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孜州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嘉初丹巴 多吉 +3 位作者 郑红 泽旺格玛 刘治容 张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154-2156,共3页
目的:了解藏区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炉城镇,九龙县呷尔镇的汉族中老年人群173例346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选取346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209眼,培... 目的:了解藏区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炉城镇,九龙县呷尔镇的汉族中老年人群173例346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选取346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209眼,培养阳性率60.4%。培养出菌株232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15(49.6%);棒状杆菌60株(25.9%)。康定县姑咱镇、炉城镇的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阳性率分别为69.2%和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09,P>0.05)。九龙县呷尔镇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阳性率为44.3%,分别低于康定姑咱镇、炉城镇的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姑咱镇vs呷尔镇:χ2=13.2002,P<0.05;炉城镇vs呷尔镇:χ2=9.6869,P<0.05)。结论:甘孜州多数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存在细菌;绝大多数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是其结膜囊的优势菌种。区域不同,结膜囊细菌阳性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汉族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回访应用于边远藏区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分析(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嘉初丹巴 郑红 多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23-2028,共6页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评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对术后视力及舒适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方法:对2012年于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建立档案,根据术前是否伴有其它眼科疾病和(或)在出院时是否伴有手术并发症进行分类,...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评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对术后视力及舒适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方法:对2012年于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建立档案,根据术前是否伴有其它眼科疾病和(或)在出院时是否伴有手术并发症进行分类,并对他们在术后3mo进行电话回访,回访评估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是否伴有其它不适。结果:我院在2012年总共行888例白内障手术,678位患者,其中女性364例(54%),大多数患者(93%)术前双眼视力视力严重下降或盲(<6/60)。在记录的881例手术中,主要的术前伴随眼疾:视网膜疾病30例,慢性虹膜疾病11例;主要术中并发症:角膜水肿44例,玻璃体溢出19例。电话回访结果显示:3mo后508位患者(75%)被电话回访至少一次,在其中参加回访评估的588例手术中,485(82%)叙述相比较与出院时"变好"的视力和(或)伴有不舒适,85(15%)"一样"的视力和(或)伴有不舒适,18(3%)"变差"的视力和(或)伴有不舒适。回访结果显示:术后3mo后,伴有术前眼疾和(或)手术并发症患者中叙述视力差和(或)术后不适的比例相比较不伴有术前眼疾和(或)手术并发症患者显著升高(Chi-square=6.575,P=0.037).结论:在出院时那些白内障患者特别需要术后3mo回访是可预料的,而电话回访增加了回访的可能性。而且需要提高处理患者手术并发症或治疗术前伴随眼疾的能力必须通过提高当地的眼科服务能力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视力结果 患者满意度 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甘孜藏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及手术治疗情况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嘉初丹巴 央京 +1 位作者 蒋凤 罗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2-591,共10页
目的调查四川甘孜藏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手术覆盖率及术后效果等,评价该地区防盲治盲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使用可避免盲的快速评估方法(RAAB)对四川省甘孜州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研究。... 目的调查四川甘孜藏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手术覆盖率及术后效果等,评价该地区防盲治盲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使用可避免盲的快速评估方法(RAAB)对四川省甘孜州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研究。参照甘孜州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RAAB软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5000人,每个人群组为50人,共100个人群组。由2个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对所有受检者入户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调查白内障患病率、手术覆盖率、手术障碍和术后效果。结果5000人中,接受检查的总人数为4763人,受检率为95.3%。根据针孔矫正视力和2009年WHO视力损伤标准计算,甘孜州50岁及以上人群中双眼白内障致盲以及重度、中度和轻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分别为0.6%(95%CI:0.4%~0.9%)、0.9%(95%CI:0.6%~1.2%)、2.4%(95%CI:2.0%~2.9%)、5.2%(95%CI:4.6%~5.9%);女性的白内障致盲患病率为0.7%(95%CI:0.4%~1.0%),显著高于男性的0.2%(95%CI: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人群的白内障致盲患病率为2.3%,高于汉族人群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眼数来统计,女性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为60.8%(95%CI:55.5%~65.8%),低于男性的70.1%(95%CI:63.7%~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人数来统计,以优势眼(双眼中视力较好眼)针孔矫正视力<0.05为盲的标准,双眼白内障致盲的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为82.0%(95%CI:75.2%~87.6%)。共计171人未治疗白内障,并接受了白内障手术障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最主要的障碍为“不知道可以接受治疗”,占77.8%;其次为交通不便或无人陪同到医院,占11.7%。共计364眼接受过白内障手术,其中336眼植入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率为92.3%,216眼白内障术后视力≥0.3,占59.3%。结论白内障仍是甘孜州50岁及以上人群盲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白内障依然是甘孜州防盲工作的重点。甘孜州白内障手术覆盖率较高,但白内障手术效果与WHO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参考指标(1998)相比尚欠佳,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患病率 手术 健康调查 可避免盲的快速调查 甘孜藏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藏区复明工程中的应用结果分析
4
