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装置的改良设计
1
作者 赵春晓 张颖 +5 位作者 辛娟娟 江天云 刘群 张雯晰 喻晓春 高俊虹 《上海针灸杂志》 2025年第3期366-368,共3页
“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体表-内脏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而“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其不但具有治疗作用,也有诊断意义。人体耳部有迷走神经分布,并以耳甲区为主,而标准化的耳穴定位图中,内脏穴位... “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体表-内脏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而“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其不但具有治疗作用,也有诊断意义。人体耳部有迷走神经分布,并以耳甲区为主,而标准化的耳穴定位图中,内脏穴位亦位于耳甲,因此从形态和生理功能可以推测耳甲区迷走神经与内脏功能关系重大。神经科学研究发现,迷走神经耳支是迷走神经分布于周围皮肤的分支,含有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中枢突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与孤束核有纤维联系[1],并与内脏传入纤维会聚于迷走神经中枢,具有躯体-内脏反射性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电刺激疗法 经皮电刺激 针灸器械 耳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迷走神经刺激的角度探讨耳穴疗法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颖 赵春晓 +7 位作者 辛娟娟 刘群 周晨 江天云 吴爽 张雯晰 喻晓春 高俊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86-289,共4页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密切相关,因而调节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活性是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耳穴刺激可以激活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发挥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进一步调节...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密切相关,因而调节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活性是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耳穴刺激可以激活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发挥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进一步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达到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目的。本文通过梳理迷走神经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从迷走神经刺激的角度探讨耳穴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一方面,耳穴疗法可以激活迷走神经,平衡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进而发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保护效应;另一方面,耳穴疗法在激活迷走神经的基础上,进一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心肌细胞内钙循环等关键因素,从而缓解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心肌纤维化,抑制心肌重构等心血管疾病进展中的各个环节。本研究可为耳穴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迷走神经 耳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物力学和有限元建模仿真角度探讨针刺手法量学研究的新思路
3
作者 江天云 辛娟娟 +8 位作者 刘群 郭亚婷 田鹏 戴志伟 余亢 王启航 喻晓春 杨浩 高俊虹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1-271,共1页
目的针刺手法是针刺得气和治疗疾病起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刺手法定量化对针刺手法教学传承和临床应用及其标准化意义重大。针刺作用力是表征针刺手法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深入研究针刺过程中针体和穴区组织之间的受力情况不论是对于针刺... 目的针刺手法是针刺得气和治疗疾病起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刺手法定量化对针刺手法教学传承和临床应用及其标准化意义重大。针刺作用力是表征针刺手法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深入研究针刺过程中针体和穴区组织之间的受力情况不论是对于针刺手法的教学和传承还是其标准化都显得尤为重要。有限元建模仿真方法是研究人体组织应力分布和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的常用手段。本文拟从生物力学和有限元建模仿真角度探讨针刺手法量学研究的新思路。方法使用ABAQUS软件建立针灸针和人体组织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实验获取提插手法进针时针体受力最大值为0.3N,然后计算得到使用提插手法时人体组织的受力情况。结果进针时组织的最大von Mises应力为1.182 MPa,发生在针体刺入的部位;针体的最大MISES应力为20.59 MPa,发生在针尖部位。结论将有限元建模仿真方法应用到针刺手法力学参数的量化研究中,可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为针刺手法研究及其传承发展提供量化依据,为不同针刺手法量学规律及针刺手法量学标准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得气 针刺手法量学 针体 针灸针 生物力学 穴区 临床应用 量化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 被引量:167
4
作者 喻晓春 朱兵 +4 位作者 高俊虹 付卫星 逯波 崔海峰 秦联萍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1-973,共3页
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论的问题。联系在腧穴发展历史的初始阶段形成的"以痛为输"的经典概念和现代医学体表-内脏联系理论中内脏病变在体表的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现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腧穴的大小... 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论的问题。联系在腧穴发展历史的初始阶段形成的"以痛为输"的经典概念和现代医学体表-内脏联系理论中内脏病变在体表的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现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随内脏功能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概念及其相应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动态 痛觉过敏 科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阿是穴与穴位特异性 被引量:59
