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及邻区中强震连发和平静与强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和宏伟 秦嘉政 +2 位作者 和国文 钱晓东 石绍先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96,共8页
系统研究了1925年以来云南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分别给出了云南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连发和平静的定义。分析了中强震连发、平静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了5级以上地震连发、平静事件与该区强震活跃、平静过程的关系。这些分析结... 系统研究了1925年以来云南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分别给出了云南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连发和平静的定义。分析了中强震连发、平静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了5级以上地震连发、平静事件与该区强震活跃、平静过程的关系。这些分析结果对云南及邻区的地震趋势预测有一定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震连发 中强震平静 强震活跃期 强震平静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云南大姚6.2和6.1级地震序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和宏伟 和国文 陈燕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7,共6页
2003年7月21日和10月16日,在云南省大姚县境内相继发生62和61级地震,微观震中分别为2595°N,10123°E和2592°N,10130°E;宏观震中分别位于大姚县城北约25km的昙华乡和20km的六苴乡,极震区烈度均为Ⅷ度。两次地震共造... 2003年7月21日和10月16日,在云南省大姚县境内相继发生62和61级地震,微观震中分别为2595°N,10123°E和2592°N,10130°E;宏观震中分别位于大姚县城北约25km的昙华乡和20km的六苴乡,极震区烈度均为Ⅷ度。两次地震共造成19人死亡,600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750万元。通过对这两次强震序列的时、空、强等特征进行分析认为①在大姚62级地震序列衰减后期呈现出一些“双震”的特征;②大姚61级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仍有异常显示;③大姚62,61级地震的发生是楚雄—南华地震带强震活动进一步向北延伸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姚地震 地震序列 时空分布 双震 楚雄-南华地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勘探与联合钻孔探测揭示丽江-小金河断裂隐伏段复杂花状构造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环宇 丁锐 +2 位作者 张世民 赵国存 和国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共13页
丽江-小金河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部重要的边界断裂,前人根据其断错地貌特征确定其为左旋走滑断层,并认为其左旋断错了SN向的丽江盆地。本文对丽江-小金河断裂丽江盆地隐伏段开展了浅层地震勘探与钻孔探测,通过地层岩性分析建立跨断层... 丽江-小金河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部重要的边界断裂,前人根据其断错地貌特征确定其为左旋走滑断层,并认为其左旋断错了SN向的丽江盆地。本文对丽江-小金河断裂丽江盆地隐伏段开展了浅层地震勘探与钻孔探测,通过地层岩性分析建立跨断层的钻孔联合剖面,揭示丽江-小金河断裂斜穿了丽江盆地,隐伏段整体形式为不对称正花状构造,表现为断展褶皱和逆冲断层,但主断层顶部表现为局部拉张,断错了晚第四纪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小金河断裂 隐伏断层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 花状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中地区偏高水分晚籼稻谷安全度夏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和国文 金勇文 +2 位作者 刘呈平 万君清 陈高云 《粮食储藏》 2005年第6期24-26,共3页
利用机械通风结合粮面稻壳压盖控温技术,进行了偏高水分晚籼稻谷保水度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稻谷水分下降了0.5%,比对照仓水分少下降0.5%;粮食平均温度保持在准低温线以内,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确保了储粮安全。
关键词 偏高水分 晚籼稻谷 控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房仓稻壳压盖粮面隔热控温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和国文 金勇文 +2 位作者 万君清 刘呈平 陈高云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7年第4期23-24,共2页
老房式仓气密性差,气温、仓温变化对储粮影响较大,导致储粮品质下降较快。为此,我库利用稻壳包压盖粮面,以降低夏季高温对粮温的直接影响,减缓粮温上升速度,确保粮食安全度夏。试验表明,压盖粮面结合密闭排风扇通风,隔热控温效果明显,... 老房式仓气密性差,气温、仓温变化对储粮影响较大,导致储粮品质下降较快。为此,我库利用稻壳包压盖粮面,以降低夏季高温对粮温的直接影响,减缓粮温上升速度,确保粮食安全度夏。试验表明,压盖粮面结合密闭排风扇通风,隔热控温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粮食表层温度上升,延缓粮食陈化;双层稻壳包隔热延缓粮温上升速度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压盖 隔热 控温储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式仓储粮横竖向联合通风实仓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文斌 和国文 +4 位作者 金勇文 马春云 陈高云 魏雷 曹阳 《粮油食品科技》 2018年第2期68-71,共4页
开展了一种房式仓横竖向联合通风的实仓实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储存1 750 t稻谷的房式仓内,同时安装了横竖向通风系统,冬季通风结束后,将新收获的稻谷全仓平均水分由14.0%降至13.5%,降水幅度为0.5%;将该仓储存稻谷的整仓平均粮温从2... 开展了一种房式仓横竖向联合通风的实仓实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储存1 750 t稻谷的房式仓内,同时安装了横竖向通风系统,冬季通风结束后,将新收获的稻谷全仓平均水分由14.0%降至13.5%,降水幅度为0.5%;将该仓储存稻谷的整仓平均粮温从28℃降至4℃,降温幅度为24℃。冬季利用横竖向联合通风降水和降低粮温技术可行,效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式仓 联合通风 水分 平均粮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仓型屋面智能喷水降温储粮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和国文 金勇文 +4 位作者 刘呈平 万君清 李明 杨清华 杨宇明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8年第4期23-25,共3页
