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K1/2介导去甲肾上腺素对内皮祖细胞的功能调节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其钧 吴建祥 +3 位作者 刘星 梁春 任雨笙 吴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对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健康成人外周血EPCs用不同浓度的NE、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或MAPK信号通道阻滞剂干预,检测EP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ERK1/2信号通路的...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对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健康成人外周血EPCs用不同浓度的NE、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或MAPK信号通道阻滞剂干预,检测EP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 NE浓度依赖性地(0.01、0.1、1、10μmol/L)促进EPCs增殖,与对照组比较EPCs分别增加(48.3±23.3)%、(70.5±35.6)%、(82.4±14.9)%和(100.3±48.1)%。α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选择性β2肾上腺能受体拮抗剂I127、JNK抑制剂SP600125和ERK1/2抑制剂A6355能够阻断NE的促增殖作用;而β1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和p38抑制剂PD169318不能阻断NE的刺激效应。10μmol/L NE促进EPCs的迁移(P<0.05),10μmol/L酚妥拉明和10μmol/L I127能够阻断这种作用,但美托洛尔不能。NE能够浓度依赖性(0.1、1、10μmol/L)地激活EPCs内的ERK1/2,酚妥拉明和I127能够阻断ERK1/2激活(P<0.05),而美托洛尔不能。结论 NE可能通过α和β2肾上腺能受体激活ERK1/2促进EPCs的迁移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去甲肾上腺素 α受体拮抗剂 Β受体拮抗剂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静脉和左房内嵴形态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姜其钧 孟小茜 +4 位作者 赵亮 赵学 张家友 吴宗贵 廖德宁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肺静脉开口大小和心房内嵴宽度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38例房颤患者应用GE LightSpeed VCT进行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和仿真内窥镜测量四个肺静脉开口内径和心房内嵴的宽度,接受Carto-Merge... 目的探讨肺静脉开口大小和心房内嵴宽度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38例房颤患者应用GE LightSpeed VCT进行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和仿真内窥镜测量四个肺静脉开口内径和心房内嵴的宽度,接受Carto-Merge技术指导的环肺静脉电隔离术,门诊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内,有19例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包括16例房性早搏(简称房早),8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7例心房扑动,14例房颤。3个月内出现与未出现各种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肺静脉开口面积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早期有短阵房速或房颤的患者左右两侧肺静脉间嵴的宽度都明显大于无短阵房速或房颤的患者(P<0.05)。术后有房早的患者的左心耳与左侧肺静脉间嵴的宽度明显大于无房早者(P<0.05)。结论Carto-Merge技术指导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手术后3个月的各种房性心律失常,与肺静脉开口基本无关,而左心耳与左侧肺静脉间嵴的宽度与术后早期房早有关,左右两侧肺静脉间嵴的宽度与术后早期短阵房速和房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X线电脑计算体层成像 肺静脉 仿真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eNOS信号通路介导去甲肾上腺素调节内皮祖细胞动员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其钧 龚志刚 +1 位作者 李志刚 丁世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602-2605,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对小鼠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从骨髓动员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取8周大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各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无手术),模型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左下肢肢体缺...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对小鼠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从骨髓动员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取8周大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各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无手术),模型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左下肢肢体缺血),NE组(皮下注射NE 100μmol/100μL,左下肢肢体缺血)。采用小鼠左下肢股动脉结扎术制备肢体缺血模型,微渗泵持续泵入NE,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外周血和脾脏中EPCs;培养人外周血EPCs,用NE刺激,检测EP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Akt-eNOS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 NE能够促进肢体缺血小鼠骨髓EPCs的动员,增加外周血和脾脏的EPCs,NE组与模型组比较,骨髓[(3.271±0.772)%vs.