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芍药甘草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传输功能、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张紫麒 周鸿雲 +2 位作者 赵琼 邓媛 占煜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传输功能、肠道菌群及共代谢产物γ氨基丁酸(GAB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雌雄各半。造模组大鼠以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构建ST...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传输功能、肠道菌群及共代谢产物γ氨基丁酸(GAB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雌雄各半。造模组大鼠以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构建STC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加味芍药甘草汤组[56 g/(kg·d),以生药量计]、阳性对照药组[乳果糖2.09g/(kg·d)],每组10只。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4 d。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末次给药后,称定其体重并对粪便性状进行Bristol评分,检测粪便含水率、肠道推进率和肠内容物中GABA、5-HT含量,考察肠内容物中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分析GABA、5-HT含量与菌群相对丰度的关联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芍药甘草汤组大鼠体形瘦小、皮毛稀疏粗糙、行动迟缓等一般情况均有所改善,体重、Bristol评分、粪便含水率、肠道推进率、5-HT含量、Chao1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升高,GABA含量、Simpson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该组大鼠的肠道菌群可与空白组归为一类,但与模型组相距较远;该组脱硫杆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虽有回调,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硫杆菌门是组间差异因素(P<0.05)。GABA含量与拟杆菌门、蓝菌门、髌骨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呈负相关(P<0.01或P<0.05),5-HT含量与弯曲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可改善STC模型大鼠粪便性状和肠道动力,上述作用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进而影响肠内容物中GABA、5-HT含量有关;此外,GABA、5-HT含量可能与拟杆菌门、弯曲杆菌门等特定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芍药甘草汤 慢传输型便秘 肠道菌群 Γ氨基丁酸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临床观察
2
作者 代洁 万什方 +2 位作者 周鸿雲 占煜 赵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837-839,共3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的疗效。方法: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予以芍药甘草汤加味,对照组予以乳果糖溶液。结果: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8.57%(62/7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86%(65/7...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的疗效。方法: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予以芍药甘草汤加味,对照组予以乳果糖溶液。结果: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8.57%(62/7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86%(65/70),疾病复发率为22.92%(11/48);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为77.94%(53/68),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88%(55/68),疾病复发率为52.94%(9/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肠燥津亏证 芍药甘草汤加味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木达土和”探讨奔豚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3
作者 代洁 万什方 +2 位作者 周鸿雲 占煜 赵琼 《中医学》 2024年第3期464-468,共5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一种迁延难愈和易趋反复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易伴随焦虑、抑郁状态。“木达土和”即肝木通条顺达,脾土健运自安,基于“木达土和”阐述肝脾的密切关系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着重要作用。奔豚汤通过调达木土之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一种迁延难愈和易趋反复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易伴随焦虑、抑郁状态。“木达土和”即肝木通条顺达,脾土健运自安,基于“木达土和”阐述肝脾的密切关系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着重要作用。奔豚汤通过调达木土之间的状态,有助于缓解腹痛腹泻、焦虑抑郁等症状,为IBS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木达土和 奔豚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论治小儿遗粪症
4
作者 邓媛 赵琼 +1 位作者 周鸿雲 刘茜玮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6-39,共4页
