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马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喻其霞 郭文利 +1 位作者 陆雅萍 黄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41-2042,共2页
目的:探讨曲马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评估Ⅰ~Ⅱ级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超前镇痛组切皮前10min静脉给予曲马多针3mg/kg+地塞米松针5mg;对照组切皮前1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 目的:探讨曲马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评估Ⅰ~Ⅱ级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超前镇痛组切皮前10min静脉给予曲马多针3mg/kg+地塞米松针5mg;对照组切皮前1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地塞米松针5mg,观察术后24、48、72h患者安静卧床时的镇痛效果和疼痛评分(VAS评分)及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24、48h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的镇痛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乳腺癌根治术前预先给予曲马多可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曲马多 乳腺癌根治术 超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器负压吸引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喻其霞 陆翔 +1 位作者 郭文利 韩文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188-1189,共2页
目的探索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新方法。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82例,常规置管拔管后其中38例出现皮下积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注射器负压引流法和单纯引流法治疗,对引流时间、... 目的探索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新方法。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82例,常规置管拔管后其中38例出现皮下积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注射器负压引流法和单纯引流法治疗,对引流时间、换药次数和换药费用进行比较。结果前者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后者,换药次数和换药费用也明显低于后者。结论注射器负压引流法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皮下积液 并发症 注射器 负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套管针负压持续引流治疗乳癌术后迟发皮下积液 被引量:1
3
作者 喻其霞 郭文利 +1 位作者 陆翔 黄建棋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经套管针负压持续引流治疗乳癌术后迟发皮下积液的方法。方法确定乳癌术后迟发皮下积液者,取长6cm的18G静脉留置套管针插入积液腔,抽尽液体后接延长管和负压球进行持续负压吸引,并与单次抽吸法作对照。结果经套管针负压持... 目的介绍一种经套管针负压持续引流治疗乳癌术后迟发皮下积液的方法。方法确定乳癌术后迟发皮下积液者,取长6cm的18G静脉留置套管针插入积液腔,抽尽液体后接延长管和负压球进行持续负压吸引,并与单次抽吸法作对照。结果经套管针负压持续引流组和单次抽吸组的引流时间、换药次数和费用分别为3.812±0.92Vs4.933±0.96(天)、1.25±0.45Vs3.13±0.83(次)和24.90±10.68Vs83.60±12.27(元)。结论套管针经皮穿刺置管持续负压引流治疗乳癌术后迟发皮下积液效果好,且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皮下积液 并发症 负压引流 改良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喻其霞 陈彩萍 +3 位作者 韩文兰 顾燕琴 郭文利 许锦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86-586,共1页
关键词 乳腺小叶增生 对照治疗 疗效观察 他莫昔芬 临床观察 良性疾病 乳腺疾病 身心健康 上皮增生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期乳腺炎进展为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冯辉珍 喻其霞 +1 位作者 丁嫦英 朱云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4期1986-1988,共3页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炎进展为乳腺脓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外科收治的105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和35例乳腺脓肿患者资料,整理患者年龄、妊娠史、流产史、乳腺疾病/外伤史、发热程度、发热持续时间、婴儿吸乳方式、每次哺乳...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炎进展为乳腺脓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外科收治的105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和35例乳腺脓肿患者资料,整理患者年龄、妊娠史、流产史、乳腺疾病/外伤史、发热程度、发热持续时间、婴儿吸乳方式、每次哺乳时间、哺乳后是否清洁乳头、乳头(或乳晕)是否发病、抗生素使用、非医护人员按摩史、睡眠姿势、不良情绪14个方面的信息,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乳腺疾病史/外伤史、发热程度、发热持续时间、哺乳后清洁乳头、乳头(或乳晕)是否发病、非医护人员按摩史、睡眠姿势7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乳腺有疾病史/外伤史、哺乳后未清洁乳头、有非医护人员按摩史和睡眠姿势为平躺是哺乳期乳腺炎进展为乳腺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23、2.625、1.754和1.252。结论乳腺有疾病史/外伤史、哺乳后未清洁乳头、有非医护人员按摩史、睡眠姿势为平躺可增加哺乳期乳腺炎进展为乳腺脓肿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脓肿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彩萍 韩文兰 +2 位作者 吴静慧 喻其霞 郭文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86-687,共2页
乳腺癌系全身性疾患,其血行转移常在早期即可发生,且我国乳腺癌患者大都就诊时间偏晚,手术后常需辅以化疗减少肿瘤的转移从而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以往我院传统的静脉给药方法为经外周表浅静脉,常出现穿刺点药液外渗,局部组织红... 乳腺癌系全身性疾患,其血行转移常在早期即可发生,且我国乳腺癌患者大都就诊时间偏晚,手术后常需辅以化疗减少肿瘤的转移从而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以往我院传统的静脉给药方法为经外周表浅静脉,常出现穿刺点药液外渗,局部组织红肿、静脉炎形成、反复穿刺、院内感染发生增加等缺点,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术后化疗 外周静脉置入 中心静脉 导管法 静脉给药方法 血行转移 就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在预防乳腺癌蒽环类化疗致呕吐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彩萍 黄建棋 +3 位作者 陆翔 韩文兰 喻其霞 郭文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485-4486,共2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在预防乳腺癌蒽环类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中的疗效。方法:对129例接受以蒽环类联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接受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针3 mg静推及地塞米松针5 mg静推,B组接受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针3 mg静推,观...