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犹疑不决:从解密档案观察1949-1950年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策过程——兼及冷战国际史档案的收集策略
1
作者 高嘉懿 姚百慧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8-25,150,151,共10页
已有的讨论虽然分析了印度支那问题对1949—1950年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决策的影响,但尚未明确解答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何时、在什么情况下正式提出的以及法国为何要搁置承认两个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法国外交部的文件和部长会... 已有的讨论虽然分析了印度支那问题对1949—1950年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决策的影响,但尚未明确解答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何时、在什么情况下正式提出的以及法国为何要搁置承认两个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法国外交部的文件和部长会议记录,能够发现法国政府是于1950年1月初计划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推动该决策出台的直接原因是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1950年4月之后,法国主要考虑了美国的施压、中苏关系日趋紧密、英国承认后却未获取好处等因素,决定长期搁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国承认中国问题的决策过程体现出的犹疑不决、软弱无力,反映出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外交特点。这一案例说明,了解一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具体的馆藏情况,挑选关键的档案等,有助于在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中找到自己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关系 史料学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法国外交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法建交与台法交涉--基于台湾档案的考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姚百慧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9,共13页
在中法建交前,台湾当局对法国"外交"展开评估,认为法国对台湾"外交"极为重要,巴黎不会承认中共。从确知中法建交的消息到台法"断交",台湾对局势的判断经历了乐观—悲观—乐观—悲观的起伏变化,并据此制... 在中法建交前,台湾当局对法国"外交"展开评估,认为法国对台湾"外交"极为重要,巴黎不会承认中共。从确知中法建交的消息到台法"断交",台湾对局势的判断经历了乐观—悲观—乐观—悲观的起伏变化,并据此制定了相应政策。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重视个人"外交"的作用是台法交涉的两个特点。台湾对法交涉的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对法"外交"评估,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台在对方"外交"中的权重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建交 中法关系 中国外交 蒋介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法政策调整与富尔一九六三年中国之行 被引量:7
3
作者 姚百慧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48,共15页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调整了外交总战略,从"一边倒"、集中力量孤立和打击美帝逐步转变为同时反对美帝国主义和苏联修正主义,并相应地提出了"第二中间地带"理论。为了在"第二中间地带"取得突破,中国积极发...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调整了外交总战略,从"一边倒"、集中力量孤立和打击美帝逐步转变为同时反对美帝国主义和苏联修正主义,并相应地提出了"第二中间地带"理论。为了在"第二中间地带"取得突破,中国积极发展对法关系,把邀请法国前总理富尔访华作为重要措施之一。中国外交战略、对法政策的调整,中法在反对"两个中国"问题上的共识,富尔的能言善辩和中方的形式让步,保证了1963年富尔访华的最终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中法关系 中法建交 第二中间地带 富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与多边核力量计划的起源 被引量:4
4
作者 姚百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5,共7页
1959—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北约多边力量计划,旨在建立一支美国控制下的北约多边核力量。美国原有的核政策陷入困境是这一计划出台的基本背景,美法关系的恶化是美国最终采纳多边力量计划的促进剂。这一计划,对后来的肯尼迪政府... 1959—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北约多边力量计划,旨在建立一支美国控制下的北约多边核力量。美国原有的核政策陷入困境是这一计划出台的基本背景,美法关系的恶化是美国最终采纳多边力量计划的促进剂。这一计划,对后来的肯尼迪政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多边核力量计划的蓝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北约 核政策 多边核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翰逊政府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以1966年研究委员会提案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3
5
作者 姚百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9,共6页
