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0MPa级超低碳高强度贝氏体厚钢板的晶粒细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夏政海 曹志强 +3 位作者 罗登 张永东 刘凯 吴开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64-269,共6页
根据超低碳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意图,采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得到细化的贝氏体组织,利用光学显微镜、FE-SEM和TEM对各类微观组织和析出物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700 MPa级超低碳贝氏体厚钢板为细小均匀的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针状... 根据超低碳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意图,采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得到细化的贝氏体组织,利用光学显微镜、FE-SEM和TEM对各类微观组织和析出物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700 MPa级超低碳贝氏体厚钢板为细小均匀的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针状铁素体与多边形铁素体的复合组织,其屈服强度不小于580MPa,抗拉强度不小于700 MPa,低温冲击韧性为-20℃,Akv不小于150 J。钢板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和焊接性能良好的特点,其强度和韧性的良好匹配主要是由于在粒状贝氏体相变前形成了少量的针状铁素体分割奥氏体晶粒,从而细化了最终的复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钢 贝氏体 针状铁素体 厚板 组织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元素Ti对20CrMnTi齿轮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夏政海 吴清明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46,共2页
研究了钢中Ti回收率的影响因素、Ti含量对钢中Ti夹杂物含量和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影响,以及C-Ti对20CrMnTi钢淬透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含量超过0.03%时,20CrMnTi钢中Ti夹杂物含量明显增加;当Ti含量从0.01%增至0.04%,980... 研究了钢中Ti回收率的影响因素、Ti含量对钢中Ti夹杂物含量和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影响,以及C-Ti对20CrMnTi钢淬透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含量超过0.03%时,20CrMnTi钢中Ti夹杂物含量明显增加;当Ti含量从0.01%增至0.04%,980℃1h处理后钢中晶粒度从5级提高到8级;当控制C-Ti= 0.12%时,钢的淬透性带的宽度为HRC 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MnTi齿轮钢 TI微合金化 淬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钢低碳贝氏体钢XDB685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政海 曹波 曹志强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2,共3页
采用TMCP(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RPC(Relaxed Process Control)-T(Tempering)工艺研制了低碳贝氏体钢XDB685[%:≤0.09C、1.20~1.60Mn、0.015~0.055Nb、0.008~0.030Ti、0.2~0.6(Cr+Ni+ Mo+B)]。检验结果表明,40~60... 采用TMCP(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RPC(Relaxed Process Control)-T(Tempering)工艺研制了低碳贝氏体钢XDB685[%:≤0.09C、1.20~1.60Mn、0.015~0.055Nb、0.008~0.030Ti、0.2~0.6(Cr+Ni+ Mo+B)]。检验结果表明,40~60 mm钢板的屈服强度≥600 MPa,抗拉强度≥700 MPa,-40℃冲击功约为200 J,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 高强度钢 TMCP 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元素Ti对20CrMnTi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政海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29-33,共5页
针对Ti对20CrMnTi质量影响,通过试验从Ti合金的收得率、Ti含量对产品组织夹杂物的影响以及C-Ti差对20CrMnTi淬透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寻找Ti含量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 微合金元素Ti 20CrMnTi 淬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对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建兵 熊祥江 +3 位作者 夏政海 吴清明 陈奇明 李中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5-58,共4页
对试制的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不同开始冷却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开始冷却温度下钢板最终组织及形态,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板开始冷却温度的降低,... 对试制的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不同开始冷却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开始冷却温度下钢板最终组织及形态,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板开始冷却温度的降低,X80级管线钢中的先共析铁素体量逐渐增加,贝氏体含量逐渐降低,钢板抗大变形性能参数提高。当开始冷却温度在740℃时,钢板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Rt0.5为565MPa,抗拉强度Rm为730MPa,伸长率A为42.7%,屈强比Rt0.5/Rm为0.75,Rt1.5/Rt0.5为1.181,Rt2.0/Rt1.0为1.116,均匀变形伸长率达到12.33%,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控轧控冷 弛豫-析出-控制 贝氏体 组织与性能
