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喷涂层残余应力的来源及其失效形式 被引量:22
1
作者 姜祎 徐滨士 王海斗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7,共3页
探讨了涂层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综述了当前残余应力的典型理论模型,并分析了残余应力诱导的涂层失效行为。上述这些研究对涂层的热力学完整性原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热喷涂层 残余应力 失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极性等离子电弧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姜祎 徐滨士 +1 位作者 吕耀辉 刘存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28,共4页
利用U形压力计测试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的电弧压力,利用正交试验测试了不同正极性电流、反极性电流、正反极性时间比和等离子气流量四种参数条件下的电弧压力.结果表明,电弧压力随着这些因素的增加而增加,而四种因... 利用U形压力计测试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的电弧压力,利用正交试验测试了不同正极性电流、反极性电流、正反极性时间比和等离子气流量四种参数条件下的电弧压力.结果表明,电弧压力随着这些因素的增加而增加,而四种因素对电弧压力影响的大小依次为:等离子气流量>正极性电流>正反极性时间比>反极性电流.分析原因,等离子气流量是通过冷却压缩提高电弧压力,压缩了电弧尺寸,而焊接电流则通过电磁压缩,但也提高了电弧半径.由于正反极性阶段电弧压力的差异较为明显,因此正反极性时间比对电弧压力也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焊接 电弧压力 U形压力计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极性等离子电弧压力的径向分布 被引量:6
3
作者 姜祎 徐滨士 +1 位作者 吕耀辉 刘存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20,共4页
变极性等离子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压力将直接影响到熔池的形态以及最后的焊缝成形,因此对其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电弧压力径向上的分布规律的探讨,对于电弧以及熔池的力学分析及数值模拟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利用U形压力计... 变极性等离子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压力将直接影响到熔池的形态以及最后的焊缝成形,因此对其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电弧压力径向上的分布规律的探讨,对于电弧以及熔池的力学分析及数值模拟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利用U形压力计测量了不同焊接电流条件下的变极性等离子弧压力沿径向的分布,讨论了其分布规律,认为变极性等离子弧压力的径向分布仍然属于高斯分布,而不是双面指数分布.同时发现,电弧压力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长,但是增长幅度趋于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焊接 电弧压力 U形压力计 径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涂层结合强度的冲击测量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姜祎 刘明 +2 位作者 杜令忠 李雪辰 王晶晨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138,共8页
讨论了一种新型快速定性评价热喷涂层结合强度的冲击测试方法,采用自由落体的落锤冲击设备对涂层进行冲击试验,并采用声发射技术进行动态监测,以定性分析涂层结合强度。首先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分别制备了组织致密,性能良好的Ni Cr... 讨论了一种新型快速定性评价热喷涂层结合强度的冲击测试方法,采用自由落体的落锤冲击设备对涂层进行冲击试验,并采用声发射技术进行动态监测,以定性分析涂层结合强度。首先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分别制备了组织致密,性能良好的Ni Cr金属、Cr_2O_3陶瓷涂层。采用90°和120°金刚石压头、120°及Ф2 mm球形硬质合金压头试验,其中120°硬质合金压头更适合冲击法测试涂层结合强度。随着冲击能量的提高,声发射的能量计数也不断提高,但是落锤高度超过400 mm后,能量计数变化不大,说明在400 mm时涂层发生了破坏。对基体金属、Ni Cr涂层、以及有无Co Cr Al Y为结合层的Cr_2O_3陶瓷涂层进行对比测试,发现声发射能量计数峰值随着涂层结合强度的增强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涂层 结合强度 冲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减速器柔性薄壁轴承的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姜祎 王亚珍 +1 位作者 赵坤 苏达士 《轴承》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4,共5页
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柔性轴承与波发生器凸轮的多体接触模型,考虑柔性轴承内外圈的装配预变形、预应力和实际载荷工況,分析柔性轴承内外圈变形、应力以及载荷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内外圈沟道处的等效应力主要取决于其受到的周向应力... 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柔性轴承与波发生器凸轮的多体接触模型,考虑柔性轴承内外圈的装配预变形、预应力和实际载荷工況,分析柔性轴承内外圈变形、应力以及载荷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内外圈沟道处的等效应力主要取决于其受到的周向应力,内外圈的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径向应力发生在长轴处的球与内外圈沟道接触的区域,柔性轴承23个球中实际承载球的个数为13个,研究结果为柔性薄壁轴承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减速器 柔性轴承 变形 应力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姜祎 徐滨士 +2 位作者 吕耀辉 刘存龙 夏丹 《焊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2,共4页