作者 嘉初丹巴 郑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Aravind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MSICS)临床效果。方法:对888例各种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在局麻下用Ara-vind手法行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MSICS)。并根据世界防盲组织(WHO)白内障手术登记表,记录... 目的:观察采用Aravind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MSICS)临床效果。方法:对888例各种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在局麻下用Ara-vind手法行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MSICS)。并根据世界防盲组织(WHO)白内障手术登记表,记录并观察术前存在的眼疾,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天内的裸眼及矫正视力,并分析视力差的原因。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对888例白内障施行SICS手术,成功完成人工晶体植入888例(100%)。悬韧带断裂1例,玻璃体溢出4例,晶体后囊破裂5例。术后角膜内皮水肿轻度38例,中度9例,重度1例。术后1天视力(根据WHO分级):好者387例(44%),中等者438例(49%),差者56例(6%),未查视力者7例(1%)。结论:用Aravind手法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简便、经济、视力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悦 郑红 +5 位作者 刘治容 多吉 嘉初丹巴 泽旺格玛 李玉婵 王光进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了解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45例290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290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147眼,培养阳性率50.74%。培养出菌株164株。... 目的了解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45例290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290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147眼,培养阳性率50.74%。培养出菌株164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77株(47.0%)。棒状杆菌46株(28.0%)。结论多数藏族老年人结膜囊存在细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是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藏族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藏族与彝族结膜囊细菌状况对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光进 张悦 +4 位作者 刘治容 郑红 嘉初丹巴 泽旺格玛 李玉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了解藏族与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研究遵循统一的调查流程及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整群抽取四川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145例290眼及居住地地域近似的2个彝族聚居地136例272眼进行眼科检查、问卷... 目的:了解藏族与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研究遵循统一的调查流程及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整群抽取四川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145例290眼及居住地地域近似的2个彝族聚居地136例272眼进行眼科检查、问卷调查并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两组受检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藏族和彝族受检者的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0.7%,彝族为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结膜囊多种细菌共存者占11.6%,彝族为2.6%;藏族人群中多种细菌共存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彝族(P<0.05)。藏族结膜囊中棒状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5.9%,彝族的为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结膜囊中表皮葡萄球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6.6%,彝族人群为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彝族,藏族和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细菌大多为单一菌株,但藏族人多种菌株共存的现象比彝族更为多见。藏族人与彝族人结膜囊细菌菌属有一定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藏族 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郑红 张悦 +5 位作者 多吉 刘治容 嘉初丹巴 泽旺格玛 王光进 李玉婵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甘孜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两个彝族乡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36人272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小时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结膜囊细菌阳性为69.85%(190/272)。培养出菌... 目的了解四川省甘孜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两个彝族乡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36人272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小时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结膜囊细菌阳性为69.85%(190/272)。培养出菌株195株中,表皮葡萄球菌占36.41%(71/195),棒状杆菌占33.85%(66/195)。结论 多数彝族老年人结膜囊存在细菌;绝大多数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是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彝族 中老年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藏区50岁及以上人群中盲患病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嘉初丹巴 央京 +2 位作者 蒋凤 罗莉 张美霞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利用可避免盲的快速调查(RAAB)研究四川省甘孜藏区50岁及以上人群中盲患病率和致盲原因。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使用RAAB系统对四川省甘孜藏区50岁以上居民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000例,根据人口比例,分为100个人群... 目的利用可避免盲的快速调查(RAAB)研究四川省甘孜藏区50岁及以上人群中盲患病率和致盲原因。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使用RAAB系统对四川省甘孜藏区50岁以上居民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000例,根据人口比例,分为100个人群组,每个人群组人数为50例,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分析盲患病率和致盲原因。结果共4763例接受了眼科检查,受检率为95.3%,其中男2087例(43.8%),女2676例(56.2%),藏族4323例(86.5%),汉族523(10.5%),其它少数民族154例(3.0%)。参照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经年龄和性别矫正后,轻度视力损害、中度视力损害、重度视力损害和盲的患病率分别为7.45%、0.9%和1.6%。藏族人群盲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人群。白内障是主要致盲因素(39.4%),其次是黄斑变性(10.6%)和角膜混浊(5.3%)。结论甘孜藏区50岁及以上人群大约58%的盲和67%的重度视力损害是可以避免的,致盲的首位原因是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率 可避免盲的快速调查 甘孜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对照研究
9
