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613例急诊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疾病谱构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陶惠明 冷巧云 +2 位作者 汪传文 夏绿池 户洁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3年第4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2013年本院急诊科1613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疾病谱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急诊科门诊患者的基本资料,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此期急诊科门诊疾病谱构成。采用icd-10进行疾病分类。结果入选病例1613例... 目的探讨2013年本院急诊科1613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疾病谱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急诊科门诊患者的基本资料,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此期急诊科门诊疾病谱构成。采用icd-10进行疾病分类。结果入选病例1613例,平均年龄44(29~60)岁,高峰年龄36~50岁;其中死亡34例,内科住院率1.4%,外科住院率13.9%;男:女比为1.2:1,女性患者外科住院率远低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内科住院率逐渐增多;晚上(1:00~23:59)接诊病例数占首位,接诊高峰时间为1:00~21:59,低谷时间为4:00~5:59,上午(6:00~11:59)的内科住院率最高;伤害和中毒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居就诊病因的前三位;女性患者伤害和中毒疾病较男性少,神经系统疾病较男性多;老年组(51~0岁)及高龄组(1~9岁)患者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高于其余年龄组。结论 1可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急诊科人员在数量及时间上的合理配置;2根据疾病谱构成可对医务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以提高本院急诊医疗水平;3重视男性的安全防范教育、女性的心理卫生教育及老年人的疾病预防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流行病学 疾病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H联合楔形切除外痔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夏绿池 汪传文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4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联合楔形切除外痔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PPH联合楔形切除外痔缝合术)和对照组(传统外剥内扎术),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创面愈合...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联合楔形切除外痔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PPH联合楔形切除外痔缝合术)和对照组(传统外剥内扎术),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24 h、3 d、7 d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近期治愈率及远期治愈率均明显升高,1年复发率也明显下降,术后尿潴留、肛缘水肿、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肛缘皮赘残留发生率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联合楔形切除外痔缝合术不但解决了外痔切除后皮赘残留的问题,还尽可能的保留了肛管上皮,维持肛门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使PPH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PPH 楔形切除外痔缝合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保留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附18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夏绿池 汪传文 陶惠明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第6期378-37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可行性及对术后性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行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的18例男性患者术后性功能情况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性功能均存在,勃...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可行性及对术后性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行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的18例男性患者术后性功能情况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性功能均存在,勃起功能良好。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是可行的,患者性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自主神经 性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根治术结合术后清毒百炎消外敷治疗58例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夏绿池 汪传文 陈利芳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180-1181,共2页
目的观察Ⅰ期根治手术结合术后清毒百炎消外敷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12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4例)及治疗组(58例),对照组行Ⅰ期根治术及术后普通换药治疗,治疗组行Ⅰ期根治术结合术后清毒百炎消外... 目的观察Ⅰ期根治手术结合术后清毒百炎消外敷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12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4例)及治疗组(58例),对照组行Ⅰ期根治术及术后普通换药治疗,治疗组行Ⅰ期根治术结合术后清毒百炎消外敷。结果治疗组肛门疼痛时间、换药天数及创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清毒百炎消外敷治疗方法操作简便,疗效良好,I期根治术联合术后清毒百炎消外敷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Ⅰ期根治术 清毒百炎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配合Ⅰ期根除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夏绿池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4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Ⅰ期根除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Ⅰ期根除手术,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Ⅰ期根除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Ⅰ期根除手术,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敷治疗,持续治疗创面愈合为止。术后2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实验室指标水平及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当天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周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17.96±5.92)、(94.93±17.42)ng/L,低于对照组的(22.05±7.38)、(106.46±19.21)n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E)为(4.38±0.62)ng/L高于对照组的[(3.59±0.5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为(2.38±0.71)、(17.94±2.77)、(10.24±2.25)d,短于对照组的(3.62±0.75)、(21.83±3.59)、(12.24±2.6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Ⅰ期根除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炎症因子及生长因子水平,增强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Ⅰ期根除手术 中药外敷 康复效果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切除直肠巨大腺瘤并直肠完全脱垂1例
