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矿井瓦斯抽采参数调控实验教学系统研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昝小舒
池宇洋
+3 位作者
夏同强
张笑
李雕
王伟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为了满足工程流体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需求,自主研发了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参数调控实验教学系统,可实现不同管道阻力、漏气程度、抽采负压等条件下瓦斯-空气流动规律的实验模拟。该系统由井下煤层抽采环境和瓦斯压力状态子系统,井下瓦斯抽...
为了满足工程流体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需求,自主研发了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参数调控实验教学系统,可实现不同管道阻力、漏气程度、抽采负压等条件下瓦斯-空气流动规律的实验模拟。该系统由井下煤层抽采环境和瓦斯压力状态子系统,井下瓦斯抽采管网、阀门、动力结构子系统,气体体积流量、瓦斯体积分数、气体压力等气体参数采集子系统以及参数上传和数据分析处理子系统四部分组成;利用单片机控制各个阀门的开度、泵的转速,实时监测各个区域流经的气体体积流量、瓦斯体积分数、气体压力等数据。该系统可以开展工程流体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参数调控
数值模拟
实验系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易自燃厚煤层综采工作面CO溯源数值分析
2
作者
刘涛
张延太
+4 位作者
杨宝伟
冯雄
常虎强
夏同强
张高亮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甘肃某矿厚煤层2804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的上隅角CO浓度长期保持150×10^(-6)左右,严重威胁井下人员安全。实验揭示了不同温度和O_(2)浓度下CO生成规律,建立了采空区CO生成运移的热-固-流-化多场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地温、工作面风...
甘肃某矿厚煤层2804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的上隅角CO浓度长期保持150×10^(-6)左右,严重威胁井下人员安全。实验揭示了不同温度和O_(2)浓度下CO生成规律,建立了采空区CO生成运移的热-固-流-化多场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地温、工作面风量及回采速度对采空区CO生成-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超过40℃时,煤的氧化反应速率开始增加,且随O_(2)浓度增大,煤的氧化反应越剧烈,生成的CO越多;回采过程中工作面上隅角CO浓度呈现递增趋势,生成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且随着地温、风量增大而增大;综合分析认为2804工作面上隅角CO主要来源于采空区内部浮煤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自燃厚煤层
CO溯源
多场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和分形理论的煤岩体孔隙结构特性分析
3
作者
马亮
牛宇飞
+6 位作者
高亮
崇立国
常虎强
孙敦帅
宋涛
夏同强
王伟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0,共6页
为了有效评估和表征煤岩体孔隙结构,基于核磁共振实验和分形理论,研究不同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分形维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样变质程度的加深,渗透率逐渐减小,微孔和小孔占比逐渐增大;煤岩体的孔隙结构具有双重...
为了有效评估和表征煤岩体孔隙结构,基于核磁共振实验和分形理论,研究不同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分形维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样变质程度的加深,渗透率逐渐减小,微孔和小孔占比逐渐增大;煤岩体的孔隙结构具有双重分形特征,较小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介于1.219 28~1.623 59之间,较大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介于2.876 73~2.907 10之间。研究结果可以定量表征煤岩体孔隙结构特征,对于煤碳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孔隙结构
分形理论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三区”漏风裂隙场时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
4
作者
马亮
孟威
+4 位作者
高亮
张壮壮
宋涛
冯雄
夏同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下,地面采空区工作面“三区”之间易形成连通的漏气通道引发工作面低氧和采空区煤自燃,如何厘清采动效应下浅埋煤层群“三区”漏气通道的时空分布演化规律是有效防控煤自燃和低氧的关键。以陕煤柠条塔煤矿S1232工作面...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下,地面采空区工作面“三区”之间易形成连通的漏气通道引发工作面低氧和采空区煤自燃,如何厘清采动效应下浅埋煤层群“三区”漏气通道的时空分布演化规律是有效防控煤自燃和低氧的关键。以陕煤柠条塔煤矿S123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单一煤层、复合煤层重复开采下覆岩破坏特征,分析了煤层间距与采厚对裂隙二次发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浅埋近煤层群开采下上覆岩层裂隙仅存在垮落带与裂缝带,主关键层破断后裂缝带快速发育至地表,关键层周期破断控制地表裂隙周期生成与下沉;上煤层裂隙密度发育由原始阶段先后经历快速增长、稳定和二次增长3个阶段;随采厚增大,各区间裂隙密度增大,大裂隙发育更充分,裂隙宽度整体增大;随煤层间距增大,小于0.2 m的裂隙宽度随采厚增大,且增加的速度逐渐加快,大于0.2 m的裂隙宽度随采厚增大,但增加速度逐渐变缓;采厚相同时,裂隙宽度大于0.2 m的裂隙密度随着煤层间距的增大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近煤层群
重复采动
漏气通道
裂隙宽度
煤层间距
采厚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感器替代人工瓦斯检测的可行性探讨
5
作者
马亮
朱彦
+4 位作者
高亮
常虎强
付士根
谢鹏杰
夏同强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0期91-96,共6页
以瓦斯检测智能化实现减人提效为最终目标,针对矿井机电设备检查点多、检查人员持续增加、人工巡检费时费力、监测数据不能及时展现等问题,以柠条塔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CH4传感器稳定性分析为切入点,采用连续性分布正态性检验和配对样本W...
以瓦斯检测智能化实现减人提效为最终目标,针对矿井机电设备检查点多、检查人员持续增加、人工巡检费时费力、监测数据不能及时展现等问题,以柠条塔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CH4传感器稳定性分析为切入点,采用连续性分布正态性检验和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等方法,从该矿瓦斯浓度、CO_(2)浓度、CO浓度与温度等数据着手,统计、对比、分析了该矿近年来智能瓦斯监测与人工检查数据的差异性,分析了智能瓦斯检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探讨了传感器替代人工瓦斯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检测
传感器
人工检测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付村煤矿通防智能化建设实践与问题探讨
6
作者
孟凡平
王伟龙
+2 位作者
周新义
刘涛
夏同强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矿井智能通防是煤矿安全智能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本文以付村煤矿智能化建设实践为例进行探讨,提出了矿井智能通防建设的内涵与架构,以矿井通风智能运维管控系统为基础,集成火灾监测与注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除尘系统以及人员定位等系统...