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在预防乳腺癌蒽环类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中的疗效。方法:对129例接受以蒽环类联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接受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针3 mg静推及地塞米松针5 mg静推,B组接受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针3 mg静推,观察两组48 h内消化道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的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84.1%和66.7%(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格拉司琼可以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所致呕吐发生,是一种疗效高、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止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地塞米松 化疗 蒽环类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文利 喻其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根治术后 负压引流 乳腺癌 皮瓣坏死 皮下积液 常见并发症 负压球引流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镜定位结合亚甲蓝染色在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彩萍 韩文兰 +2 位作者 许锦华 郭文利 喻其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评价乳管镜结合亚甲蓝染色在伴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0例伴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镜下诊断)患者采用乳管镜检查定位配合亚甲蓝染色,行染色导管及周围乳腺切除,评价... 目的评价乳管镜结合亚甲蓝染色在伴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0例伴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镜下诊断)患者采用乳管镜检查定位配合亚甲蓝染色,行染色导管及周围乳腺切除,评价其疗效。结果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乳腺增生症2例,手术后原导管溢液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术前乳管镜检查结合亚甲蓝染色对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定位准确,手术切除率高,且操作方便,创伤小,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 亚甲蓝染色 导管内乳头状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镜诊断伴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文兰 陈彩萍 +2 位作者 吴静慧 喻其霞 詹利永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13-514,共2页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诊断伴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105例乳头溢液患者应用纤维乳管镜检查,其中发现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对40例患者同时行高频彩超检查,并行手术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诊断伴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105例乳头溢液患者应用纤维乳管镜检查,其中发现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对40例患者同时行高频彩超检查,并行手术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40例中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36例,4例诊断为乳腺增生症,诊断准确率为90%;高频彩超术前检出导管内乳头状瘤25例,诊断准确率为68%。结论乳管镜检查对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优于高频彩超,并可在乳管镜下进行定位活检,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镜 乳头溢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镜在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彩萍 韩文兰 +2 位作者 吴静慧 喻其霞 詹利永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12期32-32,34,共2页
目的评价乳管镜在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2月~200.5年5月收治的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术前乳管镜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乳管镜检出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其中2例无乳头溢液为超声检... 目的评价乳管镜在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2月~200.5年5月收治的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术前乳管镜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乳管镜检出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其中2例无乳头溢液为超声检出。结论乳管镜检查对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率高,并可在乳管镜下进行定位活检等,操作方便,创伤小,具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 导管内乳头状瘤 价值 诊断方法 乳头溢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治疗30例分析
12
作者 韩文兰 陈彩萍 +2 位作者 喻其霞 郭文利 陆翔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145-314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治疗加术后保驾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7年6月30例保乳治疗患者进行回顾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结果30例保乳治疗患者手术顺利,随访6个月~9a,其中1例出现局部复发而行乳房切除,1例出现骨转移,目...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治疗加术后保驾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7年6月30例保乳治疗患者进行回顾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结果30例保乳治疗患者手术顺利,随访6个月~9a,其中1例出现局部复发而行乳房切除,1例出现骨转移,目前处于治疗中,其余未发现复发或转移,生活质量较高,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结论选择合适患者施行保乳手术加术后保驾治疗疗效肯定,规范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 保驾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小管癌6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陆翔 韩文兰 +2 位作者 喻其霞 陈彩萍 郭文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3644-3645,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特征和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小管癌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小管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普及钼靶和高频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改良根治术可作为基层医院主要治疗手... 目的探讨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特征和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小管癌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小管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普及钼靶和高频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改良根治术可作为基层医院主要治疗手段。结论由于小管癌恶性程度低,今后应尽量选择低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对患者的打击,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小管癌 改良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型乳腺化生性癌6例分析
