城疫病毒(NDV) Lasota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HV80株的消毒效果及在鸡舍内除臭效果。将两种病毒在试验仓中形成气溶胶,测定使用消毒机消毒后不同时间点试验仓中的病毒效价,与对照组比较后计算病毒消... 试验旨在研究消毒机对空气中新城疫病毒(NDV) Lasota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HV80株的消毒效果及在鸡舍内除臭效果。将两种病毒在试验仓中形成气溶胶,测定使用消毒机消毒后不同时间点试验仓中的病毒效价,与对照组比较后计算病毒消杀率。在养殖数量为2 000羽的蛋鸡舍开展除臭试验,设5个臭气采集点,分别于消毒机使用前后共5个时间点,采用氨气和硫化氢二合一便携式检测仪检测鸡舍内氨气和硫化氢浓度并计算臭气降解率。结果显示:消毒机运行40 min对NDV Lasota株消杀率达99.99%,运行20 min对IBV HV80株的消杀率达99.87%。消毒机运行60 min后对鸡舍中氨气和硫化氢的降解率均达到90%以上。研究表明,消毒机不仅对病毒具有良好的消杀能力,同时对于鸡舍环境的改善也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消毒效果 消毒机 鸡舍除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泰丸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下丘脑炎症的改善作用
2
作者 王晖 袁琳 +6 位作者 胡娜 林敏 姜逸 陆敏 王啸南 陆雄 钟霄毓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6-452,共7页
目的研究交泰丸及单味药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下丘脑炎症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与高脂组(75只),高脂饮食造模1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交泰丸组、黄连组、肉桂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5只。给药6周后检测小鼠体... 目的研究交泰丸及单味药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下丘脑炎症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与高脂组(75只),高脂饮食造模1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交泰丸组、黄连组、肉桂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5只。给药6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FBG)水平,RT-qPCR法检测下丘脑IL-1β、IL-6、TNF-α、Socs 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TLR4、MyD88、IKKβ和活化NF-κB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Iba1、GFAP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下丘脑IL-1β、IL-6、TNF-α、Socs 3 mRNA表达降低(P<0.01),神经细胞在透射电镜下数量和形态上有所改善,交泰丸组、黄连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体质量和FBG水平降低(P<0.05),TLR4、MyD88、IKKβ、p-NF-κB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减少(P<0.05),肉桂组p-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交泰丸及其单味药均具有一定改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下丘脑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泰丸 下丘脑 炎症 神经胶质细胞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鸡肾上皮细胞中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姜逸 周生 +5 位作者 唐梦君 俞燕 程旭 沈欣悦 李建梅 高明燕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0,共5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具有严格的上皮细胞嗜性。由于缺乏可供IBV复制的传代细胞系,从而阻碍了从细胞水平研究其复制、致病等分子机制。掌握鸡肾上皮细胞等原代细胞的制备、纯化及培养技术显得尤为关键。本项目组通过选择不同日龄的...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具有严格的上皮细胞嗜性。由于缺乏可供IBV复制的传代细胞系,从而阻碍了从细胞水平研究其复制、致病等分子机制。掌握鸡肾上皮细胞等原代细胞的制备、纯化及培养技术显得尤为关键。本项目组通过选择不同日龄的SPF鸡胚或雏鸡进行肾上皮细胞的制备,同时对消化酶、纯化方式及培养条件进行筛选优化,进一步采用具有EGFP标签的r H120-EGFP/5a重组病毒鉴定培养的鸡肾上皮细胞。结果表明:选择1日龄雏鸡,通过胶原酶Ⅰ消化制备的鸡肾上皮细胞的活力最佳;采用多次离心法能有效去除大量单细胞,从而达到纯化上皮细胞的目的;3%胎牛血清足够提供上皮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并能抑制CEF的生长。试验探索并优化了鸡肾上皮细胞制备及培养的条件,为禽源上皮细胞系的建立和IBV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鸡肾上皮细胞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鸡γ-干扰素重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姜逸 唐梦君 +6 位作者 程旭 沈欣悦 李建梅 尤素兰 赵宝华 戴亚斌 周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7-171,共5页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作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可行性,本研究以IBV疫苗株H120为病毒载体,在其非结构蛋白5a编码区上游插入鸡γ-干扰素(Ch IFN-γ)基因,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重组病毒。经RT-PCR和测序鉴定表明拯救获得重...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作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可行性,本研究以IBV疫苗株H120为病毒载体,在其非结构蛋白5a编码区上游插入鸡γ-干扰素(Ch IFN-γ)基因,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重组病毒。经RT-PCR和测序鉴定表明拯救获得重组病毒(r H120-c IFNγ/5a)。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r H120-c IFNγ/5a感染鸡胚后能够引起特征性病变,但与其亲本病毒株H120相比,病毒的毒价及其在鸡胚中的复制能力有所下降。将r H120-c IFNγ/5a在鸡胚中连续传代,采用RT-PC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h IFN-γ基因在病毒传至第9代时仍保持稳定,至第12代Ch IFN-γ基因出现部分或完全丢失现象。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制以IBV为载体的新型基因重组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干扰素-Γ 反向遗传技术 重组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课堂问题的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姜逸 李金贵 常晨 《高教论坛》 2010年第2期81-83,共3页
