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极干旱区大气PM_(2.5)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图尔贡.艾尔肯
迪丽努尔.塔力甫
+3 位作者
邵龙义
买丽克扎提.买合木提
亚力昆江.吐尔逊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0-735,共6页
近年来和田经济迅速发展及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各类污染物的城区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加重了和田市大气污染。为评估和田市城区风速、沙尘天气对大气PM_(2.5)毒性的影响,于2014年1月、4月、7月、10—11月采集大气PM_(2...
近年来和田经济迅速发展及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各类污染物的城区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加重了和田市大气污染。为评估和田市城区风速、沙尘天气对大气PM_(2.5)毒性的影响,于2014年1月、4月、7月、10—11月采集大气PM_(2.5)样品,应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其PM_(2.5)的氧化性损伤能力。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70~2489μg·m^(-3),PM_(2.5)质量浓度有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应用TD30(造成30%DNA损伤率所需的颗粒物剂量,μg·mL^(-1))值指示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结果表明,TD30越高,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越弱,全样和水溶部分TD30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44~27480μg·mL^(-1)和481~20434μg·m L^(-1);不论是全样还是水溶部分,其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均表现出随风速减小而增大的变化趋势;沙尘和非沙尘期间全样TD30的平均值分别为9464μg·mL^(-1)和8008μg·mL^(-1),而水溶部分分别为5494μg·mL^(-1)和7822μg·mL^(-1),即沙尘期间采集的颗粒物对体外DNA的氧化性损伤小于非沙尘期间采集的样品,且非沙尘期间采集的样品的全样损伤大于相应的水溶部分样,而沙尘状况下体外DNA的氧化性损伤可能主要来源于水溶成分。全样和水溶部分的TD30平均值与PM_(2.5)平均质量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趋势,说明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对DNA氧化损伤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氧化性损伤
质粒DNA评价法
和田市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M_(2.5)中丙二醛的检测、浓度特征及氧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玉散.吐拉甫
迪丽努尔.塔力甫
+5 位作者
苏吾比努尔.热克甫
图尔贡.艾尔肯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买丽克扎提.买合木提
亚力昆江.吐尔逊
米吉提.依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0,共7页
以和田市城区2014年采集的大气PM_(2.5)样品为实验对象,将0.1 g的PM_(2.5)样品膜与2-硫代巴比妥酸(0.2%)和三氯乙酸(20%)混合显色液反应,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通过正交实验来优化PM_(2.5)膜中丙二醛(MDA)的提取及测...
以和田市城区2014年采集的大气PM_(2.5)样品为实验对象,将0.1 g的PM_(2.5)样品膜与2-硫代巴比妥酸(0.2%)和三氯乙酸(20%)混合显色液反应,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通过正交实验来优化PM_(2.5)膜中丙二醛(MDA)的提取及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超声和加热时间40 min、显色剂用量为45 mL时,反应产物在532 nm处具有稳定的最大吸收峰。对和田市城区PM_(2.5)及MDA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市城区4个季节PM_(2.5)平均质量浓度由高到低顺序分别为春季(1 096.67±369.60)μg/m^3、夏季(1 016.16±708.00)μg/m^3、秋季(686.88±525.00)μg/m^3和冬季(214.54±94.70)μg/m^3。MDA平均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1.10~7.75 ng/m^3,其平均值最高为夏季(4.43±1.80)ng/m^3,最低为春季(1.42±0.60)ng/m^3,冬季与秋季相当,分别为(2.93±0.70)ng/m^3和(2.83±0.80)ng/m^3;最终,将PM_(2.5)膜中MDA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TD_(30)(体外DNA氧化损伤达到30%的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无论是全样还是水样的TD_(30)值均随MDA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的趋势。其中,全样与MDA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r=-0.597,显著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和田
丙二醛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干旱区大气PM_(2.5)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图尔贡.艾尔肯
迪丽努尔.塔力甫
邵龙义
买丽克扎提.买合木提
亚力昆江.吐尔逊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机构
