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载高光谱Hyperion数据在海滩涂调查应用中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唐伯惠 姜小光 +2 位作者 唐伶俐 习晓环 戴昌达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81-87,共7页
以江苏苏北地区为研究区,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世界上星载传感器中光谱分辨率最高的EO-1卫星Hyperion数据的基本特点和处理方法,研究了将图像的灰度值转变为辐射能量值和反射率的方法和步骤,并选取了15类典型地物,进行了样本采集、辐射亮... 以江苏苏北地区为研究区,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世界上星载传感器中光谱分辨率最高的EO-1卫星Hyperion数据的基本特点和处理方法,研究了将图像的灰度值转变为辐射能量值和反射率的方法和步骤,并选取了15类典型地物,进行了样本采集、辐射亮度和反射率反演,最后对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概括了苏北沿海滩涂典型地物的基本光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EO-1 HYPERION数据 辐射亮度 反射率 定量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2C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验证——以黄河源区玛曲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亚维 宋小宁 +2 位作者 唐伯惠 李召良 冷佩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2,共5页
地表温度是气候、水文和生态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参数,在地表水量和能量平衡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强烈的异质性是地表温度反演精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以黄河源区玛曲为研究区,评估FY-2C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精度,为将... 地表温度是气候、水文和生态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参数,在地表水量和能量平衡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强烈的异质性是地表温度反演精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以黄河源区玛曲为研究区,评估FY-2C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精度,为将来温度反演算法和产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首先,以与FY-2C相同空间分辨率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MOD11B1)为地表温度真值,对反演的地表温度进行了验证;然后,利用研究区内20个采样点的土壤温度(5 cm)实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FY-2C地表温度与MODIS温度产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72-0.95之间,均方根误差在0.44-3.87 K之间,平均均方根误差为1.90 K;反演结果和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FY-2C 劈窗算法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SR-E微波数据反演裸地地表温度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曾林 唐伯惠 李召良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7,共4页
利用AMSR-E被动微波数据,以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搭载在同一颗卫星上的AMSR-E传感器和MODIS传感器同步观测成像的特点,将MODIS数据反演得到的裸地地表温度产品进行尺度上推,作为AMSR-E像元尺度的地表真实温度,在分析AMSR-E不... 利用AMSR-E被动微波数据,以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搭载在同一颗卫星上的AMSR-E传感器和MODIS传感器同步观测成像的特点,将MODIS数据反演得到的裸地地表温度产品进行尺度上推,作为AMSR-E像元尺度的地表真实温度,在分析AMSR-E不同通道微波探测值所包含的不同信息特点的基础上,选出反演裸地地表温度较为有效的探测通道,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经尺度上推后对应AMSR-E尺度的MODIS地表温度与AMSR-E各通道亮温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利用AMSR-E被动微波数据反演裸地地表温度的算法。经验证,反演计算的裸地地表温度误差在±3K之间。该方法不仅对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反演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裸地地表温度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地球观测系统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ODIS数据计算中国地表短波净辐射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君 唐伯惠 《遥感信息》 CSCD 2008年第3期60-65,共6页
