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花蕾cDNA文库的构建与鉴定(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姜天亮 黎云祥 +2 位作者 杨子松 韩素菊 陈光登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基于sm art技术构建了淫羊藿花蕾cDNA文库并检测了其质量。结果表明,该文库重组率为95%,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1095 bp,文库滴度为2×106pfu/mL,是一个高质量的淫羊藿花蕾cDNA文库。此文库的建立将有助于克隆与次生代谢相关的基因,特... 基于sm art技术构建了淫羊藿花蕾cDNA文库并检测了其质量。结果表明,该文库重组率为95%,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1095 bp,文库滴度为2×106pfu/mL,是一个高质量的淫羊藿花蕾cDNA文库。此文库的建立将有助于克隆与次生代谢相关的基因,特别是淫羊藿黄酮特异合成代谢的基因,其次是克隆与花发育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文库 花蕾 淫羊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对玉米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周天 周晓梅 +2 位作者 胡勇军 姜天亮 郭继勋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用油菜素内酯(BR)对玉米进行浸种处理,可以促进幼苗在低温下生长,其株高、干物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校对照明显增加.同时,经BR处理的幼苗在低温下生长,与对照相比其组织的电导率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脯氨酸含量上升.这些变化都与经BR处... 用油菜素内酯(BR)对玉米进行浸种处理,可以促进幼苗在低温下生长,其株高、干物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校对照明显增加.同时,经BR处理的幼苗在低温下生长,与对照相比其组织的电导率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脯氨酸含量上升.这些变化都与经BR处理的玉米幼苗抗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玉米 幼苗 抗冷性 植物激素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城山国家森林公园淫羊藿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子松 黎云祥 +3 位作者 钱宝英 冯图 姜天亮 韩素菊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1期58-62,共5页
2004年8月在金城山国家森林公园采用样线法、临时标准地法,设置2m×2m的样方20个。拟通过对自然状态下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Maxim)生态位的研究,探讨自然植被群落种间共存和竞争机制。结果表明淫羊藿生态位宽度大,能分布在... 2004年8月在金城山国家森林公园采用样线法、临时标准地法,设置2m×2m的样方20个。拟通过对自然状态下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Maxim)生态位的研究,探讨自然植被群落种间共存和竞争机制。结果表明淫羊藿生态位宽度大,能分布在多种群落类型中、生态适应能力强,从而对营造农林复合体系、建立人工群落、开发淫羊藿中药资源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淫羊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钱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韩素菊 黎云祥 +2 位作者 杨子松 姜天亮 李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用连钱草无菌茎尖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分别诱导、分化、生根形成再生植株进行快速繁殖,并移栽成活。结果表明在MS+6-BA1.5mg/L+NAA0.1mg/L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效果最佳。在MS+IBA1.0mg/l+KT1.0mg/L培养基中根的诱导率为100%。
关键词 连钱草 组织培养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金城山淫羊藿环境因子资源维上生态位的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子松 黎云祥 +3 位作者 钱宝英 冯图 韩素菊 姜天亮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3期54-58,共5页
在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H值4个资源维上测定金城山森林公园淫羊藿和草本层其它几个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关系,结果表明:淫羊藿种群在光照生境和土壤生境变化梯度上的综合,可以表现出最大的利用资源能力,... 在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H值4个资源维上测定金城山森林公园淫羊藿和草本层其它几个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关系,结果表明:淫羊藿种群在光照生境和土壤生境变化梯度上的综合,可以表现出最大的利用资源能力,它与草本层中其它几个主要植物种群间在环境因子资源维上的竞争较为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对低碳钢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缪军 龚红英 +3 位作者 姜天亮 钱勇 廖泽寰 许志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59,共8页
