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A-LM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
1
作者 李战武 张帅 +2 位作者 奚之飞 李游 李钢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空战过程中态势瞬息万变,获取敌目标的威胁是我方取得攻击占位优势和采取战术规避的前提条件。提出主成分分析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回归模型对目标的威胁进行评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转化成相互独立的分量,... 空战过程中态势瞬息万变,获取敌目标的威胁是我方取得攻击占位优势和采取战术规避的前提条件。提出主成分分析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回归模型对目标的威胁进行评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转化成相互独立的分量,确定主成分分量,重构目标威胁评估体系;对目标威胁与主成分分量进行回归分析,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对回归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得到主成分分量与目标威胁之间的统计关系;利用目标威胁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大小,验证了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消除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解决了传统评估方法忽略指标之间耦合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阻尼最小二乘法 回归分析 指标相关性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X射线裂纹图像智能评定
2
作者 贾文博 汪洪量 +4 位作者 奚之飞 樊俊铃 杨胜春 张伟 赵延广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飞机结构X射线图像评定过程存在复杂背景下裂纹分割不准确、检出难等问题。基于高效层聚合网络提出一种飞机结构X射线裂纹图像智能评定模型(ELAN-Seg),将ELAN-Seg模型和DeepLabv3+模型的射线图像裂纹分割能力进行对比,结合图像处理技术... 飞机结构X射线图像评定过程存在复杂背景下裂纹分割不准确、检出难等问题。基于高效层聚合网络提出一种飞机结构X射线裂纹图像智能评定模型(ELAN-Seg),将ELAN-Seg模型和DeepLabv3+模型的射线图像裂纹分割能力进行对比,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模型分割的裂纹长度进行评估,利用飞机强度试验及外场维护过程采集的X射线图像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分割的最小裂纹长度约为3 mm,ELAN-Seg模型对复杂背景射线图像裂纹分割更加准确,裂纹漏检率小于3.8%,该模型具有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裂纹图像 高效层聚合网络 注意力机制 智能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 被引量:20
3
作者 奚之飞 徐安 +2 位作者 寇英信 李战武 杨爱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6-1248,共13页
空战目标威胁评估是目标分配与火力分配的基础。针对目标威胁评估研究存在确定指标权重时未考虑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单一灰色关联分析(GRA)方法和逼近理想点(TOPSIS)方法不能准确反映目标威胁大小,以及未考虑飞行员决策时面临损失和收... 空战目标威胁评估是目标分配与火力分配的基础。针对目标威胁评估研究存在确定指标权重时未考虑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单一灰色关联分析(GRA)方法和逼近理想点(TOPSIS)方法不能准确反映目标威胁大小,以及未考虑飞行员决策时面临损失和收益时的不同态度等问题,在综合GRA和TOPSIS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前景GRA-TOPSIS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模型。提出灰色关联深度的概念,结合极大熵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变权方法对指标权重进行修正,避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影响;利用GRA方法分析目标指标序列的曲线形状相似性,结合TOPSIS方法分析位置的相似性,基于前景理论,将飞行员面临收益以损失的态度融合到目标威胁评估中,得到能够体现飞行员特质的目标威胁评估结果。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战目标威胁评估 灰色关联度 指标相关性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逼近理想点方法 极大熵 灰色关联深度 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RA-TOPSIS的空战威胁评估 被引量:17
4
作者 奚之飞 徐安 +2 位作者 寇英信 李战武 杨爱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8-397,共10页
针对在确定空战威胁评估指标权重时,未考虑指标间的耦合性以及客观赋权法不能从逻辑视角体现指标相对评价对象真正的重要程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灰色关联深度的极大熵模型初步确定权值,再根据指标间灰色关联度以及确定... 针对在确定空战威胁评估指标权重时,未考虑指标间的耦合性以及客观赋权法不能从逻辑视角体现指标相对评价对象真正的重要程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灰色关联深度的极大熵模型初步确定权值,再根据指标间灰色关联度以及确定的解耦阈值修正权值的方法。为了克服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和理想点接近法(TOPSIS)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GRA-TOPSIS的目标威胁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指标采用数学模型与模糊处理后,对目标威胁评估结果的影响;其次,对比分析了采用GRA、TOPSIS以及GRA-TOPSIS、数学模型得出的目标威胁评估结果;最后,考虑不同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得出不同的目标威胁评估结果。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深度 指标间灰色关联度 灰色关联分析法-理想点接近法(GRA-TOPSIS) 极大熵 分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主成分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 被引量:18
