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探针和PCR方法在菌痢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夏桂枝 叶礼燕 +2 位作者 王红 白石山 俞守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62-1064,1067,共4页
目的 探讨基因探针和PCR方法在F2a志贺氏菌痢暴发的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对 4 3株自患者粪便和食物中分离到的F2a志贺氏菌进行 16srRNA、ipaH基因Southern杂交 ,随机PCR和set1/set2毒力基因PCR分析。 结果 随机PCR、ipaH基因S... 目的 探讨基因探针和PCR方法在F2a志贺氏菌痢暴发的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对 4 3株自患者粪便和食物中分离到的F2a志贺氏菌进行 16srRNA、ipaH基因Southern杂交 ,随机PCR和set1/set2毒力基因PCR分析。 结果 随机PCR、ipaH基因Southern杂交将 4 3株F2a志贺氏菌分为两个不同的基因型 ,set1/set2毒力基因PCR分为三个不同的基因型 ,16srRNA基因Southern杂交均为同一基因型。结论 基因分型方法能更准确、深入地揭示菌痢暴发过程中各分离株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其中set1/set2毒力基因PCR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在F2a志贺氏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氏菌 基因探针 随机PCR 志贺氏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7例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调查与焦虑抑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夏桂枝 张宗泽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4期616-617,共2页
目的:通过调查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67例偏头痛患者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调查,分析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 目的:通过调查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67例偏头痛患者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调查,分析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167例偏头痛患者中出现睡眠质量问题者101例(60.48%),其中MO型患者89例(60.54%),MA型12例(60.00%),不同类型偏头痛患者出现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QI>5分的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73.%(94/101),PSQI≤5分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为43.94%(2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DS≥8分患者的PSQI评分均明显高于HADS<8分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的PSQI评分与HADS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876,P=0.007)。结论:偏头痛患者普遍具有睡眠质量差的现象,且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评分成正相关,临床在治疗偏头痛患者时需考虑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适当给以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睡眠质量 焦虑抑郁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贺菌痢暴发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桂枝 叶礼燕 +2 位作者 王红 俞守义 白石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 探讨 4种基因分型方法在一起F2a志贺菌痢暴发的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对 43株从患者粪便和食物中分离菌株进行质粒图谱分析、质粒DNA酶切图谱分析、随机PCR分析、set1/set2毒力基因PCR分析。结果 随机PCR将 43株F2a志贺... 目的 探讨 4种基因分型方法在一起F2a志贺菌痢暴发的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对 43株从患者粪便和食物中分离菌株进行质粒图谱分析、质粒DNA酶切图谱分析、随机PCR分析、set1/set2毒力基因PCR分析。结果 随机PCR将 43株F2a志贺菌分为 2个不同的谱型 ,质粒图谱、set1/set2毒力基因PCR分为 3个不同的谱型 ,而质粒DNA酶切图谱分为 4个不同的谱型。其中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菌株 3 5株 ,为引起本次菌痢暴发的流行株。7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是本次暴发期间同时存在的散发病例。从食物中分离的菌株基因型与流行株相同 ,证明此次暴发是通过污染的食物而引起传播的。食堂炊事员粪便中虽然分离出了F2a志贺菌 ,但基因型与流行株不同 ,不是本次暴发的传染源。结论 DNA水平上的分型方法能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痢 质粒图谱 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随机PCR 志贺菌肠毒素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夏桂枝 任榕娜 +2 位作者 杨勇辉 梅珍 杨朋范 《东南国防医药》 2015年第4期378-379,411,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安全性及致痫灶病理类型。方法2010年1月-2014年6月某院神经外科癫痫中心进行手术治疗并随访至少6个月的11例9个月~2岁10个月婴幼儿难治性癫痫病例,采用Engel分级分析术后癫痫控制情况,... 目的:探讨婴幼儿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安全性及致痫灶病理类型。方法2010年1月-2014年6月某院神经外科癫痫中心进行手术治疗并随访至少6个月的11例9个月~2岁10个月婴幼儿难治性癫痫病例,采用Engel分级分析术后癫痫控制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手术切除的致痫灶的病理类型。