采用VC++编程,开发了针对铝合金变极性穿孔等离子弧焊缝尺寸测试的软件,并对不同等离子气流量和焊接电流时的焊缝尺寸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两种焊接工艺参数对正反两面焊缝尺寸的影响。随着等离子气流量的增加,正面焊缝的尺寸下降,而背面... 采用VC++编程,开发了针对铝合金变极性穿孔等离子弧焊缝尺寸测试的软件,并对不同等离子气流量和焊接电流时的焊缝尺寸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两种焊接工艺参数对正反两面焊缝尺寸的影响。随着等离子气流量的增加,正面焊缝的尺寸下降,而背面焊缝尺寸增加,两面焊缝的余高的变化均有一定波动;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焊接热能和焊缝宽度进一步提高而余高略有下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上述现象的产生与焊接电弧压力和焊接热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 焊缝宽度 余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宅对接”销售模式探析——以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姜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4,共3页
"农宅对接"销售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农产品端对端的销售模式。2011年3月,北京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率先启动试点。该模式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取消了中间环节,减少了流通损耗,对农民增收、稳定城市菜价以及确保食品安全都具... "农宅对接"销售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农产品端对端的销售模式。2011年3月,北京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率先启动试点。该模式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取消了中间环节,减少了流通损耗,对农民增收、稳定城市菜价以及确保食品安全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宅对接 销售模式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焊接在再制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8
作者 姜祎 徐滨士 +3 位作者 吕耀辉 向永华 刘存龙 夏丹 《中国设备工程》 2010年第5期52-53,共2页
对等离子弧焊接的机理、应用特点进行阐述,并分析微束等离子弧、精细等离子弧以及变极性等离子焊接技术特点以及该技术在再制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等离子弧焊接 再制造工程 微束等离子弧焊 精细等离子弧焊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分析结合问题导向法在中药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化为 邓翀 +5 位作者 姜祎 黄文丽 宋小妹 王薇 张欣 卫昊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中药化学是中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中药现代化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丰富的相关案例,对中药化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指导,有助于引导中药学专业学生从实际应用角度理解中药化学基本... 中药化学是中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中药现代化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丰富的相关案例,对中药化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指导,有助于引导中药学专业学生从实际应用角度理解中药化学基本理论,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现以科研成果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案例为切入点,阐述案例分析结合问题导向法在本校中药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为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学 案例教学 问题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工程在油料装备维修中的应用前景
10
作者 姜祎 刘明 +2 位作者 吕耀辉 曹常青 任守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54,75,共4页
分析了油料(POL)装备维修保障的现状和进展,讨论了表面工程技术在油料装备维修的应用前景,并分别论述了等离子焊接、纳米电刷镀和高速电弧喷涂3种表面工程技术在油料装备维修工作的技术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表面工程 油料装备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12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焊缝性能分析
11
作者 姜祎 刘明 +1 位作者 吕耀辉 徐滨士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28,114,共5页
采用具有辅助压缩孔喷嘴结构的焊枪,在大电流高焊速的焊接工艺下制备了2A12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焊缝,并分析了焊缝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由于辅助压缩孔对焊接电弧的压缩,使正面焊缝宽度变窄,背面焊缝宽度增加,并提高了两侧焊缝的余高... 采用具有辅助压缩孔喷嘴结构的焊枪,在大电流高焊速的焊接工艺下制备了2A12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焊缝,并分析了焊缝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由于辅助压缩孔对焊接电弧的压缩,使正面焊缝宽度变窄,背面焊缝宽度增加,并提高了两侧焊缝的余高.焊缝内部以细小的等轴非枝晶结构为主,其强化相以Al2Cu为主,还有少量的S相.Al2Cu的形状及其分布状况决定了焊缝的力学性能,试验表明基体和焊缝的硬度差别不大,焊缝沿中轴线的显微硬度呈马鞍状分布,焊缝内部比较平缓,正反两侧焊缝的硬度分布波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等离子弧 铝合金 穿孔焊缝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层的组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海斗 徐滨士 +2 位作者 姜祎 刘明 孙明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113,共4页