本科生教育仍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其中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多种课堂问题经常发生。本文根据600份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了课堂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课堂问题的建议与方法,为逐步实现师生双赢的大学课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课堂 教学 问题 分析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琴曲的形式美——以《变奏曲》《兰花花的故事》和《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姜逸 《当代音乐》 2016年第13期62-63,共2页
在中国的钢琴艺术的百年发展历史中,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这个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方面尽管还存在着较多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在钢琴艺术民族化的发展影响下,中国钢琴音乐制作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形... 在中国的钢琴艺术的百年发展历史中,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这个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方面尽管还存在着较多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在钢琴艺术民族化的发展影响下,中国钢琴音乐制作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形成了音乐的形式美。本文通过对《变奏曲》《兰花花的故事》以及《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的剖析,从分析与欣赏的层面入手,对其一脉相承的形式美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曲 变奏曲 形式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乌鸦》:音乐、女性与伦理的互文
7
作者 姜逸 秦川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8-81,共4页
《饲养乌鸦》上映于1976年,斩获当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等多项桂冠,然而在以拍摄民族叙事歌舞片而闻名海外的卡洛斯?绍拉导演作品系列中,这部佳作久未取得应有的重视。电影选择使用小女孩安娜的视角来叙述这部基调沉重的电影,这一特... 《饲养乌鸦》上映于1976年,斩获当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等多项桂冠,然而在以拍摄民族叙事歌舞片而闻名海外的卡洛斯?绍拉导演作品系列中,这部佳作久未取得应有的重视。电影选择使用小女孩安娜的视角来叙述这部基调沉重的电影,这一特殊的叙事视角既营造出独特的客观冷静以至于间离情绪的审美效果,又发展了以儿童观照世界的电影叙事传统。独特的叙事视角加之由三首不断重复的背景音乐作为声效手段,共同组成强有力的声画共同体,深刻地表现出一个畸形家庭中三代女性的精神悲歌与自我救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戛纳电影节 电影叙事 背景音乐 评审团 叙事视角 民族叙事 救赎之路 客观冷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孙化露 姜逸 +7 位作者 李树纯 陈素娟 张华 张晓平 田艳娜 吴艳涛 焦库华 彭大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0-1638,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物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耐药性。从不同动物病料中分离细菌,以PCR方法鉴定沙门菌,结合玻片凝集法和16SrRNA序列测定确定沙门菌的血清型和分布,结晶紫染色定量法检测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物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耐药性。从不同动物病料中分离细菌,以PCR方法鉴定沙门菌,结合玻片凝集法和16SrRNA序列测定确定沙门菌的血清型和分布,结晶紫染色定量法检测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药敏试验检测分离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鉴定出58株沙门菌,包括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和阿哥那沙门菌等7种血清型,其中鸡群以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为主,肠炎沙门菌次之;水禽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为主。生物被膜测定结果显示51.72%的沙门菌分离株可形成生物被膜,其中83.33%的鼠伤寒沙门菌可形成生物被膜。20种抗生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林可酰胺类、氯霉素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敏感性试验表明所有菌株对林可霉素耐药,51.72%对4种及其以上抗生素耐药,并出现了1株对所有受试抗生素均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是为目前在家禽中分离的优势血清型;同时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多重耐药性的沙门菌将对家禽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带来更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型 生物被膜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建中《樱花》创作技法与演奏分析