小儿遗粪症归中医“遗矢”之列,以小儿反复且不能自控地排粪为主要表现。本病病因复杂,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但其机制尚未阐明,且西医缺乏根治手段。中医辨治此病有独到优势,笔者结合导师临证经验,从“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的理论出发... 小儿遗粪症归中医“遗矢”之列,以小儿反复且不能自控地排粪为主要表现。本病病因复杂,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但其机制尚未阐明,且西医缺乏根治手段。中医辨治此病有独到优势,笔者结合导师临证经验,从“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的理论出发,认为中气不足、积滞不化为本病关键病机,情志不畅、气机郁结是其重要病理因素。中气大虚,枢机不利,清阳不升,固摄无权,纳化失常,虚积相合,终致魄门失约,遗粪无度。故治当补益中气,少佐消导,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尤应调畅情志,强化如厕训练,诸法合施,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遗粪症 中医辨治思路 中气不足 补中益气汤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青龙汤对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敏哮喘小鼠RhoGDI_(2)/GRK_(2)/β-arrestin信号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岩 宋桂华 +6 位作者 于素平 吕伟刚 豆文文 郭彦荣 陈小松 张冰雪 周鸿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4,I0014,共7页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对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R)减敏哮喘小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青龙汤组(中药组)、地塞米松组及小青龙汤加地塞米松组(中药加地塞米松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对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R)减敏哮喘小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青龙汤组(中药组)、地塞米松组及小青龙汤加地塞米松组(中药加地塞米松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及沙丁胺醇反复刺激来进行造模。造模后自激发第1天起,小青龙汤组每天灌服小青龙汤0.76 g/100 g,地塞米松组每天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07 mg/100 g,小青龙汤加地塞米松组每天灌服小青龙汤及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剂量同前,连续7 d。末次给予OVA激发后24 h,采用EMK动物肺功能测量系统监测各组小鼠的气道阻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逆转录PCR(RT-PCR)分别检测肺组织中β_(2)-AR、Rho鸟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RhoGDI_(2))、β-AR激酶(GRK_(2))、β-抑制蛋白(β-arrestin)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中β_(2)-AR、RhoGDI_(2)、GRK_(2)、β-arrestin含量。结果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浸润,各级支气管管壁显著增厚,管道狭窄,且较空白组的病理表现明显加重,经给药后均有不同减轻,以小青龙汤加地塞米松组最优;小鼠气道阻力测定显示随着乙酰甲胆碱(Mch)给药浓度的增加,模型组气道阻力较空白组逐渐增加,给药后各组均有下降趋势,以中药加地塞米松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肺组织中β_(2)-ARmRNA及β_(2)-AR的表达明显下降,经药物干预后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肺组织中β_(2)-ARmRNA的表达以小青龙汤加地塞米松组最优,而小青龙汤与地塞米松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造模后与空白组相比,小鼠肺组织中RhoGDI_(2)、GRK_(2)、β-arrestin及它们的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P<0.05),经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小青龙汤组、地塞米松组及小青龙汤加地塞米松组中RhoGDI_(2)、GRK_(2)、β-arrestin及它们的mRNA的表达均下降(P<0.05),且小青龙汤组与地塞米松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青龙汤对β_(2)-AR减敏哮喘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影响肺组织β_(2)-AR的表达及RhoGDI_(2)/GRK_(2)/β-arrestin信号传导来实现,且效果与地塞米松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β_(2)-AR减敏 支气管哮喘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岩 宋桂华 +5 位作者 于素平 吕伟刚 郭彦荣 陈小松 张冰雪 周鸿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74-278,287,共6页
目的:建立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SPF级雄性BALB/c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普通哮喘模型组、β_(2)-AR减敏哮喘模型组。建立普通哮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同时腹腔注射沙丁胺醇的方法进行β_(2)-AR... 目的:建立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SPF级雄性BALB/c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普通哮喘模型组、β_(2)-AR减敏哮喘模型组。建立普通哮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同时腹腔注射沙丁胺醇的方法进行β_(2)-AR减敏哮喘模型的制备,造模21 d末次激发后,测定小鼠气道阻力、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E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细胞浸润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β_(2)-AR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中β_(2)-AR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随着乙酰甲胆碱(Mch)浓度升高,OVA诱导的各组气道阻力升高,β_(2)-AR减敏哮喘模型组气道阻力增加更加显著(P<0.05);与空白组相比,普通哮喘组及β_(2)-AR减敏哮喘模型组IgE水平上升(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浸润,黏液过度分泌及胶原明显沉积,且均较普通哮喘模型组的病理表现显著加重;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中β_(2)-AR含量及β_(2)-ARmRNA的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及普通哮喘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模型构建成功,且造模周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模型 β_(2)-AR减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肺热型便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海俊 周鸿雲 +2 位作者 赵琼 罗雅婷 潜鸣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观察验方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便秘(肺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中药汤剂泻白散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中成... 