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yostatin基因沉默绵羊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8
1
作者 唐大运 朱化彬 +5 位作者 吴健敏 杜卫华 王栋 赵学明 陈汉忠 林秀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68-1373,共6页
旨在获得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沉默的成纤维细胞系,为进一步探索Myostatin的调控机理,获得Myostatin的基因沉默的转基因羊奠定基础。针对小尾寒羊Myostatin的基因序列,设计4条siRNA干扰序列,构建pSilencer干扰载体,转染... 旨在获得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沉默的成纤维细胞系,为进一步探索Myostatin的调控机理,获得Myostatin的基因沉默的转基因羊奠定基础。针对小尾寒羊Myostatin的基因序列,设计4条siRNA干扰序列,构建pSilencer干扰载体,转染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进行筛选;构建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病毒,感染成纤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选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予以测序鉴定并检测沉默效果。结果,获得Myostatin基因沉默效率约90%的RNA干扰片段PSL1,包装病毒获得滴度为1×108的病毒颗粒,流式细胞技术分选得到纯度达99%的Myostatin基因沉默成纤维细胞系。采用慢病毒感染接合流式细胞术分选,能较快获得无抗性标记的转基因阳性细胞系,为培育Myostatin基因沉默的转基因羊及探索Myostatin的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生长抑制素 RNA干扰 慢病毒 绵羊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崂山奶山羊Myostat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大运 陈晓亮 +6 位作者 吴健敏 朱化彬 杜卫华 王栋 赵学明 陈汉忠 林秀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试验克隆了崂山奶山羊Myostatin基因序列,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了其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本研究通过从崂山奶山羊肌肉组织中提取RNA,反转录后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出Myostatin基因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转染成纤维细胞,采... 试验克隆了崂山奶山羊Myostatin基因序列,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了其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本研究通过从崂山奶山羊肌肉组织中提取RNA,反转录后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出Myostatin基因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转染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方法验证其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出崂山奶山羊Myostatin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大小为1128bp,GenBank登录号:GU377303.1;构建pcDNA-MSTN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成纤维细胞48h后通过RT-PCR检测,结果显示,Myostatin表达量显著增加,表明成功构建pcDNA-MSTN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yostatin的生物学功能及转基因羊培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奶山羊 肌肉生长抑制素 真核表达载体 成纤维细胞 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栩 王华俊 +5 位作者 林贤 陈汉忠 曹池 唐大运 孟盟 刘明如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95-1399,共5页
【目的】制备大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单克隆抗体,为大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防治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杂交瘤技术,以大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并用ELISA、硫氰酸盐洗脱法等方法鉴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 【目的】制备大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单克隆抗体,为大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防治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杂交瘤技术,以大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并用ELISA、硫氰酸盐洗脱法等方法鉴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间接ELISA筛选及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5株大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6D3、6B4、7D2、7D1和7D4。经鉴定,发现5株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为90~110条,均大于亲本细胞,其亚类鉴定分别属于IgG2b、IgM、IgM、IgG1和IgM,其轻链均为κ型;5株单克隆抗体(6D3、6B4、7D2、7D1、7D4)的上清效价分别为1:400、1:3200、1:25600、1:6400和1:6400,腹水效价分别为1:104、1:104、1:105、1:107和1:106;而表位测定结果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中,6D3与7D1、7D2以及7D4与7D1、7D2作用于不同表位,6D3与6B4可能识别同一表位或重叠表位,或同一表位有空间位阻,7D4与6D3以及6B4与7D4、7D1、7D2可能具有空间位阻;5株单克隆抗体的相对亲和力为:6B4>7D4>7D1>6D3>7D2;5株杂交瘤细胞株均能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结论】制备获得的分泌排泄抗原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大片吸虫病的诊断和免疫机理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吸虫 分泌排泄抗原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特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伊氏锥虫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木荣 曾小飞 +4 位作者 陈汉忠 李晓栩 唐大运 白波 吴桂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7,共6页