(1.320±0.256)%]、外周血[(0.261±0.041)%vs.(0.110±0.028)%]和脾脏[(4.671±0.345)%vs.(1.880±0.0.381)%]EPCs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E能促进EP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且能够呈浓度依赖性地激活EPCs内的Akt-eNOS信号通路。结论 NE通过Akt-eNOS促进EPCs的迁移和增殖,以及在小鼠骨髓中的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去甲肾上腺素 增殖能力 迁移能力 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调节内皮祖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其钧 龚志刚 +1 位作者 李志刚 丁世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内皮祖细胞(EPCs)的氧化应激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 :培养人外周血EPCs,分别用空白对照、1μmol/L ALDH-2特异性激活剂(Alda-1)、1μmol/L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和1μmol/L Alda-1预处理+1μmol/L...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内皮祖细胞(EPCs)的氧化应激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 :培养人外周血EPCs,分别用空白对照、1μmol/L ALDH-2特异性激活剂(Alda-1)、1μmol/L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和1μmol/L Alda-1预处理+1μmol/L tBHP干预,再分别用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和5,5',6,6'-Tetrachloro-1,1',3,3'-tetraethyl-imidacarbocyanine iodide(JC-1)染色EPCs,检测EPCs的自由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采用Transwell小室评价EPCs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评价EPCs的p38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 :tBHP干预和Alda-1预处理+tBHP干预后的自由氧水平相对于空白对照分别为(441.7±24.8)%和(237.4±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tBHP干预和Alda-1预处理+tBHP干预的EPCs发生线粒体膜电位丢失的细胞比率分别为(5.7±2.1)%,(81.7±3.7)%和(37.4±3.2)%;EPCs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08±9/高倍视野,22±4/高倍视野和67±7/高倍视野,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tBHP后EPCs的p38信号通路增强[信号强度为空白对照的(259.1±7.7)%],激活ALDH-2后,tBHP引起的p38信号活动被减弱[为空白对照的(186.4±8.0)%]。结论 :ALDH-2能够减少EPCs氧化应激反应,减少EPCs线粒体膜损伤,保护EPCs的迁移功能。而这可能与p38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乙醛脱氢酶2 氧化应激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通过抗氧化减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凋亡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其钧 龚志刚 +1 位作者 李志刚 丁世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9-913,共5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祖细胞(EPC)氧化应激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外周血EPC,分别用空白对照、10 mg/L ox-LDL和1μmol/L Alda-1(ALDH-2特异性激活剂)预处理+10 mg/L ox-LD...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祖细胞(EPC)氧化应激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外周血EPC,分别用空白对照、10 mg/L ox-LDL和1μmol/L Alda-1(ALDH-2特异性激活剂)预处理+10 mg/L ox-LDL干预,再分别采用DAPI、JC-1和DCFH-DA染色EPC,检测EPC的凋亡水平、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采用Western blot评价EPC的Caspase-3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对照组、ox-LDL组和Alda-1+ox-LDL组的EPC凋亡率分别为4.9%±0.4%、17.9%±2.9%和7.5%±0.8%,差异有显著性(P<0.05,n=6)。对照组、ox-LDL组和Alda-1+ox-LDL组的EPC发生线粒体膜电位丢失的细胞比率分别为3.6%±0.7%、28.5%±5.3%和12.4%±1.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n=6)。ox-LDL组和Alda-1+ox-LDL组的ROS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分别为319.7%±23.5%和152.7%±9.4%,差异有显著性(P<0.05,n=6)。而ox-LDL能够增加Caspase-3表达,但Alda-1预处理可能抑制Caspase-3的表达(P<0.05,n=6)。结论ALDH-2可以减少EPC内ROS水平,保护线粒体膜电位,减少EPC的凋亡,而这与Caspase-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乙醛脱氢酶2 氧化应激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前庭解剖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亮 孟小茜 +4 位作者 张家友 姜其钧 赵学 刘士远 廖德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876-880,共5页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方法描述并测量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前庭的解剖形态。方法30例在三维标测技术下行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术前应用CT进行心脏扫描,三维重建后描述肺静脉解剖形态学特点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左上肺静...