结果术后Engel分级:8例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所有病例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类型及相对应手术治疗效果:节细胞胶质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性肿瘤1例,海马硬化2例,手术治疗效果均达到EngelⅠ级;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4例,手术效果2例达到EngelⅠ级,1例EngelⅡ级,1例Engel Ⅲ级;2例行胼胝体切开术,手术效果1例达到EngelⅠ级,1例达到EngelⅢ级。结论在充分的术前评估的基础上,对婴幼儿难治性癫痫进行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致痫灶病理类型与手术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难治性癫痫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桂枝 洪新如 +2 位作者 陈新民 王水良 兰风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内移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效果。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20份健康足月新生儿脐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脐血单个核细胞,再通过贴壁细胞培养法培养出人脐血MSCs。选择P3代人脐血M... 目的探讨脑内移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效果。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20份健康足月新生儿脐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脐血单个核细胞,再通过贴壁细胞培养法培养出人脐血MSCs。选择P3代人脐血MSCs作为移植细胞,并经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体外标记。7日龄SD大鼠30只制备HIBD模型,造模过程中死亡1只,剩余29只分为移植组(n=18)和对照组(n=11)。造模后第3天,在立体定位条件下,移植组大鼠经左侧大脑皮层注入人脐血MSCs,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入相同体积的PBS。在细胞移植后第7天,随机选择6只移植组大鼠处死取脑,通过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于移植后第1、7、14、21、28天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方法对二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20份足月新生儿脐血中5份培养出人脐血MSCs,培养成功率为25%。移植组大鼠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移植细胞在脑内能够存活,并以移植点为中心向周围迁移,其中(12.67±2.73)%的移植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样细胞,未发现移植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mNSS检测结果显示,移植第1、7天移植组大鼠mNSS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a>0.05),第14、21、28天移植组大鼠mN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a<0.05)。结论人脐血MSCs脑内移植对新生大鼠HIBD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血 脑损伤 缺氧缺血性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儿脑FDG-PET显像与发作类型、脑电图异常及手术效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夏桂枝 任榕娜 +1 位作者 杨朋范 郑思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发作类型、脑电图异常、手术效果等与癫痫患儿脑FDG-PET显像的相关性。方法方法回顾经临床、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并行手术治疗的71例癫痫患儿脑18F-FDG-PET显像检测结果 ,以了解癫痫灶脑细胞葡萄糖代谢情况。根据...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发作类型、脑电图异常、手术效果等与癫痫患儿脑FDG-PET显像的相关性。方法方法回顾经临床、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并行手术治疗的71例癫痫患儿脑18F-FDG-PET显像检测结果 ,以了解癫痫灶脑细胞葡萄糖代谢情况。根据脑FDG-PET显像结果,将71例患儿分为3个代谢减低组。33例患儿脑代谢减低位于单个脑叶,28例位于两个脑叶,10例多个脑叶均见代谢减低。收集71例患儿病程、性别、年龄、发作类型、脑电图资料、手术效果等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3个代谢减低组之间临床资料的总构成比差别。结果癫痫发作类型、癫痫放电异常程度和术后效果在脑代谢减低3组间均有明显的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FDG-PET显像与手术效果、发作类型和脑电图异常均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儿童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视频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一起F2a志贺菌痢爆发的质粒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夏桂枝 王红 +3 位作者 白石山 叶礼燕 俞守义 郝加虎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 探讨内蒙一起菌痢爆发的特异传染源。方法 对43 株F2a志贺菌进行质粒图谱和质粒DNA 酶切图谱分析。结果 ①质粒图谱和质粒DNA酶切图谱特征相同的菌株为引起本次菌痢爆发的优势克隆;②本次爆发偶合有部分散发病例;... 目的 探讨内蒙一起菌痢爆发的特异传染源。方法 对43 株F2a志贺菌进行质粒图谱和质粒DNA 酶切图谱分析。结果 ①质粒图谱和质粒DNA酶切图谱特征相同的菌株为引起本次菌痢爆发的优势克隆;②本次爆发偶合有部分散发病例;③经污染的食物传播是本次爆发的主要传播途径。结论 质粒分析能较为特异、敏感地揭示不同来源志贺菌间的遗传联系和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质粒图谱 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移植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夏桂枝 张国成 +1 位作者 陈新民 郭照江 《医学与哲学(B)》 2006年第9期42-44,共3页
