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A-6G多态性与白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姚超永 尹雪艳 吴利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14-3516,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A-6G多态性与白族人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方法:以67例白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A-6G多态性与白族人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方法:以67例白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AGT基因(-6)位点多态性;用自动荧光测序方法,对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DNA序列进行突变分析及验证基因分型。结果:(1)白族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6)位点存在A→G突变。(2)AGT基因(-6)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及A、G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AGT基因(-6)位点各基因型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GT基因A-6G多态性可能与白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原 白族 启动区(遗传学) 突变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姚超永 郑雅庆 +2 位作者 朱燕梅 何赣维 冯伟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在医院的冠心病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information need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INCR)对纳入患者进行资料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在医院的冠心病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information need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INCR)对纳入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并采用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1)冠心病患者对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总得分为(136.1±33.4)分,处于较低水平;(2)单因素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与地区(城镇/农村)、病程、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收入呈显著相关关系(P <0.05);(3)将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农村、病程≥5年、文化程度低、农民以及家庭收入≤10万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得分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OR=1.372,P=0.002;OR=1.774,P=0.001;OR=1.482,P=0.001;OR=1.563,P=0.001;OR=1.322,P=0.004)。结论 高州地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且受地区、收入、职业等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实施个性化心脏康复教育,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 单因素分析 高州地区 影响因素 心脏康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随访结合家庭自测血压对血压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姚超永 陈海健 +1 位作者 韦广 何赣维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1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随访结合家庭自测血压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就诊我院1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并随访1年,对照组90例患者行常规随访干预,研究组90例患者行常规随访干预结合家庭自测血压,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随访结合家庭自测血压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就诊我院1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并随访1年,对照组90例患者行常规随访干预,研究组90例患者行常规随访干预结合家庭自测血压,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临床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随访结合家庭自测血压对血压控制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达标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得在高血压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随访 家庭自测血压 血压控制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姚超永 陈宗灿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20期152-153,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清胆红素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住院的非瓣膜性AF患者254例作为房颤组,选择同期匹配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清胆红素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住院的非瓣膜性AF患者254例作为房颤组,选择同期匹配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血压、血清胆红素结果,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的差别。结果:两组检测结果比较,房颤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直接胆红素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的发生可能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有关,与直接胆红素关系不大,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姚超永 尹雪艳 吴利先 《医学综述》 2009年第22期3400-3402,共3页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关于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尚有争议,但大部分研究结果支持二者有相关性。本文就AGT...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关于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尚有争议,但大部分研究结果支持二者有相关性。本文就AGT基因核心启动子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核心启动子 原发性高血压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原发性高血压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姚超永 尹雪艳 吴利先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3期239-240,共2页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 )是借助荧光激活细胞分选器对免疫细胞及其他细胞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和分类的技术。它综合光学、电子学、流体力学、细胞化学、生物学、免疫学以及激光和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和技术,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原发性高血压 CYTOMETRY 免疫细胞 细胞分选 流体力学 细胞化学 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细胞比容与不同类型高血压相关性的回顾分析
7