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方法描述并测量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前庭的解剖形态。方法30例在三维标测技术下行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术前应用CT进行心脏扫描,三维重建后描述肺静脉解剖形态学特点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左上肺静脉最大径(24.30±4.54)mm、最小径(17.76±4.24)mm;左下肺静脉最大径(19.10±4.45)mm、最小径(12.27±3.52)mm;右上肺静脉最大径(22.99±5.04)mm、最小径(16.19±4.87)mm;右下肺静脉最大径(18.63±4.60)mm、最小径(14.46±3.48)mm。左肺静脉间嵴:前缘(14.78±3.86)mm、中部(7.20±1.42)mm、后缘(14.94±3.82)mm;右肺静脉间嵴:前缘(15.86±5.14)mm、中部(7.91±3.35)mm、后缘(18.73±5.55)mm。左心耳与左肺静脉间嵴上缘、中部、下缘分别为(19.12±4.98)mm、(7.74±3.30)mm、(17.92±5.14)mm。结论CT三维重建图像能够真实反映肺静脉前庭的解剖结构,可作为术前了解肺静脉前庭的方法之一;肺静脉前庭结构个体差异大,术前须充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前庭 CT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预处理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龚志刚 张再伟 +1 位作者 姜其钧 丁世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的内皮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虾青素+叔丁基过氧化氢(虾青素0.1、1、10nmol/L预处理24h...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的内皮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虾青素+叔丁基过氧化氢(虾青素0.1、1、10nmol/L预处理24h后,再加终浓度为100μmol/L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继续培养6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API染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能明显造成内皮祖细胞凋亡(P<0.05)。虾青素可降低叔丁基过氧化氢引起的内皮祖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增加,Caspase3表达减弱。结论虾青素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内皮祖细胞 虾青素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Merge技术指导下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的初期经验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亮 张家友 +5 位作者 赵学 杜荣增 赵伟 姜其钧 夏阳 廖德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介绍应用Carto-Merge技术将左心房和肺静脉CT三维重建图像与Carto电解剖标测图像相整合,指导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初期经验。方法:对13例阵发性和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应用Carto-Merge技术进行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 目的:介绍应用Carto-Merge技术将左心房和肺静脉CT三维重建图像与Carto电解剖标测图像相整合,指导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初期经验。方法:对13例阵发性和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应用Carto-Merge技术进行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结果:消融前左心房各壁标测点为(103±13)个;图像融合后,点与面之间的配准距离为(1.8±0.2)mm;环左肺静脉消融点(66±15)个,环右肺静脉消融点(58±20)个;所有患者均达到肺静脉电隔离;手术时间(305±45)min,透视时间(52±18)min;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三维重建后的图像接近真实解剖,与Carto电解剖标测图像的整合图像可帮助术者校正和弥补Carto电解剖图像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O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静脉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保护线粒体和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凋亡 被引量:3
9
作者 龚志刚 丁世芳 +1 位作者 姜其钧 付文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2-717,共6页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的内皮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1)、预处理组(给予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的内皮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1)、预处理组(给予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1+虾青素0.1,1.0,10.0 nmol·L-1预处理24 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阳离子脂质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MTT检测发现,随着虾青素浓度的增加,内皮祖细胞的存活率也增加。与模型组[(48.5±4.3)%]比较,虾青素+叔丁基过氧化氢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57.6±8.2)%,(77.6±7.5)%,和(85.3±6.1)%,P<0.05];DAPI染细胞检测发现,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模型组凋亡小体形成率(27.8±3.2)%,3个预处理组凋亡小体形成率分别为[(20.4±2.9)%,(14.9±1.7)%和(7.8±0.7)%,P<0.05];caspase-3活性检测表明,与模型组(0.345±0.018)比较,预处理组活性随虾青素剂量增大而依次降低[(0.291±0.013),(0.209±0.004),(0.169±0.013),P<0.05];DCHF-DA分子探针检测细胞内ROS发现,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细胞内ROS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荧光强度明显减弱。