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中间体提取工艺
1
作者 雷涛 咸庆东 咸洪泉 《生物加工过程》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中间体是重要的医药原料,为优化hCG中间体提取工艺,提高hCG提取效率,本研究以hCG粗品为原料,使用乙酸钠缓冲液一步浸提法从hCG粗品中提取hCG中间体,先以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缓冲液浓度、液料比、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中间体是重要的医药原料,为优化hCG中间体提取工艺,提高hCG提取效率,本研究以hCG粗品为原料,使用乙酸钠缓冲液一步浸提法从hCG粗品中提取hCG中间体,先以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缓冲液浓度、液料比、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对hCG中间体提取效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hCG中间体效价的因素从大到小排序为液料比、搅拌时间、缓冲液浓度、搅拌温度,液料比和缓冲液浓度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hCG中间体效价有显著影响,以此建立提取hCG中间体效价多元回归数学模型。优化后的提取hCG中间体工艺最佳条件为乙酸钠缓冲液浓度为0.15 mol/L、液料比(mL/g)为11∶1、搅拌时间为2 h、搅拌温度为10℃,在此条件下,提取后hCG中间体效价为259.55 IU/mg。该工艺较传统工艺参数明确,步骤简单,减少了原辅材料使用,提取用时减少了50%,hCG中间体效价提高了29.78%,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G中间体 效价 缓冲液浸提法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茎腐病初侵染菌源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咸洪泉 宋佐衡 +7 位作者 陈捷 刘伟成 梁景颐 白金铠 李业斌 耿人生 万景芳 杨玉秀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0-42,共3页
通过种子带菌检验、病原菌在病株残体、病土上越冬形态观察及存活检测、越冬病菌的苗期致病测定等一系列试验,明确了辽宁省玉米茎腐病优势致病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土及病残体内越... 通过种子带菌检验、病原菌在病株残体、病土上越冬形态观察及存活检测、越冬病菌的苗期致病测定等一系列试验,明确了辽宁省玉米茎腐病优势致病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土及病残体内越冬,瓜果腐霉菌(Pgthiumuphanidermatum)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和病土中越冬,带菌的土壤及根茬等病残体是玉米茎腐病的初侵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禾谷镰刀菌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咸洪泉 李雅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570,共5页
为了明确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发酵木霉菌株Td31,过滤除菌制备代谢产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显微观察法和盆栽试验法,研究了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 为了明确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发酵木霉菌株Td31,过滤除菌制备代谢产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显微观察法和盆栽试验法,研究了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d31的代谢产物可抑制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及菌核形成和萌发,其中以代谢产物稀释1倍处理的抑菌作用最强,菌丝生长抑菌率高达87.7%,并可完全抑制菌核的形成,菌核萌发抑制率为56.7%。随着木霉菌代谢产物浓度的降低其抑菌效果也随之下降,差异极显著。经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处理的菌丝原生质浓缩、细胞质外溢、空胞化、细胞壁消解、菌丝解体。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浸种可以有效地防治茄子立枯病,用发酵液原液浸种,防病效果可达69.8%,代谢产物浓度越高,防病效果越好。代谢产物经121℃处理20min后,对抑菌活性和防病效果无明显影响,代谢产物中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可能是耐高温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代谢产物 抗生素 立枯丝核菌 立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菌Td31菌株产生的拮抗物质性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咸洪泉 李雅华 +2 位作者 郭立忠 李树文 宫巍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94-297,共4页
通过采用吸收光谱法、纸层析法和溶媒萃取法研究了木霉菌株Td31发酵产生的拮抗物质在不同酸碱、温度条件下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Td31菌株产生的拮抗物质为酸性、脂溶性、金色抗霉素类抗生素,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14nm;在pH... 通过采用吸收光谱法、纸层析法和溶媒萃取法研究了木霉菌株Td31发酵产生的拮抗物质在不同酸碱、温度条件下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Td31菌株产生的拮抗物质为酸性、脂溶性、金色抗霉素类抗生素,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14nm;在pH2—8范围内,性质稳定,对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pH大于8,随着pH的升高,活性逐渐减弱;热稳定性强,在40~100%范围内处理1h或110℃处理20min抑菌活性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在121℃处理20min抑菌率略有降低,但仍高达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抗生素 拮抗物质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菌Td系列菌株代谢产物的室内抑菌谱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咸洪泉 李雅华 +1 位作者 李树文 陆秀华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4-37,共4页
利用摇床液体发酵、氯仿萃取木霉菌的代谢产物,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测定了3个木霉菌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番茄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立枯丝核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胞病菌和花生网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个... 利用摇床液体发酵、氯仿萃取木霉菌的代谢产物,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测定了3个木霉菌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番茄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立枯丝核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胞病菌和花生网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个木霉菌株代谢产物对7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强度和抑菌谱存在一定的菌株特异性。木霉菌株Td1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最强,Td31的代谢产物对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抑制作用最强,而Td10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较强;3个木霉菌株的代谢产物对花生网斑病菌抑制作用均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代谢产物 抑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立枯病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咸洪泉 刘杰贤 +3 位作者 刘建华 韩英 阮凤 傅臣 《中国糖料》 2000年第2期18-21,共4页
