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B辐射与植物体内酚类次生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7
1
作者 姚银安 祖艳群 李元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9-184,共6页
概述了植物酚类次生代谢产物对紫外线B(UV B)增强引起的辐射伤害的防御作用 ,酚类次生代谢与其它防护机制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植物 酚类次生代谢 紫外线B辐射 辐射伤害 防护机制 分布 防御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栽培荞麦对日光UV-B辐射的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姚银安 杨爱华 徐刚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73,共5页
两种荞麦(甜荞和苦荞)栽培在不同紫外线B(UV-B)辐射[减弱(-UVB)、近充足(NA,Near-abient)、增强(+UVB)]保护小区内,以研究当前和未来增强UV-B辐射对其生长、发育、产量、生物量和卢丁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未来增强UV-B辐射而且... 两种荞麦(甜荞和苦荞)栽培在不同紫外线B(UV-B)辐射[减弱(-UVB)、近充足(NA,Near-abient)、增强(+UVB)]保护小区内,以研究当前和未来增强UV-B辐射对其生长、发育、产量、生物量和卢丁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未来增强UV-B辐射而且当前高原条件下的UV-B辐射显著抑制了荞麦的生长、降低了产量和生物量积累,但促进了荞麦发育使其开花期提前。另一方面,叶片卢丁和UV吸收化合物在NA和增强UV-B辐射下显著增加,而多酚氧化酶在UV-B辐射下大幅度提高。两种栽培荞麦对UV-B辐射非常敏感,在高紫外辐射地区或未来增强UV-B辐射条件下荞麦生产除应考虑到高产外,还应该考虑到荞麦对紫外线辐射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减弱UV-B辐射 增强UV-B辐射 卢丁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60)Co-γ辐射种子预处理对黑麦草紫外线B辐射伤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姚银安 杨爱华 徐刚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29,共5页
将经过低剂量60Co-γ辐射(0、5、10、20和30 Gy)种子预处理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Victorian’)幼苗在室内控制条件下进行紫外线B辐射[6.5 kJ/(m2.d)]处理。UV-B辐射导致严重的苗体伤害,比如衰老加快、生长抑制和膜脂过氧化... 将经过低剂量60Co-γ辐射(0、5、10、20和30 Gy)种子预处理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Victorian’)幼苗在室内控制条件下进行紫外线B辐射[6.5 kJ/(m2.d)]处理。UV-B辐射导致严重的苗体伤害,比如衰老加快、生长抑制和膜脂过氧化,然而低剂量的60Co-γ辐射(LDG)种子预处理显著降低了苗体UV-B伤害,尤其是20和30 Gy(1 Gy=1 J/kg)。抗坏血酸和UV吸收化合物在LDG处理下显著升高,UV化合物进一步被UV-B辐射提高了2倍以上;30 Gy处理的叶片光合色素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因此我们推测植株UV-B耐性在LDG处理下的提高至少部分归咎于抗坏血酸和UV化合物含量的提高,以及保持高水平光合色素的能力。本研究还探讨了LDG和UV-B复合处理的耐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低剂量^60Co-γ辐射 种子预处理 UV-B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维生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姚银安 杨爱华 徐刚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3-806,共4页
由于植物基因组的快速发展,研究者借助酵母和细菌等微生物的相关信息,使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得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本文就近年来植物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合成场所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就植物和微... 由于植物基因组的快速发展,研究者借助酵母和细菌等微生物的相关信息,使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得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本文就近年来植物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合成场所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就植物和微生物水溶性维生素合成途径的关系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合成途径 同源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花素的发现(Ⅱ)——成花素的本质及成花调控分子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银安 孙海燕 +1 位作者 王永志 徐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41-942,960,共3页
成花素的发现是近几年植物学方面一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从成花素概念的提出到最终发现经历了植物生物学家长达70年的奋斗。这期间随着植物生物学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假说,成花素的本质推测经历为:某种代谢产物→某种激素→一定比例... 成花素的发现是近几年植物学方面一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从成花素概念的提出到最终发现经历了植物生物学家长达70年的奋斗。这期间随着植物生物学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假说,成花素的本质推测经历为:某种代谢产物→某种激素→一定比例的几种激素→激素/代谢产物混合物→某种成花抑制物→FTmRNA→FT及其同源基因蛋白。科学家们在这个接力研究中通过不断地观察试验逐步明确了成花控制的调控因子,最后通过分子遗传学手段弄清了成花素本质。该文介绍了成花素的本质及成花调控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花素 FT蛋白 发现历程 本质 成花调控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在植物体中的功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姚银安 王永志 +1 位作者 杨爱华 徐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6期32-34,共3页