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NiCrBSi涂层,并对涂层的组织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涂层的内部组织,用纳米压痕法测试了硬度和弹性模量,用拉伸试验法测试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用X射线应力仪测定了涂层沿厚度方... 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NiCrBSi涂层,并对涂层的组织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涂层的内部组织,用纳米压痕法测试了硬度和弹性模量,用拉伸试验法测试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用X射线应力仪测定了涂层沿厚度方向的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涂层内部比较均匀,具有较低的孔隙率和氧化物含量,涂层的纳米显微硬度达到15 GPa,纳米弹性模量达到200 GPa,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接近50 MPa,涂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涂层内部分布着拉应力状态的残余应力,其随着距离涂层顶部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残余应力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束等离子粉末熔覆金属零件直接快速成形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向永华 徐滨士 +3 位作者 吕耀辉 姜祎 刘存龙 夏丹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48,共5页
对微束等离子熔覆金属零件直接快速成形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构建了该成形系统的软、硬件实施。利用该系统制造了一个由80层熔覆层堆积而成的简单空心筒状零件,其直径误差小于5%,高度和垂直度误差小于2%。对成形件的组织分析表明,成形... 对微束等离子熔覆金属零件直接快速成形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构建了该成形系统的软、硬件实施。利用该系统制造了一个由80层熔覆层堆积而成的简单空心筒状零件,其直径误差小于5%,高度和垂直度误差小于2%。对成形件的组织分析表明,成形件中部典型组织表现为短小枝晶,层与层结合处可看到明显的组织分界,结合处组织向等轴晶转变。熔覆率为132 g/h,粉末利用率为85%~90%。硬度测试表明,成形件硬度主要分布在200~260 HV,上部和底部硬度值略高于中部,硬度值为260~320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形 微束等离子熔覆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卫板失效分析及表面喷涂层的耐磨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海斗 徐滨士 +3 位作者 魏世丞 张显程 金国 姜祎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41,共3页
对受高温磨损破坏的导卫板进行了失效分析,认为导卫板主要受到了疲劳磨损和磨料磨损。为提高导卫板的耐磨性,采用氧-乙炔火焰喷涂的方法在其磨损表面喷熔钴基WC涂层。实际应用表明,该喷熔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效果,显著提高了导卫板的高温... 对受高温磨损破坏的导卫板进行了失效分析,认为导卫板主要受到了疲劳磨损和磨料磨损。为提高导卫板的耐磨性,采用氧-乙炔火焰喷涂的方法在其磨损表面喷熔钴基WC涂层。实际应用表明,该喷熔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效果,显著提高了导卫板的高温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卫板 激冷铸铁 失效分析 钴基合金 WC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熔覆快速成形铁基合金的设计及其组织和性能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向永华 徐滨士 +3 位作者 吕耀辉 姜祎 夏丹 刘存龙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共5页
研制适用于快速成形多层熔覆条件下的专用合金材料,是当前直接金属快速成形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总结了等离子熔覆快速成形铁基合金的设计原则,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等离子熔覆快速成形新型铁基合金,并对成形件进行了组织性... 研制适用于快速成形多层熔覆条件下的专用合金材料,是当前直接金属快速成形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总结了等离子熔覆快速成形铁基合金的设计原则,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等离子熔覆快速成形新型铁基合金,并对成形件进行了组织性能评价,为该材料的工程应用打下基础。结果表明,冶金层组织主要以固溶体结晶为主,显微硬度从表面到基体呈U形分布,合金粉末具有优良的成形性和抗裂性,能够满足快速成形多层熔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快速成形 铁基合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等离子堆焊技术在发动机缸体再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向永华 徐滨士 +3 位作者 吕耀辉 姜祎 刘存龙 夏丹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76,共5页