原文传递
微合金元素对700MPa级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曹慧泉 颜慧成 +3 位作者 夏政海 罗登 李广敏 仇圣桃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1,共5页
通过对700 MPa级低碳贝氏体钢静态CCT曲线及不同冷却速度下组织的分析,研究了两组不同Ti、Nb含量的低碳贝氏体钢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Ti、Nb含量的增加促使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提高,但是Ti含量过量时对低温冲击功是不利的;wTi=0.015%-... 通过对700 MPa级低碳贝氏体钢静态CCT曲线及不同冷却速度下组织的分析,研究了两组不同Ti、Nb含量的低碳贝氏体钢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Ti、Nb含量的增加促使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提高,但是Ti含量过量时对低温冲击功是不利的;wTi=0.015%-0.025%、wNb=0.04%-0.05%可满足700 MPa级别低碳贝氏体钢的强度与韧性要求,该成分钢在TMCP处理后采用回火工艺,可以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钢 微合金元素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元素Ti-Nb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曹慧泉 颜慧成 +3 位作者 夏政海 罗登 李广敏 仇圣桃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试验的700 MPa级低碳贝氏体钢由30 kg真空感应炉熔炼铸成断面100 mm×50 mm扁锭-轧成12mm板。通过CCT曲线和3~30℃/s冷却速度下组织的分析,研究0.01Ti-0.03Nb和0.06Ti-0.05Nb两种微合金化对(%)0.059~0.066C、1.41~1.67Mn、0.30~... 试验的700 MPa级低碳贝氏体钢由30 kg真空感应炉熔炼铸成断面100 mm×50 mm扁锭-轧成12mm板。通过CCT曲线和3~30℃/s冷却速度下组织的分析,研究0.01Ti-0.03Nb和0.06Ti-0.05Nb两种微合金化对(%)0.059~0.066C、1.41~1.67Mn、0.30~0.36Si、0.37~0.48Cu、0.21~0.24Ni、0.18~0.22Mo、0.000 8~0.002 2Bs、0.002 6N低碳贝氏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06Ti-0.05Nb钢的强度高于0.01Ti-0.03Nb钢,但前者Ti含量高,-40℃冲击功较后者低。700 MPa级低碳贝氏体钢合适的微合金化Ti-Nb成分为0.04%~0.05%Nb-0.015%~0.025%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钢 Ti—Nb微合金化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钢低焊接裂纹敏感性X610CF钢性能及工程应用
8
作者 吴清明 刘丹 +2 位作者 夏政海 谭小斌 肖强健 《新技术新工艺》 2010年第7期93-97,共5页
研究了低焊接裂纹敏感性07MnCrMoVR钢(简称X610CF钢)的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及其工程应用。通过对40 mm厚钢板进行低温(-50℃)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CTOD),得出其iδ为0.12mm;在应变量为5%的情况下KV2(-50℃)最低为260 J,且时效敏感系数为... 研究了低焊接裂纹敏感性07MnCrMoVR钢(简称X610CF钢)的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及其工程应用。通过对40 mm厚钢板进行低温(-50℃)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CTOD),得出其iδ为0.12mm;在应变量为5%的情况下KV2(-50℃)最低为260 J,且时效敏感系数为14.6%。通过调质处理得出,X610CF系列钢在650~680℃时回火,保温时间(min)为钢板厚度的2.5~3倍时,可以得到最佳的强韧性匹配。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较低的应变时效敏感性、优异的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并且钢板的厚度≤50 mm时焊前可不预热或稍加预热而不产生焊接冷裂纹,是制造大型压力容器(特别是低温和常温球罐)、水电站压力钢管的理想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 低温韧性 组织结构 球罐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钢低焊接裂纹敏感性X610CF钢性能及工程应用
9
作者 吴清明 刘丹 +2 位作者 夏政海 谭小斌 肖强健 《四川冶金》 CAS 2010年第4期16-19,共4页
介绍了低焊接裂纹敏感性07MnCrMoVR钢(简称X610CF钢)的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及工程应用。该钢具有优异的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板厚≤50 mm的钢板焊前不预热或稍加预热而不产生焊接冷裂纹,是制造大型压力容器(特别是低温和常温球罐)、水电... 介绍了低焊接裂纹敏感性07MnCrMoVR钢(简称X610CF钢)的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及工程应用。该钢具有优异的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板厚≤50 mm的钢板焊前不预热或稍加预热而不产生焊接冷裂纹,是制造大型压力容器(特别是低温和常温球罐)、水电站压力钢管的理想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 低温韧性 组织结构 球罐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韧性厚规格X80管线钢组织与性能
10
