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赶黄草茎U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其成分分析
1
作者 刘佳 夏陈 +3 位作者 邓俊琳 余鳗游 朱永清 向卓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2,共8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结合成分含量并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法、聚类热图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综合评价不同产地赶黄草茎的质量。结果表明:建立的赶黄草茎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6个共有峰,分别是紫云英苷、...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结合成分含量并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法、聚类热图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综合评价不同产地赶黄草茎的质量。结果表明:建立的赶黄草茎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6个共有峰,分别是紫云英苷、乔松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山奈酚、乔松素-7-O-(3″-O-没食子酰基-4″,6″-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β-葡萄糖苷(PGHG)和赶黄草茎苷A;16批赶黄草茎相似度为0.777~0.998;16批赶黄草茎样品中14种化合物含量之间有显著差异。通过聚类热图分析将16批赶黄草茎样品分为3类,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样品与其他产地样品能被完全区分;OPLS-DA共筛选出9个质量差异标志性成分。建立的赶黄草茎UPLC指纹图谱及14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靠、重复性好,其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稳定可行,可为赶黄草茎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茎 指纹图谱 聚类热图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酸性溶剂提取黑青稞麸皮多酚及其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
2
作者 杨月杭 邱爱东 +3 位作者 夏陈 李华佳 万燕 邓俊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0,共7页
分别用不同体积分数的酸性溶剂提取黑青稞麸皮中的多酚,对多酚提取液的营养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40%丙酮提取的多酚提取液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均最高;1... 分别用不同体积分数的酸性溶剂提取黑青稞麸皮中的多酚,对多酚提取液的营养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40%丙酮提取的多酚提取液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均最高;1%甲酸80%丙酮提取的多酚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能力最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酚类物质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柯伊利素-7-O-葡萄糖苷、柯伊利素的含量与多酚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降血糖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青稞麸皮 花青素 Α-葡萄糖苷酶 体外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菌种人工接种渥堆发酵金花藏茶品质比较
3
作者 徐文萍 王丹 +3 位作者 余鳗游 施刘刚 刘刚 夏陈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8,共7页
选取冠突曲霉、泡盛曲霉、米曲霉作为发酵菌种,对金花藏茶进行人工接种渥堆发酵,并对其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冠突曲霉发酵茶在发酵21 d时的感官总分、儿茶素单体含量及茶褐素含量优于其他菌种;泡盛曲霉发酵表现出对茶叶的高效利... 选取冠突曲霉、泡盛曲霉、米曲霉作为发酵菌种,对金花藏茶进行人工接种渥堆发酵,并对其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冠突曲霉发酵茶在发酵21 d时的感官总分、儿茶素单体含量及茶褐素含量优于其他菌种;泡盛曲霉发酵表现出对茶叶的高效利用,但在增强茶叶的功能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方面表现不佳;米曲霉发酵的茶叶在感官品质方面评分较低,但其抗氧化能力强。综合比较,冠突曲霉发酵金花藏茶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藏茶 人工接种渥堆发酵 冠突曲霉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黄草活性成分及主要功效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佳 朱柏雨 +4 位作者 杨星 夏陈 朱永清 向卓亚 陈松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赶黄草是四川古蔺道地中药材,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是苗族传统的保肝护肝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赶黄草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主要为类黄酮类、香豆素类、鞣质类、三萜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肝炎病毒、酒精/非酒精性性肝脏保护等药理... 赶黄草是四川古蔺道地中药材,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是苗族传统的保肝护肝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赶黄草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主要为类黄酮类、香豆素类、鞣质类、三萜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肝炎病毒、酒精/非酒精性性肝脏保护等药理作用。目前,赶黄草作为新资源食品,使用范围已扩大至食品饮料,具有极强的开发应用潜力。文章将赶黄草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赶黄草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黄草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及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佳 向卓亚 +4 位作者 朱柏雨 夏陈 朱永清 杨星 陈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23-231,共9页