在构建自动化粉末等离子堆焊再制造系统的基础上,选择Ni15合金粉末为堆焊材料,通过发动机缸体止推面再制造堆焊试验对再制造系统进行了验证,并对堆焊组织进行了金相及能谱分析,表明堆焊层组织没有任何气孔、裂纹等冶金缺陷。底部能谱分... 在构建自动化粉末等离子堆焊再制造系统的基础上,选择Ni15合金粉末为堆焊材料,通过发动机缸体止推面再制造堆焊试验对再制造系统进行了验证,并对堆焊组织进行了金相及能谱分析,表明堆焊层组织没有任何气孔、裂纹等冶金缺陷。底部能谱分析表明,底部组织由Ni、Fe中固溶Cr形成的奥氏体基体和基体上弥散分布的碳化物硬质相及其共晶组织组成,平面晶区域有明显的溶碳现象。硬度测试表明,堆焊层除熔合区因溶碳硬度较高,达200HV,其余区域硬度值与基体相当,达130HV。每再制造一个发动机缸体止推面,约消耗合金粉末40g,材料成本不到20元,具有显著的节材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粉末等离子堆焊 自动化 发动机缸体止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音速等离子喷涂Al_2O_3-40%TiO_2涂层工艺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明 王海军 +2 位作者 姜祎 宋亚南 郭永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6,共6页
为获得低孔隙率的Al2O3-40%TiO2(AT40)涂层,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超音速等离子喷涂AT40涂层的工艺参数,利用Box-Behnken(BBD)设计分析送粉量、喷涂功率、氩气流量、氢气流量4个主要因素对涂层截面孔隙率的影响规律,利用Design Exper... 为获得低孔隙率的Al2O3-40%TiO2(AT40)涂层,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超音速等离子喷涂AT40涂层的工艺参数,利用Box-Behnken(BBD)设计分析送粉量、喷涂功率、氩气流量、氢气流量4个主要因素对涂层截面孔隙率的影响规律,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设计试验方案,统计分析试验数据,并得到二次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4种因素对孔隙率影响顺序依次为氩气流量>氢气流量>喷涂功率>送粉量,最优工艺参数为送粉量30 g/min,喷涂功率51.4 kW,氩气流量3.0 m3/h,氢气流量0.45 m3/h,试验测得此时涂层孔隙率为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响应曲面法 优化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钨含量对钴基碳化钨复合喷熔层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海斗 徐滨士 +3 位作者 魏世丞 张显程 金国 姜祎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7-30,共4页
为提高20钢的耐磨料磨损性能,利用氧-乙炔火焰喷涂的方法制备了不同WC含量的钴基WC复合喷熔层。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复合喷熔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喷熔层内WC颗粒分布均匀。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钴基WC复合喷熔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随WC含量的... 为提高20钢的耐磨料磨损性能,利用氧-乙炔火焰喷涂的方法制备了不同WC含量的钴基WC复合喷熔层。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复合喷熔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喷熔层内WC颗粒分布均匀。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钴基WC复合喷熔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随WC含量的增加,喷熔层耐磨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磨损 钴基合金 WC颗粒 氧-乙炔火焰喷涂 喷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焊接熔覆的快速成形技术及其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向永华 吕耀辉 +2 位作者 徐滨士 姜祎 夏丹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共5页
快速成形技术发展至今,基于焊接熔覆的直接金属快速成形已成为其研究热点和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总结了焊接熔覆快速成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目前该技术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针对焊接熔覆快速成形工艺的特点,对进一步的研究... 快速成形技术发展至今,基于焊接熔覆的直接金属快速成形已成为其研究热点和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总结了焊接熔覆快速成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目前该技术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针对焊接熔覆快速成形工艺的特点,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焊接熔覆 直接金属快速成形 成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束等离子熔覆的直接金属快速成形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向永华 徐滨士 +3 位作者 吕耀辉 姜祎 刘存龙 夏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58,3,共4页
金属零件直接制造技术目前已成为快速成形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重要发展方向。提出一种基于微束等离子熔覆工艺的直接金属成形方法,介绍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设计并开发基于等离子熔覆的金属零件直接制造软、硬件系统,并采用该系统... 金属零件直接制造技术目前已成为快速成形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重要发展方向。提出一种基于微束等离子熔覆工艺的直接金属成形方法,介绍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设计并开发基于等离子熔覆的金属零件直接制造软、硬件系统,并采用该系统进行中空零件成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并采用微束等离子熔覆直接制造系统可以得到成形良好、组织细密的金属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束等离子熔覆 金属零件直接制造 快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