介绍了植物维生素E在光合器官中的保护功能、对光合产物输出的影响等研究进展,并对维生素E在种子贮存、萌发以及幼苗生长时的功能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维生素E 脂质过氧化 韧皮部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紫外线B辐射对甜荞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姚银安 杨爱华 徐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对甜荞(Fagopyrumesculentum Moench)苯丙烷次生代谢受紫外线B辐射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卢丁、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紫外线B辐射下显著升高,而且叶片苯丙烷单环酚类化合物,如阿魏酸含量等也大幅度升高,两类化合物的应... 对甜荞(Fagopyrumesculentum Moench)苯丙烷次生代谢受紫外线B辐射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卢丁、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紫外线B辐射下显著升高,而且叶片苯丙烷单环酚类化合物,如阿魏酸含量等也大幅度升高,两类化合物的应激提高对甜荞的UV-B胁迫提供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紫外线B 次生代谢 卢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花素的发现(Ⅰ)——成花素的生理功能与假说 被引量:1
8
作者 姚银安 杨爱华 徐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9-940,975,共3页
成花素的发现是近几年植物学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从成花素概念的提出到最终发现经历了植物生物学家长达70年的奋斗。这期间随着植物生物学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假说,成花素的本质推测经历为:某种代谢产物→某种激素→一定比例的几... 成花素的发现是近几年植物学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从成花素概念的提出到最终发现经历了植物生物学家长达70年的奋斗。这期间随着植物生物学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假说,成花素的本质推测经历为:某种代谢产物→某种激素→一定比例的几种激素→激素/代谢产物混合物→某种成花抑制物→FTmRNA→FT及其同源基因蛋白。科学家们在这个接力研究中通过不断地观察试验逐步明确了成花控制的调控因子,最后通过分子遗传学手段弄清了成花素本质。该文介绍了成花素的生理功能与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花素 FT蛋白 发现历程 生理功能 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SlWRKY3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逆境应答模式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高永峰 杨丰铭 +4 位作者 李琴中 张国燕 王丹 姚银安 刘继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55-2164,共10页
该研究以野生型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材料,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了番茄SlWRKY31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启动子序列,并利用该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野生型番茄中表达,对获得的转基因番茄采用不同胁迫处理后进行GUS染色和定量分析。... 该研究以野生型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材料,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了番茄SlWRKY31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启动子序列,并利用该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野生型番茄中表达,对获得的转基因番茄采用不同胁迫处理后进行GUS染色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序列分析显示,该启动子全长1 849bp,含有多个与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包括热胁迫响应元件HSE、干旱诱导响应元件MBS、防卫和胁迫响应元件TC-rich repeats、创伤诱导响应元件WUN-motif、脱落酸(ABA)响应元件ABRE和水杨酸(SA)响应元件TCA-element。(2)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lWRKY31基因呈组成型表达模式,且在叶和果实中表达量较高,茎中较低;在NaCl、甘露醇、SA、ABA和42℃高温的胁迫处理下,其表达量显著升高。(3)构建SlWRKY31启动子和GUS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野生型番茄,对获得的转基因番茄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显示,SlWRKY31基因在番茄的各个组织(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均有表达,表明SlWRKY31启动子是组成型表达启动子。(4)对转基因番茄在不同胁迫处理后的GUS染色和定量分析显示,SlWRKY31启动子显著受到NaCl、甘露醇、SA、ABA和42℃高温的诱导表达,说明该启动子是一个可以响应多种逆境胁迫的诱导型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SlWRKY31启动子 逆境胁迫 β半乳糖苷酶 GUS染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杨不同成熟度叶片在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选 肖薪龙 +3 位作者 李鹏勃 孙玉芳 郭琬莹 姚银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6,共8页