5
作者 奚之飞 徐安 +2 位作者 寇英信 李战武 杨爱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7-155,共9页
由于影响空战目标威胁评估的因素复杂多样,且具有矛盾性、相关性、耦合性等特点,因此利用传统的评估方法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评估结果。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灰色主成分的目标威胁评估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 由于影响空战目标威胁评估的因素复杂多样,且具有矛盾性、相关性、耦合性等特点,因此利用传统的评估方法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评估结果。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灰色主成分的目标威胁评估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生成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矩阵,取代传统的相关矩阵或协方差矩阵,将相互关联的指标转化成相互独立的分量,重构目标威胁评估体系。其次,构建灰色关联深度极大熵模型确定原始评估指标权重。然后,分析以累计贡献率为客观性赋权且没有考虑指标重要性差异的问题,将因子载荷作为主成分权重合成的重要依据。最后,通过仿真案例,对不同的威胁评估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灰主成分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主成分 指标相关性 重构 灰色关联系数 因子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协同空战机动决策流程 被引量:10
6
作者 奚之飞 徐安 +2 位作者 寇英信 李战武 杨爱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1-389,共9页
针对现有空战决策方法对多机空战情况考虑不全的问题,在接敌前空战背景下,从3个方面对现有空战决策方法进行改进。一是利用威力势场取代优势函数评估空战态势,体现装备性能对决策的影响;二是从充分发挥多目标攻击能力、提升协同效能入... 针对现有空战决策方法对多机空战情况考虑不全的问题,在接敌前空战背景下,从3个方面对现有空战决策方法进行改进。一是利用威力势场取代优势函数评估空战态势,体现装备性能对决策的影响;二是从充分发挥多目标攻击能力、提升协同效能入手进行初步目标分配;三是引入目标重要性系数与收益比重系数,将雷达的多目标处理能力与攻击资源分配合理性纳入考虑。最后使用有限外推与粒子群算法解算指标函数,仿真结果证明了改进内容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决策方法更符合空战实际,相较于改进前方法拥有更好的协同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决策 多机空战 威力势场 多目标处理能力 协同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S-ESPRIT算法的GTD模型参数估计与RCS重构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小宽 郑舒予 +2 位作者 奚之飞 葛启超 宗彬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93-2499,共7页
针对传统LS-ESPRIT算法在估计GTD模型参数时抗噪效果差,估计精度不高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S-ESPRT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参数估计性能与抗噪性。首先,根据雷达目标的回波数据构建Hankel矩阵;其次,采用核范数凸优化方法对上... 针对传统LS-ESPRIT算法在估计GTD模型参数时抗噪效果差,估计精度不高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S-ESPRT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参数估计性能与抗噪性。首先,根据雷达目标的回波数据构建Hankel矩阵;其次,采用核范数凸优化方法对上述Hankel矩阵进行降噪处理,得到低秩的重构Hankel矩阵;最后,利用传统的LS-ESPRIT算法对降噪后的数据进行处理,估计出GTD模型参数。基于改进算法与传统算法分别得到重构RCS,并针对不同带宽对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作以仿真探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LS-ESPRIT算法与传统TLS-ESPRIT算法相比,改进LS-ESPRIT算法的参数估计性能更高,抗噪性更强,且重构RCS的幅值与相角误差更小。对不同带宽下的参数估计精度也进行了探究,并得出:带宽越大,估计精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中心 GTD模型 凸优化处理 改进的LS-ESPRIT算法 RCS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战决策知识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吕跃 杨爱武 +1 位作者 李战武 奚之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66-1874,共9页
