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专利侵权纠纷审判阶段化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唐雨汉
程德理
-
机构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7,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我国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战略研究”(21&ZD16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专利侵权纠纷“周期长”问题突出,待查明所有涉案事实后作出全部终局裁判的审判模式进一步加剧了漫长诉讼带来的矛盾。从实体审理逻辑出发先行就专利权效力稳定性判断和侵权认定问题组织庭审有利于聚焦攻击防御,并可能在侵权成立前提下促使当事人就损害赔偿金额达成和解。若先行裁判支持原告停止侵害请求,还能显著缩短权利人获得禁令救济的时间。域内外阶段化审判专利侵权案件的程序模式不尽相同,以选择是否适用先行判决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化路径与我国立法和司法现状相适应。针对“先行判决”模式下适用规则供给不足的问题,建议基于专利类型和权利稳定性情况判断部分请求是否达于可为裁判之机并在下判前作裁判独立性审查,可通过基于案情的要件比对决定先行判决与诉中行为保全制度的个案选择并在必要时保障上诉状态中涉禁令判决的执行。
-
关键词
专利侵权纠纷
审判阶段化
权利稳定性
侵权认定
损害赔偿
先行判决
-
分类号
D923.4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作品元素名称在先权益保护研究--以商标确权为视角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唐雨汉
-
机构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
出处
《科学决策》
CSSCI
2021年第9期137-149,共13页
-
文摘
作品名称及作品中诸如角色、场景道具和章节情节等元素的名称因不符合独创性要求而无法受〈著作权法〉保护,但一些知名作品元素名称因其具有的“促销力”能使消费者“移情”于相关衍生商品或服务而具有很大经济价值。如何对作品元素名称的商业化利益进行在先权益保护一直是商标确权司法实践中颇有争议的问题。构建“商品化权(益)”赋权模式因正当性基础缺失而不宜采用,而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权益为基础认定在先权益的保护模式能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更圆融地解决问题。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分别从类型化保护路径建构和具体要件认定标准完善两方面就在先作品元素名称的商标确权保护提出具体建议。
-
关键词
作品元素名称
在先权益
商标确权
商品化权益
反不正当竞争法
-
Keywords
names of work elements
prior rights and interests
formulation of trademark right
merchandis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Anti-Unfair Competition Law
-
分类号
D923.4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G124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