赶黄草叶活性成分丰富,本文对赶黄草叶不同溶剂提取(80%丙酮、80%乙醇、80%甲醇、水)物中活性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胰脂肪酶抑制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80%丙酮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最高(250.04 mg/g),而80%甲醇和80%乙醇提... 赶黄草叶活性成分丰富,本文对赶黄草叶不同溶剂提取(80%丙酮、80%乙醇、80%甲醇、水)物中活性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胰脂肪酶抑制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80%丙酮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最高(250.04 mg/g),而80%甲醇和8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176.96 mg/g和174.89 mg/g)和总原花青素含量(43.05 mg/g和42.87 mg/g)最高。除芦丁、异槲皮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乔松素-7-O-葡萄糖苷、乔松素-7-O-(3''-O-没食子酰基-4'',6''-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β-葡萄糖苷和赶黄草苷A外,三种有机溶剂提取物中9种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均显著高于水提物(P<0.05)。80%甲醇提取物和80%乙醇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IC_(50)=42.17μg/mL和42.21μg/mL,P>0.05)清除能力最强,80%丙酮提取物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IC_(50)=48.92μg/mL),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为80%乙醇提取物。此外,80%丙酮对体外胰脂肪酶抑制能力最强(IC_(50)=0.46 mg/mL)。相关性分析表明,赶黄草叶体外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胰脂肪酶抑制能力与11种多酚类化合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综上,结合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体外活性以及溶剂毒性影响,本研究建议将80%乙醇作为赶黄草叶提取溶剂,为赶黄草叶进一步开发提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叶 溶剂提取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胰脂肪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星 朱柏雨 +6 位作者 向卓亚 余鳗游 邓俊琳 赵佳骏 陈建 朱永清 夏陈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桑叶是我国传统蚕丝业的物质基础,研究发现,桑叶具有抗菌、降糖、降血脂的功效,桑叶作为一种具有较高保健价值的新型食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文章主要从桑叶产业的现状、限制产业发展的疑难及未来展望进行阐述。重点论述了桑叶种植的产... 桑叶是我国传统蚕丝业的物质基础,研究发现,桑叶具有抗菌、降糖、降血脂的功效,桑叶作为一种具有较高保健价值的新型食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文章主要从桑叶产业的现状、限制产业发展的疑难及未来展望进行阐述。重点论述了桑叶种植的产区情况、产品加工情况,对桑叶产业的优势进行挖掘,提出了加强校地合作,协同培养科技人才,强化科技支撑;创建智慧产业园,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开发桑叶新产品,强化精深加工;联合互联网平台,强化品牌效应的发展模式,旨在为桑叶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产业 现状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全谷物、青稞米和青稞麸皮中多酚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7
作者 邓俊琳 夏陈 +7 位作者 杨开俊 刘廷辉 陈建 谢世刚 向卓亚 杨星 朱柏雨 余鳗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46-253,共8页
为对比分析青稞全谷物、青稞米和麸皮中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以紫青稞和糯青稞为原料,研磨收集青稞全谷物、青稞米和麸皮,提取其中的β-葡聚糖并检测含量,提取游离酚和结合酚并分析其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并采用UPLC定量分析... 为对比分析青稞全谷物、青稞米和麸皮中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以紫青稞和糯青稞为原料,研磨收集青稞全谷物、青稞米和麸皮,提取其中的β-葡聚糖并检测含量,提取游离酚和结合酚并分析其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并采用UPLC定量分析多酚提取物中的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香草醛、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柯伊利素-7-O葡萄糖醛酸、木樨草素、柯伊利素、花青素和8种阿魏酸二聚体,通过DPPH、ABTS评价游离和结合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β-葡聚糖在全谷物和青稞米中含量较接近,但二者显著高于青稞麸皮(P<0.05);总多酚含量在紫青稞和糯青稞中均呈现麸皮>全谷物>青稞米,且均表现出总多酚含量在游离酚提取物中高于结合酚提取物;总黄酮含量在紫青稞和糯青稞的游离酚提取物中仍呈现麸皮>全谷物>青稞米,且总黄酮含量呈现游离酚提取物中高于结合酚提取物;经过对21种单体酚的定量分析,发现青稞麸皮中检测到的结合多酚种类最多,其次为青稞全谷物,青稞米中最少,所有检测到的多酚中,其含量均呈现为麸皮>全谷物>青稞米,此外,阿魏酸含量在紫青稞和糯青稞麸皮的结合酚提取物中含量远高于其他多酚。紫青稞麸皮的游离酚提取物中检测到高含量的柯伊利素-7-O葡萄糖醛酸(1780.78μg/g)和花青素(2137.67μg/g)。抗氧化实验表明青稞麸皮具有强于青稞全谷物和青稞米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本研究为青稞全谷物以及青稞麸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多酚 花青素 UPLC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及不同部位成分分布对比
8
作者 向卓亚 朱柏雨 +2 位作者 朱永清 夏陈 陈松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2,共8页
