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双侧V-Y推进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19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唐久阳 邓展生 朱武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592-2592,共1页
骶尾部褥疮多见于截瘫或长期卧床的高龄老年患者,一旦发生,很难自愈.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换药或手术修复。同时,由于该部位的软组织很少.修复起来更显棘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自2004年8月至2008年9月期间.采用双侧V—Y推进肌... 骶尾部褥疮多见于截瘫或长期卧床的高龄老年患者,一旦发生,很难自愈.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换药或手术修复。同时,由于该部位的软组织很少.修复起来更显棘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自2004年8月至2008年9月期间.采用双侧V—Y推进肌皮瓣治疗19例骶尾部褥疮患者,全部病例获得一期愈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褥疮 肌皮瓣修复 双侧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老年患者 长期卧床 手术修复 脊柱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髂骨移植切取术式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唐久阳 邓展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2-1103,共2页
目的:探讨并发症少的最佳取髂骨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间获得随访的取髂骨的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取髂骨术式分成三皮质取骨组(45例)、双皮质取骨组(39例)、单皮质取骨组(35例)。结果:... 目的:探讨并发症少的最佳取髂骨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间获得随访的取髂骨的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取髂骨术式分成三皮质取骨组(45例)、双皮质取骨组(39例)、单皮质取骨组(35例)。结果:三皮质取骨组有5例发生取骨区疼痛,2例发生髂前上嵴骨折,1例发生髂腹股沟神经损伤,1例发生取骨区深部血肿,1例发生取骨区疝。双皮质取骨组有3例发生取骨区疼痛,2例发生取骨区疝,1例发生取骨区髂腹股沟神经损伤,1例发生取骨区深部血肿。单皮质取骨组有2例发生取骨区疼痛。结论:切取髂骨的并发症发生率因切取方式不同而显现出差异,单皮质取骨方式较三皮质取骨方式的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髂骨 植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P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唐久阳 邓展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8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板(LCP)与动力髋(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5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15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89例采用DHS治疗,68例采用LCP治疗。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 目的:探讨锁定板(LCP)与动力髋(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5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15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89例采用DHS治疗,68例采用LCP治疗。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LCP组与DHS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各个方面,两组之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P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方式,其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与传统的内固定方式DHS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也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 锁定板 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多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复杂骨折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唐久阳 邓展生 +2 位作者 李康华 王锡 朱峥嵘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113,共2页
目的讨论肱骨髁上髁间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块重建钛板联合松质骨加压螺钉及可吸收线治疗肱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12例;通过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12例病例术后x线复查均固定确实,无螺钉松动及骨折碎块脱落,所有病例均获得良... 目的讨论肱骨髁上髁间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块重建钛板联合松质骨加压螺钉及可吸收线治疗肱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12例;通过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12例病例术后x线复查均固定确实,无螺钉松动及骨折碎块脱落,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愈合;术后肘关节功能大部分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复杂骨折,在没有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时,亦可尝试多种内固定方式联合应用,同样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上髁间粉碎骨折 重建钛板 松质骨螺钉 可吸收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las钛缆内固定系统在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
5
作者 邓展生 许宇霞 +3 位作者 朱峥嵘 李宝军 张胜利 唐久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2037-2039,共3页
目的评价Atlas钛缆内固定系统在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该院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后路复位,寰枢椎植骨融合,并采用Atlas钛缆内固定系统固定.结果32例获3~12个月随访,30例无术中、术后并发症... 目的评价Atlas钛缆内固定系统在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该院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后路复位,寰枢椎植骨融合,并采用Atlas钛缆内固定系统固定.结果32例获3~12个月随访,30例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无脊髓损伤症状加重,寰枢椎骨性融合,Atlas钛缆无松脱、断裂;2例死亡.结论Atlas钛缆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合并症少,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固定牢靠,可保持寰枢椎解剖复位,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住 钛缆 植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道密封预防外固定架钉道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久阳 龚翰 +3 位作者 黄晓祥 张荫坤 廖国荣 何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38-39,54,共3页