地表短波净辐射是辐射能量的重要收入部分,对研究地表辐射平衡、地气能量交换以及各种天气气候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国际上利用卫星数据计算地表短波净辐射大多采用空间分辨率较低的宽通道反照率数据(如ERBE卫星数据,空间分... 地表短波净辐射是辐射能量的重要收入部分,对研究地表辐射平衡、地气能量交换以及各种天气气候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国际上利用卫星数据计算地表短波净辐射大多采用空间分辨率较低的宽通道反照率数据(如ERBE卫星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5km),这难以满足局部尺度的能量平衡和蒸散等研究的需要。本文利用空间分辨率达1km的窄通道多光谱MODIS卫星数据,通过相关处理计算,无需气象数据和地面测量数据的参与,就获得了中国的地表短波净辐射通量分布图。经与禹城地区地面实测数据对比可知,晴空时均方根误差小于20 W/m2,有云时均方根误差小于35 W/m2,表明本文使用的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方法适合中国范围地表短波净辐射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短波净辐射 反照率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估算地表水热通量的研究
5
作者 刘翔舸 王鹏新 +2 位作者 唐伯惠 黄健熙 陶欣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3-399,共7页
采用了顺序同化方法,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耦合一个简单陆面过程模型,从而完成了改善地表水热通量估算精度的研究工作。在建立同化系统的过程中,对同化系统的模型误差进行了探讨和设定,并通过已建立的同化系统对EnKF中的集合大小设... 采用了顺序同化方法,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耦合一个简单陆面过程模型,从而完成了改善地表水热通量估算精度的研究工作。在建立同化系统的过程中,对同化系统的模型误差进行了探讨和设定,并通过已建立的同化系统对EnKF中的集合大小设定进行了试验。利用山东禹城试验站提供的站点实测数据与MOD16产品数据,进行同化系统的驱动和通量结果的验证。结果表明,以EnKF方法的数据同化系统能较好地完成对地表水热通量的估算,通过与MODIS ET(MOD16A2)产品的对比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适用性,能较准确地对地表水热通量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卡尔曼滤波 陆面过程模型 地表温度 顺序滤波的同化 地表水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雪的热红外偏振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婷婷 李召良 +2 位作者 唐伯惠 孙玮琪 赵云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48-1853,共6页
积雪直接影响地表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运用热红外偏振技术对新雪的发射光谱特性进行研究,可为热红外遥感监测雪的热辐射偏振特性定量研究提供基础,对加深对全球变暖理解及制定相应对策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 积雪直接影响地表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运用热红外偏振技术对新雪的发射光谱特性进行研究,可为热红外遥感监测雪的热辐射偏振特性定量研究提供基础,对加深对全球变暖理解及制定相应对策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波段对新雪热红外偏振特性影响很大,其偏振辐亮度(L)表现为:LCH1〉LCH3〉LCH4〉LCH2,偏振亮温(T)表现为:TCH4〉TCH1〉TCH2〉TCH3,在探测角50°偏振角90°处出现最大值而在探测角30°偏振角75°处存在最小值,利用CH3偏振亮温数据分析新雪热辐射偏振特性效果更优。探测角对新雪的偏振亮温影响极其显著,表现为:T10P30〉P40〉P20〉P10〉P50。偏振角对新雪亮温影响呈线性关系,在0-135°范围,每单位偏振角偏振亮温增加约0.003℃,这为新雪偏振亮温预测提供可能,在研究探测角对新雪偏振亮温影响时可忽略波段造成的差异。相对方位角对新雪的热辐射偏振特性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由物质表面粗糙程度与组织结构差异导致,利用热红外偏振度对新雪的理化特性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新雪 热红外 偏振 多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剔除无人机影像BRISK特征误匹配点对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志伟 唐伯惠 +4 位作者 王涛 王晓红 于伯华 李闯 邓仕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8-82,共5页
针对BRISK特征检测算法在遥感影像中匹配时同名点对冗余度高和全局性差等特点,考虑BRISK特征检测算法能获取大量无人机遥感影像特征点,Delaunay三角网算法能够利用影像的BRISK特征点的粗匹配点对构建三角网,本文综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提... 针对BRISK特征检测算法在遥感影像中匹配时同名点对冗余度高和全局性差等特点,考虑BRISK特征检测算法能获取大量无人机遥感影像特征点,Delaunay三角网算法能够利用影像的BRISK特征点的粗匹配点对构建三角网,本文综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结合BRISK特征检测算法和Delaunay三角网算法的剔除无人机遥感影像误匹配点对方法。该方法利用两张影像的BRISK粗匹配特征点构建Delaunay三角网,利用遍历两张影像三角网中的三角形相似度剔除错误匹配点对,并利用摄影不变量原理进一步剔除误匹配点对,提高了两张影像的精度;对比分析了Delaunay三角网的射影不变量算法,RANSAC算法分别剔除原始影像组、加入椒盐噪声影像组及旋转影像组的BRISK特征误匹配点对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组影像分别利用结合BRISK特征和Delaunay三角网的射影不变量算法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匹配方法获得的正确特征匹配点对冗余度低、全局性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影像 BRISK特征 RANSAC算法 DELAUNAY三角网 摄影不变量 三角形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超光谱热红外辐射传输模型快速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敏杰 姜小光 唐伯惠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5,共7页