新疆大学//煤炭清洁转化与化工过程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系//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0-73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5007)
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qj2013003)
文摘
近年来和田经济迅速发展及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各类污染物的城区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加重了和田市大气污染。为评估和田市城区风速、沙尘天气对大气PM_(2.5)毒性的影响,于2014年1月、4月、7月、10—11月采集大气PM_(2.5)样品,应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其PM_(2.5)的氧化性损伤能力。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70~2489μg·m^(-3),PM_(2.5)质量浓度有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应用TD30(造成30%DNA损伤率所需的颗粒物剂量,μg·mL^(-1))值指示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结果表明,TD30越高,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越弱,全样和水溶部分TD30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44~27480μg·mL^(-1)和481~20434μg·m L^(-1);不论是全样还是水溶部分,其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均表现出随风速减小而增大的变化趋势;沙尘和非沙尘期间全样TD30的平均值分别为9464μg·mL^(-1)和8008μg·mL^(-1),而水溶部分分别为5494μg·mL^(-1)和7822μg·mL^(-1),即沙尘期间采集的颗粒物对体外DNA的氧化性损伤小于非沙尘期间采集的样品,且非沙尘期间采集的样品的全样损伤大于相应的水溶部分样,而沙尘状况下体外DNA的氧化性损伤可能主要来源于水溶成分。全样和水溶部分的TD30平均值与PM_(2.5)平均质量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趋势,说明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对DNA氧化损伤起着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PM2.5
氧化性损伤
质粒DNA评价法
和田市城区
Keywords
PM2.5
oxidative damage
plasmid DNA
Hotan City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M_(2.5)中丙二醛的检测、浓度特征及氧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玉散.吐拉甫
迪丽努尔.塔力甫
苏吾比努尔.热克甫
图尔贡.艾尔肯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买丽克扎提.买合木提
亚力昆江.吐尔逊
米吉提.依明
机构
新疆大学煤炭清洁转化与化工过程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和田地区环境监测站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65007)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OG-2016201624)
文摘
以和田市城区2014年采集的大气PM_(2.5)样品为实验对象,将0.1 g的PM_(2.5)样品膜与2-硫代巴比妥酸(0.2%)和三氯乙酸(20%)混合显色液反应,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通过正交实验来优化PM_(2.5)膜中丙二醛(MDA)的提取及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超声和加热时间40 min、显色剂用量为45 mL时,反应产物在532 nm处具有稳定的最大吸收峰。对和田市城区PM_(2.5)及MDA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市城区4个季节PM_(2.5)平均质量浓度由高到低顺序分别为春季(1 096.67±369.60)μg/m^3、夏季(1 016.16±708.00)μg/m^3、秋季(686.88±525.00)μg/m^3和冬季(214.54±94.70)μg/m^3。MDA平均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1.10~7.75 ng/m^3,其平均值最高为夏季(4.43±1.80)ng/m^3,最低为春季(1.42±0.60)ng/m^3,冬季与秋季相当,分别为(2.93±0.70)ng/m^3和(2.83±0.80)ng/m^3;最终,将PM_(2.5)膜中MDA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TD_(30)(体外DNA氧化损伤达到30%的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无论是全样还是水样的TD_(30)值均随MDA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的趋势。其中,全样与MDA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r=-0.597,显著性P<0.01)。
关键词
PM2.5
和田
丙二醛
氧化损伤
Keywords
PM2.5
Hetian
MDA
oxidative damage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极干旱区大气PM_(2.5)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研究
图尔贡.艾尔肯
迪丽努尔.塔力甫
邵龙义
买丽克扎提.买合木提
亚力昆江.吐尔逊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M_(2.5)中丙二醛的检测、浓度特征及氧化损伤的研究
玉散.吐拉甫
迪丽努尔.塔力甫
苏吾比努尔.热克甫
图尔贡.艾尔肯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买丽克扎提.买合木提
亚力昆江.吐尔逊
米吉提.依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