针对战训数据丰富,数据背后空战决策知识贫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战决策知识构建方法。首先,根据空战决策影响因素来分析决策知识的生成过程,选择用产生式规则来表示空战决策知识。其次,针对战训数据存在噪声数据干扰以及连续属性数据... 针对战训数据丰富,数据背后空战决策知识贫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战决策知识构建方法。首先,根据空战决策影响因素来分析决策知识的生成过程,选择用产生式规则来表示空战决策知识。其次,针对战训数据存在噪声数据干扰以及连续属性数据难以满足数据挖掘算法离散度量要求的问题,应用了k-means聚类算法来检测离群点并使用最小描述长度准则算法将连续属性离散化。最后,基于预处理后数据,采用粗糙集提取空战最小决策规则知识,通过构建模糊逻辑推理系统实现空战决策知识的推理与应用。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空战决策规则知识以及知识的推理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知识 产生式规则 K-MEANS聚类算法 最小描述长度准则 粗糙集模糊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化式决策树的超视距空战机动决策模型
9
作者 徐安 郑万泽 +1 位作者 奚之飞 党璐菲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82,共15页
针对超视距空战决策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战术实施距离和导弹攻击区等先验知识,并具备进化能力的决策树模型。首先,分析空战制胜机理,建立超视距空战态势模型和战术实施距离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超视距空战因子,建立态势评估模型和决策变量... 针对超视距空战决策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战术实施距离和导弹攻击区等先验知识,并具备进化能力的决策树模型。首先,分析空战制胜机理,建立超视距空战态势模型和战术实施距离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超视距空战因子,建立态势评估模型和决策变量集;其次,基于战术实施距离建立超视距战术动作库,作为解空间动作集;第三,构建基于专家知识规则的决策树,并针对决策树参数进化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惯性权重动态调整和混沌优化的新型粒子群优化方法,以提高决策规则树进化效率;最后,基于仿真实验给出不同条件下空战机动决策仿真算例并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进化式决策树能有效融合战术实施距离、导弹攻击区等先验知识,并具备进化能力,能够有效解决超视距空战战术决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实施距离 空战决策 战术动作库 专家系统 决策树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CRITIC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杨爱武 李战武 +2 位作者 徐安 吕跃 奚之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57-2365,共9页
针对不确定信息下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RS)理论和指标重要性相关(CRITIC)法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首先,通过CRITIC法确定准确信息下的目标威胁值,利用数据挖掘(MD)启发式算法求解最佳分割集合,将目标威胁值离散... 针对不确定信息下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RS)理论和指标重要性相关(CRITIC)法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首先,通过CRITIC法确定准确信息下的目标威胁值,利用数据挖掘(MD)启发式算法求解最佳分割集合,将目标威胁值离散化处理后替代粗糙集决策信息系统中的决策属性。其次,基于构建的完备粗糙集决策信息系统,通过决策矩阵实现属性约简和目标威胁评估最小决策规则提取。最后,将规则应用于不确定信息下的目标威胁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实现信息缺失下的目标威胁评估,减少了主观因素和先验知识的影响,扩展了粗糙集理论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评估 粗糙集(RS) 指标重要性相关(CRITIC)法 决策规则 不确定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核极限学习机和集成学习理论的目标机动轨迹预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寇英信 奚之飞 +2 位作者 徐安 李战武 杨爱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5,共13页
为了提高目标轨迹预测的精度以及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基于改进蝙蝠算法优化的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和集成学习理论目标机动轨迹预测模型。构建KELM模型,并采用改进的蝙蝠算法对KELM的参数进行优化;... 为了提高目标轨迹预测的精度以及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基于改进蝙蝠算法优化的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和集成学习理论目标机动轨迹预测模型。构建KELM模型,并采用改进的蝙蝠算法对KELM的参数进行优化;以优化后的KELM神经网络为弱预测器,结合集成学习算法生成强预测器,通过训练不断优化强预测的结构和参数,得到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理论的目标机动轨迹预测模型;基于不同规模的样本,将所得预测模型与逆传播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极限学习机等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目标机动轨迹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预测 蝙蝠算法 核极限学习机 集成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变权重的空战态势评估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爱武 李战武 +2 位作者 李宝 奚之飞 高春庆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53-1563,共11页