6
作者 夏绿池 汪传文 陶惠明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年第5期324-324,共1页
1病例患者女,64岁,因解黏液血便2年伴肿块及直肠完全脱出半年于2012年4月16日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带血及黏液,未经任何治疗及检查。近半年来黏液血便增加,便次增多,便时有肿块自肛门脱出,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并伴有排便不... 1病例患者女,64岁,因解黏液血便2年伴肿块及直肠完全脱出半年于2012年4月16日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带血及黏液,未经任何治疗及检查。近半年来黏液血便增加,便次增多,便时有肿块自肛门脱出,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并伴有排便不尽及下坠感,咳嗽、用力甚至站立稍久时直肠亦可脱出,常有黏液流出,肛周皮肤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完全脱垂 经肛门切除 直肠巨大腺瘤 完全脱出 黏液血便 大便带血 皮肤瘙痒 肛门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夏绿池 万炎华 汪传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3期90-93,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PANP的TME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下PANP的TM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排尿功能、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03.57±22.06)mL]、残尿量[(15.23±4.97)mL]均低于对照组[(178.79±32.64)、(22.51±6.1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75.34±42.18)min]长于对照组[(138.52±36.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2.64±1.20)d]、住院时间[(6.17±1.25)d]、尿管拔除时间[(2.54±1.38)d]均短于对照组[(3.59±1.42)、(11.21±2.03)、(3.36±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由尿流率[(26.97±5.28)mL/s]高于对照组[(20.63±6.24)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射精障碍发生率(10.53%)、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5.79%)均低于对照组(34.21%、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排尿障碍发生率、复发率、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下PANP的TME治疗损伤小且根治效果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排尿功能及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排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直肠癌根治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夏绿池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6期81-83,8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直肠癌根治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40例)。A组行腹腔镜下经直肠癌根治术保留盆腔自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直肠癌根治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40例)。A组行腹腔镜下经直肠癌根治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治疗,B组行腹腔镜下经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尿流动力学、射精功能、勃起功能状况。结果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最大尿流率(Qmax)、排尿量、最大膀胱逼尿肌收缩压(Pdet Qmax)[(17.60±2.19)ml/s、(296.31±34.68)ml、(25.62±3.24)ml]高于B组[(13.01±1.89)ml/s、(230.49±30.18)ml、(20.12±2.3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残余尿量(PVR)为(33.48±5.21)ml,低于B组的(60.14±7.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射精功能、勃起功能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直肠癌根治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治疗直肠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功能、射精功能和勃起功能,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尿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边形皮瓣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附158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夏义生 桑昌勇 +3 位作者 郑景林 万冬强 徐建明 夏绿池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用五边形皮瓣肛门成形术达到一次性切除环状混合痔并避免术后肛门狭窄的目的。方法:通过15 8例环状混合痔切除肛门皮瓣成形术的临床治疗观察进行小结。结果:15 8例患者手术治疗顺利,只有2例术后第1天约有5 0 m L出血。10例肛门皮... 目的:用五边形皮瓣肛门成形术达到一次性切除环状混合痔并避免术后肛门狭窄的目的。方法:通过15 8例环状混合痔切除肛门皮瓣成形术的临床治疗观察进行小结。结果:15 8例患者手术治疗顺利,只有2例术后第1天约有5 0 m L出血。10例肛门皮瓣轻度水肿,2例创面轻度感染伴皮瓣下小量积液,均对症治愈。结论:环状混合痔用五边形皮瓣肛门整形术治疗可以达到一次性全部切除痔核,避免肛管狭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边形皮瓣 环状混合痔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存活出院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0
作者 陶惠明 徐达青 +2 位作者 冷巧云 夏绿池 张可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科主动脉夹层(AD)患者存活出院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12我院急诊科收治的AD患者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其存活出院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选病例80例,存活出院44例(5...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科主动脉夹层(AD)患者存活出院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12我院急诊科收治的AD患者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其存活出院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选病例80例,存活出院44例(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收缩压水平(OR=0.074,P=0.004)、Stanford分型(OR=0.108,P=0.009)、D-二聚体含量(OR=6.151,P=0.027)、治疗方式(OR=0.051,P=0.001)是AD患者存活出院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入院收缩压<140 mmHg、Stanford A型、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是AD患者存活出院的不利因素,而D-二聚体<5.0μg/ml是AD患者存活出院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LOGISTIC回归分析 存活出院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