脑内移植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措施。它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历经脑内组织移植和脑内干细胞移植两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脑内干细胞移植的研究主要有神经干细胞移植、胚胎干细胞移植、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脑内干细... 脑内移植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措施。它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历经脑内组织移植和脑内干细胞移植两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脑内干细胞移植的研究主要有神经干细胞移植、胚胎干细胞移植、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脑内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经过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最终使之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它的产生和发展遵循着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科学认识的实践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转染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夏桂枝 洪新如 +2 位作者 陈新民 任榕娜 王水良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 2009年第2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转染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脑内移植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足月新生儿脐血中分离培养MSCs,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标记CD29、... 目的探讨转染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脑内移植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足月新生儿脐血中分离培养MSCs,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标记CD29、CD44、CD105、CD34、CD106和HLA-DR。将pcDNA3-EPO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脐血MSCs,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人EPO基因的人脐血MSCs,用RT-PCR、Western blot鉴定外源人EPO基因在人脐血MSCs中的表达。42只7d龄SD大鼠在建立HIBD模型后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组,n=12),未转染EPO基因的MSCs移植组(B组,n=12),转染EPO基因的MSCs移植组(C组,n=18),在建立HIBD模型后第3天经大脑左侧皮层进行细胞移植。细胞移植术后第7天将C组大鼠随机挑选6只处死后进行脑组织免疫化学检测,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和迁移情况;于移植术后第1、7、14、21、28天对3组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结果从足月新生儿脐血中分离培养出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为强表达CD29、CD44、CD105,不表达CD34、CD106、HLA-DR;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人EPO基因的人脐血MSCs体外能表达EPO;移植组大鼠脑组织免疫化学检测发现移植细胞在脑内能够存活,并以移植点为中心向周围迁移;mNSS结果为:C组大鼠于移植术后第14天开始mNSS即低于A组(P〈0.05or P〈0.01),B组则于移植术后第21天开始低于A组(P〈0.05);C组与B组比较,于移植术后第21、28天,C组低于B组(P〈0.05)。结论转染人EPO基因的人脐血MSCs脑内移植术后对新生大鼠HIBD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血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疱疹性口腔炎伴低免疫球蛋白A血症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桂枝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22-1022,共1页
患儿,女,2岁,因发热、腹泻、流涎、拒食1 d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 ℃,后出现腹泻5次,大便呈稀糊样,不含黏液、脓血,伴流涎、拒食、哭闹不安.入院查体:体温38.7 ℃,咽部充血,咽峡部、颊黏膜、唇黏膜均可见散在黄白色疱... 患儿,女,2岁,因发热、腹泻、流涎、拒食1 d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 ℃,后出现腹泻5次,大便呈稀糊样,不含黏液、脓血,伴流涎、拒食、哭闹不安.入院查体:体温38.7 ℃,咽部充血,咽峡部、颊黏膜、唇黏膜均可见散在黄白色疱疹、溃疡,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血WBC 10.9×109/L,N 0.48,L 0.42;PLT 233×109/L;Hb 120 g/L,RBC 4.85×1012/L;血免疫球蛋白A(IgA) 0.44 g/L,IgM、IgG、IgE均正常;粪常规正常;粪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胸片示胸部未见异常.给予抗感染、抗病毒、调节肠道菌群、止泻、补液、口腔局部涂用冰硼散等治疗,2 d后腹泻停止,但仍有持续发热,体温最高达40.3 ℃,口腔疱疹迁延不愈.加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双嘧达莫及小剂量激素治疗,10 d后体温降至正常,口腔疱疹愈合后又反复出现,持续约1个月后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炎 疱疹性 免疫球蛋白A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终末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11
作者 夏桂枝 张国成 +2 位作者 陈新民 洪新如 王水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终末分化方向。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标记CD29、CD44、CD105、CD34、CD106和HLA-DR;观察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终末分化方向。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标记CD29、CD44、CD105、CD34、CD106和HLA-DR;观察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增殖情况和形态变化,应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P2和P10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RT-PCR分析证实P10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有NSE、NF的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P10代细胞能表达NSE和NF,而P2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均无NSE、NF表达。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能终末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血 分化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EPO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12