甜菜立枯病病原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以Pythiumdebaryanum为主 ,其次为Rhizoctoniasolani,在低温干旱条件下以Fusariumsolani为主 ,其次为R.solani。不同杀菌剂对甜菜立枯病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不同 ,通过农药的合理混配可明显提高防病... 甜菜立枯病病原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以Pythiumdebaryanum为主 ,其次为Rhizoctoniasolani,在低温干旱条件下以Fusariumsolani为主 ,其次为R.solani。不同杀菌剂对甜菜立枯病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不同 ,通过农药的合理混配可明显提高防病效果。二元混配制剂L1、三元混配制剂S6 处理甜菜种子 ,甜菜立枯病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福美双处理 ,对甜菜立枯病防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立枯病 病原菌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褐斑病试验调查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咸洪泉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1年第B07期24-26,共3页
药剂防治甜菜褐斑病试验病情调查分级方法 ,采用以株为单位、对小区内除两边行外随机调查60-80株、根据每株病害发生严重程度分0、1、3、5、7、9级的方法进行病情分级调查 ,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药剂在减轻发病严重程度方面的作用 ,准确地... 药剂防治甜菜褐斑病试验病情调查分级方法 ,采用以株为单位、对小区内除两边行外随机调查60-80株、根据每株病害发生严重程度分0、1、3、5、7、9级的方法进行病情分级调查 ,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药剂在减轻发病严重程度方面的作用 ,准确地反映药剂防效。统计分析以将病情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褐斑病试验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根腐病的生物和化学控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咸洪泉 刘杰贤 《中国糖料》 1999年第1期13-16,共4页
采用小区和大区对比相结合的试验方法,探讨了生物和化学药剂防治甜菜根腐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与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后种子重量的0.8%拌种、荧光假单胞菌100倍液浸种24h、5%菌毒清... 采用小区和大区对比相结合的试验方法,探讨了生物和化学药剂防治甜菜根腐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与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后种子重量的0.8%拌种、荧光假单胞菌100倍液浸种24h、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浸种24h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种子重量0.8%拌种(对照)比较,防治甜菜根腐病效果均达50%以上,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根腐病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根腐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咸洪泉 刘杰贤 刘建华 《中国甜菜糖业》 1998年第2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甜菜 根腐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甜菜抗病育种研究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咸洪泉 李雅华 韩英 《中国糖料》 2003年第3期34-38,共5页
我国甜菜主要病害为褐斑病、根腐病、丛根病、黄化毒病、白粉病,是抗病育种的主要目标。对上述甜菜5种主要病害的抗病育种研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甜菜抗病育种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 甜菜 抗病性 育种技术 褐斑病 根腐病 丛根病 黄化毒病 白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甜菜病害种类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咸洪泉 《中国糖料》 2000年第3期36-40,共5页
调查研究表明 ,黑龙江省甜菜苗期立枯病有5种 ,叶部病害有5种 ,根部病害有6种、缺硼生理性病害1种、采种甜菜花梗腐烂病1种。目前 ,黑龙江省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是甜菜根腐病和褐斑病。在个别地区发现了对甜菜危险性大的甜菜丛根病。
关键词 甜菜 病害 种类 症状 病原 危害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及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咸洪泉 李雅华 郭立忠 《价值工程》 2012年第5期239-240,共2页
以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研究对象,优化了生物资源、人员管理、实验室及仪器设备配置,组建了一支有效的实验室管理队伍,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了管理与教学水平。
关键词 生物 实验教学 资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的探索——以青岛农业大学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室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咸洪泉 李雅华 《价值工程》 2012年第22期231-232,共2页
实验室开放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互动显微镜室为探索对象,通过三年的运行,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体系,并对实验室开放实施的具体内容及管理做了介绍。
关键词 实验室 管理 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危害甜菜研究初报
14
作者 咸洪泉 刘杰贤 +2 位作者 李亚华 刘建华 韩英 《中国甜菜糖业》 1995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甜菜 亚洲玉米螟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因子对玉米茎腐病菌侵染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宋佐衡 陈捷 +1 位作者 咸洪泉 白金铠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1-324,共4页