矿井智能通防是煤矿安全智能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本文以付村煤矿智能化建设实践为例进行探讨,提出了矿井智能通防建设的内涵与架构,以矿井通风智能运维管控系统为基础,集成火灾监测与注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除尘系统以及人员定位等系统,形成了付村煤矿一通三防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煤矿通风系统按需供风、通风异常和故障在线诊断、风流应急智能调控、防尘与注浆自动化远程调控、瓦斯-火灾-粉尘智能预警与防治等功能。根据付村煤矿通防智能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建设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为其他矿井通防安全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思路和实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通防
火灾监测
注浆系统
运维管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砚北煤矿最大生产布局时期通风系统模拟分析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夏同强
史波波
+2 位作者
胡依鲁
周福宝
丁小敏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86,共3页
针对砚北煤矿现有通风系统基础参数测定和分析的实际情况,采用计算机模拟优化软件,分别对砚北矿井现有主要通风机最大叶片角(40°)、设计风量(10 168 m3/min)以及开凿新风井条件下,最大生产布局时期砚北矿井通风网络系统进行网络解...
针对砚北煤矿现有通风系统基础参数测定和分析的实际情况,采用计算机模拟优化软件,分别对砚北矿井现有主要通风机最大叶片角(40°)、设计风量(10 168 m3/min)以及开凿新风井条件下,最大生产布局时期砚北矿井通风网络系统进行网络解算,科学分析比较了砚北矿井最大生产布局时期不同通风方案下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系统优化
最大生产布局
网络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井智能通风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初步实现
被引量:
135
8
作者
周福宝
魏连江
+3 位作者
夏同强
王凯
吴新忠
王雁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25-2235,共11页
针对我国现代化矿井通风信息化、智能化升级的重大需求,系统研究了矿井智能通风原理、关键技术及其系统组成。明确阐述了矿井智能通风的定义与内涵:矿井智能通风是通过智能控制实现按需供风,稳定、经济地向矿井连续输送新鲜空气,供人员...
针对我国现代化矿井通风信息化、智能化升级的重大需求,系统研究了矿井智能通风原理、关键技术及其系统组成。明确阐述了矿井智能通风的定义与内涵:矿井智能通风是通过智能控制实现按需供风,稳定、经济地向矿井连续输送新鲜空气,供人员呼吸,稀释并排出有害气体和粉尘,改善矿井气候条件及救灾时具有一定智能调控风流的作业;其内涵是将信息采集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与通风系统深度融合,按照“平战结合”的理念实现按需供风及异常灾变状态下智能决策与应急调控,既满足日常通风的自动化管理与维护,又实现灾变时期的应急控风有效抑制灾情演化。基于风网调节的非线性优化模型提出了矿井智能控风模型,设计了矿井多元信息智能感知→高效可靠信息传输→通风状态智能分析与决策→通风设施/动力智能调控执行与反馈的标准化工作流程;随后,围绕矿井智能通风系统功能的具体实现,分别从矿井通风参数精准监测、矿井通风异常诊断与智能决策平台、通风动力与设施智能调控等关键技术详细阐明了矿井智能通风功能的实现路径;最后介绍了矿井通风参数在线监测与风网实时解算、区域联动调控等矿井智能通风关键技术的现场试验及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智能通风
精准监测
异常诊断
决策平台
联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矿瓦斯智能抽采理论与调控策略
被引量:
47
9
作者
周福宝
刘春
+2 位作者
夏同强
刘应科
孙玉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77-2387,共11页
基于瓦斯抽采的安全原则与效率原则,提出了瓦斯智能抽采的原理;建立了瓦斯抽采管网中瓦斯-空气混合气体流动控制方程,以最大瓦斯抽采纯流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瓦斯抽采管网参数的优化模型,分别从瓦斯体积分数、流量以及效能比等参数约束...
基于瓦斯抽采的安全原则与效率原则,提出了瓦斯智能抽采的原理;建立了瓦斯抽采管网中瓦斯-空气混合气体流动控制方程,以最大瓦斯抽采纯流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瓦斯抽采管网参数的优化模型,分别从瓦斯体积分数、流量以及效能比等参数约束条件定量判定瓦斯抽采安全与效率;以上述模型为基础,针对钻孔抽采区域温度高于临界温度、钻孔抽采纯量低于抽采纯量下限,以及钻孔抽采浓度低于瓦斯安全浓度下限等工况条件展开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提出了相应的瓦斯抽采系统优化策略,通过协同调整不同抽采钻孔的阀门开度和抽采泵转速,有效提高了抽采瓦斯体积分数、效能比和抽采纯流量,并提出了相应的瓦斯抽采系统优化策略。最后,设计了由数据感知模块、通信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决策模块、控制模块等部分组成的瓦斯智能抽采系统,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节阀门,阀门的感知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瓦斯浓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等,通讯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存储端,通过电脑网页和手机客户端实现监测与控制;发明了采用高分子减阻剂提高水环真空泵效率的技术方法,以高分子减阻溶液作为水环真空泵的工作介质,有效降低了液环的湍流损失和流体与泵体过流部件的摩擦损失,并开发了地面全封闭式和井下直注式2种瓦斯抽采泵节能系统,该项技术在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成功应用,节电率和节水率分别达到22.5%和66.7%,为瓦斯智能高效抽采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瓦斯
智能抽采
调控策略
抽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次封孔粉料颗粒输运特性的气固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
32
10
作者
周福宝
夏同强
+2 位作者
刘应科
胡东亮
刘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3-958,共6页
以气力输运下二次封孔堵漏的成功实践为研究背景,建立了理想状态下粉料颗粒在煤层裂隙中运移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气力输运下粉料颗粒在煤层裂隙中气固耦合的运移特性:颗粒运移与裂隙类型有关,在曲线型裂隙中,颗粒做波浪式曲线运动;在直线...