作者 夏桂枝 张国成 +1 位作者 陈新民 洪新如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构建人EPO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获得稳定表达人EPO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方法:从人胎肝细胞中提取总RNA,经过RTPCR方法扩增人EPO全长cDNA,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EPO cDNA基因亚克隆至pcDNA3真核表达载体内,以酶... 目的:构建人EPO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获得稳定表达人EPO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方法:从人胎肝细胞中提取总RNA,经过RTPCR方法扩增人EPO全长cDNA,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EPO cDNA基因亚克隆至pcDNA3真核表达载体内,以酶切和测序方法鉴定重组质粒pcDNA3-EPO构建的正确性,再将pcDNA3-EPO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EPO基因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RT-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化学方法鉴定外源人EPO基因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pcDNA3-EPO构建正确,RT-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转染人EPO基因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能表达EPO.结论:构建成功人EPO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后在体外可获得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成素 胎血 间质干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CR和set1、set2两基因PCR用于志贺菌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桂枝 叶礼燕 +2 位作者 王红 陈新民 白石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B05期38-40,共3页
目的与方法 : 应用随机引物 PCR(简称 AP- PCR或 PAPD)和 set1、set2两基因 PCR方法分析了 71株F2 a志贺菌的基因多态性。 结果 :两种引物的 AP- PCR中 ,引物 12将 71株 F2 a志贺菌分为两种不同的基因型 ,引物 17和 set1、set2两基因 ... 目的与方法 : 应用随机引物 PCR(简称 AP- PCR或 PAPD)和 set1、set2两基因 PCR方法分析了 71株F2 a志贺菌的基因多态性。 结果 :两种引物的 AP- PCR中 ,引物 12将 71株 F2 a志贺菌分为两种不同的基因型 ,引物 17和 set1、set2两基因 PCR将所有菌株分为四种不同的基因型 ,两种方法结合则可分为七种不同的基因型 ;其中 6 5株 F2 a志贺菌基因型相同 ,其余 6株各为独立的型别。本研究表明 AP- PCR和 set1、set2两基因 PCR为志贺菌基因多态性分析的有效手段 ,二者结合则更为完善 ;研究结果还表明 ,在我国南北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分离到的无论是暴发株还是散发株 ,均具有相同的优势克隆。 结论 :上述菌株是引起国内菌痢散发和暴发的主要基因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AP-PCR 志贺菌肠毒素 多态性 基因
全文增补中
凝聚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夏桂枝 王红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8年第3期127-130,共4页
凝聚性大肠杆菌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致腹泻菌。它与儿童腹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持续性腹泻密切相关。本文从该菌的流行概况、分子生物学、致病机理、病原学检测和疫苗构建等几个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凝聚性 大肠杆菌 腹泻 儿童 流行病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2a志贺菌肠毒素ShET1/ShET2基因分型在菌痢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郝加虎 叶冬青 +6 位作者 王红 黄芬 方益荣 张国庆 钟文龙 夏桂枝 俞守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对福氏2a志贺菌肠毒素ShET1(Shigellaenterotoxin1)和肠毒素ShET2(Shigellaenterotoxin2)进行基因分型,提高菌痢爆发流行时同源克隆的鉴定分析水平。方法对93株分离自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福氏2a志贺菌用PCR法检测志贺菌肠毒素ShET1/... 目的对福氏2a志贺菌肠毒素ShET1(Shigellaenterotoxin1)和肠毒素ShET2(Shigellaenterotoxin2)进行基因分型,提高菌痢爆发流行时同源克隆的鉴定分析水平。方法对93株分离自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福氏2a志贺菌用PCR法检测志贺菌肠毒素ShET1/ShET2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克隆鉴定。结果93株福氏2a志贺菌按志贺菌肠毒素ShET1/ShET2基因可分为4种基因型,即12株ShET1(-)/ShET2(+),14株ShET1(+)/ShET2(-),59株ShET1(+)/ShET2(+),8株ShET1(-)/ShET2(-)。93株福氏2a志贺菌ShET1检出率为89.24%(83/93),ShET2为65.59%(61/93)。二者至少有一种基因被检出的检出率为91.39%(85/93)。