为替代磷化-皂化处理工艺,通过浸涂高分子复合润滑液的方法在低碳钢试样表面制备涂层。利用HT-500型球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低碳钢在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磷皂化膜、无润滑介质这3种不同润滑条件下摩擦学性能,同时分析了干摩擦接触表面上... 为替代磷化-皂化处理工艺,通过浸涂高分子复合润滑液的方法在低碳钢试样表面制备涂层。利用HT-500型球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低碳钢在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磷皂化膜、无润滑介质这3种不同润滑条件下摩擦学性能,同时分析了干摩擦接触表面上摩擦切应力,并应用VHX-600K型超景深显微镜对磨损表面形貌观察,探讨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与磷皂化膜具有相接近的润滑减摩特性,摩擦因数与干摩擦相比分别减小67.33%和68.79%,对摩初期5 min内前者略低2.1%,且减摩性能都较稳定。此外,磨损机制与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行为有关。干摩擦过程中,磨粒磨损、氧化磨损起主导作用;表面有磷皂化膜的摩擦磨损机制主要为轻微磨粒磨损与少量氧化磨损;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作用下,表面磨损程度最小,主要表现为轻微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 摩擦切应力 磨损表面形貌 摩擦因数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润滑介质作用下GCr15/10钢摩擦与润滑特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缪军 龚红英 +3 位作者 张杰 姜天亮 廖泽寰 许志敏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0-175,共6页
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GCr15/10钢摩擦副在无润滑以及冷精整用乳化液、Mo S2水基润滑液、磷化-皂化膜层和水基高分子混合液这几种不同润滑条件下进行摩擦试验,考察了不同润滑介质对摩擦系数及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滑介质... 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GCr15/10钢摩擦副在无润滑以及冷精整用乳化液、Mo S2水基润滑液、磷化-皂化膜层和水基高分子混合液这几种不同润滑条件下进行摩擦试验,考察了不同润滑介质对摩擦系数及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滑介质可以有效降低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接触面上附加有4种润滑介质的摩擦系数平均值在滑动初期相差较小,随着摩擦时间的增加而呈现明显变化差异。运用牛顿动力学阐明了摩擦系数变化中前后瞬时波动的原因为接触表面高低不平的分布形态,同时指出材料的摩擦与润滑特性会根据润滑介质成分及与基体结合机理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10钢摩擦副 润滑介质 摩擦系数 牛顿动力学 润滑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Dynaform的L形件弯曲工艺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缪军 姜天亮 龚红英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34-239,共6页
回弹与起皱是弯曲件成形过程中最大的质量问题.以典型的L形件弯曲成形工艺参数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并利用Dyna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弯曲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压边力变化时长占比、最小压边力、最大压边力以及凹模圆角半径... 回弹与起皱是弯曲件成形过程中最大的质量问题.以典型的L形件弯曲成形工艺参数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并利用Dyna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弯曲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压边力变化时长占比、最小压边力、最大压边力以及凹模圆角半径对弯曲件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以成形裕度为约束条件,回弹角、起皱波纹度为参考指标,基于数值模拟与极差计算结果,得到弯曲成形最优工艺参数.模拟验证结果为回弹角控制在0.3°以内,波纹度控制在0.773%左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件形位尺寸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件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回弹角 起皱波纹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U形件弯曲成形回弹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姜天亮 龚红英 +2 位作者 钱勇 施为钟 赵小云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8,共6页