作者 姚超永 陆勇良 +2 位作者 韦广 何赣维 魏芝宝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血细胞比容(HCT)与不同类型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HCT与高血压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舒张期高血压(n=206)、双期高血... 目的:探讨血细胞比容(HCT)与不同类型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HCT与高血压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舒张期高血压(n=206)、双期高血压(n=38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n=214),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身高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收缩压、舒张压与HCT无明显相关性。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双期高血压的舒张压与HCT呈正相关,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双期高血压的收缩压与HC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单纯舒张期及双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压与HCT呈正相关,舒张压随HCT升高而显著升高,在临床工作中监测高血压患者HCT的变化,对于高血压的防治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比容 高血压 舒张压 收缩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姚超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8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动态组,另选取同期体检且血压正常的155例老年人作为正常组。两组均采用动态血压检测,对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24 h平均值、白昼平均值、夜间平均值及昼...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动态组,另选取同期体检且血压正常的155例老年人作为正常组。两组均采用动态血压检测,对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24 h平均值、白昼平均值、夜间平均值及昼夜间节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动态组收缩压的24 h平均值、白昼平均值、夜间平均值、昼夜间节律分别为(149.5±9.5)、(161.4±9.7)、(141.5±9.2)、(0.06±0.02)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正常组的(119.8±8.9)、(124.5±9.0)、(109.7±8.8)、(0.04±0.01)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舒张压的24 h平均值、白昼平均值、夜间平均值、昼夜间节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压检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机体收缩压异常情况进行动态的检测后根据检测的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血压,从而将昼夜间的节律维持在正常水平,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保证了治疗的效果,动态血压检测为后期的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动态血压检测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利华 姚超永 +5 位作者 李雪艳 董宵 朱学创 王小平 尹雪艳 吴新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探讨大理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大理地区≥17岁的1 843名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大理地区≥17岁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2.4%,其中汉族的患病率(35.6%)高于白族(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大理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大理地区≥17岁的1 843名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大理地区≥17岁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2.4%,其中汉族的患病率(35.6%)高于白族(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知晓率为59.6%,治疗率为43.6%,控制率为16.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4,95%CI(1.081,1.106)]、体质指数[OR=1.194,95%CI(1.150,1.244)]、血尿酸[OR=1.003,95%CI(1.002,1.005)]、三酰甘油[OR=1.079,95%CI(1.019,1.142)]、吸烟[OR=1.335,95%CI(1.009,1.765)]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饮酒[OR=0.601,95%CI(0.438,0.823)]是保护因素。结论大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急需建立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影响因素 人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10
作者 魏芝宝 黄宇翔 +3 位作者 徐雄生 陆勇良 姚超永 陈海健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70-72,88,共4页
目的研究“金三角”治疗方案治疗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以治疗方案为背景分为研究组(58例,具有完整福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的抗心衰治疗)和对... 目的研究“金三角”治疗方案治疗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以治疗方案为背景分为研究组(58例,具有完整福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的抗心衰治疗)和对照组(58例,不具有完整福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的抗心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X2=6.35,P=0.04)、总不良反应率(X2=4.50,P=0.03)以及6min步行试验、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接受完整“金三角”治疗方案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主要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福辛普利 螺内酯 美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宇翔 魏芝宝 +2 位作者 邓红胜 姚超永 陆勇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心绞痛(SCAD)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心绞痛(SCAD)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差异.结果 替格瑞洛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8%,明显高于氯吡格雷治疗组的8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P=0.028).治疗前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心功能指标无差别;治疗后替格瑞洛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sICAM-1、sVCAM-1均低于氯吡格雷治疗组(t=4.455、15.721、45.650,P〈0.05),SV和LVEF均高于氯吡格雷治疗组(t=-4.307、-3.895,P〈0.05),NT-proBNP和cTnI均低于氯吡格雷治疗组(t=43.704、9.799,P〈0.05).两组患者半年内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无明显差别(χ^2=0.008,P=0.930).结论 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心绞痛 细胞因子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317例心房颤动患者临床回顾性分析
12
作者 姚超永 陈宗灿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10期1107-1108,共2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动脉栓塞[1],将对患者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旨在了解基层医院心房颤动的综合治疗情况,为基层医院防治心房颤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临床回顾性分析 基层医院 脑动脉栓塞 心律失常 综合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与高血压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峥 姚超永 +1 位作者 李利华 尹雪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458,共4页
近年研究证明氧化应激与高血压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文章就氧化应激相关评价指标、血管活性氧的产生及其与高血压血管损伤的机制、高血压抗氧化治疗现状等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 活性氧 氧化应激 高血压 抗氧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小平 李利华 +5 位作者 姚超永 李雪艳 董宵 朱学创 尹雪艳 吴新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2-804,共3页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自然人群样本1480例,采用问卷调查吸烟、饮酒以及服药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空腹抽血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 1480名...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自然人群样本1480例,采用问卷调查吸烟、饮酒以及服药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空腹抽血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 1480名居民中男性886名,女性594名,年龄20~84岁。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γ-谷氨酰转肽酶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血肌酐以及体质指数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对log转换的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的四分位数分析发现,四组间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有显著差异,尤其是最高四分位数水平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上述协变量之后,最高位四分位数和最低位四分位数相比高血压患病风险增高74%(OR=1.74,95%CI为1.13~2.68,P=0.01)。