1966年,由于面临要求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巨大压力,美国采纳了研究委员会提案,并支持意大利等国在联大上提出该案。美台为此进行了激烈争论,最终台湾勉强接受了该案。虽然在21届联大上这个提案未能通过,但是它的提出分化了“驱蒋纳我”的力... 1966年,由于面临要求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巨大压力,美国采纳了研究委员会提案,并支持意大利等国在联大上提出该案。美台为此进行了激烈争论,最终台湾勉强接受了该案。虽然在21届联大上这个提案未能通过,但是它的提出分化了“驱蒋纳我”的力量,拖延了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约翰逊政府 中国代表权问题 “研究委员会提案” “两个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法国核政策演变论纲(1945-1973) 被引量:4
6
作者 姚百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50,共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核武器领域一直采取"保密政策",对法国发展原子能保持"警惕中立"。50年代后期,在法国发展核武器的决心明朗后,美国对法国的核政策转向消极反对,并在国家安全政策的范畴内"不鼓励&qu...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核武器领域一直采取"保密政策",对法国发展原子能保持"警惕中立"。50年代后期,在法国发展核武器的决心明朗后,美国对法国的核政策转向消极反对,并在国家安全政策的范畴内"不鼓励"盟国发展独立核力量。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曾经出台政策,明确规定不援助法国发展核力量,并把不援助的范围扩大到运载手段等相关领域。尼克松政府时期为改善两国关系,开始秘密对法国展开核援助。美国对法国核政策的变化,是美法关系变迁的基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府 核政策 美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尼迪政府与《法德条约》的签订 被引量:2
7
作者 姚百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5,共8页
肯尼迪政府的欧洲政策是构建美国领导下的"大西洋伙伴关系",以便让欧洲为美国的冷战战略服务。1963年1月连续发生的戴高乐记者招待会、《法德条约》签订和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失败,对这一政策形成重大冲击。为应对危机,美... 肯尼迪政府的欧洲政策是构建美国领导下的"大西洋伙伴关系",以便让欧洲为美国的冷战战略服务。1963年1月连续发生的戴高乐记者招待会、《法德条约》签订和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失败,对这一政策形成重大冲击。为应对危机,美国选择德国为主要干涉对象,最终推动德国在批准《法德条约》时通过了加强大西洋联盟的序言。法德政治合作遭遇挫折,一方面因为美欧实力悬殊、德国不得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与戴高乐的外交风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欧关系 《法德条约》 美国外交 肯尼迪 戴高乐 阿登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政府援助法国发展核潜艇问题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姚百慧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28,共6页
1957年12月北约首脑会议上,美国答应援助盟国发展核潜艇。1958年7月通过的原子能发展与管制法修正案却只让英国享受到援助待遇。由于该法案的限制,美国在是否援助法国发展核潜艇问题上的立场经过多次变迁,最终于1959年5月与法国签订《... 1957年12月北约首脑会议上,美国答应援助盟国发展核潜艇。1958年7月通过的原子能发展与管制法修正案却只让英国享受到援助待遇。由于该法案的限制,美国在是否援助法国发展核潜艇问题上的立场经过多次变迁,最终于1959年5月与法国签订《美法利用原子能合作协定》,答应为法国提供浓缩铀,但完全拒绝提供反应堆。美法核潜艇合作的曲折性表明,美国从未真心愿意援助法国发展独立的核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核政策 美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务院RG 59类非核心档案及其有关中国的材料简介 被引量:1
9
作者 姚百慧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126,共7页
在美国国家档案馆藏美国国务院总部档案(RG59)中,国史研究者在探讨中美关系史或中国外交史时,较多关注与利用其中的“核心档案”(Central Files),而较少涉猎“总部非核心档案”(Headquarters Decentralized Files,本文简称“非核心档案... 在美国国家档案馆藏美国国务院总部档案(RG59)中,国史研究者在探讨中美关系史或中国外交史时,较多关注与利用其中的“核心档案”(Central Files),而较少涉猎“总部非核心档案”(Headquarters Decentralized Files,本文简称“非核心档案”)①。本文简单介绍非核心档案的基本情况、与20世纪中国史研究有关的资源及其对中国外交史研究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史 档案馆藏 国务院 美国 中国史研究 材料 中美关系史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9年法国从北约撤出地中海舰队事件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百慧 《唐都学刊》 2008年第5期94-99,共6页
1959年3月6日,法国宣布收回其隶属北约的地中海舰队。北约军事一体化的发展与法国要求独立外交之间的矛盾是这一事件的基本原因,美国不愿意满足戴高乐"九月备忘录"的要求和在联大的负面投票是事件爆发的导火线。由于美国的应... 1959年3月6日,法国宣布收回其隶属北约的地中海舰队。北约军事一体化的发展与法国要求独立外交之间的矛盾是这一事件的基本原因,美国不愿意满足戴高乐"九月备忘录"的要求和在联大的负面投票是事件爆发的导火线。由于美国的应对失误,该事件最终以法国从北约撤出地中海舰队而告终。这一事件影响了美国对法核援助政策,但戴高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防务独立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舰队 北约 戴高乐 美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高乐挑战美国霸权:改组北约的“九月备忘录”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百慧 《法国研究》 2022年第2期96-112,共17页