以气力输运下二次封孔堵漏的成功实践为研究背景,建立了理想状态下粉料颗粒在煤层裂隙中运移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气力输运下粉料颗粒在煤层裂隙中气固耦合的运移特性:颗粒运移与裂隙类型有关,在曲线型裂隙中,颗粒做波浪式曲线运动;在直线型裂隙中颗粒做加速度递减的变速直线运动直至匀速,颗粒运移状态与压力梯度密切相关,同时还与颗粒本身性质有关。六枝工矿集团公司化处煤炭分公司的现场试验结果与模型理论分析相吻合,结果表明:对钻孔瓦斯抽采衰减期实施二次封孔可以明显提高钻孔瓦斯抽采浓度,在二次封孔段适当提高封堵压力可以明显提高封堵效率和封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封孔
气固耦合
气力输运
煤层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煤层及采空区瓦斯的流量计算模型
被引量:
33
11
作者
周福宝
夏同强
+2 位作者
刘应科
胡胜勇
张占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38-1643,共6页
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乌兰煤矿地面钻井瓦斯抽采系统为研究背景,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确定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煤层及采空区瓦斯流量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乌兰煤矿保护层开采区域钻井抽采的不同瓦斯源的流量进行了计算,结果...
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乌兰煤矿地面钻井瓦斯抽采系统为研究背景,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确定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煤层及采空区瓦斯流量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乌兰煤矿保护层开采区域钻井抽采的不同瓦斯源的流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3号卸压煤层瓦斯抽采量占总抽采量的52.0%~89.1%,充分反映了保护层开采具有显著的卸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钻井
瓦斯抽采
卸压煤层
瓦斯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瓦斯与煤自燃共存研究(Ⅱ):防治新技术
被引量:
68
12
作者
周福宝
夏同强
史波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360,共8页
基于瓦斯与煤自燃共生发生场所的不同定义了煤岩跨尺度裂隙场概念,深入探讨了共生灾害防控机理及技术方法,即通过合理改变跨尺度裂隙场中的场流分布以消除瓦斯与煤自燃共生灾害——共生区域S_e=0,提出固相颗粒输运改变煤岩体裂隙漏风场...
基于瓦斯与煤自燃共生发生场所的不同定义了煤岩跨尺度裂隙场概念,深入探讨了共生灾害防控机理及技术方法,即通过合理改变跨尺度裂隙场中的场流分布以消除瓦斯与煤自燃共生灾害——共生区域S_e=0,提出固相颗粒输运改变煤岩体裂隙漏风场尺度、低温液态惰气改变采空区温度场和气体浓度场两种防治共生灾害新技术。建立了固相颗粒输运改变网络裂隙场场流模型,讨论了颗粒填充漏风裂隙场后,漏风裂隙尺度、可通路径的变化,致使漏风阻力增大,保证了瓦斯抽采处于安全的煤岩体裂隙场和低氧气浓度场;理论揭示了低温液氮防治共生灾害机理,并自主设计了液氮防灭火模拟平台,结果表明:液氮注入火区能迅速吸热膨胀,产生大量的低温氮气,扩散进入采空区空间,对热(火)源形成惰化隔离带,同时低温氮气携带水凝气与采空区隐蔽热(火)源产生的热风压进行热交换,降低热(火)源温度在可燃点温度以下,主动吞噬热(火)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自燃
共存
跨尺度裂隙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决策平台
被引量:
13
13
作者
魏连江
周福宝
+3 位作者
夏同强
王凯
蒋合国
王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8-167,共10页
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按需可靠经济供风,实现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异常诊断、灾情研判与风流应急调控,深入剖析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决策平台(MIVDEDP)的原理和软件架构,提出MIVDEDP软件架构,探讨多源数据协同融合的通信方式和数据存...
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按需可靠经济供风,实现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异常诊断、灾情研判与风流应急调控,深入剖析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决策平台(MIVDEDP)的原理和软件架构,提出MIVDEDP软件架构,探讨多源数据协同融合的通信方式和数据存储方法,提出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方法、通风系统异常诊断方法和灾情研判方法,开发三维可视化MIVDEDP,并在宁夏羊场湾煤矿、山东付村煤矿和鄂尔多斯转龙湾煤矿进行测试、完善。结果表明:MIVDEDP的研发,可以实现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与异常智能诊断、灾情研判与风流应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智能通风与应急决策平台(MIVDEDP)
矿井通风网络
异常诊断
实时解算
灾情研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瓦斯安全抽采及其建模
被引量:
45
14
作者
周福宝
王鑫鑫
夏同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59-1666,共8页
为提高煤矿瓦斯抽采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围绕瓦斯抽采过程由于空气的导入而造成抽采区域煤自燃、抽采管网中瓦斯燃爆等潜在风险开展研究,明确给出了瓦斯安全抽采的概念,提出了瓦斯安全抽采的定量评价指标——抽采安全度,并通过联立煤层瓦...
为提高煤矿瓦斯抽采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围绕瓦斯抽采过程由于空气的导入而造成抽采区域煤自燃、抽采管网中瓦斯燃爆等潜在风险开展研究,明确给出了瓦斯安全抽采的概念,提出了瓦斯安全抽采的定量评价指标——抽采安全度,并通过联立煤层瓦斯抽采中气体扩散-渗流,煤-氧反应以及热量传输方程,定量描述了抽采过程中场流演化,建立了抽采安全度的计算模型。以盘江煤电山脚树矿瓦斯抽采工程为例,揭示了抽采负压、封孔质量、巷道卸压区渗透率、煤层瓦斯吸附特性及煤自燃特性等因素对抽采安全度的影响机理,给出了提高抽采安全度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瓦斯
瓦斯抽采
抽采安全度
场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前顶板巷卸压消突技术的试验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4
15
作者
胡胜勇
周福宝
+1 位作者
夏同强
刘应科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2,共3页
结合乌兰煤矿的实际条件,针对松软低透煤层抽放消突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从采掘布置上研究了超前顶板巷卸压消突方法。使下部煤层瓦斯得到有效释放,最终消除瓦斯积聚和释放应力。
关键词
巷道布置
瓦斯防治
超前卸压
卸压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条件下采动动压区的分析
被引量:
1
16
作者
胡胜勇
张占国
+1 位作者
夏同强
周福宝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8-60,共3页
针对下保护层采动对远距离上覆巷道的动压影响问题,通过离层监测数据、位移监测数据及现场人工观测分析,最后确定出下保护层采动对远距离上覆巷道的动压扰动边界的末端位置、动压高值区的起始位置及动压高值区高峰点的位置,为受动压影...