针对空战态势评估中以往态势评估模型对空战高动态性和博弈过程描述不充分,以及常权重评估态势导致状态失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变权重的态势评估方法。根据空战特点建立机动强度和机动潜力模型来量化战术意图,改进态势评估模型,解... 针对空战态势评估中以往态势评估模型对空战高动态性和博弈过程描述不充分,以及常权重评估态势导致状态失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变权重的态势评估方法。根据空战特点建立机动强度和机动潜力模型来量化战术意图,改进态势评估模型,解决战术意图为固定值导致战斗机动态特性以及博弈过程描述不充分的问题;基于层间相关性的重要性准则方法计算客观常权重向量,根据空战评估指标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均衡函数,得到指标状态变权重向量,通过常权重向量与状态变权重向量的Hadamard乘积计算指标变权重,解决常权重评估态势状态失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态势评估方法的评估态势结果更为客观,符合实际空战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战态势评估 机动强度 机动潜力 变权重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A-TOPSIS法的空战威胁评估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明毓 李战武 +2 位作者 杨爱武 奚之飞 方诚喆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121,共9页
针对传统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空战威胁评估时难以解决指标耦合而导致评估偏差的问题,提出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和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的空战威胁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借鉴盲源分离思想,引入独立成分分析法改进了传统的逼近理想解法,并... 针对传统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空战威胁评估时难以解决指标耦合而导致评估偏差的问题,提出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和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的空战威胁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借鉴盲源分离思想,引入独立成分分析法改进了传统的逼近理想解法,并通过采用独立成分分析中FastICA分离算法进行不同干扰状态下空战耦合的目标状态解耦,得到空战目标的独立状态估计,最终利用TOPSIS法得到空战中目标威胁度及其排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ICA方法进行空战干扰下的耦合状态解耦处理,所得到的空战威胁度排序与理想的威胁度排序有较高的一致性,且与去指标相关性后的威胁度排序保持较高的相关性,验证了ICA方法在空战干扰环境下威胁评估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威胁评估 关联性指标 盲源分离 独立成分分析 逼近理想解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结构X射线成像仿真研究
14
作者 奚之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36期70-73,共4页
该文主要通过使用X-RaySim射线仿真软件对蜂窝夹层结构进行X射线仿真研究,确定其质量的可靠性,通过AutoCAD构建蜂窝夹层结构模型,然后再在已经构建好的蜂窝结构模型中构建蜂窝节点脱粘、蒙皮与蜂窝芯脱粘、蜂窝结构变形和蜂窝结构开裂4... 该文主要通过使用X-RaySim射线仿真软件对蜂窝夹层结构进行X射线仿真研究,确定其质量的可靠性,通过AutoCAD构建蜂窝夹层结构模型,然后再在已经构建好的蜂窝结构模型中构建蜂窝节点脱粘、蒙皮与蜂窝芯脱粘、蜂窝结构变形和蜂窝结构开裂4种较为常见的缺陷。最后,将已经建立好的蜂窝夹层结构模型导入到X-RaySim射线检测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研究,合理的设置焦距、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时间等参数,研究X射线对蜂窝夹层结构细微缺陷的检出效果并研究各个参数变化对射线仿真结果的影响,从而为实际工作中的检测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结构 X射线 仿真研究 无损检测 参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铝板搅拌摩擦焊的超声TOFD检测研究
15
作者 奚之飞 汪荣华 《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14期129-133,共5页
搅拌摩擦焊在铝合金上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铝合金在工业生产生活中的使用范围。特种焊接构件容易产生与检测面垂直的缺陷,因此,采用TOFD(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衍射时差)技术,选用不同频率探头和不同角度楔块优化组合对试样进行超... 搅拌摩擦焊在铝合金上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铝合金在工业生产生活中的使用范围。特种焊接构件容易产生与检测面垂直的缺陷,因此,采用TOFD(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衍射时差)技术,选用不同频率探头和不同角度楔块优化组合对试样进行超声TOFD检测及其D扫描成像。研究结果表明,选取合适参数的超声TOFD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厚度10 mm以下的薄铝板搅拌摩擦焊焊缝检测。D扫描成像结果显示也能得到和A型超声TOFD检测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铝板 搅拌摩擦焊 超声TOFD检测 D扫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钢零件表面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
16
作者 奚之飞 《中国金属通报》 2018年第6期165-166,共2页
