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鑫 张镱镭 +2 位作者 姜天烁 丁磊 苏志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17-18,共2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95.2±15.9)min、术中...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95.2±15.9)min、术中失血量(155.8±10.4)ml优于对照组(115.7±21.4)min、(274.6±2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镇痛时间、住院时间(2.1±1.3)、(1.8±2.2)、(7.3±2.6)d均短于对照组(4.9±1.5)、(4.4±2.7)、(15.9±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胸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康复快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开胸手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6例电视胸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处理 被引量:5
2
作者 苏志勇 邱晓东 +3 位作者 郝良玉 张镱镭 魏锋 姜天烁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第9期1243-1244,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电视胸腔镜手术并发症。方法:通过对116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其中9例为双侧胸内病变同期手术。结果:103例患者经VATS完成,2例中转开胸,1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中转辅助小切口手术率为11.2%。围术期并发症共9例,发生率为7...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电视胸腔镜手术并发症。方法:通过对116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其中9例为双侧胸内病变同期手术。结果:103例患者经VATS完成,2例中转开胸,1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中转辅助小切口手术率为11.2%。围术期并发症共9例,发生率为7.75%。结论:遵循胸腔镜技术操作规范,注重各类疾病的操作技巧,从简单操作到复杂操作循序渐进,加强术中预防及术后管理处理,必要时及时辅助小切口或中转开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肺大疱同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3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镱镭 苏志勇 +1 位作者 姜天烁 赵鑫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总结双侧肺大疱同期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应用经验。方法:分析31例单侧自发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疱同期电视胸腔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复发。结论:双侧肺大疱同期电视胸腔镜切除术创伤小、疗效好、复发率低,可以... 目的:总结双侧肺大疱同期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应用经验。方法:分析31例单侧自发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疱同期电视胸腔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复发。结论:双侧肺大疱同期电视胸腔镜切除术创伤小、疗效好、复发率低,可以做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大疱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纵隔占位与左无名静脉位置关系对胸腔镜手术的影响
4
作者 李铁钊 姜天烁 +1 位作者 赵学飞 苏志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18-52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前纵隔占位与左无名静脉(LBCV)位置关系对胸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胸腔镜手术(VATS)的前纵隔占位患者,查询术前增强CT,测量前纵隔占位手术操作空间的变量a、b、c、d和前纵隔占位与左无名静脉位置关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前纵隔占位与左无名静脉(LBCV)位置关系对胸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胸腔镜手术(VATS)的前纵隔占位患者,查询术前增强CT,测量前纵隔占位手术操作空间的变量a、b、c、d和前纵隔占位与左无名静脉位置关系的变量A、B、C,对其与胸腔镜手术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卡方检验(χ^(2) test)显示占位完全包绕下,不同术式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变量a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总时间呈负相关;变量b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呈负相关;变量c与手术时间呈负相关;变量d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呈负相关。F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前纵隔占位的3种类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的表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纵隔占位与左无名静脉的位置关系可能会影响胸腔镜手术的术式,仰卧位胸腔镜下右胸辅助胸骨上窝、剑突下胸骨拉钩入路为前纵隔占位手术提供了更大的手术操作空间,且多用于占位完全包绕左无名静脉的患者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与前纵隔占位的手术操作空间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无名静脉 前纵隔占位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天烁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5期79-79,104,共2页
目的:对肺癌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胸外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3例肺癌患者进行观察,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小切口手术切除治疗及全胸腔镜肺叶切... 目的:对肺癌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胸外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3例肺癌患者进行观察,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小切口手术切除治疗及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肺癌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B组肺癌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治疗优良率及疼痛发生率明显优于A组肺癌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肺癌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 安全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切口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疗效研究
6