针对下保护层采动对远距离上覆巷道的动压影响问题,通过离层监测数据、位移监测数据及现场人工观测分析,最后确定出下保护层采动对远距离上覆巷道的动压扰动边界的末端位置、动压高值区的起始位置及动压高值区高峰点的位置,为受动压影响的已掘巷道的超前加强支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
下保护层
动压
巷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瓦斯抽采系统二元气体流动与负压 不匹配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夏同强
李子龙
+2 位作者
任红运
何蛟飞
陆建行
《中国煤炭》
2021年第12期18-25,共8页
针对管网有源漏风造成的煤层瓦斯抽采系统“病态”或“亚健康”运行现象,建立了有源漏气下瓦斯抽采系统瓦斯-空气二元气体瞬态流动模型,实例模拟揭示了煤层瓦斯抽采系统气体流量、浓度和抽采负压随时间的演变规律,重点研究了煤层瓦斯渗...
针对管网有源漏风造成的煤层瓦斯抽采系统“病态”或“亚健康”运行现象,建立了有源漏气下瓦斯抽采系统瓦斯-空气二元气体瞬态流动模型,实例模拟揭示了煤层瓦斯抽采系统气体流量、浓度和抽采负压随时间的演变规律,重点研究了煤层瓦斯渗流特征和钻孔封孔质量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瓦斯衰减系数和钻场漏气阻力系数均与抽采系统负压演化正相关,与气体抽采混合流量和瓦斯浓度演化负相关;最后,探讨了瓦斯抽采系统负压自然分配特征与阀门调控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揭示了当前瓦斯抽采系统无法解决负压与抽采参数按需自适应匹配调控的工程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系统
抽采负压
瓦斯流量
瓦斯浓度
负压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井智能通风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37
18
作者
周福宝
辛海会
+2 位作者
魏连江
时国庆
夏同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328,共16页
矿井智能通风是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安全保障。为实现矿井通风智能化,基于“平战结合”原则提出了井下通风人-机-环综合信息流智能感知与交互控制的理念。并从矿井智能通风理论及架构、矿井智能通风精准监测预警、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
矿井智能通风是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安全保障。为实现矿井通风智能化,基于“平战结合”原则提出了井下通风人-机-环综合信息流智能感知与交互控制的理念。并从矿井智能通风理论及架构、矿井智能通风精准监测预警、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矿井通风故障诊断与智能决策等4个方面论述了矿井智能通风系统平台架构,通风参数精准监测新型传感器研制与布置策略优化,通风参数信息流处理方法,风网解算方法,矿井气候与通风网络耦合解算,风网解算响应与控风决策,矿井通风故障源和故障原因诊断,智能通风灾变决策关键模型等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全断面风量直测新方法,消除井巷断面风速分布不均导致的点风速测风误差;发展了热湿耦合的风阻自适应调节风网实时解算模型,提高了风网实时解算精度与智能通风日常运行的稳定性;建立了基于全尺寸灾变试验数据的场-区-网耦合数值解算方法,构建了煤与瓦斯突出、火灾与瓦斯爆炸的灾变演化模型,突破了矿井智能通风系统的灾变自主决策与控制的方法瓶颈;结合矿井智能通风实施案例,详细阐述了矿井智能通风在精准测风、通风设施与装备联动控制、智能防火防尘等方面的现场实施与运行过程,指出了矿井智能通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智能通风
风网实时解算
精准监测预警
通风故障诊断
灾变耦合解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赛瑞加固材料在寺尔沟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
1
19
作者
郭志伟
向剑飞
夏同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44,共2页
介绍了赛瑞化学加固材料的基本性能及煤岩体注浆加固机理,并在寺尔沟煤矿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赛瑞浆液在围岩裂隙中迅速渗透、膨胀,形成枝状浆脉相互交叉的韧性网状结构,能够极大增强煤岩体的承载能力,提高巷道围岩稳定性,起到很...
介绍了赛瑞化学加固材料的基本性能及煤岩体注浆加固机理,并在寺尔沟煤矿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赛瑞浆液在围岩裂隙中迅速渗透、膨胀,形成枝状浆脉相互交叉的韧性网状结构,能够极大增强煤岩体的承载能力,提高巷道围岩稳定性,起到很好的封堵裂隙及加固效果,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化学加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瑞
注浆加固
巷道围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砚北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参数优化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
3
20
作者
张云峰
夏同强
杨磊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2期35-38,106,共5页
基于气压计基点测定法,对砚北煤矿通风阻力进行了测定,测定误差小于5%,同时采用基于WINDOWS的可视化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进行参数残差调平优化处理,提高参数的可信度,为后期矿井采掘接续下通风网络优化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砚...