目的观察验方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便秘(肺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中药汤剂泻白散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中成药麻子仁丸口服治疗,两组均配合基础治疗,疗程2周。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主证和次症量化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主症及次症量化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肺热型便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泻白散加味 肺热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加减方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医证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岩 宋桂华 +6 位作者 于素平 吕伟刚 豆文文 郭彦荣 张冰雪 李刚 周鸿雲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加减方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中医证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BO患儿60例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金匮肾气丸加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4...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加减方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中医证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BO患儿60例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金匮肾气丸加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4d。根据证素辨证方法,分别提取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观察两组证素分布情况及治疗前后病位及病性证素积分的变化。结果:最终治疗组完成28例、治疗组完成27例,两组病位证素出现频率>20%的分别为肺、肾、脾、表,病性证素分别为阳虚、气虚、阴虚、血虚、痰、饮。经治疗后,治疗组各病位证素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肾、脾、表病位证素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肺、表2个病位证素积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各病性证素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阳虚、气虚、阴虚、血虚4个病性证素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痰、饮2个病性证素积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有效改善脾肾阳虚型BO患儿病位证素肺、脾、肾、表及病性证素阳虚、气虚、阴虚、血虚、痰、饮的积分情况,研究为金匮肾气方治疗儿童BO的有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中医证素 病性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味合化理论发展源流 被引量:3
9
作者 管志伟 赵琼 +3 位作者 丁樱 史纪 陈文霞 周鸿雲 《中医研究》 2022年第11期1-5,共5页
五味合化理论起源于中药之五味药性理论,后经历代医家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以“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降”为代表的治法理论,其理论的形成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的发展过程,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五味合化理... 五味合化理论起源于中药之五味药性理论,后经历代医家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以“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降”为代表的治法理论,其理论的形成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的发展过程,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五味合化理论发展源流系统整理的文献相对较少,相关文献多局限于某一治法治则源流梳理,缺乏整体系统的总结。针对目前现状,梳理与五味合化理论有关的古医籍文献,重点从历代著名医家寓有或明确有五味合化理论指导立法制方的文献论述入手,以方析法、以法会理,从萌芽、奠基、发展、成熟不同阶段以“辛甘化阳、发散、酸甘化阴、苦咸泻热、酸苦涌泄、辛开苦降”关键治法治则的发展源流体现五味合化理论的发展源流。立足于《伤寒论》桂枝汤类方、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及《温病条辨》人参乌梅汤著名方剂,从分子生物学、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微观层面揭示五味合化理论的“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降”关键治法治则的科学内涵,从而达到由古至今、横向至纵向、宏观至微观等多层次梳理出五味合化理论的发展源流。通过关键治法治则的当代科学探索,发现五味合化理论的治法治则和诸多方剂均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效应机制。因此,系统掌握五味合化理论的发展源流有助于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临床实践,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合化 辛甘化阳 酸甘化阴 辛开苦降 发展 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岩 宋桂华 +5 位作者 王书玲 魏明杰 郭彦荣 于素平 周鸿雲 赵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6期75-79,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临床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方药进行数据分析整理,总结其遣方法则,为本病临床辨证组方及新方开发应用提供客观理论根据。