目的:确定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溶剂,比较赶黄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合理开发赶黄草。方法:测定赶黄草中总多酚、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随着溶剂浓度的增加,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全草... 目的:确定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溶剂,比较赶黄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合理开发赶黄草。方法:测定赶黄草中总多酚、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随着溶剂浓度的增加,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全草中主要的7种酚类化合物(儿茶素、芦丁、乔松素葡萄糖苷、槲皮素、山奈酚、乔松素和赶黄草苷A)含量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均以80%乙醇提取物的最高。赶黄草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呈现为花>叶>茎,且花和茎中的含量及活性随提取时间的延长均显著降低,而叶中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相对稳定。此外,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儿茶素、异槲皮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阿福豆苷、乔松素葡萄糖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80%乙醇提取赶黄草中活性成分效果最好,其活性成分含量高且活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溶剂 部位 多酚类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不同部分营养成分、功能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9
作者 古春梅 余鳗游 +3 位作者 郭怡 邓俊琳 刘刚 夏陈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6,共6页
以“康青6号”黄青稞为材料,比较青稞全谷、青稞米和青稞麸皮的营养成分、矿物质成分、氨基酸组成、功能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青稞全谷的总淀粉、粗蛋白质、β-葡聚糖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指数可达2.16。与青稞全谷相比,青... 以“康青6号”黄青稞为材料,比较青稞全谷、青稞米和青稞麸皮的营养成分、矿物质成分、氨基酸组成、功能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青稞全谷的总淀粉、粗蛋白质、β-葡聚糖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指数可达2.16。与青稞全谷相比,青稞米的营养成分含量、矿物质成分(除P)含量、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质量浓度500~1500μg/mL范围内)、还原能力均减小,但二者的水分、β-葡聚糖、总多酚以及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青稞麸皮富含K、Zn、Ca、Na、Fe等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均高于青稞全谷和青稞米,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青稞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青稞麸皮花青素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0
作者 古春梅 余鳗游 +3 位作者 夏陈 刘廷辉 刘刚 邓俊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53,共7页
采用酸性甲醇溶液提取黑青稞麸皮中的花青素,并分离得到2个花青素单体,经核磁共振和质谱数据鉴定为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6″-O-丙二酰)-β-葡萄糖苷。结果表明: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矢车菊... 采用酸性甲醇溶液提取黑青稞麸皮中的花青素,并分离得到2个花青素单体,经核磁共振和质谱数据鉴定为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6″-O-丙二酰)-β-葡萄糖苷。结果表明: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矢车菊素-3-O-(6″-O-丙二酰)-β-葡萄糖苷,其ABTS^(+)·和DPPH·IC_(50)分别为51.98±1.75、(212.43±2.76)μg/mL,总还原力为13.06 mol Fe^(2+)/g。2种花青素单体均表现出良好的体外降血糖活性,且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总体强于矢车菊素-3-O-(6"-O-丙二酰)-β-葡萄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青稞麸皮 花青素 结构鉴定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青稞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夏陈 向卓亚 +7 位作者 朱永清 邓俊琳 杨开俊 刘廷辉 陈建 林长彬 李可 赵旭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165,共4页
对11种青稞进行总黄酮、总多酚及抗氧化活性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产地的青稞中活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西藏QB31、QB35和隆孜青稞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8种四川青稞,最高含量分别为0.57 mg/g和1.49 mg/g。不同品种... 对11种青稞进行总黄酮、总多酚及抗氧化活性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产地的青稞中活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西藏QB31、QB35和隆孜青稞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8种四川青稞,最高含量分别为0.57 mg/g和1.49 mg/g。不同品种青稞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总黄酮、总多酚与抗氧化活性间存在极强的正相关性(P<0.01)。通过对总黄酮和总多酚进行聚类分析能明显区分四川青稞和西藏青稞以及深色青稞和浅色青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总多酚 总黄酮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手性离子液体的毛细管电泳法拆分3种手性药物 被引量:14
12
作者 夏陈 陈志涛 夏之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681,共5页