【目的】了解碱胁迫下不同成熟度杨树叶片的生理响应差异,为揭示干旱地区木本植物耐碱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地区分布面积较大的树种银白杨变种新疆杨为材料,进行碱处理(土壤pH8.5~9.0,100 mmol·L^(-1)Na+),分析碱胁迫... 【目的】了解碱胁迫下不同成熟度杨树叶片的生理响应差异,为揭示干旱地区木本植物耐碱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地区分布面积较大的树种银白杨变种新疆杨为材料,进行碱处理(土壤pH8.5~9.0,100 mmol·L^(-1)Na+),分析碱胁迫下新疆杨不同成熟度叶片的离子含量(Na+,K+,Na+/K+,Mg^(2+),Ca^(2+))变化及分配规律、光和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Car)]响应和抗氧化生理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与未成熟幼叶相比,对照条件下新疆杨老叶含有较高的Na十含量和较低的K十含量,有较高的Na+/K+;碱胁迫下新疆杨的Na+含量和Na+/K+在成熟老叶中进一步大幅度升高,而在幼叶中无明显变化,K+含量在老叶和幼叶中受碱胁迫均无明显变化;相反,二价离子(Ca^(2+)和Mg^(2+))含量在对照条件下主要在老叶中积累,碱胁迫下Ca^(2+)和Mg^(2+)在成熟老叶中下降而在幼叶中升高。新疆杨老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在对照条件下显著高于幼叶,但是碱胁迫下老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大幅度下降并低于幼叶含量;而幼叶的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维持不变,类胡萝卜素甚至显著升高。同时老叶膜脂过氧化水平(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在幼叶中仍然维持了较低水平。老叶内抗氧化酶活性如CAT、SOD,POD碱胁迫下均大幅度升高,幼叶中上述抗氧化酶除SOD酶稍微下降外均没有显著变化,保持较低水平。【结论】碱胁迫下新疆杨叶片多余的Na十几乎完全进入了老叶这种离子分配策略使老叶受到严重氧化胁迫;面对盐碱敏感的幼叶可避免离子危害且受到良好的保护。这种有利于幼叶的离子分配方式是新疆杨抵抗碱胁迫的重要生存策略对其在荒漠地区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碱胁迫 幼叶 老叶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茉莉酸和乙烯介导的防卫信号途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刚 姚银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乙烯、水杨酸和茉莉酸是植物体内主要的几个防御信号途径,也是研究比较多的几个信号途径。很多试验证明不同的防御信号途径相互间存在相互作用,他们或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从这三种信号途径相互间的作用,及作用的联系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乙烯 水杨酸 茉莉酸 防御信号途径 相互作用 联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锌水平对葡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川川 姚银安 牟东岭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57,共3页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锌浓度处理对3年生葡萄嫁接苗(康拜尔)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葡萄生长的最佳锌浓度范围为220~450 mg/L,缺锌和高浓度的锌处理均不利于葡萄生长。高浓度的锌处理对葡萄叶片伤害大,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锌浓度处理对3年生葡萄嫁接苗(康拜尔)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葡萄生长的最佳锌浓度范围为220~450 mg/L,缺锌和高浓度的锌处理均不利于葡萄生长。高浓度的锌处理对葡萄叶片伤害大,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在220~450 mg/L锌处理下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无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最高,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随着锌浓度的升高,根系活力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MDA的含量呈先低后高的趋势,在锌浓度为220~450 mg/L时,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供锌水平,MDA则比无锌处理低;而当供锌水平低于220 mg/L和大于450 mg/L时,MDA的含量显著上升,POD和PPO的活性显著下降,均不利于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Zn2+浓度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几丁质酶基因BnCHB4环境信号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政 姚银安 +2 位作者 张志燕 顾守来 李冠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32-34,38,共4页