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中药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临床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方药进行数据分析整理,总结其遣方法则,为本病临床辨证组方及新方开发应用提供客观理论根据。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中药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高频药物的属性、核心组合及新方方析。结果:筛选文献获取71个组方,涵盖157味中药,使用较多的药物有甘草、杏仁、芦根、葶苈子、五味子、鱼腥草、紫菀、红花、炙麻黄,药味前三位为苦、甘、辛,药性为寒、温、平,15个核心组合和4个新处方。结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原则以宣肺利气,化痰平喘,活血化瘀,温补肺肾为主,用药不宜过于寒凉及温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坤应用三焦理论辨治带状疱疹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小松 周鸿雲 +4 位作者 王海涛 于素平 吕伟刚 张岩 宋桂华 《河南中医》 2023年第2期207-210,共4页
赵坤依据带状疱疹病因、病机、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应用三焦理论进行辨治。邪犯上焦,多见于疾病早期,为风热毒邪上犯上焦所致,治以疏风散邪解毒,方选普济消毒饮加减。邪犯中焦,多由肝经湿热火毒瘀滞所致,治以清肝利湿、凉血解毒,方用龙... 赵坤依据带状疱疹病因、病机、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应用三焦理论进行辨治。邪犯上焦,多见于疾病早期,为风热毒邪上犯上焦所致,治以疏风散邪解毒,方选普济消毒饮加减。邪犯中焦,多由肝经湿热火毒瘀滞所致,治以清肝利湿、凉血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汤,此阶段,由于局部症状明显,疼痛剧烈,赵老师另给予雄黄、冰片、黄柏、利多卡因乳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邪壅下焦,多见于疾病后期,由中焦湿热火毒证余毒未清,瘀血等邪气阻滞于经络而致,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急性期强调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之法,后期注重益气散血、搜风通络之功,活血化瘀贯穿整个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三焦理论 普济消毒饮 龙胆泻肝汤 五味消毒饮汤 桃红四物汤 赵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中医儿科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姗姗 李向峰 +2 位作者 王龙 李冰 周鸿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8期171-173,共3页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但如何挖掘课堂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精准地融入中医儿科学本科教学,是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此文认为可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以历史为鉴,引导学生在古代儿医名家的事迹中树立大...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但如何挖掘课堂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精准地融入中医儿科学本科教学,是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此文认为可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以历史为鉴,引导学生在古代儿医名家的事迹中树立大医精诚的崇高理想。以榜样为师,引导学生在迷失中寻找当代儿科人的信念和使命;以艺术为介,引导学生在自编自演的临床案例中感受医者仁心的道德情操;以热点为媒,引导学生在寻究问底的答疑模式中培养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中医儿科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源单亲二倍体Angelman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李华伟 周鸿雲 +3 位作者 郑宏 马丙祥 都修波 张雪原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30期143-145,共3页
Angelman综合征(angelman syndrome,AS)是一种由15号染色体长臂在11~13区(15q11~13)从头微缺失或父源性的15号染色体相关单亲二倍体等引起的遗传性相关的神经源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本文现回顾性分析1例Angelman综... Angelman综合征(angelman syndrome,AS)是一种由15号染色体长臂在11~13区(15q11~13)从头微缺失或父源性的15号染色体相关单亲二倍体等引起的遗传性相关的神经源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本文现回顾性分析1例Angelm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男,1岁3个月,发现全面发育迟缓9个月,入院见表观异常,语言、运动发育落后,基因检测提示父源单亲二倍体,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了解该病的报道情况,为AS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ELMAN综合征 UBE3A基因 单亲二倍体 PKD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对人参乌梅汤加味干预腹泻模型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潜鸣 赵琼 +4 位作者 赵兴 范刚 罗雅婷 张肖瑾 周鸿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5-2617,共3页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研究中药复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大鼠尿液代谢表型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36只参照文献方法以复合因素制作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2...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研究中药复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大鼠尿液代谢表型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36只参照文献方法以复合因素制作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2只。