作者 姜天烁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6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两切口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4例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行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37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模式,研究组采用两切... 目的:研究两切口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4例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行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37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模式,研究组采用两切口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置管时长、引流量及住院时长明显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比例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两切口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切口全胸腔镜 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缓解粉碎/节段型肋骨骨折疼痛效果对比
7
作者 林可立 姜天烁 苏志勇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对比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缓解粉碎/节段型肋骨骨折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51例,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手术组20例与非手术组31例并进行为期1年的三种状态下(静息时、... 目的:对比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缓解粉碎/节段型肋骨骨折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51例,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手术组20例与非手术组31例并进行为期1年的三种状态下(静息时、咳嗽时、改变体位时)疼痛随访,最后对两组疼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粉碎/节段型肋骨骨折患者的疼痛差异主要表现在伤后第1个月内以及伤后第6-12个月,在伤后第1个月内手术治疗缓解疼痛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P<0.05);在伤后第6-12个月虽然统计结果显示非手术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手术组,但两组患者在此期间的疼痛程度集中趋势均已可忽略不计(VAS接近于0分)。结论:对于粉碎/节段型肋骨骨折患者,在缓解疼痛方面,手术治疗的干预效果在伤后早期相比于非手术治疗更为明显,但疼痛并非肋骨骨折手术的独立适应证,其疼痛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整体病情决定;伤后第6个月可能是肋骨骨折疼痛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疼痛 肋骨骨折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5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姜天烁 张镱镭 +1 位作者 赵鑫 苏志勇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的手术适应证、方法与可行性。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51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病例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全组共51例患者,均为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无死亡及中转开胸病例。...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的手术适应证、方法与可行性。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51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病例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全组共51例患者,均为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无死亡及中转开胸病例。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值得更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
原文传递
肋骨骨折分区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苏志勇 姜天烁 +3 位作者 张镱镭 魏锋 赵鑫 卞洪谅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15-416,共2页
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各类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670例,其中61例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合并连枷胸、大出血、胸内外复合伤,12例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我们依据肋骨骨折特点进行影像学分区,指导手术及固定材料选择,收到良好效果... 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各类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670例,其中61例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合并连枷胸、大出血、胸内外复合伤,12例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我们依据肋骨骨折特点进行影像学分区,指导手术及固定材料选择,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外科手术 分区 电视胸腔镜手术 骨折患者 骨折特点 材料选择 胸外伤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适应证及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苏志勇 张镱镭 +3 位作者 苏百晗 姜天烁 赵鑫 卞洪谅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561-561,共1页
2000年6月至2014年8月,我们收治各类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748例,手术治疗72例合并多根多段肋骨骨折连枷胸、大出血、胸内外复合伤的患者,其中26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效果良好,现对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操作技巧探讨如下。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骨折内固定 肋骨骨折 适应证 骨折患者 手术治疗 胸外伤 连枷胸
原文传递