通过仓内温控探头和时控开关开启深水泵抽取地下水,利用自动控制电动阀分组供水,屋面喷头分批定时喷淋屋面,降低仓顶温度,控制仓温上升。通过对高大平房仓、房式仓、苏式仓三种仓型屋面进行喷水降温试验效果明显。在气温最高时段,气温... 通过仓内温控探头和时控开关开启深水泵抽取地下水,利用自动控制电动阀分组供水,屋面喷头分批定时喷淋屋面,降低仓顶温度,控制仓温上升。通过对高大平房仓、房式仓、苏式仓三种仓型屋面进行喷水降温试验效果明显。在气温最高时段,气温、仓温差值最高达5℃。采用稻壳和泡沫板压盖粮面隔热措施,有效地控制粮温上升幅度,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实现绿色储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仓型 智能喷水 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式及模拟式粮情检测运用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和国文 刘呈平 万君清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6年第1期49-51,共3页
与模拟式粮情测控系统相比,数字式粮情检测控系统具有采集数据快、数据准、数据重合性好、误差小、布线少、安装简便等优点,但OPI-2000型软件汉化不全,操作不便。数字式粮情电子检测系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模拟式 数字式 粮情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水氡前兆异常动态演化与地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和宏伟 和国文 +1 位作者 李永莉 陈燕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5-371,共7页
本研究系统地处理了1987 年至1997 年云南地区23 个水氡观测点的水氡观测数据。为了突出短临异常, 寻找水氡短临预报指标,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日均值一阶差分法,使用差分平稳序列的3 倍均方差作为异常判据。得到了云南地区... 本研究系统地处理了1987 年至1997 年云南地区23 个水氡观测点的水氡观测数据。为了突出短临异常, 寻找水氡短临预报指标,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日均值一阶差分法,使用差分平稳序列的3 倍均方差作为异常判据。得到了云南地区水氡日差分异常台项月本底值为4 台项, 水氡日差分异异常数月本底值为7 次, 明确提出了预报3 个月内云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短临预报指标, 给出了其对应地震关系, 其中对应率和概括率均为70 % 左右。同时全面地统计出了省内23 个水氡观测台站的单台异常映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氡异常 地震前兆 短临预报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蒗6.2级地震前丽江井水位异常特征
10
作者 和国文 《四川地震》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1998年 11月 19日宁蒗发生 6 2级地震前 ,丽江井水位在长中短期、临震阶段出现了较明显的异常。异常的阶段性明显 ,并随地震的临近其幅度和种类方面逐渐增加。出现了自有观测以来下降幅度和上升幅度最大的破年变异常。短临异常主要表... 1998年 11月 19日宁蒗发生 6 2级地震前 ,丽江井水位在长中短期、临震阶段出现了较明显的异常。异常的阶段性明显 ,并随地震的临近其幅度和种类方面逐渐增加。出现了自有观测以来下降幅度和上升幅度最大的破年变异常。短临异常主要表现为突降、固体潮畸变、锯齿波、毛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含水层 抽水井 地下水动态 地下水位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地区M≥5.0地震地震学短期预报指标及其预报效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丽清 李群 和国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在滇西北地区(25°~28°N,99°-101.5°E)用不同的统计窗长和滑动步长,对当前常用的地震学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6个预报指标;频度N、缺震、能量E、断层总面积∑E、空间集中度C值、地震活动度S值。这6项... 在滇西北地区(25°~28°N,99°-101.5°E)用不同的统计窗长和滑动步长,对当前常用的地震学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6个预报指标;频度N、缺震、能量E、断层总面积∑E、空间集中度C值、地震活动度S值。这6项指标对滇西北地区及周边区域1990年发生的M≥5.0地震有较好的短期映震能力,但丽江7级地震前,6个指标只有缺震出现了明显异常,达到预报指标,其余5个指标都无异常显示。这种结果一方面说明6项指标对6级左右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对6.7级以上地震没有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丽江7.0级地震最显著的特征是短期阶段孕震区中小地震活动异常平静。因此,仅仅依靠地震学指标实现短临预报是不够的,还应结合其它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预报 地震学指标 预报效能 滇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因子A值在丽江7.0、宁蒗6.2、永胜6.0级三次地震前异常变化特征
12
作者 李丽清 李群 和国文 《四川地震》 2005年第2期32-34,44,共4页
引用地震活动因子A值作为基本参量,对1996年丽江7 0、1998年宁蒗6 2、2001年永胜6 0级地震前一年间的M≥3 0级地震资料进行空间扫描,并采用动态跟踪方法,结果发现,三次地震前一年左右,震中周围A值均出现高值异常,并且震前1~2月异常区... 引用地震活动因子A值作为基本参量,对1996年丽江7 0、1998年宁蒗6 2、2001年永胜6 0级地震前一年间的M≥3 0级地震资料进行空间扫描,并采用动态跟踪方法,结果发现,三次地震前一年左右,震中周围A值均出现高值异常,并且震前1~2月异常区域面积都明显扩展,因此根据异常面积明显扩展可对M≥6 0级地震进行短临预测。此外,当有多个强震孕育时,常常会有多个异常区出现,因此,当出现多个异常区时,要警惕其后强震的连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因子 地震活动 异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