作者 吴清明 陈奇明 +2 位作者 夏政海 曹波 熊祥江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通过低碳微合金设计,LF+VD复合精炼,控轧控冷等技术,开发了高韧性厚规格X80管线钢。检测了X80管线钢钢板及直缝埋弧焊管的力学性能,结合金相对微观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开发的X80管线钢屈服强度均达到600MPa以上,屈强比小于0.93,具... 通过低碳微合金设计,LF+VD复合精炼,控轧控冷等技术,开发了高韧性厚规格X80管线钢。检测了X80管线钢钢板及直缝埋弧焊管的力学性能,结合金相对微观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开发的X80管线钢屈服强度均达到600MPa以上,屈强比小于0.93,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韧脆转变温度低于-60℃。直缝埋弧焊管管体组织较均匀致密,金相组织为B粒(贝氏体颗粒)+PF(多边形铁素体)+P(珠光体),粒度达12级,夹杂物均控制在1.0级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直缝埋弧焊管 控轧控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级管线钢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贵才 陈振业 +4 位作者 罗登 夏政海 武会宾 熊祥江 陈启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64-368,共5页
根据X80级管线钢技术要求,对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试制X80级管线钢进行成分设计、相变规律和再结晶规律研究,开发出了Φ1016×22.0 mm X80级热轧钢板。检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
关键词 管线钢 显微组织 性能 热轧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厚板坯连铸中间罐内钢液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海斌 郑淑国 +3 位作者 朱苗勇 张青学 夏政海 肖大恒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结合一宽厚板坯单流连铸中间罐的物理模拟,应用两个组合模型对比分析了中间罐内流体流动特性,并考察了不同控流装置对中间罐内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组合模型在死区体积分数的计算上存在较大差别,本实验中的两者最大相差74.6%,... 结合一宽厚板坯单流连铸中间罐的物理模拟,应用两个组合模型对比分析了中间罐内流体流动特性,并考察了不同控流装置对中间罐内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组合模型在死区体积分数的计算上存在较大差别,本实验中的两者最大相差74.6%,传统的组合模型会对中间罐内流动特性的判断及优化方案的选择造成较大的偏差,而修正后的混合模型因对死区体积分数的计算的合理修正,可用来准确分析单流中间罐内流体的流动特性.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中间罐流场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厚板坯连铸中间罐 流动特性 分析模型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用1000MPa级高强钢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雷清华 夏政海 +1 位作者 刘心阳 潘中德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1年第4期65-70,共6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水电工程项目用1000MPa级高强钢的设计思路、生产工艺和综合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低碳、低P_(cm)成分设计,淬火+回火工艺生产的1000MPa级高强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钢板抗拉强度≥950MPa,断后伸长率≥17%,-60℃横... 本文详细介绍了水电工程项目用1000MPa级高强钢的设计思路、生产工艺和综合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低碳、低P_(cm)成分设计,淬火+回火工艺生产的1000MPa级高强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钢板抗拉强度≥950MPa,断后伸长率≥17%,-60℃横向低温冲击值≥100J,厚度方向性能满足GB/T 5313标准Z35级别,内部质量按NB/T 47013标准探伤满足T1级要求。一系列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种焊接性能良好,满足水轮机蜗壳和引水压力钢管的选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1000MPa 高强钢 焊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A724GrC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赵希庆 刘媛媛 +1 位作者 方磊 夏政海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152,共4页
对A724GrC钢板进行了淬回火热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淬回火温度下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最佳淬火温度为890℃,最佳回火温度为640~660℃。当回火温度高于680℃时,渗碳体快速减少,导致A724GrC钢的强度急剧下降,低... 对A724GrC钢板进行了淬回火热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淬回火温度下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最佳淬火温度为890℃,最佳回火温度为640~660℃。当回火温度高于680℃时,渗碳体快速减少,导致A724GrC钢的强度急剧下降,低于要求值以下。VC的数量变化远少于渗碳体,并不是影响强度变化的主要析出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724GrC 回火温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碳高强度Q550D贝氏体钢的研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夏政海 曹志强 +3 位作者 罗登 张永东 卢伟煜 吴开明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44,共5页