9
作者 姜逸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32-36,共5页
王建中钢琴作品《樱花》,采用同名日本民歌旋律,运用丰富的变奏形式将同一乐思在短小的作品中营造出了樱花三分开、五分开、七分开、盛开、凋落等不同景象,并巧妙运用华彩手法将其连接起来。樱花盛开时顽强的生命力和凋落时的义无反顾... 王建中钢琴作品《樱花》,采用同名日本民歌旋律,运用丰富的变奏形式将同一乐思在短小的作品中营造出了樱花三分开、五分开、七分开、盛开、凋落等不同景象,并巧妙运用华彩手法将其连接起来。樱花盛开时顽强的生命力和凋落时的义无反顾在这部作品中被描摹的出神入化,让听众体会到日本文化的精神所在。同时,大调式的结尾,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日式悲情",犹如拨云见日一般,令人眼前一亮,是作曲家展现本民族情怀的点睛之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建中 钢琴曲《樱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坦布苏病毒SHYG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2
10
作者 潘金金 邹晓艳 +9 位作者 李鑫 宿春虎 柴茂 姜逸 胡艳芬 赵国 王彦红 石火英 陈素娟 彭大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4-1053,共10页
【目的】分离鹅源坦布苏病毒,并研究其对雏鹅的致病性。【方法】用RT-PCR方法对江苏省3个鹅场送检的产蛋期病鹅样品进行检测;对坦布苏病毒核酸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测定分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E蛋白基因序列。【结果】这些样品中坦... 【目的】分离鹅源坦布苏病毒,并研究其对雏鹅的致病性。【方法】用RT-PCR方法对江苏省3个鹅场送检的产蛋期病鹅样品进行检测;对坦布苏病毒核酸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测定分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E蛋白基因序列。【结果】这些样品中坦布苏病毒呈阳性;从病料中分离鉴定一株病毒,命名为SHYG。E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显示其与中国鸭源坦布苏病毒同源性达到99.3%;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毒可致Vero细胞病变,对小鼠无致病性,接种2周龄雏鹅出现精神沉郁、腹泻、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组织学变化可见肝脏淤血、胆小管扩张、脂肪变性;肺淤血、炎性渗出及含铁血黄素沉着,脾脏网状内皮细胞空泡化,肾出血,脑充血、胶质细胞增生。【结论】坦布苏病毒SHYG株对雏鹅有较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J和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俞燕 周生 +5 位作者 李建梅 高明燕 程旭 姜逸 赵秀美 徐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2-468,共7页
为快速检测鸡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感染状态,本研究针对鸡群中主要流行的外源性ALV亚群ALV-A、ALV-B、ALV-J和ALV-K,设计通用上游引物PF和特异性下游引物AR、BR、JR和KR,通过构建质粒标准品,对最适引物浓度、退火... 为快速检测鸡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感染状态,本研究针对鸡群中主要流行的外源性ALV亚群ALV-A、ALV-B、ALV-J和ALV-K,设计通用上游引物PF和特异性下游引物AR、BR、JR和KR,通过构建质粒标准品,对最适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循环数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ALV-A、ALV-B、ALV-J和ALV-K的多重PCR方法,进一步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0.2μmol/L PF、0.1μmol/L AR、0.1μmol/L BR、0.1μmol/L JR和0.1μmol/L KR,56.0℃退火温度和30个循环的反应条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检测效果最优。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出ALV-A、ALV-B、ALV-J和ALV-K的单一或混合感染,而对其它禽源病毒无特异性扩增;该方法对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为1×103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利用该方法对3个浓度混合质粒模板的检测,显示出良好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与传统病毒分离方法对96份表观健康鸡抗凝血样品及21份肿瘤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多重PCR方法检出率更高,二者符合率99.1%。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检测119份ALV阳性样品,结果显示,单一感染ALV-J检出率最高(43.7%),其次为ALV-K(17.6%);除单一感染外,地方品种鸡群还存在ALV-B+J、ALV-J+K的二重感染,以及ALV-A+B+J、ALV-A+B+K、ALV-B+J+K的三重感染。本研究为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外源性ALV初步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 多重PCR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欣悦 程旭 +4 位作者 戴增斌 刘梅 李建梅 姜逸 戴亚斌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8-51,共4页