造模21d开始给药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妈咪爱、人参乌梅汤加味,均1次/d,连续给药7d。在冰浴中收集12h尿液,采用~1H-NMR技术分析尿液代谢特征。结果在大鼠尿液典型的~1H-NMR谱图中可指认出27个代谢产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尿液中乌头酸、丙酮、肌酸酐等的含量减少,而柠檬酸、丙氨酸等含量增多。而与模型组相比,加味人参乌梅汤治疗组有小部分样本逐渐往空白组靠拢。最后,在空白组、模型组和人参乌梅汤加减组中,乌头酸、肌酸酐、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柠檬酸、丙酮的差异最大。结论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对腹泻模型大鼠尿液中的关键代谢物存在良性调节作用,其中乌头酸、肌酸酐、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柠檬酸、丙酮可能为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影响腹泻的关键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人参乌梅汤加味 腹泻 尿液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DNAH5基因突变致儿童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5
作者 包贝贝 宋桂华 +4 位作者 彭明浩 刘洁 于素平 张岩 周鸿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7-732,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情况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PC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结果和家系相关情况等,总结PCD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结果:患儿,女,12岁6个月,2 a前出现反复... 目的:探讨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情况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PC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结果和家系相关情况等,总结PCD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结果:患儿,女,12岁6个月,2 a前出现反复咳嗽、咳痰,经抗感染及中药口服治疗效果不佳。近半个月来症状加重。肺部CT示:双肺多发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双侧胸膜增厚粘连。电子支气管镜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炎。全外显子测序基因检测发现患儿及其弟弟、妹妹DNAH5基因杂合突变:63号外显子c.10616G>A(p.R3539H)和61号外显子c.10363G>T(p.Q3455*),分别来源于母亲和父亲,c.10616G>A为已知致病突变,c.10363G>T为新发突变,未见文献报道。结论:PCD临床表现多样,治疗主要为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本研究报道了一种新的致PCD的DNAH5基因杂合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 儿童 DNAH5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泻叶致幼龄大鼠腹泻模型量-时-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管志伟 赵琼 +3 位作者 赵中和 周鸿雲 和媛媛 万什方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06-1809,共4页
目的研究番泻叶致幼龄大鼠腹泻模型量-时-效关系。方法将96只幼龄大鼠随机抽取24只作为空白组,余72只随机分为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番泻叶灌胃4周,建立大鼠腹泻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每周稀便率、腹泻指数、体重及电解质(Na+... 目的研究番泻叶致幼龄大鼠腹泻模型量-时-效关系。方法将96只幼龄大鼠随机抽取24只作为空白组,余72只随机分为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番泻叶灌胃4周,建立大鼠腹泻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每周稀便率、腹泻指数、体重及电解质(Na+、K^(+)、CL^(-))变化。结果(1)腹泻指标:中、高浓度组每周稀便率、腹泻指数均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0.01),中、高浓度第2、3、4周稀便率、腹泻指数高于第1周(P<0.05),高浓度组第4周稀便率显著高于第1周(P<0.01)。(2)体重:中、高浓度组每周体重增长较空白组、低浓度组缓慢(P<0.05),而高浓度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电解质:Na+:第2周中、高浓度组与空白组及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比较,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4周中、高浓度组较空白组、低浓度组下降显著(P<0.01);中、高浓度组2、3、4周较第1周显著下降(P<0.01),而高浓度组第3、4周较第2周显著(P<0.01);K^(+):第2、3、4周中、高浓度组较空白组、低浓度组下降均有差异(P<0.05);中、高浓度组第2、3、4周较第1周下降均有差异(P<0.05),而高浓度组下降显著(P<0.01);CL^(-):第2周中、高浓度组较空白组、低浓度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4周下降显著(P<0.01)。中、高浓度组第2周较第1周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4周下降显著(P<0.01);(4)安全性:高浓度组较中浓度组死亡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结肠病理:中、高浓度组第3、4周较第1、2周相对较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浓度番泻叶致幼龄大鼠腹泻2周时模型效果理想,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泻叶 幼龄大鼠 腹泻模型 量-时-效
原文传递
浅析吴鞠通酸甘化阴法之运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鸿雲 陈炜 +4 位作者 赵琼 林文静 刘茜玮 管志伟 李珊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7-39,共3页