目的探讨密封钉道在预防外固定架钉道感染方面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选取5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只。对所有实验动物建立股骨骨折外固定架模型,对照组钉道不做特殊处理,实验组对大白兔采用负压... 目的探讨密封钉道在预防外固定架钉道感染方面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选取5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只。对所有实验动物建立股骨骨折外固定架模型,对照组钉道不做特殊处理,实验组对大白兔采用负压密封圈将钉道与外界完全密封。观察术后3 d、1周、2周2组大白兔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术后2周2组外固定架处针道松动、渗出情况;观察2组并发症(包括过敏、局部炎症以及皮肤激惹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大白兔血清CRP、PCT和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实验组针道松动、渗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90%比27.59%,P=0.000)。结论术后对外固定架的针道用负压密封圈完全包裹,能有效降低针道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道感染 密封 外固定架 预防 动物实验 大白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松清 苏光辉 +1 位作者 汪向东 唐久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4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五种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总结2006年1月~2011年1月5年间住院治疗的32例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极外侧型突出6例,神经根袖内突出2例,硬脊膜囊内突出5例,后纵韧带前后游... 目的探讨五种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总结2006年1月~2011年1月5年间住院治疗的32例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极外侧型突出6例,神经根袖内突出2例,硬脊膜囊内突出5例,后纵韧带前后游离型突出8例,突出钙化或形成骨软骨结节11例。其中行单纯腰椎间盘摘除26例,腰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6例,手术疗效优24例,良8例,差0例,效果满意。结论五种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极外侧型和神经根袖突出型较为隐匿,易于漏诊;硬脊膜囊内突出、游离型突出和钙化型突出手术易于遗漏或残留椎间盘组织,导致疗效不佳或手术失败。病史、体查、影像学资料结合术中细致的探查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钙人工骨填充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愈合情况 被引量:5
8
作者 唐久阳 吴元成 +3 位作者 胡益雄 赖俊成 王清华 胡广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2955-2957,共3页
目的:观察硫酸钙人工骨填充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愈合情况。方法:临床纳入行Osteo Set硫酸钙人工骨移植治疗的原发良性骨肿瘤患者47例,根据术后影像学检查对人工骨降解、吸收以及骨愈合生长情况等进行评估,评估38例含脱钙骨基质(DBM... 目的:观察硫酸钙人工骨填充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愈合情况。方法:临床纳入行Osteo Set硫酸钙人工骨移植治疗的原发良性骨肿瘤患者47例,根据术后影像学检查对人工骨降解、吸收以及骨愈合生长情况等进行评估,评估38例含脱钙骨基质(DBM)以及9例未含DBM硫酸钙人工骨的愈合情况,研究植骨量对愈合情况的影响。另外,采用MSTS功能评分对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47例患者经4~56个月的临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5个月。所有患者均发生人工骨颗粒与宿主骨间隙变模糊以及颗粒间变模糊,平均用时为3.2(1~6)个月;有37例患者重新塑形,平均用时为7.4(3~18)个月;人工骨愈合良好39例(82.98%),未发生不愈合病例。含DBM硫酸钙与不含DBM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患者的愈合率分别为89.47%、77.78%。植骨量≤5ml组愈合率为95.65%,平均用时为6.7(3~12)个月;植骨量〉5ml组愈合率为79.17%,平均用时为5.7(4~18)个月。两组患者愈合率以及愈合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MSTS功能评分平均为29.0分。术后有2例出现伤口不愈合情况。结论:对于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硫酸钙人工骨的临床愈合效果较好,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移植材料,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人工骨填充 骨肿瘤 骨缺损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和人工假体置换术在肢体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4
9
作者 唐久阳 吴元成 +3 位作者 胡益雄 赖俊成 王清华 胡广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7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与人工假体置换术在肢体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需要手术治疗的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对照组进行人工假体置换术。采... 目的观察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与人工假体置换术在肢体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需要手术治疗的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对照组进行人工假体置换术。采用Enneking评分评估术后优良率,采用Karnofsky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另外,观察术后2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优良率为82.86%,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58.26±21.65),对照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47.77±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1.43%、5.7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4.29%、8.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优良率明显高于人工假体置换术,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 人工假体置换术 肢体恶性骨肿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久阳 胡益雄 吴元成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1期2047-2048,共2页
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住院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作为治疗组,正常成年人76例做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对照组不做处理,比较两组血清中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 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住院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作为治疗组,正常成年人76例做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对照组不做处理,比较两组血清中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唑来膦酸治疗后30天,全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髋部骨密度有明显的升高(P<0.001),血清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效果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瘦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瘦素 脂联素 唑来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治疗顽固性创伤性皮下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久阳 吴元成 +2 位作者 胡益雄 赖俊成 汪清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460-1461,共2页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顽固性创伤性皮下积液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7月对13例顽固性创伤性皮下积液采用VSD治疗,记录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出院时调查患者满意度,以此评价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顽固性创伤性皮下积液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7月对13例顽固性创伤性皮下积液采用VSD治疗,记录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出院时调查患者满意度,以此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3例患者通过1-2次VSD 治疗,全部获得治愈.