本文主要从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加工处理设备控制及整体检测控制三个方面入手,对飞机内部钢零件其表面处理全过程操作质量控制,开展了细致化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能够做到从飞机内部钢零件其表面处理操作全部过程入手,实施有效的、科学的... 本文主要从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加工处理设备控制及整体检测控制三个方面入手,对飞机内部钢零件其表面处理全过程操作质量控制,开展了细致化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能够做到从飞机内部钢零件其表面处理操作全部过程入手,实施有效的、科学的处理操作质量把控工作,防止在对飞机内部钢零件其表面开展处理操作活动期间,出现相关的质量问题,切实的保证飞机内部钢零件其表面处理操作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飞机内部钢零件其表面处理的专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钢零件 表面处理 过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油滤壳体裂纹分析与探讨
17
作者 奚之飞 汪荣华 +1 位作者 欧阳康 胡嘉蓉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0-23,共4页
某型飞机油滤壳体在高低压试验过程中发生渗漏。针对渗漏问题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开展油滤壳体普查,选取典型裂纹件进行宏观及体视分析、微观及能谱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有效检出油滤壳体渗漏位置。漏油位... 某型飞机油滤壳体在高低压试验过程中发生渗漏。针对渗漏问题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开展油滤壳体普查,选取典型裂纹件进行宏观及体视分析、微观及能谱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有效检出油滤壳体渗漏位置。漏油位置多发生于壳体加强筋及附近腹壁处,裂纹方向有周向或纵向,壳体漏油失效原因为疲劳,表面富氧α层的存在及加工过程中破坏表面完整性的痕迹是壳体开裂漏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滤壳体 裂纹 能谱分析 金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监理视角下的施工现场安全监管探讨
18
作者 奚之飞 《前卫》 2023年第22期0222-0224,共3页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工程监理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监管力量,对于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工程监理的内涵出发,探讨工程监理在施工过程中的责任,分析施工...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工程监理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监管力量,对于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工程监理的内涵出发,探讨工程监理在施工过程中的责任,分析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的重点内容,并提出优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工作的策略,以期为提升建筑施工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监理视角 施工现场 安全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工程监理精细化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应用
19
作者 奚之飞 《前卫》 2023年第25期0219-0221,共3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正逐步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工具,凭借其强大的信息集成、模拟分析和协同合作能力,在建设工程监理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正逐步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工具,凭借其强大的信息集成、模拟分析和协同合作能力,在建设工程监理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BIM技术在建设工程监理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为监理工作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监理 精细化管理工作 BI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油滤壳体的荧光渗透检测及失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荣华 奚之飞 +1 位作者 欧阳康 胡嘉蓉 《新技术新工艺》 2023年第3期76-80,共5页
某型飞机油滤壳体在高低压实验过程中发现渗漏。针对渗漏问题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方法开展油滤壳体普查,选取典型失效件进行宏观及体式分析、微观及能谱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荧光渗透检测方法能直观有效地检出油滤壳体... 某型飞机油滤壳体在高低压实验过程中发现渗漏。针对渗漏问题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方法开展油滤壳体普查,选取典型失效件进行宏观及体式分析、微观及能谱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荧光渗透检测方法能直观有效地检出油滤壳体渗漏位置,由荧光渗透线性显示特征可初步判定缺陷类型为裂纹,且裂纹由外部向内部扩展。普查发现漏油位置多发生于壳体加强筋及附近腹壁,裂纹方向有周向或纵向,壳体漏油失效原因为疲劳,表面富氧α层的存在及加工过程中破坏表面完整性的痕迹是导致壳体开裂漏油的主要原因。生产制造预防的主要方向为在壳体粗加工过程中将表面富氧α层完全去除,且加强加工过程中对表面完整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滤壳体 失效 能谱分析 金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