基于气压计基点测定法,对砚北煤矿通风阻力进行了测定,测定误差小于5%,同时采用基于WINDOWS的可视化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进行参数残差调平优化处理,提高参数的可信度,为后期矿井采掘接续下通风网络优化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砚北矿井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然而,对实际总体通风状况分析评价认为矿井的通风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对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阻力
等积孔
通风网络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井瓦斯抽采参数调控实验教学系统研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昝小舒
池宇洋
夏同强
张笑
李雕
王伟龙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284)
2021年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NSJZW2021Y-70)
+1 种基金
2023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23JSJG345)
中国矿业大学校级教改重点项目(2021ZD20)。
文摘
为了满足工程流体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需求,自主研发了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参数调控实验教学系统,可实现不同管道阻力、漏气程度、抽采负压等条件下瓦斯-空气流动规律的实验模拟。该系统由井下煤层抽采环境和瓦斯压力状态子系统,井下瓦斯抽采管网、阀门、动力结构子系统,气体体积流量、瓦斯体积分数、气体压力等气体参数采集子系统以及参数上传和数据分析处理子系统四部分组成;利用单片机控制各个阀门的开度、泵的转速,实时监测各个区域流经的气体体积流量、瓦斯体积分数、气体压力等数据。该系统可以开展工程流体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参数调控
数值模拟
实验系统
实验教学
Keywords
gas extraction
parameter regul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system
experimental teaching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易自燃厚煤层综采工作面CO溯源数值分析
2
作者
刘涛
张延太
杨宝伟
冯雄
常虎强
夏同强
张高亮
机构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公司核桃峪煤矿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284)
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3KYJD1002)
河南省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CF2206)。
文摘
甘肃某矿厚煤层2804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的上隅角CO浓度长期保持150×10^(-6)左右,严重威胁井下人员安全。实验揭示了不同温度和O_(2)浓度下CO生成规律,建立了采空区CO生成运移的热-固-流-化多场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地温、工作面风量及回采速度对采空区CO生成-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超过40℃时,煤的氧化反应速率开始增加,且随O_(2)浓度增大,煤的氧化反应越剧烈,生成的CO越多;回采过程中工作面上隅角CO浓度呈现递增趋势,生成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且随着地温、风量增大而增大;综合分析认为2804工作面上隅角CO主要来源于采空区内部浮煤氧化。
关键词
易自燃厚煤层
CO溯源
多场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Keywords
thick coal seam pron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O traceability
multi-field coupling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71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TD7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和分形理论的煤岩体孔隙结构特性分析
3
作者
马亮
牛宇飞
高亮
崇立国
常虎强
孙敦帅
宋涛
夏同强
王伟峰
机构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公司核桃峪煤矿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284)
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3KYJD1002)
河南省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CF2206)。
文摘
为了有效评估和表征煤岩体孔隙结构,基于核磁共振实验和分形理论,研究不同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分形维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样变质程度的加深,渗透率逐渐减小,微孔和小孔占比逐渐增大;煤岩体的孔隙结构具有双重分形特征,较小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介于1.219 28~1.623 59之间,较大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介于2.876 73~2.907 10之间。研究结果可以定量表征煤岩体孔隙结构特征,对于煤碳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孔隙结构
分形理论
孔隙率
Key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ore structure
fractal theory
porosity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三区”漏风裂隙场时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
4
作者
马亮
孟威
高亮
张壮壮
宋涛
冯雄
夏同强
机构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河南省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284)
河南省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CF2206)
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3KYJD1002)。
文摘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下,地面采空区工作面“三区”之间易形成连通的漏气通道引发工作面低氧和采空区煤自燃,如何厘清采动效应下浅埋煤层群“三区”漏气通道的时空分布演化规律是有效防控煤自燃和低氧的关键。以陕煤柠条塔煤矿S123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单一煤层、复合煤层重复开采下覆岩破坏特征,分析了煤层间距与采厚对裂隙二次发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浅埋近煤层群开采下上覆岩层裂隙仅存在垮落带与裂缝带,主关键层破断后裂缝带快速发育至地表,关键层周期破断控制地表裂隙周期生成与下沉;上煤层裂隙密度发育由原始阶段先后经历快速增长、稳定和二次增长3个阶段;随采厚增大,各区间裂隙密度增大,大裂隙发育更充分,裂隙宽度整体增大;随煤层间距增大,小于0.2 m的裂隙宽度随采厚增大,且增加的速度逐渐加快,大于0.2 m的裂隙宽度随采厚增大,但增加速度逐渐变缓;采厚相同时,裂隙宽度大于0.2 m的裂隙密度随着煤层间距的增大逐渐减小。
关键词
浅埋近煤层群
重复采动
漏气通道
裂隙宽度
煤层间距
采厚
数值模拟
Keywords
shallow-buried close coal seam group
repeated mining
air leakage channel
fracture width
seam spacing
mining thickness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感器替代人工瓦斯检测的可行性探讨
5
作者
马亮
朱彦
高亮
常虎强
付士根
谢鹏杰
夏同强
机构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出处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0期91-96,共6页
基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24JBKY14)。
文摘
以瓦斯检测智能化实现减人提效为最终目标,针对矿井机电设备检查点多、检查人员持续增加、人工巡检费时费力、监测数据不能及时展现等问题,以柠条塔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CH4传感器稳定性分析为切入点,采用连续性分布正态性检验和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等方法,从该矿瓦斯浓度、CO_(2)浓度、CO浓度与温度等数据着手,统计、对比、分析了该矿近年来智能瓦斯监测与人工检查数据的差异性,分析了智能瓦斯检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探讨了传感器替代人工瓦斯检测的可行性。
关键词
瓦斯检测
传感器
人工检测
可行性