5
作者 喻晓春 高俊虹 付卫星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3-186,190,共5页
中医理论认为,阿是穴是体表具有按之快然或疼痛等特点的位点。从理论上来说,阿是穴包含有具有特异性的经穴和其它常用穴;从功能上来讲,阿是穴实际上与现代医学的牵涉痛的体表部位类似。因此,阿是穴乃是在反映病邪和治疗疾病等两大穴位... 中医理论认为,阿是穴是体表具有按之快然或疼痛等特点的位点。从理论上来说,阿是穴包含有具有特异性的经穴和其它常用穴;从功能上来讲,阿是穴实际上与现代医学的牵涉痛的体表部位类似。因此,阿是穴乃是在反映病邪和治疗疾病等两大穴位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特异性的穴位,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是穴 穴位特异性 牵涉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及“阳陵泉”对腹腔神经节节后纤维放电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喻晓春 宋利明 +1 位作者 马慧敏 高惠合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9-51,共3页
本工作比较了电针“足三里”及“阳陵泉”对腹腔神经节节后纤维放电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电针上述二穴均可抑制上述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放电活动,但二者抑制程度有明显差异,电针“足三里”抑制上述放电的作用比电针“阳陵泉”更大。... 本工作比较了电针“足三里”及“阳陵泉”对腹腔神经节节后纤维放电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电针上述二穴均可抑制上述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放电活动,但二者抑制程度有明显差异,电针“足三里”抑制上述放电的作用比电针“阳陵泉”更大。这一结果表明,不同经穴在功能上具有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神经节 节后纤维放电 足三里 电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禁食犬心肌代谢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喻晓春 孟竞壁 +1 位作者 付卫星 宋利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52-355,共4页
晚近的心脏生理学研究表明,心脏为维持血液循环,一昼夜搏血达8吨之多,同时消耗大量的能量。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冠状动脉提供的氧和代谢底物在心肌线粒体中的氧化磷酸化过程。由于心肌耗能多,使其氧储和高能磷酸键的储量均较少,因此其对能... 晚近的心脏生理学研究表明,心脏为维持血液循环,一昼夜搏血达8吨之多,同时消耗大量的能量。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冠状动脉提供的氧和代谢底物在心肌线粒体中的氧化磷酸化过程。由于心肌耗能多,使其氧储和高能磷酸键的储量均较少,因此其对能、氧缺乏十分敏感。许多研究表明,电针可以改善缺血和缺氧状态下的心脏功能,然而电针对禁食状态下心脏的影响尚未见报导,本工作主要观察了电针对禁食犬心肌游离脂肪酸摄取,心肌葡萄糖摄取及心肌氧耗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实验对象:28只健康杂种犬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14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心肌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禁食犬心肌收缩性的影响
8
作者 喻晓春 孟竞璧 +1 位作者 付卫星 宋利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2年第1期38-40,44,共4页
本实验观察了禁食后机体能量缺乏时犬心肌收缩性的改变及其电针效应,结果表明,禁食组等容收缩相心肌收缩性参数及心肌节段张力参数均较正常组各相应值显著降低;而电针组在电针后,上述各项参数均见明显增加,提示禁食后犬心肌收缩性明显受... 本实验观察了禁食后机体能量缺乏时犬心肌收缩性的改变及其电针效应,结果表明,禁食组等容收缩相心肌收缩性参数及心肌节段张力参数均较正常组各相应值显著降低;而电针组在电针后,上述各项参数均见明显增加,提示禁食后犬心肌收缩性明显受损,电针则可改善禁食后受损的心肌收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食 心肌收缩性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赵素玲 王洪新 +4 位作者 周振华 喻晓春 鲁美丽 宋莹 张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82-1686,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应用Iso 10μmol.L-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及L型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应用Iso 10μmol.L-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及L型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对心肌肥厚的影响。用Lowry法测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细胞体积;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ANP的mR-NA表达;以Fluo-3/AM为荧光探针,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i的变化。结果 APS和VER均能够有效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表现为蛋白质含量降低,体积减小,ANP mRNA表达降低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且APS的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芪多糖对Iso诱导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a2+]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肥大 保护作用 心钠素 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参与黄芪多糖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梁灵君 王洪新 +4 位作者 孙雪芳 喻晓春 鲁美丽 顾洁莹 何海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分别加入APS 25,50和100 mg.L-1作用30 min后再加入TNF-α50μg.L-1作用48 h。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分别加入APS 25,50和100 mg.L-1作用30 min后再加入TNF-α50μg.L-1作用48 h。