结论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血压水平正相关,且可预测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肽酶 血压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宇翔 魏芝宝 +2 位作者 徐雄生 姚超永 陈海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6例。A组术前每晚口服40 mg阿托伐他汀,术后每晚口服20 mg,连续服用6个月;...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6例。A组术前每晚口服40 mg阿托伐他汀,术后每晚口服20 mg,连续服用6个月;B组术前每晚口服40 mg辛伐他汀,术后每晚口服20 mg,连续服用6个月;C组术前每晚口服20 mg瑞舒伐他汀,术后每晚口服10 mg,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C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及心肌酶谱水平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PCI术后降脂和心肌酶作用较等效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脂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强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宇翔 魏芝宝 姚超永 《血栓与止血学》 2014年第6期301-304,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强化组在术前30 mi...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强化组在术前30 min内开始口服瑞舒伐他汀钙20 mg,以后20 mg/d,连服7d,之后10 mg/d维持.对照组在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仅术后以10 mg/d瑞舒伐他汀钙维持.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冠脉即刻血流、血肌钙蛋白I(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氮末端-前体脑钠肽水平(NT-proBNP)以及超声心动图的情况.结果 强化组中无复流和慢血流发生率分别为8.9%和17.8%,低于对照组的15%和27.5%,CK-MB122.9±15 u/L、TNI3.81±1.8、NT-proBNP 2645 ±534 pg/L、hs-CRP 4.31±1.3均低于对照组的155.8±21 u/L、4.73±2.2、3534±656、5.30±1.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超声心动图中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左房内径和室间膈厚度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前强化瑞舒伐他汀钙可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术后即刻血流,减少心肌坏死,改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急性心肌梗死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联合福辛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疗效及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秋伟 魏芝宝 姚超永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治疗当中,将硝苯地平与福辛普利进行联合应用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老年冠心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治疗当中,将硝苯地平与福辛普利进行联合应用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老年冠心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硝苯地平单一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福辛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血压水平与D-二聚体水平,治疗后血小板膜糖蛋白指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D-二聚体水平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时患有冠心病与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治疗用药选择方面,让其接受硝苯地平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冠心病 福辛普利 硝苯地平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术前应用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芝宝 黄宇翔 +3 位作者 徐雄生 陆勇良 陈海健 姚超永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LVEF的影响。方法将实行PCI的3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组和对照组,负荷剂量组(n=20)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术后每晚睡前10 mg维持;对照组(n=15)只是术后每晚睡前10 mg维... 目的观察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LVEF的影响。方法将实行PCI的3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组和对照组,负荷剂量组(n=20)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术后每晚睡前10 mg维持;对照组(n=15)只是术后每晚睡前10 mg维持。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LVEF变化。结果负荷剂量组术后1个月LVEF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提高ACS患者的LVEF,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瑞舒伐他汀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芝宝 黄宇翔 +3 位作者 徐雄生 陆勇良 姚超永 陈海健 《血栓与止血学》 2015年第4期212-214,217,共4页
目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高剂量(450 mg)氯吡格雷和常规剂量(300 mg)氯吡格雷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我院206例拟行PCI患抽签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每组103例,术前分别给予450 mg、300 mg氯吡格雷预... 目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高剂量(450 mg)氯吡格雷和常规剂量(300 mg)氯吡格雷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我院206例拟行PCI患抽签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每组103例,术前分别给予450 mg、300 mg氯吡格雷预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并随访30 d、6个月对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进行记录。结果高剂量组CD63、CD62 P、TSP各为(4.13±1.34)%、(8.22±3.46)%、(2.54±0.34)%与常规剂量组(5.32±2.31)%、(10.52±4.11)%、(2.90±0.54)%比较为低(P<0.05);两组MAADP及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上升(P<0.05),组间比较用药后MAADP、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30 d、6月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1.9%低于常规剂量组3.9%、8.7%,但无显著差异(P>0.05),总发生率高剂量组30 d、6月后分别为13.6%、22.3%,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32.0%、58.3%,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应用450 mg高负荷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常规300 mg剂量,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秋伟 魏芝宝 +1 位作者 姚超永 陆勇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1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8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与对照组(9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8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与对照组(9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用效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的7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1(ET-1)(43.24±10.08)ng/L、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69.82±15.69)ng/ml低于对照组的(57.10±12.31)、(93.21±20.04)ng/ml,一氧化氮(NO)(88.56±17.98)μmol/L高于对照组的(71.63±15.1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丹参多酚酸盐 疗效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