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籼米淀粉基风味微胶囊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1
作者 胡欣月 董武恒 +2 位作者 黄永春 唐湘毅 张昆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9,共6页
以壳聚糖、籼米淀粉为包合风味壁材,包合正辛醇(NOA)风味,探究二元基质风味微胶囊在结构和理化性质上的变化。通过FT-IR、XRD、SEM等表征技术证明了复合基质成功包合风味分子,其复合物呈现V6Ⅱ-(NOA)型结晶结构。采用质构仪和流变仪研... 以壳聚糖、籼米淀粉为包合风味壁材,包合正辛醇(NOA)风味,探究二元基质风味微胶囊在结构和理化性质上的变化。通过FT-IR、XRD、SEM等表征技术证明了复合基质成功包合风味分子,其复合物呈现V6Ⅱ-(NOA)型结晶结构。采用质构仪和流变仪研究二元复合风味微胶囊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元基质复合微胶囊与淀粉基风味复合物相比,硬度、咀嚼性明显下降,黏度、弹性和恢复力均显著提高。此外,二元复合微胶囊动态模量显著提高,提高的大小次序为添加壳聚糖分子量为1000000>50000>200000>50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淀粉 风味分子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
2
作者 刘纯友 唐湘毅 +2 位作者 田艳 许金蓉 杨小龙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4期58-60,78,共4页
食品分析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核心实验课程之一,具有知识面广、难度大、实践性强的特点。针对目前食品分析实验教学存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实验课程评价方式等问题,提... 食品分析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核心实验课程之一,具有知识面广、难度大、实践性强的特点。针对目前食品分析实验教学存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实验课程评价方式等问题,提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食品分析实验 混合式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添加量对大米淀粉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昊翊 张昆明 +1 位作者 唐湘毅 黄永春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32-137,共6页
为探究壳聚糖添加量对大米淀粉老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对添加不同添加量壳聚糖的老化大米淀粉进行测试,以老化大米淀粉的回生焓值、R值以及相对结晶度等3项指标来评价壳聚糖添加量对大米淀粉... 为探究壳聚糖添加量对大米淀粉老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对添加不同添加量壳聚糖的老化大米淀粉进行测试,以老化大米淀粉的回生焓值、R值以及相对结晶度等3项指标来评价壳聚糖添加量对大米淀粉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壳聚糖使老化大米淀粉回生焓值增大;FTIR分析结果证实了添加壳聚糖使老化大米淀粉的短程有序性降低;壳聚糖添加量为0.5g(占淀粉干重3.3%)时,淀粉短期回生阶段的短程有序性最低,添加量为0.4g(占淀粉干重2.7%)时,淀粉长期回生阶段的短程有序性最低;老化大米淀粉结构的长程有序性同壳聚糖添加量有关:壳聚糖添加量为0.1g(占淀粉干重0.7%)时,壳聚糖能降低淀粉的相对结晶度,添加量增加到0.5g(占淀粉干重3.3%)后,壳聚糖增大淀粉的相对结晶度,且老化时间越长,使淀粉相对结晶度增大所需的壳聚糖添加量越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拓宽壳聚糖的应用范围,也为淀粉老化的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淀粉 壳聚糖 老化 短程有序性 长程有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OBE教学理念为导向的《制糖工艺学导论》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4
作者 唐湘毅 黄永春 刘容 《广西糖业》 2024年第4期273-277,共5页
《制糖工艺学导论》是广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对构建学生制糖工艺理论体系及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分析发现其食品专业《制糖工艺学导论》教学体系中存在实践教学观念落... 《制糖工艺学导论》是广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对构建学生制糖工艺理论体系及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分析发现其食品专业《制糖工艺学导论》教学体系中存在实践教学观念落后、实践设施有待更新和实践教学活动与食品专业融合度不高等不足;结合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出《制糖工艺学导论》课程相关实践教学应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多效合一协同育人平台、推动教学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改革实践教学评分体系等构建基于OBE教学理念制糖工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以期为培养具备扎实制糖工艺理论知识的食品专业人才提供新思路,并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糖工艺学 工程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功能性成分的提取、鉴定及其活性评价
5
作者 文卓 黄永春 唐湘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9,共9页