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超光谱热红外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快速算法,通过模拟实验,确定神经网络样本和输入输出数据,并对典型波段训练出相应的多层神经网络,用于快速计算超光谱热红外大气顶部辐射传输亮度。实验中... 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超光谱热红外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快速算法,通过模拟实验,确定神经网络样本和输入输出数据,并对典型波段训练出相应的多层神经网络,用于快速计算超光谱热红外大气顶部辐射传输亮度。实验中分别训练了9μm、10μm和12μm波长处相应的神经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算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且每个波长对应亮温的计算速度比利用4A模型的计算速度最多可提高100倍以上,同时,在波段的选择上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辐射传输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超光谱热红外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表面大气下行辐射遥感估算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春磊 唐伯惠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9-224,共6页
在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中,大气下行辐射的准确估算具有重要意义。在气象站点分布密集的地区,大气下行辐射可通过常规的仪器测量获取。但海洋表面布点成本高,维护比较困难,严重影响我们对海区辐射特征的认识和了解。遥感可提供良好的时空... 在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中,大气下行辐射的准确估算具有重要意义。在气象站点分布密集的地区,大气下行辐射可通过常规的仪器测量获取。但海洋表面布点成本高,维护比较困难,严重影响我们对海区辐射特征的认识和了解。遥感可提供良好的时空连续性和多层次数据,是研究大气下行辐射的有效手段。本文模拟了不同大气条件下海表的长波下行辐射,考虑到大气下行辐射不仅与所在层的大气有关,还受临近大气层的影响,我们通过增加大气水汽含量重新参数化大气比辐射率,改进Brutsaert模型,建立基于MODIS数据遥感估算海洋表面大气下行辐射的模型,并利用"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中黄海区观测的海-气通量观测资料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改进的参数化模型在模拟数据中的均方误差(RMSE)为11.2 W/m^2;在实际数据验证中,RMSE为20.9 W/m^2;模型的精度基本达到了海-气作用研究中对瞬时大气下行辐射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下行辐射 水汽含量 大气比辐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流域常用非同源LULC产品一致性分析和精度评估
10
作者 黄燕 陈国坤 +4 位作者 唐伯惠 段兴武 温庆可 刘字呈 王颖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35-247,F0003,共14页
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and use/land cover,LULC)信息对于应对当前的环境挑战至关重要。尽管全球高分辨率LULC数据产品蓬勃发展,但多源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在区域尺度如何选择适宜的LULC产品成为各领域应用中的难题。该... 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and use/land cover,LULC)信息对于应对当前的环境挑战至关重要。尽管全球高分辨率LULC数据产品蓬勃发展,但多源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在区域尺度如何选择适宜的LULC产品成为各领域应用中的难题。该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结合国土变更调查数据,通过公里网格采样、实地调查、高分影像解译获取了2947个验证样本,对7套常用非同源LULC数据产品进行了面积、空间一致性、混淆程度分析和精度评估,定量分析了LULC产品制图精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各数据集优缺点与适用性。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8套土地覆被数据集中高一致性区域、中一致性、低一致性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64.13%、34.00%和1.87%,且均存在对灌木和草地的错分、混淆严重的现象,不同产品对不同区域、不同地类的刻画能力差异明显。2)各LULC产品的总体精度在69.5%~81.1%之间。相较其他开源LULC数据,ESA_WC提供了较好的数据质量和空间细节,尤其对于破碎景观下的耕地识别。3)香农多样性指数对洱海流域土地覆被空间一致性差异影响最大,其次是灌木林地占比,而高程标准差、斑块面积大小和云覆盖频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对洱海流域土地覆盖进行全要素研究时,10 m分辨率数据可选择总体精度最高的ESA_WC;30 m分辨率数据中CLCD数据的精度较高,但相比其他产品显著低估了不透水面面积,不适用于城市扩张等研究。针对特定的应用需求,可参考该文提供的7种LULC产品的分类精度和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混淆程度 空间一致性 精度验证 驱动因素 洱海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号气象卫星的热红外数据同化方法研究