U形件弯曲成形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回弹,通过将响应面法(RSM)与有限元仿真软件Dynaform相互结合,基于NUMISHEET’93的U形弯曲标准考题,将凹模圆角半径选定为Rd=8 mm,以模具间隙、摩擦系数、冲压速度3个参数作为影响因素,竖直方向的... U形件弯曲成形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回弹,通过将响应面法(RSM)与有限元仿真软件Dynaform相互结合,基于NUMISHEET’93的U形弯曲标准考题,将凹模圆角半径选定为Rd=8 mm,以模具间隙、摩擦系数、冲压速度3个参数作为影响因素,竖直方向的回弹位移作为优化目标,建立17组试验方案,对U形件弯曲成形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借助Design-Expert8. 1对17组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关于优化目标的二次非线性回归方程与优化的参数组合,即模具间隙为1 mm、摩擦系数为0. 15、冲压速度为800 mm·s^-1。优化的参数组合代入有限元软件再次仿真得到回弹位移为0. 731 mm,其与方程拟合值0. 738 mm相差约1%,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回弹位移进一步减少了26. 2%,最后进行了实物弯曲验证。RSM与Dynaform的结合减少了有限元模拟的次数,有效地提高了板料弯曲的成形精度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件 弯曲成形 回弹 响应面 非线性回归优化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DEFORM-3D的花键轴坯料结构尺寸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0
作者 姜天亮 龚红英 +2 位作者 赵小云 施为钟 廖泽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115,共5页
针对某企业冷挤压生产20MnCr5花键轴齿部挤出长度难确定以及镦粗部位尺寸不合格问题,提出坯料结构尺寸优化方法。首先,利用Gleeble 3800对退火软化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冷压缩试验,获取材料的力学性能曲线,再结合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根... 针对某企业冷挤压生产20MnCr5花键轴齿部挤出长度难确定以及镦粗部位尺寸不合格问题,提出坯料结构尺寸优化方法。首先,利用Gleeble 3800对退火软化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冷压缩试验,获取材料的力学性能曲线,再结合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根据花键轴齿部以及镦粗部位的成形缺陷对预制坯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选取预制坯小径部位长度、预制坯小径部位直径和预制坯过渡区锥角为主要影响因子,以零件的齿部成形长度为约束条件,齿部实际成形长度与目标长度差的绝对值为优化目标,建立9组正交试验方案。将优化的预制坯用于生产试制,即预制坯小径部位长度为158.5 mm、直径为Φ18 mm、过渡区锥角为12°,得到了满足生产要求的花键轴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键轴 坯料结构 尺寸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U形件弯曲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天亮 龚红英 +1 位作者 施为钟 赵小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78-282,共5页
U形件弯曲成形过程中比较凸出的问题是回弹,将响应面法(RSM)与有限元仿真软件Dynaform相结合,应用于SUS430不锈钢的U弯曲成形.选取凹模圆角半径、模具间隙、冲压速度3个工艺参数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回弹角度作为优化目标,建立15组Box-Be... U形件弯曲成形过程中比较凸出的问题是回弹,将响应面法(RSM)与有限元仿真软件Dynaform相结合,应用于SUS430不锈钢的U弯曲成形.选取凹模圆角半径、模具间隙、冲压速度3个工艺参数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回弹角度作为优化目标,建立15组Box-Behnken设计(BBD)试验方案,并建立因变量与目标值间的二阶非线性回归响应模型,借助Design-Expert软件对响应模型进行优化,通过优化取值获得模型较优的参数组合.经过仿真验证,将回弹角度由原来的3.39°减少到了2.19°,响应面与有限元软件的结合显著减少有限元模拟的次数,同时提高U形件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 响应面法 有限元 SUS430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不锈钢薄壁筒形件冷塑性成形方法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缪军 姜天亮 +2 位作者 李孟祥 张杰 艾永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26-30,共5页
主要论述有关SUS304不锈钢薄壁筒形件的基本冷塑性成形工艺及各自加工特点,包括拉深成形工艺、旋压成形工艺、液压胀形工艺.结合筒壁缩颈处3种典型几何型面的薄壁筒形件探析多种冷塑性成形方法,对应喇叭形锥面、碗形倒扣弧面和弓形双型... 主要论述有关SUS304不锈钢薄壁筒形件的基本冷塑性成形工艺及各自加工特点,包括拉深成形工艺、旋压成形工艺、液压胀形工艺.结合筒壁缩颈处3种典型几何型面的薄壁筒形件探析多种冷塑性成形方法,对应喇叭形锥面、碗形倒扣弧面和弓形双型面的塑性加工方法为拉深+局部旋压成形、拉深成形、拉深+液压胀形.指出复合成形工艺具有明显的优点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加工传统模具难以成形的复杂形状,而且能有效减少成形次数和提高工件的强度与刚度.实际生产中,通常以产品质量与经济成本为导向进行综合考虑来确定最优成形工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筒形件 拉深 旋压 液压胀形 复合成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压试验研究低碳钢塑性成形过程中石墨烯涂层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钱勇 龚红英 +3 位作者 姜天亮 赵小云 缪军 廖泽寰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121,共8页