本研究系统地将玉米茎腐病菌置于土壤条件下,研究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土质等因子对病菌在土壤中生长和对寄主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喜欢中性土壤和低湿的环境,不耐高温,在壤土中生长较好;瓜果腐霉... 本研究系统地将玉米茎腐病菌置于土壤条件下,研究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土质等因子对病菌在土壤中生长和对寄主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喜欢中性土壤和低湿的环境,不耐高温,在壤土中生长较好;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喜欢中性土壤和高湿环境,能耐土壤高温,在砂土或粘土中生长较好。病菌对玉米幼苗的侵染受土壤温、湿度,特别是湿度条件的影响,腐霉菌在高湿条件下致病力强,发病重。土质对发病也有明显的影响,通常砂土地发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因子 侵染 玉米 茎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汤伟 夏伟 +2 位作者 李雅华 丛大鹏 咸洪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5-392,共8页
几丁质酶作为木霉菌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主要因子,在生物防治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的生防机制并获得与其相关的功能基因,本研究通过RT-PCR、3'-RACE及5'-TAIL-PCR技术克隆了... 几丁质酶作为木霉菌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主要因子,在生物防治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的生防机制并获得与其相关的功能基因,本研究通过RT-PCR、3'-RACE及5'-TAIL-PCR技术克隆了T.asperellum 1个几丁质酶基因Tachi1,对该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表达验证.Tachi1的DNA序列长1 635 bp,含有3个内含子,包含1 27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24个氨基酸;Tachi1属于糖基水解酶18家族内切几丁质酶,包含SIGGW底物结合位点和FDGIDXDWE活性中心位点,信号肽长度为22个氨基酸,成熟肽分子量为44 kD,二级结构以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为结构元件,三级结构为(α/β)8的圆桶形结构.转Tachi1基因酵母工程菌可高效分泌表达几丁质酶Tachi1,甲醇诱导培养8 d几丁质酶酶活可达9.25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孢木霉 几丁质酶 克隆 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菌毒素的初步研究(Ⅰ)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捷 咸洪泉 +3 位作者 宋佐衡 白金铠 刘桂清 郑文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本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引起玉米茎腐病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可在Richard和小麦粒培养基上产生毒素。培养物经过滤、离心或甲醇浸提,再通过活性炭柱吸附和甲醇洗脱获得毒素晶体。毒素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无论是培养滤液还... 本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引起玉米茎腐病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可在Richard和小麦粒培养基上产生毒素。培养物经过滤、离心或甲醇浸提,再通过活性炭柱吸附和甲醇洗脱获得毒素晶体。毒素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无论是培养滤液还是粗提纯毒素对玉米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3叶期幼苗的叶片亦有致萎作用,同时还能使根系发生褐变,与病株根系症状类似。电导测定证明,2×10~3μgg1的粗毒素和培养液都可引起叶片细胞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腐病 毒素 镰刀菌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接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宋佐衡 陈捷 +2 位作者 刘伟成 咸洪泉 孙秀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前,国内外玉米茎腐病研究尚无统一适用的接种方法,1989—1991年,作者对现行的几种接种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比,对成株期埋菌法接种量与接种效果的关系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种为当地优势致病菌瓜... 目前,国内外玉米茎腐病研究尚无统一适用的接种方法,1989—1991年,作者对现行的几种接种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比,对成株期埋菌法接种量与接种效果的关系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种为当地优势致病菌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生物防治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捷 宋佐衡 +1 位作者 梁知洁 咸洪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8,共3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绿木霉(Trichodermavirlde)和细菌防治由瓜果腐霉菌和禾谷镰刀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苗期盆栽试验表明,细菌拌种,木霉菌拌种和木霉菌穴施配合细菌拌种对两种病菌的防效较明显。在人工接菌土壤内,对... 本文报道了应用绿木霉(Trichodermavirlde)和细菌防治由瓜果腐霉菌和禾谷镰刀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苗期盆栽试验表明,细菌拌种,木霉菌拌种和木霉菌穴施配合细菌拌种对两种病菌的防效较明显。在人工接菌土壤内,对腐霉菌防效最高达58.15%;对镰刀菌防效达56.25%。在自然病土中最高防效达100%。在田间试验中,细菌拌种和木霉菌拌种防效也相当明显。所有处理的植株均比未处理的高,增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生物防治 重寄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致病因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捷 宋佐衡 +1 位作者 高洪敏 咸洪泉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7-77,共1页
玉米茎腐病属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害,目前,关于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及其与毒素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作者进行了研究,初报如下: 1 茎腐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 探讨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在侵染寄主过程中的作用是揭示... 玉米茎腐病属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害,目前,关于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及其与毒素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作者进行了研究,初报如下: 1 茎腐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 探讨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在侵染寄主过程中的作用是揭示病害侵染机制的关键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四种茎腐病菌(Pythium graminicola, P. inflatum P. aphanidermatum, Fusarium graminearum)均能产生PE(果胶甲酯酶)、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M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致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