Keywords
gas detection
sensor
manual detection
feasibility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付村煤矿通防智能化建设实践与问题探讨
6
作者
孟凡平
王伟龙
周新义
刘涛
夏同强
机构
枣庄矿业(集团)付村煤业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核桃峪煤矿
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94-196,共3页
基金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场-区-网耦合模型及抽采参数自适应调控机制”(项目编号:52074284)
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校级教改重点项目“‘智能流体力学’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ZD20)。
文摘
矿井智能通防是煤矿安全智能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本文以付村煤矿智能化建设实践为例进行探讨,提出了矿井智能通防建设的内涵与架构,以矿井通风智能运维管控系统为基础,集成火灾监测与注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除尘系统以及人员定位等系统,形成了付村煤矿一通三防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煤矿通风系统按需供风、通风异常和故障在线诊断、风流应急智能调控、防尘与注浆自动化远程调控、瓦斯-火灾-粉尘智能预警与防治等功能。根据付村煤矿通防智能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建设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为其他矿井通防安全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思路和实例参考。
关键词
智能通防
火灾监测
注浆系统
运维管控平台
Keywords
intelligent pass defense
fire monitoring
grouting syste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ntrol platform
分类号
TD7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砚北煤矿最大生产布局时期通风系统模拟分析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夏同强
史波波
胡依鲁
周福宝
丁小敏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砚北煤矿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86,共3页
文摘
针对砚北煤矿现有通风系统基础参数测定和分析的实际情况,采用计算机模拟优化软件,分别对砚北矿井现有主要通风机最大叶片角(40°)、设计风量(10 168 m3/min)以及开凿新风井条件下,最大生产布局时期砚北矿井通风网络系统进行网络解算,科学分析比较了砚北矿井最大生产布局时期不同通风方案下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通风系统优化
最大生产布局
网络解算
Keywords
ventila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maximum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calculation
分类号
TD7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井智能通风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初步实现
被引量:
135
8
作者
周福宝
魏连江
夏同强
王凯
吴新忠
王雁鸣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研究中心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25-2235,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0808100)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_17R103,2018CXTD01)。
文摘
针对我国现代化矿井通风信息化、智能化升级的重大需求,系统研究了矿井智能通风原理、关键技术及其系统组成。明确阐述了矿井智能通风的定义与内涵:矿井智能通风是通过智能控制实现按需供风,稳定、经济地向矿井连续输送新鲜空气,供人员呼吸,稀释并排出有害气体和粉尘,改善矿井气候条件及救灾时具有一定智能调控风流的作业;其内涵是将信息采集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与通风系统深度融合,按照“平战结合”的理念实现按需供风及异常灾变状态下智能决策与应急调控,既满足日常通风的自动化管理与维护,又实现灾变时期的应急控风有效抑制灾情演化。基于风网调节的非线性优化模型提出了矿井智能控风模型,设计了矿井多元信息智能感知→高效可靠信息传输→通风状态智能分析与决策→通风设施/动力智能调控执行与反馈的标准化工作流程;随后,围绕矿井智能通风系统功能的具体实现,分别从矿井通风参数精准监测、矿井通风异常诊断与智能决策平台、通风动力与设施智能调控等关键技术详细阐明了矿井智能通风功能的实现路径;最后介绍了矿井通风参数在线监测与风网实时解算、区域联动调控等矿井智能通风关键技术的现场试验及应用实例。
关键词
矿井智能通风
精准监测
异常诊断
决策平台
联动调控
Keywords
mine intelligent ventilation
accurate monitoring
anomaly diagnosis
decision-making platform
linkage regulation
分类号
TD724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矿瓦斯智能抽采理论与调控策略
被引量:
47
9
作者
周福宝
刘春
夏同强
刘应科
孙玉宁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互联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77-2387,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_17R1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8CXTD01)
文摘
基于瓦斯抽采的安全原则与效率原则,提出了瓦斯智能抽采的原理;建立了瓦斯抽采管网中瓦斯-空气混合气体流动控制方程,以最大瓦斯抽采纯流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瓦斯抽采管网参数的优化模型,分别从瓦斯体积分数、流量以及效能比等参数约束条件定量判定瓦斯抽采安全与效率;以上述模型为基础,针对钻孔抽采区域温度高于临界温度、钻孔抽采纯量低于抽采纯量下限,以及钻孔抽采浓度低于瓦斯安全浓度下限等工况条件展开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提出了相应的瓦斯抽采系统优化策略,通过协同调整不同抽采钻孔的阀门开度和抽采泵转速,有效提高了抽采瓦斯体积分数、效能比和抽采纯流量,并提出了相应的瓦斯抽采系统优化策略。最后,设计了由数据感知模块、通信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决策模块、控制模块等部分组成的瓦斯智能抽采系统,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调节阀门,阀门的感知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瓦斯浓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等,通讯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存储端,通过电脑网页和手机客户端实现监测与控制;发明了采用高分子减阻剂提高水环真空泵效率的技术方法,以高分子减阻溶液作为水环真空泵的工作介质,有效降低了液环的湍流损失和流体与泵体过流部件的摩擦损失,并开发了地面全封闭式和井下直注式2种瓦斯抽采泵节能系统,该项技术在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成功应用,节电率和节水率分别达到22.5%和66.7%,为瓦斯智能高效抽采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煤矿瓦斯
智能抽采
调控策略
抽采效率
Keywords
coal gas
intelligent drainage
control strategy
intelligent extraction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次封孔粉料颗粒输运特性的气固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
32
10
作者
周福宝
夏同强
刘应科
胡东亮
刘春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3-958,共6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BK201021648)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BRA2010134)
文摘
以气力输运下二次封孔堵漏的成功实践为研究背景,建立了理想状态下粉料颗粒在煤层裂隙中运移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气力输运下粉料颗粒在煤层裂隙中气固耦合的运移特性:颗粒运移与裂隙类型有关,在曲线型裂隙中,颗粒做波浪式曲线运动;在直线型裂隙中颗粒做加速度递减的变速直线运动直至匀速,颗粒运移状态与压力梯度密切相关,同时还与颗粒本身性质有关。六枝工矿集团公司化处煤炭分公司的现场试验结果与模型理论分析相吻合,结果表明:对钻孔瓦斯抽采衰减期实施二次封孔可以明显提高钻孔瓦斯抽采浓度,在二次封孔段适当提高封堵压力可以明显提高封堵效率和封堵效果。
关键词
二次封孔
气固耦合
气力输运
煤层裂隙
Keywords
second hole sealing
gas-solid coupling