平均住院日为(7.54±1.25)d,平均住院费用为(8520±124.22)元,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VSD是治疗顽固性创伤性皮下积液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治疗 顽固性创伤性皮下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手术时机对预后影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荫坤 唐久阳 +1 位作者 何平 龚翰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7期227-229,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的应用成效。方法选自我院2013~2017年收治的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发病48h内进行手术患者,观察组为发病48h后... 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的应用成效。方法选自我院2013~2017年收治的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发病48h内进行手术患者,观察组为发病48h后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成效和预后成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一个月的死亡率为3.03%、一年的死亡率为15.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09%和24.24%,两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早期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升其康复速度,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临床领域不断采纳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同手术时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对比
13
作者 唐久阳 吴元成 +3 位作者 胡益雄 赖俊成 王清华 胡广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8期2945-2946,共2页
目的比较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在使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在使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至患肢能负重时间上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内固定 老年患者 双极半髋关节置换 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围手术期小剂量给药对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汪清华 袁杰 +2 位作者 胡广平 唐久阳 赖俊成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甲环酸注射液对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失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单侧非骨水泥THA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并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甲环酸注射液对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失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单侧非骨水泥THA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并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观察组在术前及术后分别给予氨甲环酸注射剂10mg/kg,对照组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研究者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3d内的出血量、绝对失血量、隐性失血量以及术后第3天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出血时间及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术中的出血量、术后3d内的出血量、手术隐性失血量及手术绝对失血量分别为(297.64±65.52)g、(179.45±40.47)g、(136.83±46.49)g、(625.26±106.08)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55±65.41)g、(221.47±47.30)g、(194.26±33.10)g、(714.75±89.72)g(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比容分别为(92.54±12.66)g/L和(0.26±0.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6±11.57)g/L和(0.23±0.02)%(P<0.05);两组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48±3.23)d,和(15.84±2.91)d,均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的发生(P>0.05)。结论氨甲环酸注射剂围手术期小剂量给药可显著减少非骨水泥THA后患者的失血量且不增加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氨甲环酸 骨水泥 失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水平与免疫平衡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赖俊成 刘健休 唐久阳 《大医生》 2023年第6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究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水平与免疫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患病程度分为轻度组(20例)和重度组(20例),同时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作... 目的探究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水平与免疫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患病程度分为轻度组(20例)和重度组(20例),同时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关节液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和免疫平衡指标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水平与免疫平衡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患者关节液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均P<0.05),氧化应激指标中的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心房钠尿肽(ANP)水平、成熟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8^(+))水平则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均P<0.05)。此外,炎性细胞因子(r=-0.654,P<0.001)与免疫平衡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氧化应激水平(r=0.552,P<0.001)与免疫平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水平与免疫平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三者可作为创伤性关节炎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滑液 炎性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的特点及手术策略(附48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松清 苏光辉 +2 位作者 唐久阳 汪向东 肖华斌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388-1390,共3页