作者 多吉 张悦 +5 位作者 郑红 刘治容 嘉初丹巴 泽旺格玛 王光进 李玉婵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8-661,共4页
背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民族结膜囊的菌种分布有所不同,可能与其居住环境有关。了解不同民族结膜囊菌种的分布特点对感染性眼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藏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整群抽取四川甘孜州... 背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民族结膜囊的菌种分布有所不同,可能与其居住环境有关。了解不同民族结膜囊菌种的分布特点对感染性眼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藏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整群抽取四川甘孜州康定县、九龙县各1个藏族聚居地40岁以上藏族人群145人,九龙县1个及康定县2个汉族聚居地汉族人群173人,共计346眼进行调查,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分离鉴定,比较藏族与汉族人群的检查结果。结果受试的藏族和汉族人群的性别及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987,P=0.320;t=1.142,P=0.254),两组人群农牧民和非农业人口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7,JP=0.000)。藏族人群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0.7%,汉族为60.4%,藏族人群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2,P=0.014)。藏族结膜囊多种细菌共存者占11.6%,汉族为11.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7,P=0.869);藏族人群结膜囊中表皮葡萄球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6.6%,汉族人群为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50,P=0.060);藏族人群结膜囊内棒状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5.9%,汉族人群为1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8,P=0.618)。结论四川甘孜州藏区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较汉族中老年人低,藏族和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细菌的种类及分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藏族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藏族中老年人干眼与正常眼结膜囊细菌状况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悦 刘治容 +7 位作者 陈辉 樊映川 多吉 郑红 王光进 李玉婵 嘉初丹巴 泽汪格玛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6,共3页
文献报道西藏拉萨及林芝40—80岁藏族人群中干眼症患病率为19.26%,青海黄南州藏族居民平均泪液分泌量明显低于内地居民。干眼发生会影响眼结膜囊的生理生化环境,这种环境的变化是否影响结膜囊细菌的状况国内国外研究都很少,文献尚... 文献报道西藏拉萨及林芝40—80岁藏族人群中干眼症患病率为19.26%,青海黄南州藏族居民平均泪液分泌量明显低于内地居民。干眼发生会影响眼结膜囊的生理生化环境,这种环境的变化是否影响结膜囊细菌的状况国内国外研究都很少,文献尚无藏族人干眼结膜囊细菌的状况报道。笔者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中老年人干眼的结膜囊细菌状况进行了调查,这是全国首次对藏族干眼结膜囊菌群的调查,并以相同生活环境的藏族正常中老年人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中老年人 眼结膜囊 藏族人群 干眼症 四川省 细菌 甘孜藏族自治州 藏族居民
原文传递
彝族中老年人干眼症与正常眼结膜囊细菌状况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悦 刘治容 +7 位作者 陈辉 樊映川 多吉 郑红 王光进 李玉婵 嘉初丹巴 泽汪格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0-413,488,共5页
目的比较彝族中老年人干眼症与正常人眼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筛查出九龙县两个彝族聚居点的老年人群中干眼症70人140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以同一人群中正常人66人132眼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干眼症组... 目的比较彝族中老年人干眼症与正常人眼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筛查出九龙县两个彝族聚居点的老年人群中干眼症70人140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以同一人群中正常人66人132眼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干眼症组结膜囊细菌阳性率72.1%(101/140),正常组阳性率67.4%(89/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两组间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95.2%(98/103)为革兰阳性菌,正常人群91.1%(82/90)为革兰阳性菌;优势菌种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其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组与正常组中单菌与多菌共存构成比、菌种平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彝族老年人干眼症与正常人结膜囊细菌阳性率差别不明显;两组结膜囊细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优势细菌种属及其构成比相似,均为结膜囊正常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干眼症 彝族
原文传递
四川省甘孜州彝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治容 张悦 +4 位作者 郑红 嘉初丹巴 泽旺格玛 王光进 李玉婵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年第12期899-902,共4页
目的了解彝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分布情况。方法整群抽取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两个彝族乡聚居点的中老年彝族人群136人(272眼),康定县和九龙县汉族聚居地173人(346眼)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比较彝族与汉族人... 目的了解彝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分布情况。方法整群抽取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两个彝族乡聚居点的中老年彝族人群136人(272眼),康定县和九龙县汉族聚居地173人(346眼)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比较彝族与汉族人群结膜囊细菌的情况。结果彝族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69.9%)较汉族(60.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42P=0.015)。彝族和汉族受检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的眼中多数为单一菌种,少数为多种菌种,但两个民族多种菌同时存在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94P=0.001),汉族结膜囊多种细菌共存者(11.0%)较彝族多;彝族和汉族结膜囊的优势菌群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彝族结膜囊表皮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37.4%,汉族为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24P=0.336);彝族结膜囊中棒状杆菌的阳性率为32.1%,汉族人群为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96P=0.000)。结论四川甘孜州藏区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较汉族中老年人高,彝族和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细菌多数为单一菌种,少数为多种菌种共存,汉族多种细菌共存较彝族多,两民族结膜囊的优势菌群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但彝族结膜囊的棒状杆菌阳性率较汉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汉族 中老年人 结膜囊 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