11
作者 谢惠慧 姜小光 +1 位作者 尹球 唐伯惠 《遥感信息》 CSCD 2008年第6期28-31,共4页
针对FY-3传感器:扫描辐射计、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和红外分光计的热红外通道,根据辐射传输理论以及地表温度反演信息的一致性,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拟软件MODTRAN4进行数据模拟和数据同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传感器热红外数据具有显... 针对FY-3传感器:扫描辐射计、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和红外分光计的热红外通道,根据辐射传输理论以及地表温度反演信息的一致性,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拟软件MODTRAN4进行数据模拟和数据同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传感器热红外数据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对于扫描辐射计、红外分光计分别向中分辨率成像仪的数据同化模型,当改变观测角,模型回归系数之和总是约为1.0;扫描辐射计和红外分光计的误差分别为0.4K和0.15K(300K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波谱响应函数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形和邻近效应的高空间分辨率山区地表温度遥感反演
12
作者 何志伟 唐伯惠 李召良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47-3663,共17页
地表温度是反映地-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参数,目前热红外定量遥感技术是获取大尺度、高空间分辨率地表温度的唯一手段.精确反演高空间分辨率山区地表温度,对山区气候变化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山区地形复杂、空间异质性强,使得地表和卫星传感... 地表温度是反映地-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参数,目前热红外定量遥感技术是获取大尺度、高空间分辨率地表温度的唯一手段.精确反演高空间分辨率山区地表温度,对山区气候变化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山区地形复杂、空间异质性强,使得地表和卫星传感器之间的几何关系发生变化,影响传感器接收到的地表辐射能,导致平面平行的假设不能成立.本文考虑山区复杂地形对大气下行辐射影响和周围像元的热辐射贡献,基于天空可视因子发展的一种山区热辐射传输模型,同时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 5.2,构建了一种适用于高空间分辨率山区地表温度反演的非线性通用分裂窗算法,并应用于Landsat-9 TIRS-2卫星遥感数据反演山区地表温度.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地形和邻近效应的影响,在山区崎岖地形条件下,将会造成较大的地表温度差异,模拟数据表明最高可达2.5K以上.此外,由于缺乏实测的山区地表温度,采用目前公认精度较高的三维辐射传输模型DART来间接验证本文方法反演的MLST精度.将反演的山区地表温度和发射率均输入DART模型中正向模拟Landsat-9波段10的星上亮温,与Landsat-9波段10的星上亮温对比,两个子区域的RMSE分别为0.50和0.61K,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山区地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地表温度 地形和邻近效应 非线性通用分裂窗算法 Landsat-9数据 DART模型
原文传递
热红外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2
13
作者 李召良 段四波 +5 位作者 唐伯惠 吴骅 任华忠 阎广建 唐荣林 冷佩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9-920,共22页
地表温度是表征地表过程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物理量,是地表—大气能量交换的直接驱动因子,广泛地用于地表能量平衡、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监测等研究领域。本文系统地评述了热红外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包括单通道算法、多通道算法... 地表温度是表征地表过程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物理量,是地表—大气能量交换的直接驱动因子,广泛地用于地表能量平衡、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监测等研究领域。本文系统地评述了热红外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包括单通道算法、多通道算法、多角度算法、多时相算法和高光谱反演算法。回顾了地表温度反演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的验证方法,以及地表温度的时间和角度归一化方法;最后对未来提高地表温度反演精度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热红外数据 反演 验证
原文传递
2019年中国陆表定量遥感发展综述 被引量:69
14