为了揭示植物激素及环境胁迫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几丁质酶基因(BnCHB4)表达的影响。用化学物质苯丙噻重氮(BTH)、甲基茉莉酸(MeJA)、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以及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机械伤害分别处理油菜品... 为了揭示植物激素及环境胁迫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几丁质酶基因(BnCHB4)表达的影响。用化学物质苯丙噻重氮(BTH)、甲基茉莉酸(MeJA)、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以及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机械伤害分别处理油菜品种中双9号,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BnCHB4在各诱导或处理后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BTH、MeJA、ACC、S.sclerotiorum和机械伤害都能够快速诱导该基因的表达。表明,BnCHB4是各种环境信号的响应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几丁质酶基因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毒害对葡萄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尹文彦 姚银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3-215,共3页
为给果树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土培试验法研究了锰毒害对葡萄植株体内Mn、Ca、Mg、Fe、Cu和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毒害使2个葡萄植株体内各部位Mn含量明显升高,各部位有差异,在金手指中为根>叶片>茎,康拜尔为叶片>根>... 为给果树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土培试验法研究了锰毒害对葡萄植株体内Mn、Ca、Mg、Fe、Cu和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毒害使2个葡萄植株体内各部位Mn含量明显升高,各部位有差异,在金手指中为根>叶片>茎,康拜尔为叶片>根>茎。从整体上看,高锰处理增加了葡萄金手指根茎叶中Mg、Zn以及叶中Cu的含量,降低了根茎叶中Ca、Fe以及根中Cu的含量;增加了康拜尔根茎叶中Mg、Ca以及叶中Cu和根中Zn的含量,降低了根茎叶中Fe及根中Cu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锰毒害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和乙烯信号途径参与了油菜菌核病防卫反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政 姚银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4,13,共5页
茉莉酸(JA)和乙烯(ET)介导的信号防卫反应在植物抗病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用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分别接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抗病品种中双9号和感病品种84039,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探测JA和ET的关键合成基因及... 茉莉酸(JA)和乙烯(ET)介导的信号防卫反应在植物抗病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用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分别接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抗病品种中双9号和感病品种84039,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探测JA和ET的关键合成基因及其信号途径标志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sclerotiorum在这两个品种中都能够诱导这些基因的表达,并且这些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在中双9号中显著高于84039;甲基茉莉酸(MeJA)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的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JA和ET信号反应能够相互促进,并且JA和ET信号反应本身存在自我放大的功能。这些结果表明茉莉酸和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甘蓝型油菜菌核病防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菌核病 茉莉酸 乙烯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研究植物响应逆境机理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刚 姚银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2-376,412,共6页
逆境条件下植物可以通过改变其基因表达和相关代谢活动来适应,探讨植物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就成为植物逆境响应机制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蛋白质表达谱反映了植物细胞和组织的实际状态,是植物基因表达和最终代谢的关键环节。随着蛋白质... 逆境条件下植物可以通过改变其基因表达和相关代谢活动来适应,探讨植物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就成为植物逆境响应机制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蛋白质表达谱反映了植物细胞和组织的实际状态,是植物基因表达和最终代谢的关键环节。随着蛋白质分离技术、质谱鉴定技术和植物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蛋白质组学在植物响应逆境方面的研究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功,加深了人们对植物响应逆境机制的认识,并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维。本文主要对蛋白质组学在植物响应非生物逆境(干旱、盐胁迫、低温胁迫、高温胁迫等)和生物逆境(病虫害)的机制研究的应用上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逆境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毒对葡萄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牟东岭 姚银安 +1 位作者 孙川川 高莲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4期302-305,共4页