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细胞体积;RT-PCR检测心肌心钠素(ANP)和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p65和IκBα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外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F-α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增加了52.8%,细胞体积增大了66.7%,ANP和TLR4 mRNA分别增加了60.3%和68.7%,p65蛋白表达增加了50.5%,IκBα蛋白表达减少了43.1%,IL-1β表达增加了5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NF-α模型组相比,APS 50,100 mg.L-1和IκBα阻断BAY11-7082 5μmo.l L-1组蛋白含量、细胞体积、ANP mRNA、TLR4 mRNA、IL-1β和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APS 25 mg.L-1组蛋白含量、细胞体积和ANP mRNA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APS对TNF-α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心肌肥大 炎症反应 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腹主动脉缩窄致大鼠心肌肥厚能量代谢紊乱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莹 王洪新 +4 位作者 张晶 喻晓春 鲁美丽 赵素玲 周振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腹主动脉缩窄(AAC)致大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采用结扎腹主动脉的方法制备AAC模型,1周后ig给予大鼠APS 200,400和800 mg.kg-1,每天1次,共11周。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腹主动脉缩窄(AAC)致大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采用结扎腹主动脉的方法制备AAC模型,1周后ig给予大鼠APS 200,400和800 mg.kg-1,每天1次,共11周。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测定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升降速率(±dp/dtmax),HE染色观察大鼠左室心肌形态学改变;测定左心室乳酸(LAC)、游离脂肪酸(FF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心肌心钠素mRNA(ANPmRNA)表达;测定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AAC模型组的大鼠,MMP明显降低,其他指标均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APS 800 mg.kg-1组HMI,LVMI,LVSP,LVEDP和±dp/dtmax均显著降低(P<0.05);APS 400和800 mg.kg-1组ANP mRNA表达明显下降,MMP明显升高(P<0.05);APS200,400和800 mg.kg-1组LAC水平明显降低(<0.05)。结论 APS能够有效抑制AAC大鼠心肌肥厚并改善其能量代谢紊乱,提高线粒体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心肌肥厚 心钠素 能量代谢 乳酸 游离脂肪酸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两种急性心衰模型的强心作用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马淑骅 胡剑江 +6 位作者 王玉敏 张萌 高俊虹 马琰岩 付卫星 崔海峰 喻晓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黄芪注射液和经典洋地黄类强心药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对戊巴比妥钠和心得安所致不同大鼠急性心衰模型的强心作用。方法: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戊巴比妥钠模型组、戊巴比妥钠模型去乙酰毛花苷组、戊巴比妥钠模型黄芪注... 目的:观察比较黄芪注射液和经典洋地黄类强心药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对戊巴比妥钠和心得安所致不同大鼠急性心衰模型的强心作用。方法: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戊巴比妥钠模型组、戊巴比妥钠模型去乙酰毛花苷组、戊巴比妥钠模型黄芪注射液组、心得安模型组、心得安模型去乙酰毛花苷组和心得安模型黄芪注射液组,每组8只。分别于静脉输入戊巴比妥钠或心得安制作大鼠急性心衰模型,戊巴比妥钠模型去乙酰毛花苷组和心得安模型去乙酰毛花苷组在造模成功后均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1 mg.kg-1),戊巴比妥钠模型黄芪注射液组和心得安模型黄芪注射液组在造模成功后均给予黄芪注射液(4 ml.kg-1),检测各组大鼠在造模成功并稳定20min后,静脉注射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5min、15min、30min、60min和120min各时间点LVSP、+dp/dtmax、HR等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2种造模方法均能使大鼠LVSP、+dp/dtmax、HR显著降低,且在2h内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显示大鼠急性心衰模型制作成功而稳定;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使2种模型大鼠的LVSP、+dp/dtmax均显著升高,心得安模型大鼠黄芪注射液起效更为迅速,于药后5min即出现了明显的正性肌力作用(P<0.05);戊巴比妥钠模型大鼠药后15min才出现心肌收缩力的明显增强(P<0.05)。结论:与戊巴比妥钠所致急性心衰模型相比,心得安诱发的急性心衰模型更适合于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的药理药效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衰 动物模型 去乙酰毛花苷 黄芪注射液 作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肾上腺素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预治疗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高俊虹 付卫星 +1 位作者 晋志高 喻晓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1-435,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站点中cAMP和Gsα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和再灌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实验型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40只雄性大鼠随机...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站点中cAMP和Gsα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和再灌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实验型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加电针(EA)组和缺血再灌注加电针加心得安(EAP)组。观察比较电针预治疗对再灌注10min内心律失常评分、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NC组比较,IR组于再灌注10min内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E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而EAP组心律失常评分与IR组相近,亦明显高于EA组(P<0·01)。各组大鼠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α蛋白表达结果与心律失常评分结果相似。电针预治疗可以明显减低I/R性损伤引发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抑制I/R后引起的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α蛋白的异常升高,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可以抑制其保护作用。结论:电针预治疗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站点中cAMP和Gsα蛋白参与了介导针刺预处理改善上述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预防与控制 心肌再灌注损伤/针灸疗法 电针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1/针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预治疗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抑制心肌细胞内钙振荡的发生 被引量:15