作者 梁顺林 白瑞 +24 位作者 陈晓娜 程洁 范闻捷 何涛 贾坤 江波 蒋玲梅 焦子锑 刘元波 倪文俭 邱凤 宋柳霖 孙林 唐伯惠 闻建光 吴桂平 谢东辉 姚云军 袁文平 张永光 张玉珍 张云腾 张晓通 赵天杰 赵祥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8-671,共54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定量遥感的发展态势和加强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根据中国学者2019年发表的SCI检索论文和部分中文论文,对陆表定量遥感的核心进展进行了总结,涉及数据预处理(云及其阴影识别,大气与地形校正)、陆表辐射传输建模、不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定量遥感的发展态势和加强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根据中国学者2019年发表的SCI检索论文和部分中文论文,对陆表定量遥感的核心进展进行了总结,涉及数据预处理(云及其阴影识别,大气与地形校正)、陆表辐射传输建模、不同变量的反演方法、产品生产评价与精度验证,以及相关应用等内容。陆表变量产品较多,本文概要介绍了反射率、下行太阳辐射、反照率、地表温度、长波辐射、总净辐射、荧光遥感、植被生化参数、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比、植被覆盖度、森林高度、森林生物量、植被生产力、土壤水分、雪水当量、雪盖、蒸散发、地表与地下水量等最新进展,也一并介绍了2019年与定量遥感相关的科研项目、学术交流会与暑假培训班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遥感 陆表 综述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地表温度——植被指数三角/梯形特征空间的地表蒸散发遥感反演综述 被引量:12
15
作者 唐荣林 王晟力 +4 位作者 姜亚珍 李召良 刘萌 唐伯惠 吴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82,共18页
地表蒸散发是地表水分循环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准确估算对农业灌溉与干旱监测、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预估等研究至关重要。基于地表温度—植被指数三角/梯形特征空间开展地表蒸散发遥感反演及土壤蒸发/植被蒸腾分离是地表蒸散... 地表蒸散发是地表水分循环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准确估算对农业灌溉与干旱监测、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预估等研究至关重要。基于地表温度—植被指数三角/梯形特征空间开展地表蒸散发遥感反演及土壤蒸发/植被蒸腾分离是地表蒸散发定量遥感研究的国际热点与前沿课题之一。本文全面、系统、深入地综述了地表温度—植被指数三角/梯形空间反演地表蒸散发和分离土壤蒸发与植被蒸腾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详尽阐述了各干湿边确定方法和蒸散发反演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优势与不足等,明晰了各方法的适用条件并梳理了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最后指明了三角/梯形特征空间蒸散发遥感反演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本文,有助于深化认识基于三角/梯形特征空间反演地表蒸散发的机理,为遥感反演地表蒸散发及分离土壤蒸发/植被蒸腾新方法的创立提供启迪,推动中国蒸散发定量遥感研究水平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遥感 地表温度—植被指数三角/梯形特征空间 干湿边确定 蒸发与蒸腾
原文传递
通用劈窗算法的NOAA-18(N)AVHRR/3数据地表温度遥感反演与验证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志伟 唐伯惠 +1 位作者 吴骅 程耀东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1-439,共9页
本文以NOAA.18(N)AVHRR/3数据,运用通用劈窗技术获得地表温度。首先,利用MODTRAN4模拟不同地表和大气状况下热红外通道(Ch4,10.3~11.3gm和Ch5,11.5—12.5gm)的星上亮温,并建立模拟数据库。其次,按照地表温度、大气可... 本文以NOAA.18(N)AVHRR/3数据,运用通用劈窗技术获得地表温度。首先,利用MODTRAN4模拟不同地表和大气状况下热红外通道(Ch4,10.3~11.3gm和Ch5,11.5—12.5gm)的星上亮温,并建立模拟数据库。其次,按照地表温度、大气可降水汽含量、地表比辐射率和观测天顶角,对模拟数据库分组,确定出各分组的通用劈窗算法系数。然后,将构建的地表温度反演模型应用到NOAA.18(N)AVHRR/3数据,模型所需的地表比辐射率由NDVI阈值法确定,大气可降水汽含量是利用Li等(2003)提出的一种劈窗的协方差与方差比的方法来估算。反演结果表明:在观测天项角小于30°或者大气可降水汽含量小于3.5g/cm2时,地表温度反演的均方根误差小于1.0K;在观测天顶角小于45°并且大气可降水汽含量小于5.5g/cm2情况下,均方根误差小于1.5K。最后,利用美国通量站的实测数据对地表温度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均方根误差小于1.8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劈窗算法 AVHRR 3 NOAA 18(N) 地表温度
原文传递
基于高时间分辨率静止卫星数据的区域耗水时空格局研究——以春旱季节淮河流域蚌埠以上农业区为例(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长森 夏军 +5 位作者 李召良 刘玉 唐伯惠 唐荣林 严子奇 欧阳晓莹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5-1067,共13页