JC-1法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丢失被明显抑制。结论虾青素通过减少细胞内ROS,保护线粒体膜电位,下调caspase-3活性,最终起到抗氧化应激诱导的EP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氧化应激 内皮祖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口解剖形态学:CT二维及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亮 孟小茜 +4 位作者 张家友 姜其钧 赵学 刘士远 廖德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应用CT二维平面及三维立体重建的方法描述并测量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口解剖形态学。方法:30例在三维标测技术下行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术前应用CT进行心脏扫描,二维平面及三维立体重建后描述肺静脉口形态学特点... 目的:应用CT二维平面及三维立体重建的方法描述并测量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口解剖形态学。方法:30例在三维标测技术下行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术前应用CT进行心脏扫描,二维平面及三维立体重建后描述肺静脉口形态学特点并测量数据。结果:二维平面下水平位、冠状位、矢状位测量肺静脉口径线为:左上肺静脉(16.90±4.79)、(21.37±4.23)、(22.41±3.96)mm,左下肺静脉(13.50±3.99)、(15.84±3.22)、(16.82±3.63)mm,右上肺静脉(17.77±4.69)、(19.11±4.10)、(19.71±4.33)mm.右下肺静咏(15.33±3.88)、(16.20±4.00)、(17.10±4.24)mm。三维重建腔内测量肺静脉口最大径、最小径为:左上肺静脉(24.30±4.54)、(17.76±4.24)mm,左下肺静脉(19.10±4.45)、(12.27±3.52)mm。右上肺静脉((22.99±5.04)、(16.19±4.87)mm,右下肺静脉(18.63±4.60)、(14.46±3.48)mm。二维测量中所有上肺静脉径线均大干对应的下肺静脉径线(P<0.01);三维测量中除右上、下肺静脉最小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余上肺静脉径线均大于对应的下肺静脉径线(P<0.01)。结论:CT三维重建图像可真实反映肺静脉口解剖结构,可怍为心脏介入相关手术术前了解肺静脉口的方法之一;肺静脉口结构变异性大.相关手术术前须充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 CT 解剖学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心脏扫描在显示非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和左心房结构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小茜 赵亮 +3 位作者 姜其钧 于红 刘士远 肖湘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血管造影在显示非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和左心房结构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12月160例行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心脏血管造影患者的肺静脉和左心房解剖结构,利用工作站后处理,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血管造影在显示非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和左心房结构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12月160例行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心脏血管造影患者的肺静脉和左心房解剖结构,利用工作站后处理,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图像了解肺静脉数目、开口大小,左心房囊样结构,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60例患者共发现肺静脉642根。3支肺静脉者8例(5.00%),其中左侧共干者4例,右侧共干者4例;5支肺静脉者10例(6.25%),其中左侧3支者6例,右侧3支者4例;4支肺静脉者142例(88.75%)。左上肺静脉最大径为(24.30±4.54)mm、最小径为(17.76±4.24)mm、开口面积为(352.92±124.11)mm^2;左下肺静脉最大径为(19.10±4.45)mm、最小径为(12.27±3.52)mm、开口面积为(201.96±93.65)mm^2;右上肺静脉最大径为(22.99±5.04)mm、最小径为(16.19±4.87)mm、开口面积为(316.53±144.20)mm^2;右下肺静脉最大径为(18.63±4.60)mm、最小径为(14.46±3.48)mm、开口面积为(219.20±95.85)mm^2。有左心房囊样结构者25例(15.63%),其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8~74岁,平均57岁。25例患者共发现囊样结构29个(有4例存在2个囊样结构),19个(65.51%)位于左心房右顶壁,6个为Ⅰ型,13个为Ⅱ型;6个(20.69%)位于左顶壁,3个为Ⅰ型,3个为Ⅱ型;4个(13.80%)位于左心房左下壁,3个为Ⅰ型,1个为Ⅱ型;未发现位于右下壁者。结论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心脏扫描能够很好地显示肺静脉的数目、开口大小,左心房囊样结构,为研究肺静脉和左心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相关的左房-肺静脉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亮 孟小茜 +4 位作者 姜其钧 张家友 赵学 刘士远 廖德宁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应用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方法描述并测量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房-肺静脉与邻近解剖的关系。方法30例在三维标测技术下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术前应用CT进行心脏扫描,二维平面测量肺动脉、上腔静脉、食管与左房... 目的应用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方法描述并测量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房-肺静脉与邻近解剖的关系。