利用超低碳和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采用TMCP(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T(Tempering)工艺,充分利用晶粒细化和针状铁素体与粒状贝氏体组织强化等手段,辅以回火处理工艺,在工业试制条件下得到韧性良好,屈服强度为550 MPa级的... 利用超低碳和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采用TMCP(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T(Tempering)工艺,充分利用晶粒细化和针状铁素体与粒状贝氏体组织强化等手段,辅以回火处理工艺,在工业试制条件下得到韧性良好,屈服强度为550 MPa级的超低碳贝氏体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度钢 贝氏体 TMCP 回火
原文传递
钛、铌、硼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颜慧成 曹慧泉 +3 位作者 罗登 李广敏 夏政海 刘家琪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8,共4页
以C-Mn钢和700 MPa级低碳贝氏体钢成分为基础成分,通过调整微合金元素含量,实验室条件下熔炼浇注钢锭,并采用TMCP技术轧制钢板,研究了微合金元素钛、铌、硼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铌含量的增加,贝氏体含量增加,... 以C-Mn钢和700 MPa级低碳贝氏体钢成分为基础成分,通过调整微合金元素含量,实验室条件下熔炼浇注钢锭,并采用TMCP技术轧制钢板,研究了微合金元素钛、铌、硼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铌含量的增加,贝氏体含量增加,晶粒变细,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韧性均增加;随着钛含量的增加,贝氏体含量增加,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提高,韧性的变化与是否进行回火处理有关;硼有利于形成板条贝氏体组织,硼含量增加能提高强度,但有损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钢 微合金元素 组织
原文传递
吹氩板坯结晶器水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青学 周海滨 +3 位作者 夏政海 杨建华 朱苗勇 郑淑国 《中国冶金》 CAS 2011年第4期26-30,共5页
采用1∶2.5的相似比,以1 500 mm×280 mm断面的结晶器为原型建立水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吹氩条件下拉速、水口倾角、吹气量和浸入深度对液面波动的影响,并分析了在试验条件下的卷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吹氩条件下主要存在气泡群冲击卷... 采用1∶2.5的相似比,以1 500 mm×280 mm断面的结晶器为原型建立水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吹氩条件下拉速、水口倾角、吹气量和浸入深度对液面波动的影响,并分析了在试验条件下的卷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吹氩条件下主要存在气泡群冲击卷渣和类漩涡卷渣两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氩 结晶器 水模型
原文传递
低碳贝氏体钢中硫化物的析出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慧泉 李广敏 +3 位作者 颜慧成 罗登 仇圣桃 夏政海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60,共5页
低碳贝氏体钢钢锭加热到1450℃均热1 h后分别空冷到1200℃淬火、800℃淬火,将淬火与未淬火样进行了TEM观察,1200℃淬火时,主要是氧化物析出,复合很少量的硫化物和氮化物;800℃淬火析出物有分别以MnS、CuxS、富单质Cu为主,复合少量TiN的... 低碳贝氏体钢钢锭加热到1450℃均热1 h后分别空冷到1200℃淬火、800℃淬火,将淬火与未淬火样进行了TEM观察,1200℃淬火时,主要是氧化物析出,复合很少量的硫化物和氮化物;800℃淬火析出物有分别以MnS、CuxS、富单质Cu为主,复合少量TiN的三种复合析出物,析出物颗粒较大;钢锭中的硫化物析出相基本为CuS,复合少量MnS、(Ti,Nb)(C,N),析出物颗粒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 贝氏体 析出
原文传递
Nb(C,N)沉淀析出动力学计算
19
作者 曹慧泉 李广敏 +5 位作者 颜慧成 罗登 夏政海 林鹏 仇圣桃 干勇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1,共4页
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优化,对模型中的常数做了修正,引入界面能修正因子为0.38,推导出了动力学计算中的常数B的理论值为1.365×1010;对含Nb贝氏体钢980℃和950℃不同应变速率和应变量计算表明,随着应变速率和应变量的增加,析出时间是... 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优化,对模型中的常数做了修正,引入界面能修正因子为0.38,推导出了动力学计算中的常数B的理论值为1.365×1010;对含Nb贝氏体钢980℃和950℃不同应变速率和应变量计算表明,随着应变速率和应变量的增加,析出时间是减少的,并且最快析出温度在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核率 Zener-Hollomon参量 Nb(C N)
原文传递
宽厚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气液界面波动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海斌 郑淑国 +3 位作者 朱苗勇 张青学 夏政海 肖大恒 《连铸》 2008年第6期20-22,共3页
通过物理模拟研究了2200mm×280mm 宽厚板坯连铸结晶器吹氩时其内界面波动行为,考察了吹气量、拉速对结晶器内液面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器吹氩后,各气量下液面平均波高均增加了1.2倍以上,且液面影响的区域集中在距水口2/3断面... 通过物理模拟研究了2200mm×280mm 宽厚板坯连铸结晶器吹氩时其内界面波动行为,考察了吹气量、拉速对结晶器内液面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器吹氩后,各气量下液面平均波高均增加了1.2倍以上,且液面影响的区域集中在距水口2/3断面宽度范围内,弯月面附近的波动影响则较小。与常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液面平均波高随吹气量、拉速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不同,本实验中随这两个工艺参数的增加液面平均波高均先增大后减小,并从实验条件下得出了控制液面波动的最佳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厚板坯 结晶器 吹氩 界面波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