分别用4个浓度(0、2.1、4.3、6.5 g.L-1)Mn2+溶液对葡萄进行胁迫处理,测定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探讨葡萄对锰毒的生理适应变化。结果表明,光合色素含量在2.1 g.L-1Mn2+时出现峰值,6.5 g.L-1Mn2... 分别用4个浓度(0、2.1、4.3、6.5 g.L-1)Mn2+溶液对葡萄进行胁迫处理,测定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探讨葡萄对锰毒的生理适应变化。结果表明,光合色素含量在2.1 g.L-1Mn2+时出现峰值,6.5 g.L-1Mn2+时其含量低于对照水平;根系活力在2.1 g.L-1Mn2+时下降66.7%(P<0.05)之后逐渐下降;锰毒使MDA含量增加50.9%,使质膜透性增大37.9%(P<0.05);锰毒启动了葡萄体内保护酶系统,SOD、CAT的活性在4.3 g.L-1Mn2+时最高,之后显著降低。PPO的活性在6.5 g.L-1Mn2+时显著升高,POD活性随着Mn2+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说明锰胁迫下,葡萄的锰毒症状首先出现在根系。低浓度(<6.5 g.L-1)锰胁迫下,SOD、CAT活性增强,活性氧伤害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锰毒 光和色素 根系活力: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对葡萄根中离子吸收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文彦 姚银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1-53,36,共4页
以2个葡萄品种(金手指、康拜尔)为材料,采用温室沙培实验,研究不同浓度Mn处理对葡萄根中离子吸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2+浓度的增大,葡萄根中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总体上看Ca和Mg的含量降低,Mn、Cu和Zn的含量增加,F... 以2个葡萄品种(金手指、康拜尔)为材料,采用温室沙培实验,研究不同浓度Mn处理对葡萄根中离子吸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2+浓度的增大,葡萄根中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总体上看Ca和Mg的含量降低,Mn、Cu和Zn的含量增加,Fe含量则随锰处理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略有升高的趋势。在抗氧化系统中POD活性随Mn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而CAT和APX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D活性变化不大,说明保护酶系统形成了一定的适应高锰胁迫的机制,这些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能够提高葡萄适应和抵抗重金属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离子吸收 抗氧化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根系对锰胁迫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文彦 姚银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3期194-197,共4页
以葡萄水晶、金手指、康拜尔为材料,采用沙培试验法,探讨了葡萄根系对锰胁迫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随着锰质量浓度的升高,3种葡萄根系活力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锰的质量浓度为5 g/L时其根系活力达到最大。锰处理整体上增加了3种葡萄根... 以葡萄水晶、金手指、康拜尔为材料,采用沙培试验法,探讨了葡萄根系对锰胁迫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随着锰质量浓度的升高,3种葡萄根系活力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锰的质量浓度为5 g/L时其根系活力达到最大。锰处理整体上增加了3种葡萄根中MDA含量。在锰胁迫下,PAL活性在不同品种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水晶和康拜尔先升高后降低,金手指却恰恰相反。总之,金手指根系对锰胁迫最敏感,更易受到伤害,而水晶和康拜尔却不太敏感,说明水晶和康拜尔对锰胁迫有较强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锰胁迫 根系活力 丙二醛 PAL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和紫外线辐射对刺梨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永志 姚银安 +1 位作者 陈小荣 牟东岭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38,43,共4页
为了解干旱和UV-B辐射对刺梨复合胁迫的影响,采用干旱和UV-B辐射方法研究了刺梨(贵农2号刺梨)光合作用系统和叶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和UV-B增强的条件下刺梨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下降,而叶绿素a/叶绿素b增大,光合... 为了解干旱和UV-B辐射对刺梨复合胁迫的影响,采用干旱和UV-B辐射方法研究了刺梨(贵农2号刺梨)光合作用系统和叶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和UV-B增强的条件下刺梨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下降,而叶绿素a/叶绿素b增大,光合作用效率显著降低;透射电镜结果:干旱和UV-B增强导致刺梨叶片气孔受损、叶绿体嗜锇颗粒增多、基粒类囊体膨大、叶绿体膜系统破坏;干旱和UV-B的交互作用显示,除能提高刺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外,干旱还加剧了UV-B辐射对刺梨叶片的胁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UV-B 干旱 光合作用 亚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