建立了以非手性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氯([BMIM]Cl)为手性分离的添加剂、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扑尔敏、氯霉素前体和氧氟沙星3种对映体的方法,并与未添加[BMIM]Cl的CZE分离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 建立了以非手性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氯([BMIM]Cl)为手性分离的添加剂、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扑尔敏、氯霉素前体和氧氟沙星3种对映体的方法,并与未添加[BMIM]Cl的CZE分离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BMIM]Cl对手性药物的拆分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够增加对映体的分离度,还能有效地抑制毛细管内壁对样品分子的吸附作用,改善峰形。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手性选择剂(尤其是环糊精)的CZE改进方法,为其他毛细管电泳难以分离的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性离子液体 Β-环糊精 毛细管电泳 手性拆分 手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单糖组成及其抑制癌细胞活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陈 陈建 +3 位作者 张盈娇 朱永清 李华佳 邓俊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26-131,共6页
研究红阳猕猴桃果实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单糖组成及其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水提取总多糖,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组分的纯度和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纯组分的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 研究红阳猕猴桃果实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单糖组成及其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水提取总多糖,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组分的纯度和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纯组分的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FT-IR)光谱鉴定多糖纯组分的特征官能团;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测定多糖纯组分对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和结肠癌这5种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总多糖分离出ACP-1、ACP-2、ACP-3、ACP-4这4种单组分多糖;其中ACP-3纯度最高,分子质量为2 663 k D,主要含有L-鼠李糖(17.78%,物质的量分数,后同)、D-半乳糖醛酸(25.25%)、D-半乳糖(25.45%)、L-阿拉伯糖(20.51%)、D-葡萄糖(6.14%)、D-甘露糖(2.13%)、D-木糖(1.03%)、D-葡萄糖醛酸(0.97%)及少量D-岩藻糖(0.74%);其FT-IR光谱图有多糖特征官能团的吸收峰。ACP-3对5种癌细胞增殖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依次为0.646、0.310、0.642、0.281、0.575μmol/L,对癌细胞增殖有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果 多糖组分 提取分离 单糖组成 抑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藏茶渥堆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分析及感官评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陈 何扬航 +7 位作者 邓俊琳 向卓亚 谢庆玲 朱永清 陈建 朱柏雨 刘刚 施刘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5-310,共6页
为阐明金花藏茶渥堆加工过程中香气品质的形成规律,本实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感官评定对以金花藏茶为代表的雅安藏茶在渥堆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以及风味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金花藏茶加工各阶段的样品中共鉴定出80种挥... 为阐明金花藏茶渥堆加工过程中香气品质的形成规律,本实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感官评定对以金花藏茶为代表的雅安藏茶在渥堆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以及风味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金花藏茶加工各阶段的样品中共鉴定出80种挥发性化合物。在黑毛茶中,香气含量占比依次为醇类、酸类、碳氢类和氧杂环类,在金花藏茶成品中,香气含量占比依次为醇类、酮类、碳氢类和其他类。2,3-丁二醇、2,5-二甲基环己醇、2-癸烯-1-醇、1,2,3-丁三醇等主要醇类物质随着发酵进行而消失,发酵S2阶段柠檬烯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占85.4%)。随着渥堆加工过程的进行,与花香气味相关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与α-松油醇显著减少,与藏茶陈香、菌香风味相关的1,2,3-甲氧基苯以及烯醛类化合物总含量明显增加。研究结果为揭示金花藏茶挥发性物质的构成和转化,探究其陈香风味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藏茶加工和质量把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藏茶 挥发性化合物 渥堆 气质联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孜州大蒜有效成分蒜氨酸的含量 被引量:8
15
作者 夏陈 朱永清 +5 位作者 杨开俊 罗孝贵 李娟 邓俊琳 张盈娇 陈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9期67-70,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蒜中蒜氨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0μm);流动相A-水溶液,B-甲醇,95%B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14nm。对四川省甘孜州种植的红七星、道孚、金蒜一号、曲Ⅰ4个大...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蒜中蒜氨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0μm);流动相A-水溶液,B-甲醇,95%B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14nm。对四川省甘孜州种植的红七星、道孚、金蒜一号、曲Ⅰ4个大蒜品种进行测定,并与市售大蒜和市售独头蒜进行比较。该方法重复性好(RSD=1.95%),稳定性好(RSD=0.90%),精密度高(RSD=0.36%),加标回收率较好(RSD=5.4%)。结果表明,红七星中蒜氨酸含量最高,为3.67%;道孚、金蒜一号、曲Ⅰ中蒜氨酸含量较接近,均在1.70%~1.80%;市售独头蒜中蒜氨酸含量为2.44%;市售大蒜蒜氨酸含量最低,仅为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蒜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产玛咖中N-苄基-十六烷酰胺的含量 被引量:5
16
作者 夏陈 邓俊琳 +1 位作者 张盈娇 陈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68-70,共3页