pneumatic conveying
coal fracture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煤层及采空区瓦斯的流量计算模型
被引量:
33
11
作者
周福宝
夏同强
刘应科
胡胜勇
张占国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乌兰煤矿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38-1643,共6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NCET-08-0838)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9KF11)
神华集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文摘
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乌兰煤矿地面钻井瓦斯抽采系统为研究背景,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确定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煤层及采空区瓦斯流量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乌兰煤矿保护层开采区域钻井抽采的不同瓦斯源的流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3号卸压煤层瓦斯抽采量占总抽采量的52.0%~89.1%,充分反映了保护层开采具有显著的卸压效果。
关键词
地面钻井
瓦斯抽采
卸压煤层
瓦斯流量
Keywords
surface boreholes
gas extraction
pressure-relieved coal seams
gas flow rate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瓦斯与煤自燃共存研究(Ⅱ):防治新技术
被引量:
68
12
作者
周福宝
夏同强
史波波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360,共8页
基金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BK201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99)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资助项目(131049)
文摘
基于瓦斯与煤自燃共生发生场所的不同定义了煤岩跨尺度裂隙场概念,深入探讨了共生灾害防控机理及技术方法,即通过合理改变跨尺度裂隙场中的场流分布以消除瓦斯与煤自燃共生灾害——共生区域S_e=0,提出固相颗粒输运改变煤岩体裂隙漏风场尺度、低温液态惰气改变采空区温度场和气体浓度场两种防治共生灾害新技术。建立了固相颗粒输运改变网络裂隙场场流模型,讨论了颗粒填充漏风裂隙场后,漏风裂隙尺度、可通路径的变化,致使漏风阻力增大,保证了瓦斯抽采处于安全的煤岩体裂隙场和低氧气浓度场;理论揭示了低温液氮防治共生灾害机理,并自主设计了液氮防灭火模拟平台,结果表明:液氮注入火区能迅速吸热膨胀,产生大量的低温氮气,扩散进入采空区空间,对热(火)源形成惰化隔离带,同时低温氮气携带水凝气与采空区隐蔽热(火)源产生的热风压进行热交换,降低热(火)源温度在可燃点温度以下,主动吞噬热(火)源。
关键词
瓦斯
煤自燃
共存
跨尺度裂隙场
Keywords
gas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oexistence
cross-scale fracture fields
分类号
TD75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决策平台
被引量:
13
13
作者
魏连江
周福宝
夏同强
王凯
蒋合国
王健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城市地下空间火灾防护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8-16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52074282,52074278)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2019-ZCQ-12)。
文摘
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按需可靠经济供风,实现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异常诊断、灾情研判与风流应急调控,深入剖析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决策平台(MIVDEDP)的原理和软件架构,提出MIVDEDP软件架构,探讨多源数据协同融合的通信方式和数据存储方法,提出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方法、通风系统异常诊断方法和灾情研判方法,开发三维可视化MIVDEDP,并在宁夏羊场湾煤矿、山东付村煤矿和鄂尔多斯转龙湾煤矿进行测试、完善。结果表明:MIVDEDP的研发,可以实现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与异常智能诊断、灾情研判与风流应急调控。
关键词
矿井智能通风与应急决策平台(MIVDEDP)
矿井通风网络
异常诊断
实时解算
灾情研判
Keywords
mine intelligent ventilation and disaster emergency decision platform(MIVDEDP)
mine ventilation network
abnormal diagnosis
real-time calculation
disaster judgment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瓦斯安全抽采及其建模
被引量:
45
14
作者
周福宝
王鑫鑫
夏同强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59-1666,共8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25403)
教育部创新团队资助项目(IRT13098)
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文摘
为提高煤矿瓦斯抽采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围绕瓦斯抽采过程由于空气的导入而造成抽采区域煤自燃、抽采管网中瓦斯燃爆等潜在风险开展研究,明确给出了瓦斯安全抽采的概念,提出了瓦斯安全抽采的定量评价指标——抽采安全度,并通过联立煤层瓦斯抽采中气体扩散-渗流,煤-氧反应以及热量传输方程,定量描述了抽采过程中场流演化,建立了抽采安全度的计算模型。以盘江煤电山脚树矿瓦斯抽采工程为例,揭示了抽采负压、封孔质量、巷道卸压区渗透率、煤层瓦斯吸附特性及煤自燃特性等因素对抽采安全度的影响机理,给出了提高抽采安全度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煤层瓦斯
瓦斯抽采
抽采安全度
场流演化
Keywords
coal seam gas
gas drainage
safety factor of gas drainage
evolution of gas flow field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前顶板巷卸压消突技术的试验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4
15
作者
胡胜勇
周福宝
夏同强
刘应科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2,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0401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NCET-08-0838)
文摘
结合乌兰煤矿的实际条件,针对松软低透煤层抽放消突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从采掘布置上研究了超前顶板巷卸压消突方法。使下部煤层瓦斯得到有效释放,最终消除瓦斯积聚和释放应力。
关键词
巷道布置
瓦斯防治
超前卸压
卸压巷道
Keywords
entry arrangement
gas control
advance pressure reduction
pressure reducing entry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条件下采动动压区的分析
被引量:
1
16
作者
胡胜勇
张占国
夏同强
周福宝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乌兰煤矿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8-60,共3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NCET-08-0838)
文摘
针对下保护层采动对远距离上覆巷道的动压影响问题,通过离层监测数据、位移监测数据及现场人工观测分析,最后确定出下保护层采动对远距离上覆巷道的动压扰动边界的末端位置、动压高值区的起始位置及动压高值区高峰点的位置,为受动压影响的已掘巷道的超前加强支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
远距离
下保护层
动压
巷道变形
Keywords
long-distance
under-protection layer
dynamic pressure
deformation of roadway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瓦斯抽采系统二元气体流动与负压 不匹配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夏同强
李子龙
任红运
何蛟飞
陆建行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煤炭》
2021年第12期18-2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284)
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20T130693)