一、编者导语“我对法国一向有一种看法。这是从感情和理智两方面产生出来的。感情的那一面使我把法国想得像童话中的公主或壁画上的圣母一样献身给一个崇高而卓越的使命。我本能地感觉到上天创造法国,如果不是让它去完成圆满的功业,就... 一、编者导语“我对法国一向有一种看法。这是从感情和理智两方面产生出来的。感情的那一面使我把法国想得像童话中的公主或壁画上的圣母一样献身给一个崇高而卓越的使命。我本能地感觉到上天创造法国,如果不是让它去完成圆满的功业,就会让它遭受惩戒性的灾难。假如在这种情形下,它竟在行为和事业上仍然表现为一个庸才,那我就会认为是一种可笑的变态,其过失在于法国人,而不在于这个国家的天赋。但我理智的一面又使我确信,除非站在最前列,否则法国就不能成为法国;唯有丰功伟业才能弥补法国人民天性中的涣散。以当前的我国与当前的其他国家相处,如果没有一个高尚的目标和正直的胸怀,就会遭到致命的危险。总之,法国如果不伟大,就不成其为法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霸权 丰功伟业 戴高乐 备忘录 理智 惩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克松政府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围绕安理会席位问题的美台交涉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百慧 《唐都学刊》 2009年第3期99-105,共7页
1971年初,尼克松政府改变历届美国政府坚决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立场,采纳了"双重代表权"提案。围绕这一提案中所涉及的安理会席位问题,美台之间进行了三轮交涉。最终,台湾同意放弃安理会席位。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国代表权 双重代表权提案 尼克松政府 安理会席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研究网络学位论文资源概要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百慧 《唐都学刊》 2010年第1期68-71,共4页
网络的发展为学者们利用各国的学位论文资源提供了便利。我国大陆与港台地区均开发了不少重要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国外一些国家与地区也提供了若干在线学位论文资源。利用网络学位论文资源,要注意各个数据库收录的范围,并同纸本学位论文... 网络的发展为学者们利用各国的学位论文资源提供了便利。我国大陆与港台地区均开发了不少重要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国外一些国家与地区也提供了若干在线学位论文资源。利用网络学位论文资源,要注意各个数据库收录的范围,并同纸本学位论文或已刊专著对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论文 网络资源 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痕的加深:1958年黎巴嫩危机与美法关系
14
作者 姚百慧 张臣臣 《中东研究》 2023年第2期156-182,311,共28页
1958年黎巴嫩危机的起源有着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夏蒙企图连任及亲美政策引发的政治风波是内因,而中东卷入冷战政治则是外因。夏蒙去留的政治方案、出兵中东的军事方案、联合国内外的国际方案交错进行,最终促成了危机的解决。美法两国在... 1958年黎巴嫩危机的起源有着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夏蒙企图连任及亲美政策引发的政治风波是内因,而中东卷入冷战政治则是外因。夏蒙去留的政治方案、出兵中东的军事方案、联合国内外的国际方案交错进行,最终促成了危机的解决。美法两国在危机中并不缺乏沟通,然而受各自的利益及其在中东地位的影响,两国在每一个方案上都不一致。美法在黎巴嫩危机上的矛盾是战后美法分歧的继续,美英抛开法国的出兵行动尤其加深了美法同盟的裂痕,进一步促使法国走向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巴嫩危机 美法关系 中东 艾森豪威尔 戴高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馆藏查询例解
15
作者 姚百慧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2年第2期261-277,355,共18页
学会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是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者必备的技能之一。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图书馆收藏、保管文献,这些文献可也供读者查询。图书馆通过中图法、主题标引、ISBN、ISSN等方法,对其收藏文献进行管理。了... 学会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是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者必备的技能之一。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图书馆收藏、保管文献,这些文献可也供读者查询。图书馆通过中图法、主题标引、ISBN、ISSN等方法,对其收藏文献进行管理。了解图书馆管理文献的方法,对解决查馆藏的两类问题,即定点检索和类的检索有重要作用。题目、索书号、ISBN、ISSN、作者、条形码等检索点可以实现定点检索,而分类号、主题词、关键词、丛编等,则可以实现类的检索。查阅本单位没有的文献,经常要用联合目录系统查询馆藏,并通过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的方法借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文献 图书馆 史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史研究外文数据库:基于国内馆藏的调研
16
作者 姚百慧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0年第2期219-233,318,共16页