采用HPLC法测定了川产(四川省阿坝县、峨边县、美姑县)玛咖中N-苄基-十六烷酰胺的含量,并与其在秘鲁玛咖中的含量进行了比较。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0μm);流动相A为0.005%的三氟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 采用HPLC法测定了川产(四川省阿坝县、峨边县、美姑县)玛咖中N-苄基-十六烷酰胺的含量,并与其在秘鲁玛咖中的含量进行了比较。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0μm);流动相A为0.005%的三氟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005%的三氟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表明,阿坝县、峨边县和美姑县玛咖中N-苄基-十六烷酰胺含量分别为0.087%、0.085%、0.055%,均高于秘鲁玛咖中N-苄基-十六烷酰胺含量(0.030%)。该方法重复性好(RSD=0.47%)、精密度高(RSD=0.38%)、加标回收率准确可靠(RSD=3.5%),可用于玛咖中N-苄基-十六烷酰胺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苄基-十六烷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 川产玛咖 玛咖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人参渣中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陈 宋艳 +2 位作者 曹阳 曾晓丹 张盈娇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1期20-21,共2页
研究人参渣中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人参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用硫酸-苯酚比色法对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最优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为300 W,料液比分别为1∶2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人参多糖提取率为33.83... 研究人参渣中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人参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用硫酸-苯酚比色法对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最优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为300 W,料液比分别为1∶2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人参多糖提取率为33.83%。本方法提取时间短、效率高,含量检测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渣 正交实验 超声波提取 多糖 苯酚-浓硫酸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安藏茶水提醇沉后各组分的物质含量、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陈 罗棵濒 +4 位作者 向卓亚 邓俊琳 陈建 朱永清 施刘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9-74,共6页
为研究藏茶水提物经醇沉后各组分(水提物、醇沉物和上清液)的物质分布情况,对其基本成分、总多酚、总黄酮、茶色素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探究其DPPH·和ABTS+·清除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 为研究藏茶水提物经醇沉后各组分(水提物、醇沉物和上清液)的物质分布情况,对其基本成分、总多酚、总黄酮、茶色素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探究其DPPH·和ABTS+·清除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消化酶抑制作用差异。结果表明,藏茶水提醇沉物中总糖(17.73 g/100 g)、多糖(16.93 g/100 g)、氨基酸总量(5.89 g/100 g)和茶褐素(49.18 g/100 g)显著(P<0.05)高于上清液,而上清液中总多酚(195.93 mg/g)、总黄酮含量(61.61 mg/g)以及主要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GA、GC、EGC、C、CA、EC、EGCG、GCG、ECG和CG)均显著(P<0.05)高于醇沉物。体外抗氧化和消化酶抑制活性结果显示藏茶水提醇沉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低于上清液,但对α-葡萄糖苷酶消化酶抑制作用高于上清液。藏茶水提物经醇沉后上清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而醇沉物具有较强的消化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安藏茶提取物 醇沉 多酚类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红阳猕猴桃茎多糖的工艺研究
19
作者 夏陈 曾晓丹 +3 位作者 张盈娇 陈建 宋艳 曹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2期45-47,62,共4页
研究了红阳猕猴桃茎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红阳猕猴桃茎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50∶1(mL∶g)、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60℃、提... 研究了红阳猕猴桃茎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红阳猕猴桃茎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50∶1(mL∶g)、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红阳猕猴桃茎多糖提取率为2.84%,较常规加热法(2.37%)提高了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茎 多糖 超声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红阳猕猴桃花黄酮的工艺研究
20
作者 夏陈 张盈娇 +3 位作者 曾晓丹 陈建 宋艳 曹阳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21期74-76,共3页
为了优化猕猴桃花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猕猴桃花中的黄酮,在液料比、乙醇浓度、时间、温度和提取次数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乙醇浓度60%,温度60℃... 为了优化猕猴桃花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猕猴桃花中的黄酮,在液料比、乙醇浓度、时间、温度和提取次数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乙醇浓度60%,温度60℃,超声时间为40 min,在最优条件下红阳猕猴桃花黄酮提取率为2.10%。采用常规的回流加热提取法黄酮提取率仅为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花 黄酮 超声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