方法30例在三维标测技术下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术前应用CT进行心脏扫描,二维平面测量肺动脉、上腔静脉、食管与左房-肺静脉的距离,三维重建后描述其解剖形态及与左房-肺静脉的位置关系。结果肺动脉与左房顶壁平均最小距离:3.95±3.33mm。上腔静脉与右上肺静脉平均最小距离:2.00±1.31mm,两者距离与右上肺静脉口二维平面径线及三维重建后静脉口最大径呈负相关。食管与左房后壁上缘、中部、下缘的距离分别为1.49±0.72,1.24±0.62,2.48±1.34mm。结论三维重建图像可真实反映左房-肺静脉与邻近结构的位置关系及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左房 肺静脉 CT 解剖学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囊袋巨大血肿一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亮 廖德宁 +3 位作者 杜荣增 李玫 姜其钧 吴宗贵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2期104-104,共1页
1例因外力撞击后致起搏器囊袋巨大肿块患者。起搏器程控显示电池耗竭。及时清创囊袋及更换起搏器避免了严重并发症,术中缩小囊袋缝合防止了起搏器在其中滑动及对电极导线的牵拉。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器 血肿 清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左房房性心动过速和(或)心房扑动(附两例报告)
14
作者 赵亮 廖德宁 +4 位作者 张家友 赵学 姜其钧 夏阳 吴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49-1151,共3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改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导致的皮祖细胞功能损伤
15
作者 谭鸿斌 姜其钧 +4 位作者 吴建详 梁春 刘星 任雨笙 吴宗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能否改善由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导致的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损伤。方法将培养的健康成人外周血EPCs置于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AGE-HSA)的培养基中培养,分别为...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能否改善由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导致的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损伤。方法将培养的健康成人外周血EPCs置于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AGE-HSA)的培养基中培养,分别为人血清白蛋白(HSA,对照组),AGE-HSA50mg/L(AGE-HSA50mg/L组)、AGE-HSA100mg/L(AGE-HSA100mg/L组),AGE-HSA200mg/L(AGE-HSA200mg/L组),AGE-HSA200mg/L+罗格列酮10nmol/L(AGE-HSA+罗格列酮组),AGE-HSA200mg/L+抗AGEs受体(RAGE)抗体50mg/L(AGE-HSA+RAGE组)。另设立一个空白对照组。检测EPCs的增殖、黏附、迁移、NO分泌能力、凋亡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分泌情况。结果AGE-HSA200mg/L组的EPCs增殖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37.7±6.3)%(P<0.05),显著低于AGE-HSA+罗格列酮组的(89.3±5.9)%(P<0.05)。AGE-HSA200mg/L的黏附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分别为(20.2±1.3)、(15.0±2.1)个/高倍视野,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35.6±1.5)、(28.6±2.8)个/高倍视野(P值均<0.05)。AGE-HSA200mg/L组的凋亡率为(15.2±1.0)%,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4.6±0.8)%(P<0.05)。AGE-HSA+罗格列酮组的黏附细胞数为(31.2±2.6)个/高倍视野,迁移细胞数为(21.6±3.1)个/高倍视野,凋亡率为(6.1±0.9)%,与AGE-HSA200mg/L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GE-HSA+罗格列酮组的EPCs培养上清液中的NO含量为(16.2±1.0)μmol/L,显著高于AGE-HSA200mg/L组的(10.2±0.5)μmol/L(P<0.05),VCAM-1为(5.2±0.04)μg/L,显著低于AGE-HSA200mg/L组的(6.2±0.1)μg/L(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够改善AGEs导致的EPCs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凋亡 迁移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离退休干部急症院前救治分析及护理
16
作者 张鑫 马朝辉 +2 位作者 巴宁 范艳艳 姜其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1期56-57,共2页
目的:分析军队离退休干部急症的特点,提高院前抢救水平。方法:回顾干休所近10年来进行院前救治的260例患者的病情,分析发病病种构成及临床表现,总结其发病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260例中,192例经急救处理在发病1 h内症状有所缓解,68例发... 目的:分析军队离退休干部急症的特点,提高院前抢救水平。方法:回顾干休所近10年来进行院前救治的260例患者的病情,分析发病病种构成及临床表现,总结其发病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260例中,192例经急救处理在发病1 h内症状有所缓解,68例发病1 h内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势在必行,提高院前急救技术和装备水平,建立完善的院前抢救通道,科学安排急救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 离退休干部 急症 院前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前后心律失常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蒋桔泉 宋麒麟 +4 位作者 丁世芳 姜其钧 林锋 刘燕 马昌榕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68-71,79,共5页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自主神经在再灌注治疗前后心律失常中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STEMI,发病24 h内急诊经皮冠状...