SU’s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骨板骨钉胸腔内植入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苏志勇 张镱镭 +3 位作者 魏峰 姜天烁 赵鑫 丁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骨板骨钉胸腔内植入固定技术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3例有移位的肋骨骨折患者,其中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36岁;采用SU,s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骨板骨钉胸腔内植入固...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骨板骨钉胸腔内植入固定技术的操作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3例有移位的肋骨骨折患者,其中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36岁;采用SU,s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骨板骨钉胸腔内植入固定技术进行手术,3例均有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和胸内凝血块,术中应用自主设计专利器械进行操作,针对如何控制肋间血管出血、游离显露肋骨断端、牵开骨折断端、对位固定、腔镜下肋骨板内植入等阶段设计了全新的手术方法。结果采用胸腔镜下内植入式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板胸腔内植入1例,固定肋骨1根,手术时间125 min;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2例,1例固定2根肋骨,手术时间110 min;1例固定1根肋骨,手术时间90 min。3例患者手术顺利,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骨折无移位。结论SU,s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骨板骨钉胸腔内植入固定技术从技术角度在部分选择的患者中可行,但还不能取代在重症复合胸外伤常规开胸手术,还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 骨板骨钉内植入 肋骨骨折固定
原文传递
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钉治疗重症肋骨骨折患者的适应证探讨 被引量:25
12
作者 苏志勇 张镱镭 +1 位作者 姜天烁 赵鑫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钉治疗重症肋骨骨折患者的适应证,总结其应用经验。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我科对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38岁)合并多根多段肋骨骨折、连枷胸、大出血和胸内外复合伤患者行开胸手... 目的探讨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钉治疗重症肋骨骨折患者的适应证,总结其应用经验。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我科对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38岁)合并多根多段肋骨骨折、连枷胸、大出血和胸内外复合伤患者行开胸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特点分类,用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钉固定骨折肋骨,同时处理相应的胸内外复合伤。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术后第3 d死于突发腹腔大出血。44例患者术后胸壁稳定,自主呼吸,排痰良好。随访45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随访期间有39例胸壁稳定,胸部X线片示:固定处无透明带,对位愈合良好;有4例患者出现可耐受的胸痛;7例患者有13处固定后肋骨移位,分别出现在〉3 cm劈裂或斜形骨折、老年皮质较薄、多发性肋软骨骨折和双侧肋骨骨折患者中。结论断面相对较整齐有移位的横形骨折、3 cm以内较短的劈裂或斜形骨折、合并线性胸骨骨折是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骨折肋骨首选的适应证;对粉碎性骨折和〉3 cm较长的劈裂斜形骨折,不宜采用;软骨部、老年骨皮质较薄骨折应慎重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肋骨钉 多发肋骨骨折 适应证
原文传递
迟发性创伤性膈疝的治疗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镱镭 苏志勇 +1 位作者 姜天烁 赵鑫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24-326,共3页
迟发性创伤性膈疝是指创伤急性期无相关膈疝表现,在伤后数周乃至数年之后发生的膈疝。1998年9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手术治疗3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其中11例仅膈肌破裂而无膈疝,27例为创伤性膈疝,此27例患者中13例为迟发性创伤性膈疝。本... 迟发性创伤性膈疝是指创伤急性期无相关膈疝表现,在伤后数周乃至数年之后发生的膈疝。1998年9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手术治疗3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其中11例仅膈肌破裂而无膈疝,27例为创伤性膈疝,此27例患者中13例为迟发性创伤性膈疝。本文回顾我院迟发性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膈疝 迟发性 膈肌破裂
原文传递
基层医院如何开展胸腔镜手术及手术成本控制对策 被引量:10
14
作者 苏志勇 张镱镭 +1 位作者 姜天烁 赵鑫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及手术成本控制对策。方法利用自制器械对308例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通过改进技术、制定不同术式的方法控制手术成本。结果 308例患者中3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4例中转开胸,共10例出现围手术... 目的探讨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及手术成本控制对策。方法利用自制器械对308例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通过改进技术、制定不同术式的方法控制手术成本。结果 308例患者中3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4例中转开胸,共10例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2%,无死亡病例。结论通过自制器械,制定合理的学习曲线,加强手术成本控制,手术费用明显降低,使基层不发达地区患者也能共享微创技术带来的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手术成本控制 基层医院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肺体外牵出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志勇 张镱镭 +3 位作者 卞洪谅 姜天烁 赵鑫 魏峰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102-102,共1页
2004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们完成各类电视胸腔镜手术1 009例,其中167例应用了肺体外牵出技术,占16.55%.现将肺体外牵出技术的要点、适应证及影响牵出长度的因素总结、探讨如下. 资料和方法 167例患者中男121例,女46例;年龄15~59岁.9... 2004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们完成各类电视胸腔镜手术1 009例,其中167例应用了肺体外牵出技术,占16.55%.现将肺体外牵出技术的要点、适应证及影响牵出长度的因素总结、探讨如下. 资料和方法 167例患者中男121例,女46例;年龄15~59岁.91例胸腔镜下stapler离断大部分需切除肺组织,为节约耗材而将剩余未切断肺组织牵出体外处理:肺大疱手术86例,肺裂伤修复5例;全胸腔镜下通过肺体外牵出技术完成手术69例:肺大疱切除52例,肺裂伤修复13例,肺内小结节切除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应用体外牵出技术主要为:肺减容术3例,胸膜剥脱术4例.术中测量了不同肺段牵出体外的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体外处理 下肺 应用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肺大疱切除 肺内小结节 胸膜剥脱术
原文传递