2013年对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等地的禽场进行了沙门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从506份样品中分离获得119株沙门菌,鸡、鸭和鹅的沙门菌分离率分别为28.35%(114/402)、5.40%(4/74)和33.33%(1/30)。鸡源菌株均属于D群,鹅源菌株属于C1群... 2013年对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等地的禽场进行了沙门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从506份样品中分离获得119株沙门菌,鸡、鸭和鹅的沙门菌分离率分别为28.35%(114/402)、5.40%(4/74)和33.33%(1/30)。鸡源菌株均属于D群,鹅源菌株属于C1群,鸭源菌株分属于C1和E1群。择70株进行了21种抗菌药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分离株对萘啶酸耐药最为普遍,耐药率高达90.00%,其次为四环素(72.86%)、强力霉素(69.57%)、链霉素(62.86%)、复方新诺明(58.57%)和大观霉素(52.86%)。87.14%的分离株耐3种以上抗菌药,其中有1株可耐9种药物。耐6种抗菌药的菌株数量最多,约占37.14%,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谱为强力霉素/萘啶酸/链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沙门菌 分离 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力变异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生 姜逸 +5 位作者 唐梦君 俞燕 程旭 高明燕 沈欣悦 李建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共4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随着不同病变类型和组织嗜性毒株的不断出现,传统的疫苗株驯化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IB防控...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随着不同病变类型和组织嗜性毒株的不断出现,传统的疫苗株驯化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IB防控的需要,以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为基础,研制安全、高效的新型疫苗成为国内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总结了国内外IBV毒力变异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为IB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毒力变异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和声手法研究
14
作者 姜逸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第3期219-219,共1页
王建中先生的铜琴改编曲对于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对和声结构的采用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和色彩性,不仅表达了其钢琴曲中的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与意境,而且展示了钢琴艺术的内涵,体现了广博深远的民族意蕴。本文主要... 王建中先生的铜琴改编曲对于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对和声结构的采用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和色彩性,不仅表达了其钢琴曲中的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与意境,而且展示了钢琴艺术的内涵,体现了广博深远的民族意蕴。本文主要就王建中先生钢琴作品中所采用的和声手法进行研究,对其和声结构使用的多样化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建中 钢琴作品 和声手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全病毒抗原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旭 周生 +3 位作者 唐梦君 高明燕 俞燕 姜逸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31,共7页
为了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有效评估,研究以QX型IBV的Vero细胞适应株为包被抗原,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IB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60μg/mL,最佳包被条件为37℃、2 h,封闭条件为5... 为了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有效评估,研究以QX型IBV的Vero细胞适应株为包被抗原,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IB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60μg/mL,最佳包被条件为37℃、2 h,封闭条件为5%脱脂奶粉、37℃封闭2 h,最佳抗体稀释液选择2%脱脂奶,一抗的最佳反应条件为37℃、60 min,二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00,作用时间为60 min,底物显色时间为15 min;特异性、重复性试验证明,该方法与其他病原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批内、批间变异系数较低,重复性好。研究初步建立了IB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免疫鸡群后抗体水平监测及早期感染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V VERO细胞适应株 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源鼠伤寒沙门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旭 沈欣悦 +4 位作者 刘梅 李建梅 姜逸 赵宝华 戴亚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9-100,共2页
从江苏省某肉鸽场发生的腹泻症状的死亡鸽中采集病料,分离出1株病原菌,通过PCR鉴定菌株,并进一步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分离鉴定为鼠伤寒沙门菌,属于血清O4群,该菌对20种抗生素均敏感。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明燕 姜逸 +4 位作者 程旭 俞燕 范建华 贾雪波 孟闯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7-94,共8页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雏鸡和成年鸡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生殖道组织损伤和病变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虽然临床上广泛使用疫苗免疫防控该病,但由于...