油茶籽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食用植物油的重要原料。为了探明其有效成分,文章首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其中,顺-十八碳烯酸、n-十六酸、7-丁基苯并[a]蒽等成分的含量较高,并发现生育酚、角鲨烯等活性成分... 油茶籽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食用植物油的重要原料。为了探明其有效成分,文章首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其中,顺-十八碳烯酸、n-十六酸、7-丁基苯并[a]蒽等成分的含量较高,并发现生育酚、角鲨烯等活性成分。随后采用超声强化溶剂提取法对油茶籽中的功能性因子进行提取,并探究了超声温度、pH、乙醇浓度、料液比对活性成分提取率的影响。4个因素对酚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pH>超声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且超声温度和乙醇浓度的交互作用最强。通过响应面优化后,得到总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45℃、乙醇浓度40%、料液比1∶10、pH 4。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半抑制浓度IC_(50)为39.72 mg/mL,其在抗炎、抗肿瘤领域的功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索氏提取 超声强化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盐降解壳聚糖的研究
6
作者 马小媛 董武恒 +2 位作者 罗佐帆 唐湘毅 黄永春 《大众科技》 2024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文章采用合成的离子液体1-丙基-3-甲基咪唑溴盐([Pmim]Br)与磷钨酸合成1-丙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Pmim]_(3)PW_(12)O_(40))的杂多酸盐,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后,考察杂多酸盐的添加量、双氧水体积分数、乙酸体积分数、反应... 文章采用合成的离子液体1-丙基-3-甲基咪唑溴盐([Pmim]Br)与磷钨酸合成1-丙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Pmim]_(3)PW_(12)O_(40))的杂多酸盐,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后,考察杂多酸盐的添加量、双氧水体积分数、乙酸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壳聚糖质量浓度6个因素对壳聚糖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杂多酸盐是一种高效且优良的固相催化剂,在壳聚糖质量浓度为10 g/L、杂多酸盐的添加量为1.54μmol/mL、双氧水体积分数为4%、乙酸体积分数为0.75%、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50℃的条件下,壳聚糖降解产物的特性黏度下降率为95.64%,此研究可为壳聚糖降解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盐 磷钨酸 壳聚糖 降解 特性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分离技术澄清亚法糖厂清汁的研究
7
作者 唐湘毅 苏芬芬 +1 位作者 田雯 孙卫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6-60,共5页
运用磁分离技术对亚硫酸法糖厂的清汁进行初步的澄清研究,以糖汁的纯度和色值为主要的参考指标。探究了磁粉加入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磁场强度这4个因素对澄清效果的影响,并对重要的影响因素做系统的正交试验。综合各指标,以色值为... 运用磁分离技术对亚硫酸法糖厂的清汁进行初步的澄清研究,以糖汁的纯度和色值为主要的参考指标。探究了磁粉加入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磁场强度这4个因素对澄清效果的影响,并对重要的影响因素做系统的正交试验。综合各指标,以色值为指标的最佳组合为:磁铁粉用量0.1g/150mL,磁场强度为最大,搅拌速度100r/min,搅拌时间3min,在最优条件下所得的平均纯度为88.77%,色值为1859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分离 亚硫酸法 色值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米曲霉发酵甘蔗糖蜜生产曲酸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戴莉 田雯 +3 位作者 崔媛媛 唐湘毅 苏芬芬 孙卫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5-179,共5页
以甘蔗糖蜜为原料,采用聚氨酯泡沫固定米曲霉进行发酵试验,探究聚氨酯泡沫固定化米曲霉的条件,及固定化米曲霉发酵糖蜜的最优条件。试验得出,固定化最优条件为:聚氨酯泡沫载体最佳尺寸为2 mm×2 mm×2 mm,最佳填充量为1.0 g/60 ... 以甘蔗糖蜜为原料,采用聚氨酯泡沫固定米曲霉进行发酵试验,探究聚氨酯泡沫固定化米曲霉的条件,及固定化米曲霉发酵糖蜜的最优条件。试验得出,固定化最优条件为:聚氨酯泡沫载体最佳尺寸为2 mm×2 mm×2 mm,最佳填充量为1.0 g/60 m L发酵液,曲酸最高浓度可达15.43 g/L,用此固定化酶发酵酸处理的糖蜜,当糖蜜培养基中糖浓度80 g/L时,获得的曲酸最高浓度为9.0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糖蜜 曲酸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剪切—反相细乳液法制备负载氯沙坦淀粉纳米粒
9
作者 段超 张昆明 +2 位作者 黄永春 郑建滨 唐湘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1,18,共7页
目的:探究高速剪切—反相细乳液交联法制备负载氯沙坦淀粉纳米粒的可行性。方法:以氯沙坦为模型药物、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考察淀粉溶液浓度、三偏磷酸钠添加量、交联时间和剪切速率对淀粉纳米粒粒径和产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光学显微摄... 目的:探究高速剪切—反相细乳液交联法制备负载氯沙坦淀粉纳米粒的可行性。方法:以氯沙坦为模型药物、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考察淀粉溶液浓度、三偏磷酸钠添加量、交联时间和剪切速率对淀粉纳米粒粒径和产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光学显微摄像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负载氯沙坦淀粉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纳米粒制备的最佳工艺为淀粉溶液浓度15%,三偏磷酸钠添加量25%,交联时间3 h,剪切速率5 000 r/min,该条件下制得的纳米粒粒度最小为755.2 nm,产率可达69.5%;光学显微摄像显示纳米粒形态圆整,颗粒饱满且均为球形;FTIR显示氯沙坦成功负载于淀粉纳米粒中;XRD显示纳米粒以无定形结构存在。结论:高速剪切耦合反相细乳液交联法可以制备出小粒径的载药淀粉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细乳液法 高速剪切 淀粉纳米粒 三偏磷酸钠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