经过调研,国内馆藏的数据库总计有1146种,其中商业数据库大约占75%,免费的网络资源大约占25%。如按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报纸、档案等出版类型划分,档案类最多,达544种;如按学科划分,“K类:历史地理类”有877种,其中又以“K... 经过调研,国内馆藏的数据库总计有1146种,其中商业数据库大约占75%,免费的网络资源大约占25%。如按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报纸、档案等出版类型划分,档案类最多,达544种;如按学科划分,“K类:历史地理类”有877种,其中又以“K712美国”数量最巨,总计260种。在利用这些庞大的数据库前,首先要进行定名与定性工作,也就是要对数据库的名称、性质和收录范围有清晰的认识。之后,根据某一选题的主题,按照其主要学科属性(国别、时段)、关键词索引、查找综合类等三种路径,建立专题数据库列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研究 外文数据库 史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的办学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城 姚百慧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27,共5页
世界史专业赖以存在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基础,决定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应当兼顾历史学与外国语言。我们践行“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既具有世界历史专业基础,又具有外国语言专业基础的新文科人才。这样的人才具... 世界史专业赖以存在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基础,决定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应当兼顾历史学与外国语言。我们践行“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既具有世界历史专业基础,又具有外国语言专业基础的新文科人才。这样的人才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具备历史学的理性与实证思维,具备高水平的外国语言能力,可以成为世界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优质生源,可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后备力量,还可以为首都北京“四个中心”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专业 历史学与外国语言 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高乐挑战美国霸权:《法德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
18
作者 郭冬梅(编译) 杨紫桐(编译) 姚百慧(编译) 《法国研究》 2024年第4期81-112,共32页
一、编者导论1963年1月,戴高乐和阿登纳在巴黎签订《法兰西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关于法德合作的条约》(以下简称《法德友好合作条约》)。①这是法国挑战美国霸权的重大举措,也相应地引起美国的反击。从历史逻辑上看,《法德友好合作... 一、编者导论1963年1月,戴高乐和阿登纳在巴黎签订《法兰西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关于法德合作的条约》(以下简称《法德友好合作条约》)。①这是法国挑战美国霸权的重大举措,也相应地引起美国的反击。从历史逻辑上看,《法德友好合作条约》是战后法德合作、欧洲一体化的成果之一。在经济上,已有包括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等成果,然而欧洲的政治合作却举步维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好合作条约 美国霸权 阿登纳 戴高乐 法兰西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重大举措 法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系列成果介绍
19
作者 姚百慧 《外国问题研究》 2018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心依托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相关研究人员而设立。该中心除了教学科研等活动外,还通过购置大量原始档案文献、举办系列学术会议和创设辑刊、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设立专栏等,积极为学界搭...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心依托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相关研究人员而设立。该中心除了教学科研等活动外,还通过购置大量原始档案文献、举办系列学术会议和创设辑刊、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设立专栏等,积极为学界搭建资料、交流和发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成果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 世界史学科 研究人员 教学科研 档案文献 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高乐挑战美国霸权:抵制多边核力量计划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军燕 姚百慧(编译) 《法国研究》 2022年第4期83-112,共30页
多边核力量计划(MLF)是美国提出的美欧核合作计划,旨在建立一支多国拥有、多国出资、多边控制的核力量。该计划历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三届政府,最终以破产告终。早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末期,在1960年12月16日的北约部长会议上,美... 多边核力量计划(MLF)是美国提出的美欧核合作计划,旨在建立一支多国拥有、多国出资、多边控制的核力量。该计划历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三届政府,最终以破产告终。早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末期,在1960年12月16日的北约部长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克里斯蒂安·赫脱(Christian Herter)就正式向盟国建议一种特殊类型的北约中程导弹力量,“这种力量是真正多边的,因为它是多边拥有、多国财政支持、多边控制的,并在盟军驻欧总司令认定实际可行的基础上使用混合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政府 美国国务卿 美国霸权 核合作 核力量 特殊类型 多边核力量计划 戴高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