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青年高血压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青年高血压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单纯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BP)、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24 h mSBP、24 h mDBP水平及HAMD评分、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mSBP、24 h mDBP水平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12)mmHg(1 mmHg=0.133 kPa)比(132±13)mmHg、(90±3)mmHg比(92±3)mmHg、(9±5)分比(13±8)分],2组患者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9±1.5)分比(7.9±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青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且对改善患者抑郁心理有积极作用,并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栀子-川芎药对抗抑郁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使用ICR(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小鼠进行栀子-川芎药对抗抑郁物质基础的初步测试。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CNKI,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收集栀子-川芎药对治...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栀子-川芎药对抗抑郁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使用ICR(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小鼠进行栀子-川芎药对抗抑郁物质基础的初步测试。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CNKI,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收集栀子-川芎药对治疗抑郁症的活性成分并根据类药性原则进行筛选。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 database及GeneCards进行栀子-川芎药对抗抑郁作用靶点预测及筛选。通过String数据库对筛选出的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并采用cluego软件对关键抗抑郁作用靶点进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栀子-川芎药对抗抑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并通过Cytoscape 3.7.0软件对其进行拓扑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栀子-川芎抗抑郁靶标网络中筛选出的排名前四位的化合物进行ICR小鼠抗抑郁活性初步测试。结果基于Cytoscape 3.7.0软件的分析结果,发现栀子-川芎药对抗抑郁的活性成分主要为4-methoxyl-phenethylbutyl ether,jasminoside J,Gardenal-I和丁基苯酞,主要作用靶点为COMT、HTR1A、DRD2、SLC6A4、SLC6A3、MAOA、GRM5、DRD4、DRD3、HTR2A、HTR3A、GRIA1、APP、HTR1B和GRM1等,主要信号通路为Serotonergic synapse和Dopaminergic synapse。动物实验表明,与空白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丁基苯酞及Gardenal-I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性减少不动时间,4-methoxyl-phenethyl-butyl ether高剂量组能减少不动时间,进一步验证了丁基苯酞、Gardenal-I,4-methoxyl-phenethyl-butyl ether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活性,而jasminoside J组未能明显减少不动时间,显示无抗抑郁活性。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及动物实验初步验证,栀子-川芎药对抗抑郁的物质基础为丁基苯酞、Gardenal-I,4-methoxyl-phenethyl-butyl ether,此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栀子-川芎药对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和筛选抗抑郁新药奠定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青年高血压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单纯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BP)、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24 h mSBP、24 h mDBP水平及HAMD评分、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mSBP、24 h mDBP水平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12)mmHg(1 mmHg=0.133 kPa)比(132±13)mmHg、(90±3)mmHg比(92±3)mmHg、(9±5)分比(13±8)分],2组患者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9±1.5)分比(7.9±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青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且对改善患者抑郁心理有积极作用,并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