14
作者 秦联萍 高俊虹 +4 位作者 付卫星 逯波 崔海峰 王玉敏 喻晓春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以及单个心肌细胞内钙振荡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C)、缺血再灌组(MIR)、缺血再灌+电针组(EA),每组10只。于造模前连续3 d给予双侧"内关"电针预治疗,电流强度5 ...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以及单个心肌细胞内钙振荡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C)、缺血再灌组(MIR)、缺血再灌+电针组(EA),每组10只。于造模前连续3 d给予双侧"内关"电针预治疗,电流强度5 mA,频率2/15 Hz,持续电刺激30 min。第3次电针结束后,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模型,用低灌流的方法制备离体全心缺血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采用InCytPm 2 High Speed细胞内离子检测系统观察单个心肌细胞钙振荡情况。结果:MIR组于再灌注10 min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NC组明显升高(P<0.05);E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MIR组明显降低(P<0.05)。NC组心肌细胞很少发生细胞内钙振荡,MIR组的心肌细胞可见频发的钙振荡,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EA组的心肌细胞发生钙振荡的次数则明显低于MIR组(P<0.01)。结论:电针预治疗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效应可能是通过减少缺血心肌细胞钙振荡的发生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缺血性心律失常 电针预治疗 钙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经穴与相应非经穴对大鼠心动过缓调节效应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陈采益 徐斌 +2 位作者 喻晓春 王玲玲 常晓娟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12期747-751,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心包经和胃经不同穴位及相应的非穴对心动过缓模型大鼠的调节作用,研究不同经穴间、经穴与非穴的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制作心动过缓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心包经不同经穴(大陵、郄门、曲泽)、胃经不同...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心包经和胃经不同穴位及相应的非穴对心动过缓模型大鼠的调节作用,研究不同经穴间、经穴与非穴的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制作心动过缓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心包经不同经穴(大陵、郄门、曲泽)、胃经不同经穴(解溪、足三里、犊鼻)的效应差异,及与各经穴相应的旁开非穴对心动过缓大鼠心率(HR)、心功能(LVSP、+dp/dtmax、t-dp/dtmax)、平均动脉压(MAP)的调节效应的差异。结果电针心包经的大陵、郄门、曲泽均有改善心动过缓大鼠心率与心功能(LVSP、+dp/dtmax、t-dp/dtmax)作用(P<0.05),提高大鼠心率的效应大小趋势是大陵穴<郄门穴<曲泽穴,统计分析表明,曲泽组与郄门组均优于大陵组(P<0.05);胃经的解溪、足三里、犊鼻中除解溪组外,其余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未呈现显著提高大鼠心率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P>0.05);电针心包经经穴与胃经经穴对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经穴与相应的旁开非穴对心率、心功能及平均动脉压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经脉不同经穴、不同经脉的经穴具有效应特异性,经穴与相应的旁开非经穴的效应量未呈现显著性差异,提示在以小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电针效应研究中,非经穴选择在经穴附近可能是不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特异性 心动过缓 大鼠 电针 非经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俊虹 秦联萍 +5 位作者 逯波 付卫星 崔海峰 王玉敏 王洪新 喻晓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0-302,共3页
从针灸"治未病"理论溯源,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临床意义,针灸对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及其可能机制,以及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优势等方面做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治未病” 心肌缺血 中医理论 针灸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治疗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β-肾上腺素受体的耐受机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高俊虹 付卫星 +1 位作者 晋志高 喻晓春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方法:采用结扎和再灌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缺血... 目的:探讨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方法:采用结扎和再灌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电针(EA)组和缺血再灌注+电针+心得安(EAP)组。电针预处理方法是心肌缺血造模前连续3 d给予双侧“内关”穴电针,每次20 min,观察比较心肌缺血前反复电针预处理对心电图ST段、心肌缺血面积以及β1-肾上腺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NC组比较,IR组在缺血30 min及再灌注10 min后ST段明显抬高(均P<0.01);与IR组比较,EA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降低(均P<0.01),而EAP组ST段抬高幅度与IR组相近,均明显高于EA组(P<0.01)。