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自主神经在再灌注治疗前后心律失常中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STEMI,发病24 h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4例,男84例,女20例,年龄(57.9±11.4)岁。采用血压、心率变化评估自主神经活性,通过心电监护记录再灌注前后心律失常,观察STEMI患者再灌注前后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存在自主神经失衡,包括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总失衡率约31.7%,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明显失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4%vs. 7.0%,P<0.05)。再灌注治疗后患者仍存在自主神经失衡,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高于自主神经无明显失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4%vs. 23.3%,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后自主神经功能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占38.9%,而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者仅占1.1%,迷走神经功能增强与再灌注心律失常相关,迷走神经功能明显增强、轻度增强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自主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7%vs. 20.4%,P<0.05;44.4%vs. 20.4%,P<0.05)。结论 STEMI患者再灌注前后存在明显自主神经失衡,自主神经失衡与再灌注前后心律失常相关,再灌注治疗过程中迷走神经功能的急剧增强与再灌注心律失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自主神经失衡 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 再灌注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 Winter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文波 吴琦 +5 位作者 陈志楠 李志刚 卢青 姜其钧 何乐为 丁世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260-1261,共2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指冠状动脉(冠脉)闭塞导致相应心肌严重的持久性的缺血缺氧坏死的结果,通过胸痛中心的建立,优化这类疾病的救治流程,降低了“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开通”(FMC to B)时间,使罪犯血管尽早开通,极大挽救了患...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指冠状动脉(冠脉)闭塞导致相应心肌严重的持久性的缺血缺氧坏死的结果,通过胸痛中心的建立,优化这类疾病的救治流程,降低了“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开通”(FMC to B)时间,使罪犯血管尽早开通,极大挽救了患者生命。STEMI的诊断主要靠对心电图的识别,心肌标志物的变化有时间窗限制,需提高警惕,减少时间延误,不遗漏此类危重疾病的诊治。本文报道1例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结合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心电图de Winter样改变并复习文献,以期提高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疾病 心肌标志物 救治能力 胸痛中心 罪犯血管 救治流程 STEMI 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对肥厚性心肌病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晶 何桂榕 姜其钧 《西北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取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采取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 目的探究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取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采取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积分、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自觉症状积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以上各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恶心,1例头痛,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5%、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心肌病 益气复脉注射液 倍他乐克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基金助力 企业实现跨越发展
20
作者 王杰 姜其钧 《科技成果纵横》 2012年第5期10-10,共1页
沈阳市博斯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器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应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致力于振兴民族医疗器械产业的生产型企业,主要产品有前列腺电解治疗仪、前列腺电解治疗探头及一次性... 沈阳市博斯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器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应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致力于振兴民族医疗器械产业的生产型企业,主要产品有前列腺电解治疗仪、前列腺电解治疗探头及一次性使用硅胶导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型企业 跨越发展 创新基金 医疗器械 产品设计 一次性使用 技术咨询 技术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