利用伊氏锥虫的优势变异型虫体作为可溶性抗原,通过试验研究和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水牛伊氏锥虫间接ELISA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实验感染样本的检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一种有效的ELIAS方法,为广西水牛伊氏锥虫... 利用伊氏锥虫的优势变异型虫体作为可溶性抗原,通过试验研究和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水牛伊氏锥虫间接ELISA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实验感染样本的检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一种有效的ELIAS方法,为广西水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水牛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P实时浊度法检测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吴少云 唐大运 +1 位作者 李琳 石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2,共4页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针对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外源基因与内源基因结合处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浊度仪实时监测扩增过程,建立Bt63品系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并对反应温度、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和实际样品检测能力进行初...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针对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外源基因与内源基因结合处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浊度仪实时监测扩增过程,建立Bt63品系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并对反应温度、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和实际样品检测能力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LAMP实时浊度法能够特异性检测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其最低检出限为0.01%,是普通PCR方法的10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转基因水稻 实时浊度法 外源基因 内源基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实时荧光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量:4
6
作者 易敏英 凌莉 +3 位作者 刘助红 叶蕾 唐大运 石磊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31-1135,共5页
为了更加准确、快速地检测进出口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基因设计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结合ESEQuant tube scanner来对扩增结果进行实时检测。结果显示:该引物扩增效... 为了更加准确、快速地检测进出口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基因设计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结合ESEQuant tube scanner来对扩增结果进行实时检测。结果显示:该引物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1-10 CFU/反应,约为荧光PCR的100倍)。126株副溶血性弧菌,恒温荧光法检测出126株,荧光PCR的方法检测出121株。恒温实时荧光检测仪与荧光PCR仪类似,均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实时监测和熔解曲线分析,表明该恒温实时荧光检测仪可广泛应用于基础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的临床初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实时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进会 陈文 +6 位作者 黄伟 李红梅 石磊 邱杨 刘建丽 叶蕾 唐大运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5期42-46,共5页
根据VHSV的较为保守的glyG基因,设计了三套LAMP引物,筛选出扩增效率最优的第二套引物VHSV-2,引入其环引物以加快其反应。采用ESE-Quant tube scanner(德国QIAGEN公司)恒温实时荧光反应及检测平台,反应温度为63℃,恒温下30min内可得出结... 根据VHSV的较为保守的glyG基因,设计了三套LAMP引物,筛选出扩增效率最优的第二套引物VHSV-2,引入其环引物以加快其反应。采用ESE-Quant tube scanner(德国QIAGEN公司)恒温实时荧光反应及检测平台,反应温度为63℃,恒温下30min内可得出结果。同时评价VHSV引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灵敏度结果显示其检测限可达到4.5pg每反应,与几种重要的病原RNA均无交叉反应。本文建立的检测VHSV的RT-LAMP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LAMP检测方法可作为VHSV的快速诊断工具,适合VHSV的现场快速检测和大规模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恒温实时荧光 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进会 唐大运 +5 位作者 黄伟 邱杨 刘建丽 叶蕾 石磊 李红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12期53-58,共6页
建立了一套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用于IHNV的检测。根据IHNV的保守基因glyG,设计合成3套LAMP引物,LAMP反应在63℃下进行,引入环引物后,第3套LAMP引物显示出良好的扩增效率。以ESE-Quant tube scanner为恒温... 建立了一套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用于IHNV的检测。根据IHNV的保守基因glyG,设计合成3套LAMP引物,LAMP反应在63℃下进行,引入环引物后,第3套LAMP引物显示出良好的扩增效率。以ESE-Quant tube scanner为恒温反应及检测平台,对IHNV进行实时荧光检测,反应在40 min内可得出结果。本研究建立的IHNV实时荧光LAMP法检测限达到3.6 pg。特异性试验表明仅IHNV发生特异性扩增,而SVCV、VHSV、HRV、PFRV以及IPNV均不发生反应。所建立的恒温实时荧光检测法操作简单、反应迅速,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引入的ESE-Quant tube scanner平台设备要求低,同时使扩增过程数字化和自动化,适合IHNV的现场检测和大规模疫病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 恒温实时荧光 ESE Quanttube SCANN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鱼类弹状病毒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珍容 陈进会 +3 位作者 陈洵 唐大运 石磊 颜其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6-860,共5页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是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3种鱼类弹状病毒。为建立这3种鱼类弹状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设计合成针对这3种病毒系列引物,并在扩增反应体系中...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是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3种鱼类弹状病毒。为建立这3种鱼类弹状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设计合成针对这3种病毒系列引物,并在扩增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通过恒温荧光检测仪Deaou-308C扩增检测,分别建立了这3种病毒的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RNA扩增(RT-LAMP)方法。经反应条件的优化,检测结果显示,这3种方法分别对SVCV、VHSV和IHNV 3种弹状病毒具有特异性的扩增反应,对传染性胰坏死病毒、狗鱼弹状病毒和牙鲆弹状病毒核酸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试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4.0×104拷贝/μL、5.4×104拷贝/μL、4.3×104拷贝/μL。该方法在63℃下保温40 min可以完成检测,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通过恒温实时荧光检测仪可实时检测及自动判读检测结果,适合现场检测和口岸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弹状病毒 恒温荧光定量 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