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0.5%莫西沙星(MXFX)滴眼液和0.3%加替沙星(GTF)滴眼液预防眼科术后感染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以0.5%MXFX滴眼液和0.3%GTF滴眼液作为眼科清洁手...目的:系统评价0.5%莫西沙星(MXFX)滴眼液和0.3%加替沙星(GTF)滴眼液预防眼科术后感染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以0.5%MXFX滴眼液和0.3%GTF滴眼液作为眼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房水药物浓度和药物不良反应资料,对提取的房水药物浓度与眼内炎常见病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对比,采用Rev Man 4.2统计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4项RCT,合计7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0.5%MXFX滴眼液和0.3%GTF滴眼液的房水药物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26,95%CI(1.03,1.48),P<0.000]。0.5%MXFX的房水药物浓度可以达到眼内炎常见病原菌的MIC,而0.3%GTF只能达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结论:0.5%MXFX滴眼液可有效预防眼科术后感染,其房水药物浓度显著高于0.3%GTF滴眼液,能达到眼内炎常见致病菌的MIC。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较少,质量较低,该结论还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的RRD患者27例2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36.0...目的观察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的RRD患者27例2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36.0±11.8)岁。包括复发性视网膜脱离4只眼。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依据经单次玻璃体内注气后视网膜是否成功复位将患者分为单次手术组、二次手术组。患眼均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玻璃体腔注射0.3~0.5 ml C3F8,手术后次日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手术后随访时间(15.0±6.0)个月。观察单次手术视网膜复位、BCVA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nn-Whiteney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单次手术组、二次手术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裂孔数量以及手术前后的BCVA差异。结果末次随访时,27只眼中,单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0只眼(74.1%,20/27);二次手术视网膜复位7只眼(25.9%,7/27)。7只眼中,手术后裂孔未闭合、裂孔重新开放视网膜脱离复发、新发裂孔视网膜脱离复发分别为1、4、2只眼;再次行巩膜扣带手术或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均复位。BCVA稳定、提高分别为14、13只眼。与单次手术组比较,二次手术组患眼视网膜脱离范围更广、手术前BCVA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42、-2.233,P<0.05)。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5只眼;无感染性眼内炎、眼内出血、晶状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治疗RRD安全、有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0.5%莫西沙星(MXFX)滴眼液和0.3%加替沙星(GTF)滴眼液预防眼科术后感染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以0.5%MXFX滴眼液和0.3%GTF滴眼液作为眼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房水药物浓度和药物不良反应资料,对提取的房水药物浓度与眼内炎常见病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对比,采用Rev Man 4.2统计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4项RCT,合计7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0.5%MXFX滴眼液和0.3%GTF滴眼液的房水药物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26,95%CI(1.03,1.48),P<0.000]。0.5%MXFX的房水药物浓度可以达到眼内炎常见病原菌的MIC,而0.3%GTF只能达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结论:0.5%MXFX滴眼液可有效预防眼科术后感染,其房水药物浓度显著高于0.3%GTF滴眼液,能达到眼内炎常见致病菌的MIC。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较少,质量较低,该结论还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文摘目的观察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的RRD患者27例2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36.0±11.8)岁。包括复发性视网膜脱离4只眼。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依据经单次玻璃体内注气后视网膜是否成功复位将患者分为单次手术组、二次手术组。患眼均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玻璃体腔注射0.3~0.5 ml C3F8,手术后次日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手术后随访时间(15.0±6.0)个月。观察单次手术视网膜复位、BCVA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nn-Whiteney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单次手术组、二次手术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裂孔数量以及手术前后的BCVA差异。结果末次随访时,27只眼中,单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0只眼(74.1%,20/27);二次手术视网膜复位7只眼(25.9%,7/27)。7只眼中,手术后裂孔未闭合、裂孔重新开放视网膜脱离复发、新发裂孔视网膜脱离复发分别为1、4、2只眼;再次行巩膜扣带手术或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均复位。BCVA稳定、提高分别为14、13只眼。与单次手术组比较,二次手术组患眼视网膜脱离范围更广、手术前BCVA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42、-2.233,P<0.05)。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5只眼;无感染性眼内炎、眼内出血、晶状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治疗RRD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