中国矿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基金资助(DYGX-2021-007)。
文摘
针对管网有源漏风造成的煤层瓦斯抽采系统“病态”或“亚健康”运行现象,建立了有源漏气下瓦斯抽采系统瓦斯-空气二元气体瞬态流动模型,实例模拟揭示了煤层瓦斯抽采系统气体流量、浓度和抽采负压随时间的演变规律,重点研究了煤层瓦斯渗流特征和钻孔封孔质量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瓦斯衰减系数和钻场漏气阻力系数均与抽采系统负压演化正相关,与气体抽采混合流量和瓦斯浓度演化负相关;最后,探讨了瓦斯抽采系统负压自然分配特征与阀门调控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揭示了当前瓦斯抽采系统无法解决负压与抽采参数按需自适应匹配调控的工程难题。
关键词
瓦斯抽采系统
抽采负压
瓦斯流量
瓦斯浓度
负压匹配
Keywords
gas drainage system
drainage negative pressure
gas flow
gas concentration
negative pressure matching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井智能通风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37
18
作者
周福宝
辛海会
魏连江
时国庆
夏同强
机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328,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0808100)
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IRT_17R103)。
文摘
矿井智能通风是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安全保障。为实现矿井通风智能化,基于“平战结合”原则提出了井下通风人-机-环综合信息流智能感知与交互控制的理念。并从矿井智能通风理论及架构、矿井智能通风精准监测预警、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矿井通风故障诊断与智能决策等4个方面论述了矿井智能通风系统平台架构,通风参数精准监测新型传感器研制与布置策略优化,通风参数信息流处理方法,风网解算方法,矿井气候与通风网络耦合解算,风网解算响应与控风决策,矿井通风故障源和故障原因诊断,智能通风灾变决策关键模型等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全断面风量直测新方法,消除井巷断面风速分布不均导致的点风速测风误差;发展了热湿耦合的风阻自适应调节风网实时解算模型,提高了风网实时解算精度与智能通风日常运行的稳定性;建立了基于全尺寸灾变试验数据的场-区-网耦合数值解算方法,构建了煤与瓦斯突出、火灾与瓦斯爆炸的灾变演化模型,突破了矿井智能通风系统的灾变自主决策与控制的方法瓶颈;结合矿井智能通风实施案例,详细阐述了矿井智能通风在精准测风、通风设施与装备联动控制、智能防火防尘等方面的现场实施与运行过程,指出了矿井智能通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矿井智能通风
风网实时解算
精准监测预警
通风故障诊断
灾变耦合解算模型
Keywords
intelligent mine ventilation
real-time wind network solution
precise monitoring and warning
ventilation fault diagnostics
disaster coupling solving model
分类号
TD7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赛瑞加固材料在寺尔沟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
1
19
作者
郭志伟
向剑飞
夏同强
机构
崇升煤业有限公司寺尔沟煤矿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44,共2页
文摘
介绍了赛瑞化学加固材料的基本性能及煤岩体注浆加固机理,并在寺尔沟煤矿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赛瑞浆液在围岩裂隙中迅速渗透、膨胀,形成枝状浆脉相互交叉的韧性网状结构,能够极大增强煤岩体的承载能力,提高巷道围岩稳定性,起到很好的封堵裂隙及加固效果,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化学加固材料。
关键词
赛瑞
注浆加固
巷道围岩
稳定性
分类号
TD353.8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砚北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参数优化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
3
20
作者
张云峰
夏同强
杨磊
机构
徐州赛孚瑞科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2期35-38,106,共5页
文摘
基于气压计基点测定法,对砚北煤矿通风阻力进行了测定,测定误差小于5%,同时采用基于WINDOWS的可视化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进行参数残差调平优化处理,提高参数的可信度,为后期矿井采掘接续下通风网络优化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砚北矿井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然而,对实际总体通风状况分析评价认为矿井的通风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对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通风阻力
等积孔
通风网络解算
Keywords
Ventilation resistance, Equivalent orifice, Ventila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D7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矿井瓦斯抽采参数调控实验教学系统研制
昝小舒
池宇洋
夏同强
张笑
李雕
王伟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易自燃厚煤层综采工作面CO溯源数值分析
刘涛
张延太
杨宝伟
冯雄
常虎强
夏同强
张高亮
《煤炭技术》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和分形理论的煤岩体孔隙结构特性分析
马亮
牛宇飞
高亮
崇立国
常虎强
孙敦帅
宋涛
夏同强
王伟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三区”漏风裂隙场时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
马亮
孟威
高亮
张壮壮
宋涛
冯雄
夏同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传感器替代人工瓦斯检测的可行性探讨
马亮
朱彦
高亮
常虎强
付士根
谢鹏杰
夏同强
《煤矿机械》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付村煤矿通防智能化建设实践与问题探讨
孟凡平
王伟龙
周新义
刘涛
夏同强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砚北煤矿最大生产布局时期通风系统模拟分析研究
夏同强
史波波
胡依鲁
周福宝
丁小敏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矿井智能通风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初步实现
周福宝
魏连江
夏同强
王凯
吴新忠
王雁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煤矿瓦斯智能抽采理论与调控策略
周福宝
刘春
夏同强
刘应科
孙玉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二次封孔粉料颗粒输运特性的气固耦合模型研究
周福宝
夏同强
刘应科
胡东亮
刘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煤层及采空区瓦斯的流量计算模型
周福宝
夏同强
刘应科
胡胜勇
张占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瓦斯与煤自燃共存研究(Ⅱ):防治新技术
周福宝
夏同强
史波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决策平台
魏连江
周福宝
夏同强
王凯
蒋合国
王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瓦斯安全抽采及其建模
周福宝
王鑫鑫
夏同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超前顶板巷卸压消突技术的试验及应用研究
胡胜勇
周福宝
夏同强
刘应科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条件下采动动压区的分析
胡胜勇
张占国
夏同强
周福宝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瓦斯抽采系统二元气体流动与负压 不匹配特性研究
夏同强
李子龙
任红运
何蛟飞
陆建行
《中国煤炭》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矿井智能通风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周福宝
辛海会
魏连江
时国庆
夏同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赛瑞加固材料在寺尔沟煤矿的应用
郭志伟
向剑飞
夏同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砚北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参数优化及结果分析
张云峰
夏同强
杨磊
《现代矿业》
CAS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