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高时间分辨率静止卫星的陆面区域蒸散模型(a Land Regional Evapotranspiration Model based on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Data,LREMHT),该模型基于对地表温度日过程的傅立叶拟合计算感热通... 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高时间分辨率静止卫星的陆面区域蒸散模型(a Land Regional Evapotranspiration Model based on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Data,LREMHT),该模型基于对地表温度日过程的傅立叶拟合计算感热通量,进而计算蒸散发日过程,模型时间分辨率高、需要参数少、不依赖地面数据,是一个全遥感经验模型。利用地面实测潜在蒸发的日总量及其空间分布对模型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模型计算合理,可用于区域耗水模拟。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春旱季节(2005年4月份)淮河流域蚌埠以上农业区的区域耗水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日内:耗水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值出现在正午能量交换最活跃的时刻;②月内:一日耗水最高值出现时刻逐步往后推移:上旬出现在11:00前后,中旬出现在13:00前后,而下旬出现在14:00前后;日总量呈现递增趋势;③区域耗水月总量在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西北农业区耗水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耗水 时空格局 高时间分辨率静止卫星 淮河流域农业区
原文传递
地表温度热红外遥感反演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召良 唐伯惠 +4 位作者 唐荣林 吴骅 段四波 冷佩 张仁华 《科学观察》 2017年第6期57-59,共3页
地表温度是表征地表过程变化的重要特征物理量,是反映地球表面能量流和物质流时空变化最敏感的综合指标,是地球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涉及众多基础学科研究。同时,地表温度研究在气象预报、农情估产、气候变化、灾情监测、生态环... 地表温度是表征地表过程变化的重要特征物理量,是反映地球表面能量流和物质流时空变化最敏感的综合指标,是地球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涉及众多基础学科研究。同时,地表温度研究在气象预报、农情估产、气候变化、灾情监测、生态环境评估等方面可满足国家诸多重大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反演 遥感 红外 基础学科研究 地球表面 综合指标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遥感反演蒸散发的日尺度扩展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桐 唐荣林 +4 位作者 李召良 姜亚珍 刘萌 唐伯惠 吴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3-830,共18页
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卫星过境时刻地表参量的瞬时值,进而通过模型构建可反演得到瞬时蒸散发。相对于瞬时蒸散发,日尺度蒸散发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系统地总结分析了遥感反演瞬时蒸散发的代表性日尺度扩展方法,包括... 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卫星过境时刻地表参量的瞬时值,进而通过模型构建可反演得到瞬时蒸散发。相对于瞬时蒸散发,日尺度蒸散发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系统地总结分析了遥感反演瞬时蒸散发的代表性日尺度扩展方法,包括蒸发比不变法、解耦因子不变法、辐射能量比不变法、参考蒸发比不变法、地表阻抗不变法和数据同化法,并对各方法的基本原理、估算精度、适用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日尺度扩展方法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主要问题,包括扩展方法本身误差、云覆盖、气象数据获取、夜间蒸散发估算、遥感反演同扩展误差累积及真实性检验等,并指出今后应从加强有云天及夜间蒸散发扩展机理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来提升瞬时蒸散发日尺度扩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蒸散发 时间尺度 扩展方法 不确定性分析
原文传递
热红外地表方向性辐射温度与半球辐射温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硕 唐伯惠 +2 位作者 李召良 吴骅 唐荣林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地表温度是陆面过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地表温度的遥感反演算法只能获取卫星传感器观测角度条件下的地表温度(即某个方向上的辐射温度),但地球表面普遍存在非同温像元,反演得到的像元地表辐射温度具有方向性特征。本文利用热红外... 地表温度是陆面过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地表温度的遥感反演算法只能获取卫星传感器观测角度条件下的地表温度(即某个方向上的辐射温度),但地球表面普遍存在非同温像元,反演得到的像元地表辐射温度具有方向性特征。本文利用热红外辐射传输模型4 SAIL(Scattering by Arbitrarily Inclined Leaves),以及方向性热辐射参数化模型,针对非同温均匀冠层,考虑冠层结构、太阳位置和观测角等因素的影响,模拟得到方向性辐射温度数据,与半球辐射温度数据比较,得到估算半球辐射温度的最佳观测角度。此外,开展热红外地面观测试验,对热红外地表辐射温度的角度效应,以及利用模拟数据得到的半球辐射温度最佳观测角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太阳高度角较低时,均匀草地的地表辐射温度,会随着观测天顶角的增大而增加,受观测方位角的影响较小,当观测天顶角为75°时,倾斜观测与垂直观测得到的辐射温度差值达到2.7 K,说明热辐射存在明显的方向性特征。同时,将热红外地表方向性辐射温度与同步观测的半球辐射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当叶面积指数小于1.0时,半球辐射温度的最佳替代角度为51°,与模拟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SAIL模型 方向性热辐射参数化模型 方向性辐射温度 多角度观测试验 半球辐射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