以梗塞区/危险区比值为指标的观察表明,IR组梗塞区/危险区比值明显高于NC组(P<0.01),而EA组该比值则明显低于IR组(P<0.01),EAP组该比值则与IR组相仿,明显高于EA组(P<0.01)。对β1-肾上腺素受体蛋白的观察表明,IR组该受体蛋白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1),EA组与IR组相比,该蛋白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而EAP组该蛋白含量却明显高于EA组(P<0.05),其值与IR组相近。结论:电针预治疗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结扎引起的ST段抬高,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减少心肌梗塞面积,减低由于I/R导致β1-肾上腺素受体蛋白的过度表达,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可以抑制其保护作用。可见,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β-肾上腺素受体参与了介导针刺预处理改善上述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Β1肾上腺素受体 电针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胶囊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犬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早华 喻晓春 +5 位作者 宋利明 孟竞璧 杨金洪 马洪林 姚志勇 李庆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1-14,275,共5页
于犬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第2、3分支之间结扎冠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了红景天胶囊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犬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景天胶囊能使心肌缺血过程中心肌收缩性增强,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减轻心肌缺血损伤程度,... 于犬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第2、3分支之间结扎冠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了红景天胶囊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犬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景天胶囊能使心肌缺血过程中心肌收缩性增强,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减轻心肌缺血损伤程度,缩小损伤范围,抑制冠脉流量的下降,降低心脏氧提取率,提高冠状静脉窦血 pH 值,防止心肌细胞酸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胶囊 心肌缺血 心肌缺氧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Ⅱ信号通路在黄芪多糖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静 王洪新 +3 位作者 杨娟 鲁美丽 李胜陶 喻晓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09-1114,共6页
目的从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信号通路角度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 目的从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信号通路角度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应用Iso 10μmol·L-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及不同浓度APS对肥大心肌细胞的影响。用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细胞体积;Bradford法测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外液中IL-6和TNF-α的含量;RT-PCR法检测ANP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CaMKⅡδ蛋白的表达。结果普萘洛尔(propranolol,PRO)和APS均能有效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表现为体积减小、总蛋白含量降低及ANP mRNA表达降低,并能有效减少炎症反应,表现为细胞外液中IL-6、TNF-α的含量明显减少,CaMKⅡδ蛋白含量减少,且APS的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芪多糖对Iso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MKⅡ信号通路及减少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细胞 CaMKⅡ炎症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环化酶介导电针预治疗对离体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俊虹 逯波 +7 位作者 崔海峰 张玲 王玉敏 崔晶晶 付卫星 秦联萍 王洪新 喻晓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模拟全心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β-AR信号转导站点中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介导上述针刺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心脏模拟全心缺血(低灌流)模型,观察正常对照(NC)组、缺血再灌注(IR)...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模拟全心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β-AR信号转导站点中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介导上述针刺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心脏模拟全心缺血(低灌流)模型,观察正常对照(NC)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再灌注+电针(EA)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心肌细胞内静息钙水平([Ca2+]i)以及各组心肌细胞在Forskolin作用下钙瞬变的变化。结果:EA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IR组(P<0.01),其心肌[Ca2+]i明显低于IR组(P<0.01),且EA组缺血心肌细胞在Forskolin作用下钙瞬变增加的波幅与相应的IR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预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缺血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改善缺血心肌细胞内钙超载情况,抑制缺血引起的AC活性过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环化酶 电针预治疗 离体模拟全心缺血 钙振荡/钙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