通过环压试验研究了低碳钢在塑性成形工况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参考环压试验测定内径尺寸变化来校核摩擦系数,计算接触界面上的摩擦应力及分析其随行程的变化关系。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磨损表面形貌,探究塑性成形摩擦过程中的磨损机制... 通过环压试验研究了低碳钢在塑性成形工况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参考环压试验测定内径尺寸变化来校核摩擦系数,计算接触界面上的摩擦应力及分析其随行程的变化关系。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磨损表面形貌,探究塑性成形摩擦过程中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在塑性成形工况下的变化趋势不同,在一定范围内符合阿蒙顿-库伦摩擦定律,塑性成形摩擦模型主要为剪切摩擦,黏着磨损机制占主导作用。滑移变形中,面接触更能真实反映材料塑性成形时的摩擦特性,而在石墨烯涂覆之后起到了磨粒磨损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面与面接触产生的摩擦与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压试验 石墨烯涂层 黏着磨损 磨粒磨损 库仑摩擦
原文传递
基于Dynaform和响应面法的带凸缘圆筒件拉深工艺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施为钟 龚红英 +1 位作者 姜天亮 赵小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对带凸缘圆筒件拉深成形工艺进行有限元模拟,以压边力、摩擦因数、冲压速度和模具间隙为影响因素,零件减薄率为质量参考指标,设计正交试验方案.根据灰色系统(GS)理论计算结果,通过响应面法(RSM)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 对带凸缘圆筒件拉深成形工艺进行有限元模拟,以压边力、摩擦因数、冲压速度和模具间隙为影响因素,零件减薄率为质量参考指标,设计正交试验方案.根据灰色系统(GS)理论计算结果,通过响应面法(RSM)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压边力5.2 kN,冲压速度4000 mm/s,摩擦因数0.1,模具间隙2.16 mm.模拟结果显示圆筒件减薄率为22.94%,增厚率为6.83%,该优化方案可为拉深件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深 数值模拟 灰色系统(GS)理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和遗传算法对车用厚板梁的冲压成形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施为钟 龚红英 +2 位作者 姜天亮 赵小云 周志伟 《模具工业》 2020年第11期1-7,共7页
以车用厚板梁为研究对象,运用DynaForm软件对厚板梁弯曲成形进行无压边成形数值模拟,再采用压料板施加压料力对自由弯曲成形进行校正。以冲压速度、模具零件间隙和摩擦因数3个工艺参数作为影响因素,最大回弹位移量和最大接触力作为优化... 以车用厚板梁为研究对象,运用DynaForm软件对厚板梁弯曲成形进行无压边成形数值模拟,再采用压料板施加压料力对自由弯曲成形进行校正。以冲压速度、模具零件间隙和摩擦因数3个工艺参数作为影响因素,最大回弹位移量和最大接触力作为优化目标,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RSM),建立工艺参数在最大回弹位移量y1和最大接触力y2之间的二次多项式响应目标函数;基于二阶响应目标函数运用改良后的遗传算法(GA)进行模型优化,得到影响车用厚板梁成形及回弹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为此类零件弯曲成形及回弹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厚板梁 弯曲成形 回弹 数值模拟 RSM 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双复杂地震勘探技术及亿吨规模储量油气田发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传武 吴永国 +3 位作者 王永生 董永苍 朱波 姜天亮 《中国科技成果》 2020年第13期35-37,共3页
以英雄岭构造带和阿尔金山前带为代表的地面复杂、地下复杂(简称"双复杂")地区,油气资源量占盆地总资源量的60%,受制于以往技术水平,地震资料品质极差,历经30年"五上五下"攻关,未能取得勘探突破,一度被国内外石油... 以英雄岭构造带和阿尔金山前带为代表的地面复杂、地下复杂(简称"双复杂")地区,油气资源量占盆地总资源量的60%,受制于以往技术水平,地震资料品质极差,历经30年"五上五下"攻关,未能取得勘探突破,一度被国内外石油勘探家称为"世界级地震勘探禁区".2011年以来,青海油田通过持续不断技术攻关,攻克了"双复杂"地区原始资料信噪比极低、构造成像质量差、圈闭难以落实、储层预测精度低等四大难题,形成一套具有高原极低信噪比区双复杂地震勘探特色技术.该项特色技术在柴达木盆地指导发现了英西-英中亿吨级油田及阿尔金山前千亿方规模基岩气藏,有力支撑了千万吨高原油气田的建设,为国内陆上环境敏感区地震勘探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为青海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保障甘青藏地区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复杂 极低信噪比 高密度宽方位 宽频处理 岩性储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