酸甘化阴法是中医学传统特色治则治法,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酸甘化阴法理论的临床运用颇具特色,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吴氏创立三焦辨证,根据温病上、中、下三焦病邪初、中、后期阴伤程度不同,将顾护津液视为温病治疗第一要义,其使用... 酸甘化阴法是中医学传统特色治则治法,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酸甘化阴法理论的临床运用颇具特色,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吴氏创立三焦辨证,根据温病上、中、下三焦病邪初、中、后期阴伤程度不同,将顾护津液视为温病治疗第一要义,其使用贯穿温病治疗始终。吴氏以性味配伍理论为指导,选取生脉散、麦冬麻仁汤、人参乌梅汤等酸甘化阴分治上、中、下三焦病证,同时以灵活多样的酸甘化阴辛甘化阳、酸甘化阴酸苦泄热、酸甘化阴辛淡为阳等酸甘化阴复法,适应温病三焦实际存在的寒热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灵活展现了酸甘化阴法及其复法的临床运用,具有极大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酸甘化阴 三焦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补益膏加减联合三伏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雪 金云姣 +3 位作者 赵琼 廖敏 周鸿雲 刘茜玮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哮喘补益膏加减联合三伏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中医院就诊的哮喘缓解期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口服孟鲁司特钠... 目的观察哮喘补益膏加减联合三伏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中医院就诊的哮喘缓解期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哮喘补益膏加减及三伏贴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从哮喘症状控制水平、肺功能、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方面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脱落6例,对照组脱落4例。两组在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和无喘息症状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方面,两组治疗后最大呼气流速峰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呼气流速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反复感冒次数、自汗、纳差、大便异常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哮喘补益膏联合三伏贴对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治疗期间、治疗结束后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哮喘补益膏加减联合三伏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效果好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探析高校中医儿科学融合SSP教学模式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鸿雲 宋桂华 +2 位作者 吕伟刚 张岩 于素平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11期97-99,共3页
课程思政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部分,是做好其他学校工作的前提。高校需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三全育人”理念是对课程思政教学思想的完善,使得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始终,实现全员、... 课程思政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部分,是做好其他学校工作的前提。高校需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三全育人”理念是对课程思政教学思想的完善,使得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始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与中医整体观良好契合,符合中医天人合一、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传统。学生标准化病人(SSP)教学以真实模拟典型案例,使学生通过扮演患者、家属、医师等不同角色,切实体验临床患者接诊、病史采集、四诊合参、病历书写、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等各个环节,可有效提升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符合现代高校中医儿科学临床学科的教学需要。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SSP教学可在有效提升中医儿科学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大医精诚、人文关怀等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全能型优秀中医儿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SSP教学 中医儿科学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便秘用药规律 被引量:6
20
作者 万什方 李鲜 +3 位作者 赵琼 周鸿雲 赵梦洁 霍碧岫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初步探讨近年来小儿便秘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9~2019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小儿便秘的研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对药物使用、性味及功效进行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 目的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初步探讨近年来小儿便秘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9~2019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小儿便秘的研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对药物使用、性味及功效进行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计175首方剂,中药163味,共计频次1894次。火麻仁、枳实、甘草、地黄、白术等十味药物为最常用药物。药物类别以补虚药为主;最常见药对为乌药-木香,玄参-麦冬,乌药-槟榔,玄参-地黄,麦冬-玄参,麦冬-地黄。三项关联中,麦冬、郁李仁→玄参,玄参、枳壳→地黄,麦冬、杏仁→火麻仁置信度最高。无论是药对或3味药物组合,显示行气药与行气药、滋阴药与滋阴药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结论中药治疗小儿便秘疗效肯定,以标本兼治为原则;注重健脾补虚、理气运脾、泻下清热、导滞消积;临床治疗需重视“气”与“津”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