14
作者 陈彩萍 韩文兰 +3 位作者 邬万新 喻其霞 郭文利 陆翔 《现代实用医学》 2009年第11期1236-1237,共2页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型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病理证实为腺鳞癌3例,癌肉瘤2例,梭行细胞化生性癌1例;2例腺鳞癌有腋淋巴结转移,其余均无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型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病理证实为腺鳞癌3例,癌肉瘤2例,梭行细胞化生性癌1例;2例腺鳞癌有腋淋巴结转移,其余均无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ER、PR及Her-2均阴性,CK5/6和(或)EGFR阳性表达。随访时间3~101个月,1例死亡,其余无瘤生存。结论乳腺化生性癌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块,内分泌治疗常不敏感,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术后辅以化疗和(或)放疗,预后与非特殊性浸润性乳腺癌相比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底细胞 乳腺肿瘤 治疗 预后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眠镇痛术在乳房肿块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冰 袁孝忠 +3 位作者 陶素萍 李美华 喻其霞 韩文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乳房肿块 切除术 催眠镇痛术 咪唑安定 氯胺酮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乳腺癌化学治疗中给予乌苯美司片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秋燕 喻其霞 +1 位作者 丁嫦英 朱云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评析在三阴乳腺癌化学治疗中给予乌苯美司片对患者免疫功能与骨髓抑制程度的影响。方法现选取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三阴乳腺癌患者108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4例)与试验组(54例... 目的评析在三阴乳腺癌化学治疗中给予乌苯美司片对患者免疫功能与骨髓抑制程度的影响。方法现选取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三阴乳腺癌患者108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4例)与试验组(54例),2组均行AC-T方案(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化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乌苯美司片口服。通过流式细胞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与化疗结束6个月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外周全血细胞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试验组化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变化差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小(P〈0.05),化疗6个月后试验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提高更为确切(P〈0.05);试验组化疗前后的外周全血细胞下降程度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小(P〈0.05),而化疗后6个月外周全血细胞均有所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化学治疗中应用乌苯美司片有助于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与骨髓抑制程度,患者得以顺利完成整个化疗过程,且近、远期不良反应少,保障患者预后,临床推广价值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化学治疗 乌苯美司片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严重积气时电刀进腹的安全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玲英 喻其霞 +2 位作者 黄冰 张颖 陆雅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高频电刀 腹腔积气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方蒂或内上蒂垂直瘢痕乳房缩小术治疗巨乳症(附13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刚 喻其霞 +1 位作者 郭文利 汪希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907-908,共2页
巨乳症多见于肥胖女性,也可为青春期过度发育以腺体增生表现为主者,也可表现为脂肪增生为主者,或表现为混合性巨乳即弥漫性纤维腺瘤形成致乳房过度增大者。巨乳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作者采用上方带或内上带法垂直瘢痕行乳腺大部切除... 巨乳症多见于肥胖女性,也可为青春期过度发育以腺体增生表现为主者,也可表现为脂肪增生为主者,或表现为混合性巨乳即弥漫性纤维腺瘤形成致乳房过度增大者。巨乳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作者采用上方带或内上带法垂直瘢痕行乳腺大部切除治疗巨乳症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缩小术 治疗方法 垂直瘢痕 巨乳症 上方蒂 腺体增生 肥胖女性 过度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休克
19
作者 张军 喻其霞 吴厚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946-946,共1页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休克 病因分析 结肠憩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及中西医联合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疗效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冯辉珍 喻其霞 +1 位作者 丁嫦英 朱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5期418-423,共6页
哺乳期乳腺炎是产妇哺乳期内的一种常患急症,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母乳喂养,对产妇身心造成较大伤害[1]。西医针对哺乳期乳腺炎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菌、回乳治疗,对于已形成乳腺脓肿的患者多采用乳腺穿刺或切开引流,以达到通畅引流、彻底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是产妇哺乳期内的一种常患急症,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母乳喂养,对产妇身心造成较大伤害[1]。西医针对哺乳期乳腺炎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菌、回乳治疗,对于已形成乳腺脓肿的患者多采用乳腺穿刺或切开引流,以达到通畅引流、彻底治疗的目的。然而上述方法存在诸多缺点,如抗菌治疗虽能有效控制炎症发展,但对于乳管疏通、乳汁排空无明显作用,易导致硬结形成;切开引流则存在切口愈合不佳、乳房留疤、换药频繁、疼痛加剧等问题。哺乳期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是由外邪内侵、脉络郁阻、乳汁淤积、气滞热郁导致[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西医联合 哺乳期乳腺炎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