结论福氏2a志贺菌的快速诊断可应用ShET1、ShET2双基因PCR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应用多生物学标志进行福氏2a志贺菌同源克隆鉴定系统研究时,肠毒素ShET1/ShET2基因PCR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2A志贺菌 分子流行病学 志贺菌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性痢疾研究的某些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叶礼燕 夏桂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预防 实验诊断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肾活检244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礼燕 郑智勇 +7 位作者 余自华 夏桂枝 王承峰 陈光明 黄隽 任榕娜 陈新民 黄祖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临床与病理分析 肾活检 临床与病理特点 2003年4月 肾小球疾病 小儿 2000年 资料分析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2a志贺菌肠毒素ShET1/ShET2基因分型在同源克隆鉴定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加虎 王红 +4 位作者 叶冬青 钟文龙 夏桂枝 王玉琴 俞守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8,31,共6页
目的 对福氏 2a志贺菌肠毒素ShET1和肠毒素ShET2进行基因分型 ,提高福氏 2a志贺菌同源克隆鉴定系统的分析水平。方法 综合运用质粒DNA分析、16srRNA基因探针分析及随机PCR分析方法对 93株分离自不同地区 ,不同时间的福氏 2a志贺菌进... 目的 对福氏 2a志贺菌肠毒素ShET1和肠毒素ShET2进行基因分型 ,提高福氏 2a志贺菌同源克隆鉴定系统的分析水平。方法 综合运用质粒DNA分析、16srRNA基因探针分析及随机PCR分析方法对 93株分离自不同地区 ,不同时间的福氏 2a志贺菌进行多生物学标志分型 ,同时引入志贺菌肠毒素ShET1/ShET2基因PCR分析法检测福氏 2a志贺菌。结果 质粒DNA分析、RAPD分析、16srRNA基因探针分析三种方法联合运用 ,可将 93株S flexneri 2a分成 19个克隆群 ,克隆分辨率为 2 0 4 3% (19/ 93) ,引入毒素ShET1/ShET2基因PCR分析 ,可新增加 8个克隆群 ,克隆分辨率为 2 9 0 3% (2 7/ 93) ,克隆分辨率提高 8 6 0 % (8/ 93)。 93株福氏 2a志贺菌按志贺菌肠毒素分为 4种基因型 ,即 12株ShET1(- ) /ShET2 (+) ,14株ShET1(+) /ShET2 (- ) ,5 9株ShET1(+) /ShET2 (+) ,8株ShET1(- ) /ShET2 (- )。结论 在应用多生物学标志进行福氏 2a志贺菌同源克隆鉴定系统研究时 ,肠毒素ShET1/ShET2基因PCR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随机PCR 志贺菌肠毒素 基因分型 生物学 细菌性痢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福氏2a志贺菌质粒DNA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郝加虎 叶冬青 +5 位作者 王红 钟文龙 夏桂枝 黄芬 王玉琴 俞守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09-811,共3页
目的 对福氏 2a志贺菌质粒DNA进行基因分型 ,提高福氏 2a志贺菌痢疾暴发流行时同源克隆的鉴定分析水平。方法 对 93株分离自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福氏 2a志贺菌用质粒图谱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法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克隆鉴定。结果 质粒... 目的 对福氏 2a志贺菌质粒DNA进行基因分型 ,提高福氏 2a志贺菌痢疾暴发流行时同源克隆的鉴定分析水平。方法 对 93株分离自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福氏 2a志贺菌用质粒图谱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法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克隆鉴定。结果 质粒DNA分析表明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分离的 93株福氏 2a志贺菌具有 1 3种不同的质粒DNA图谱特征 (PLT1~PLT1 3型 )和 1 5种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特征 (ReT1~ReT1 5型 )。结论  93株来自不同地区、分离自不同时间的福氏 2a志贺菌分属于 1 5个克隆群 ,PLT型和ReT型分布呈现多态性特征 ,PLT1 /ReT1型是海南、江门、蚌埠、合肥、安庆地区福氏 2a志贺菌的优势克隆群组。表型相同的福氏 2a志贺菌实际上是遗传结构多态性群体的集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2A志贺菌 质粒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MCP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向国 叶礼燕 +7 位作者 余自华 任榕娜 陈光明 王承峰 夏桂枝 黄隽 黄俊景 聂晓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对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患儿进行膜辅助蛋白(MCP)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对9例HUS患儿提取外周血MCP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CP基因全部14个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进行DNA序列测定及基因突变检测。50例尿检正常的南... 目的对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患儿进行膜辅助蛋白(MCP)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对9例HUS患儿提取外周血MCP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CP基因全部14个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进行DNA序列测定及基因突变检测。50例尿检正常的南方汉族成年人为对照人群。结果9例HUS患儿未发现MCP基因突变,但2例检测到1个MCP变异(IVS9-78G>A),1例为纯合子,另1例为杂合子,50例对照人群基因测序发现同样MCP变异,表明其为MCP基因多态性,但在9例HUS患儿中的等位基因频率与50例对照人群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基因多态性(IVS9-78G>A)可能是本研究9例HUS患儿发病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尿毒综合征 膜辅助蛋白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