胸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食管异物、食管破裂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镱镭 苏志勇 +4 位作者 姜天烁 赵鑫 卞洪谅 刘方超 丁磊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异物性胸段食管破裂的手术方法。方法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的11例异物性胸段食管破裂患者进行胸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取出异物后,其中1例Ⅰ期修补缝合,其他均保守治疗。结果 11例患者均痊愈。结论对于异物性胸段食管损伤时... 目的探讨异物性胸段食管破裂的手术方法。方法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的11例异物性胸段食管破裂患者进行胸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取出异物后,其中1例Ⅰ期修补缝合,其他均保守治疗。结果 11例患者均痊愈。结论对于异物性胸段食管损伤时间较长者,保守的手术治疗更合理,胸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异物 食管破裂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胃镜
原文传递
全胸腔镜下胸廓入口处神经源性肿瘤摘除2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志勇 张镒镭 +1 位作者 姜天烁 赵鑫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35-635,共1页
例1女,19岁。体检发现左后上纵隔古位5月余。查体双侧瞳孔正圆,不等大,左侧2.0mm,右侧3.0mm,
关键词 肿瘤摘除 神经源性 全胸腔镜 入口处 胸廓 后上纵隔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手术中控制出血的技术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志勇 张镱镭 +2 位作者 姜天烁 赵鑫 丁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术中出血的控制方法,总结其止血经验。方法 2004年11月至2011年3月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行电视胸腔镜手术387例,术中需特殊止血93例(24.03%),其中男56例,女37例;年龄15~63岁。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肺动脉出...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术中出血的控制方法,总结其止血经验。方法 2004年11月至2011年3月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行电视胸腔镜手术387例,术中需特殊止血93例(24.03%),其中男56例,女37例;年龄15~63岁。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肺动脉出血14例,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出血3例、肺癌清扫淋巴结术中上腔静脉出血1例、肺隔离症变异血管出血1例,肺楔形切除术中肺静脉出血1例;穿刺戳卡处出血35例,胸膜滋养血管出血30例,肋间血管出血4例,胸顶粘连带滋养血管出血2例;胸腺瘤全胸腺扩大切除术中发生乳内动脉出血1例,无名静脉出血1例。术中采用自制套管引线钩跨肋缝合、压迫控制、镜下缝合、超声刀、电凝、Hem-o-lok、钛夹、直线切割闭合器等方法进行有效止血。结果全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死亡。其中1例出血量超过1 200 ml而中转开胸,1例缝合器故障出血中转开胸,因出血而中转开胸率2.15%(2/93);平均手术时间17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30 ml,术后平均带管时间6.7 d,平均住院时间11.5 d。围手术期全组未发生再次胸腔出血,均痊愈出院。全组随访6~12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止血方法应根据自身水平选择适宜的患者,加强镜下缝合打结的基础训练,合理组合应用各种止血方法,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血管长短及粘连变异、肺裂发育程度,采取合理的解剖顺序,对出血部位的血管意外要有一定的预判性及必要的提前阻断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内血管出血 控制出血技术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物35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鑫 张镱镭 +2 位作者 姜天烁 丁磊 苏志勇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和价值。方法总结2006年10月至2012年6月电视胸腔镜下切除前纵隔肿物35例临床资料。其中完全胸腔镜手术31例,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手术4例。结果 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年以...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和价值。方法总结2006年10月至2012年6月电视胸腔镜下切除前纵隔肿物35例临床资料。其中完全胸腔镜手术31例,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手术4例。结果 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年以上,效果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物安全可靠、切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前纵隔肿瘤 前纵隔囊肿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切口及入路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志勇 张镱镭 +4 位作者 苏百晗 姜天烁 赵鑫 卞洪谅 魏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切口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赤峰学院附属医院2000年6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5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胸组46例,胸腔镜组12例,男43例、女15例,年龄36(15~61)岁。结果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切口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赤峰学院附属医院2000年6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5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胸组46例,胸腔镜组12例,男43例、女15例,年龄36(15~61)岁。结果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52 min,平均住院时间16 d;腔镜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平均住院时间12.5 d。46例开胸手术患者中44例术后胸壁稳定,自主呼吸排痰良好,16例肺挫伤较重有呼吸综合征(ARDS)倾向,术后经12~148 h呼吸机支持后恢复,1例死于合并食管下段破裂,术后第3 d突发腹腔大出血,分析为外伤性腹主动脉瘤破裂。3例患者切口部分裂开,均为环抱器骨板,1例胸骨骨折胸大肌皮瓣拉拢缝合治愈,另2例中1例取出裸露骨板,1例换药及二期缝合治愈。45例患者返院及电话随访6个月至3年,开胸组39例胸壁稳定,胸部X线片固定处均有骨伽形成,全组无难以耐受的肋间神经痛,腔镜手术组切口及固定肋骨处愈合良好。结论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骨折形态特点以后外侧"~"切口及垂直切口为基础做多种变形。胸腔镜下手术切口设计时要根据骨折断端位置,可能出现的胸内脏器血管损伤,综合考虑切口布局;最好操作孔及进镜孔处有骨折断端,方便内外结合固定,节省手术时间;同时要考虑出血脏器损伤的部位,方便止血修补或中转开胸;操作孔可以3~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手术切口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