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雏鸡和成年鸡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生殖道组织损伤和病变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虽然临床上广泛使用疫苗免疫防控该病,但由于IBV基因组存在频繁的变异和重组,导致新基因型和血清型不断出现,从而造成我国鸡IB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IBVS1基因系统发育学建立的分型方法以及我国流行的IBV4个基因型、18个分支的来源、传播和流行现状,为IB防控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S1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旭 范建华 +4 位作者 高明燕 俞燕 张莹 姜逸 贾学波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第7期80-84,共5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国际兽医局及我国规定的家禽二类传染病之一。IB防控主要依靠疫苗免疫,但由于病毒的高度变异性及毒株间抗原交叉保护差,现有的疫苗已无法对该病产生完全保护,IB新...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国际兽医局及我国规定的家禽二类传染病之一。IB防控主要依靠疫苗免疫,但由于病毒的高度变异性及毒株间抗原交叉保护差,现有的疫苗已无法对该病产生完全保护,IB新型疫苗的研发成为国内外发展的趋势。文章对国内外IB疫苗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IB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疫苗免疫 变异性 抗原交叉保护 新型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泰丸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啸南 袁琳 +6 位作者 胡娜 钟霄毓 林敏 姜逸 陆敏 王晖 陆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58-2062,共5页
目的研究交泰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大脑皮质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和造模组(45只),高脂饮食喂养8周进行造模,以造模组体质量平均值高出正常组体质量的20%,视为小鼠肥胖模型建立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小鼠... 目的研究交泰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大脑皮质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和造模组(45只),高脂饮食喂养8周进行造模,以造模组体质量平均值高出正常组体质量的20%,视为小鼠肥胖模型建立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交泰丸组和阳性药组(二甲双胍),每组15只。给药4周后检测体质量及空腹血糖(FBG)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大脑皮质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ZO-1以及血管外渗IgG的表达;分离大脑皮质血管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hoA、ROCK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FBG水平升高(P<0.01),大脑皮质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受损,Claudin-5、ZO-1表达降低(P<0.01),血管外渗IgG表达升高(P<0.01),RhoA、ROCK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交泰丸组小鼠体质量和FBG水平降低(P<0.05),大脑皮质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形态改善,且Claudin-5和ZO-1表达升高(P<0.05),血管外渗IgG表达降低(P<0.01),RhoA、ROCK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交泰丸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大脑皮质中紧密连接结构和血脑屏障功能,其机制与抑制RhoA/ROCK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泰丸 高脂饮食 糖尿病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 RhoA/ROC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宿主限制因子SAMHD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燕 李建梅 +6 位作者 周生 徐步 高明燕 姜逸 程旭 沈欣悦 韦玉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6-41,共6页
为探讨鸡源宿主限制因子SAMHD1(chSAMHD1)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将前期制备并纯化的chSAMHD1原核表达蛋白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筛选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chSAMHD1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经间接ELISA筛选和2次... 为探讨鸡源宿主限制因子SAMHD1(chSAMHD1)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将前期制备并纯化的chSAMHD1原核表达蛋白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筛选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chSAMHD1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经间接ELISA筛选和2次亚克隆最终获得了5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8-2-1、1A12-1-8、2B9-7-6、1F5-1-4、1F7-7-7,小鼠腹水效价较高的1A8-2-1和2B9-7-6抗体亚型均为IgG1;间接免疫荧光(IFA)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鉴定结果均表明,单克隆抗体1A8-2-1可特异性识别293T细胞和DF-1细胞过表达的chSAMHD1蛋白。该研究成功获得了特异性抗chSAMHD1单克隆抗体,可用于ELISA、IFA和Western blot检测,为鸡源SAMHD1蛋白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SAMHD1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蛋白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