目的总结60岁以上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48例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参照日本NNAKANO和TNAKANO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改良评定。结果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以椎间盘突出为主,常伴有小关节... 目的总结60岁以上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48例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参照日本NNAKANO和TNAKANO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改良评定。结果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以椎间盘突出为主,常伴有小关节增生内聚、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黄韧带肥厚以及腰椎不稳或腰椎退行性滑脱等病理特点。本组48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36个月,优3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有效97.9%,优良率达87.5%。结论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手术,单纯小开窗椎间盘摘除可能导致疗效不佳,对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的充分减压、肥厚的盘-黄韧带切除和腰椎不稳的植骨融合固定可显著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病理学/外科学 脊柱疾病/病理学/外科学
原文传递
不同方案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新乐 唐久阳 +3 位作者 袁杰 吴元成 朱伟民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231-1232,共2页
目的分析采取不同方案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的疗效比较。方法选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入院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共计3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A、B组,每组18例。A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运动康复治疗;B组采用膝关节镜... 目的分析采取不同方案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的疗效比较。方法选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入院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共计3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A、B组,每组18例。A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运动康复治疗;B组采用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及随访时均采用辛辛那提膝关节评分系统(CKRS)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11(中位数8)个月随访,无相关并发症(如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治疗前,A、B二组组间CKR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末次随访的CKR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526,P〈0.05)。A、B二组治疗前后CKR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72,5.890,P〈0.05)。在CKRS评分变化幅度中,B组〉A组(F=59.326,P〈0.05)。结论在膝关节髌内侧皱襞治疗中,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相对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疾病/治疗 滑膜/病理学 膝关节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宣华兵 罗新乐 +2 位作者 唐久阳 袁杰 王超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3期338-343,共6页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炎的近中期手术效果,探讨手术方法与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0年7年至2018年3月临床资料。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患者共81例,平均疼痛时间(8±3)年,均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膝关...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炎的近中期手术效果,探讨手术方法与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0年7年至2018年3月临床资料。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患者共81例,平均疼痛时间(8±3)年,均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膝关节内外翻、屈曲畸形通过术中骨赘清理、内外侧副韧带和后方关节囊等软组织松解等技术矫正。术后关节囊内注入氨甲环酸抗凝及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术前及术后拍摄下肢全长X片及膝关节正侧位X片记录股胫角度和屈曲畸形角度,统计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随访1、3、6、12、24月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记录膝关节活动度和疼痛情况,并进行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用SPSS 17.0软件,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2±5)个月,手术时间平均(71±6)min,引流量平均(380±5)ml,膝关节股胫角术后平均为(1.3±1.0)°,术后有4例术后出现膝前痛。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下肢力线基本恢复正常。无术后感染发生。随访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随访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膝关节KSS评分有显著改善(临床t=-66,功能t=-91.7,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术中应用骨赘清理、内外侧,后方关节囊等软组织松解等手术技术,可纠正内外翻畸形,恢复下肢力线、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缓解疼痛,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骨关节炎 关节畸形 获得性
原文传递
盘状半月板撕裂关节镜手术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宣华兵 罗新乐 +4 位作者 唐久阳 袁杰 黎曦 胡益雄 刘健休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73-776,共4页
目的比较盘状半月板撕裂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的结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6年08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排除盘状半月板无撕裂患者和合并外伤、其他疾病患者,分为切除组(14例)和... 目的比较盘状半月板撕裂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的结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6年08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排除盘状半月板无撕裂患者和合并外伤、其他疾病患者,分为切除组(14例)和成形组(22例),切除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成形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12、24个月HSS总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本研究36例患者,平均年龄(25±4)岁,平均随访时间(30±5)月。术前HSS评分切除组(56.1±4.6)分、成形组(55.6±4.9)分,组间比较无差异(t=1.137,P>0.05)。成型组术后6、12、24个月HSS评分均优于切除组(t=9.135、8.397、7.868,均为P<0.05)。两组患者全部治愈,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及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或切除术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半月板成形术术后效果优于半月板切除术,能够立即解除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切除术 关节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