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栓塞治疗动脉瘤出血与CT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向宇燕 詹红招 +1 位作者 董锦疆 唐筱正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547-550,共4页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接受栓塞治疗的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血管痉挛或脑积水的发生率与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上蛛网膜下腔的Hounsfield单位(HU)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本院...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接受栓塞治疗的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血管痉挛或脑积水的发生率与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上蛛网膜下腔的Hounsfield单位(HU)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本院接受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动脉瘤破裂SAH患者71例,测量所有患者每个蛛网膜下腔的HU值,并探讨预测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发生的临界值。结果 患者年龄(60.88±12.26)岁,17名(23.9%)出现血管痉挛,20名(28.2%)出现脑积水。发生血管痉挛患者中Hunt-Hess 2级(P=0.021)和改良Fisher量表2级(P=0.001)的比例更高,发生脑积水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大(P=0.006),Hunt-Hess2级(74%对51%,P=0.025)和改良Fisher量表2级(P=0.037)的比例也更高。血管痉挛组的侧裂池的平均HU值(P<0.001)和基底池的平均HU值(P=0.003)较高。脑积水组,只有基底池HU值显著更高(P=0.016)。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结果显示侧裂池HU cutoff值为50.375(灵敏度:0.692,特异度:0.683),基底池HU cutoff值为44.875(敏感度:0.615,特异度:0.659)。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70岁和侧裂池HU值是神经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脑CT上蛛网膜下腔的HU值可以有效预测动脉瘤破裂SAH患者的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圈栓塞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结核合并肺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唐筱正 刘辰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0期3503-3504,共2页
肺结核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显示,有26%左右的肺结核患者合并肺癌,且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肺癌的比例更高[1]。一般而言,因单纯性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具有高度相似的呼吸道症状,所以... 肺结核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显示,有26%左右的肺结核患者合并肺癌,且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肺癌的比例更高[1]。一般而言,因单纯性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具有高度相似的呼吸道症状,所以诊断与治疗难度相对较大[2]。再加上老年人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漏诊率与误诊率高[3]。为了改善老年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预后,需及早寻找一种科学的诊断方式对其做出明确诊断[4]。研究显示,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及肺癌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具有扫描范围大、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等诸多优点[5]。为此,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老年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中,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肺癌 肺结核患者 漏诊率 误诊率 多层螺旋CT 传染性疾病 呼吸系统 扫描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 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脊柱骨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唐筱正 丁忠祥 黄恩铭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3期584-585,共2页
目的分析1.5T 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予以1.5T MRI与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分析1.5T MRI与多层螺旋CT检查诊... 目的分析1.5T 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予以1.5T MRI与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分析1.5T MRI与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脊柱骨折的特点及准确率。结果76例脊柱骨折患者均经手术确诊,受损椎节共113节,其中,多椎体骨折44例,单椎体骨折32例。1.5T MRI检查诊断出73例,诊断正确率为96.05%;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出69例,诊断正确率为90.79%;1.5T MRI检查诊断脊柱骨折的正确率略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3,P=0.326)。1.5T 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脊柱韧带损伤、脊髓损伤及骨髓挫伤,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脊柱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椎管狭窄程度及骨折碎片移位。结论1.5T MRI与多层螺旋CT均可用于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可为手术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折 MRI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区肿块的CT诊断
4
作者 唐筱正 胡建妙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4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的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方法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16例,包括涎腺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5例,涎腺外肿块4例(神经鞘瘤2例,淋巴结转移2例),另有慢性腮腺炎1例。结果6例涎腺良性肿瘤中5例呈圆形或椭圆形,1例呈...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的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方法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16例,包括涎腺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5例,涎腺外肿块4例(神经鞘瘤2例,淋巴结转移2例),另有慢性腮腺炎1例。结果6例涎腺良性肿瘤中5例呈圆形或椭圆形,1例呈多结节分叶,增强后均匀强化。6例肿物较边缘清楚,密度较均匀。5例涎腺恶性肿瘤轮廓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结构受侵,密度不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涎腺区肿块的部位、边界、包膜、密度及茎突移位情况是鉴别肿瘤良恶性的主要依据,认为CT对肿瘤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及涎腺内外肿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区肿块 CT诊断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涎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菌肿临床X线表现
5
作者 唐筱正 胡建妙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足菌肿的临床X线征像,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足菌肿的临床资料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33例180块骨受累,其中多骨受侵27例,单骨改变6例。受累部位为跖骨(42块)、楔骨(33块)、趾... 目的探讨足菌肿的临床X线征像,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足菌肿的临床资料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33例180块骨受累,其中多骨受侵27例,单骨改变6例。受累部位为跖骨(42块)、楔骨(33块)、趾骨(26块)、舟骨(10块)、骰骨(11块)、距骨(9块)、跟骨(8块)、胫骨(1块)、腕骨(22块)、掌骨(12块)、指骨(6块)。X线改变为侵蚀性骨质破坏20例,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侵蚀性破坏伴增生硬化3例,增生硬化2例;骨干增粗和皮质增厚5例;骨膜反应6例。9例邻近骨质疏松,7例关节间隙狭窄,受累关节面模糊。2例在病灶内有条片状死骨。结论足菌肿菌病病变范围广泛,易累及多骨,也可发生在手部,骨质以侵蚀性及溶骨性破坏为主要X线表现,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相似,但也各有其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菌肿 霉菌 骨髓炎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肿瘤和囊肿的常规X线平片与CT检查比较
6
作者 唐筱正 《浙江医学教育》 2010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平片、全颌曲面体层和CT成像3种影像检查学在颌骨肿瘤和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分析3种检查方法对颌骨肿瘤和囊肿显示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CT能清楚显示颌骨肿瘤的全貌,尤其是病变的范围、骨质破坏... 目的:探讨X线平片、全颌曲面体层和CT成像3种影像检查学在颌骨肿瘤和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分析3种检查方法对颌骨肿瘤和囊肿显示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CT能清楚显示颌骨肿瘤的全貌,尤其是病变的范围、骨质破坏和钙化。结论:CT对颌骨肿瘤和囊肿的检查率优于常规X线平片和全颌曲面体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它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和向周围软组织侵犯的情况。常规X线对显示病变范围和内部结构情况价值有限,但显示病变与牙齿关系较CT优越。CT不能取代平片的常规检查,平片仍是诊断本病的首选和基本方法,3者结合能提高肿瘤显示的准确性,对颌骨肿瘤和囊肿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肿瘤 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