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预警指标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高速 荣斌 程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8-851,共4页
关键词 脓毒症 预壁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美松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Fas/Fas配体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高速 张振书 +2 位作者 王凡 林汉军 朱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63-1765,共3页
目的 :观察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后肝细胞凋亡和Fas/Fas配体 (FasL)表达的变化 ,以及氟美松对其影响 ,探讨急性肝损伤早期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时相点肝细胞Fas/FasL蛋白和mRNA的表达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 目的 :观察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后肝细胞凋亡和Fas/Fas配体 (FasL)表达的变化 ,以及氟美松对其影响 ,探讨急性肝损伤早期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时相点肝细胞Fas/FasL蛋白和mRNA的表达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各时相点肝细胞凋亡进行检测 .结果 :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各时相点大鼠肝细胞Fas/FasL蛋白和mR 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 (P <0 .0 5 ) ,且与肝细胞凋亡的增加相一致 ;氟美松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 ,抑制脂多糖 (LP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并使肝细胞Fas/FasL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 (P <0 .0 5 ) .结论 :肝细胞凋亡和Fas/FasL系统活化可能参与内毒素急性肝损伤早期的发病机制 ,而且加重早期肝损伤 ;氟美松可抑制Fas/FasL系统活化 ,阻断和调控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美松 内毒素 肝损伤 FAS/FAS配体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脓毒症分子生物学观点的认识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高速 郝华(综述) 苏磊(审校)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8-320,共3页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目前急危重病医学面临的突出难题。自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DNA的分子结构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特异性DNA重组技术的...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目前急危重病医学面临的突出难题。自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DNA的分子结构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特异性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对帮助阐明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作为疾病诊断的新型工具,特别在基因突变、遗传病因风险评估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本文旨在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简要解释感染期间个体应答的不同变化机制,同时阐述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脓毒症诊断、评估及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分子生物学 遗传 介质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作战下重症伤病员医疗后送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周高速 李素芝 +7 位作者 孙天胜 赵瑞臣 黄跃 刘建伟 张达坤 张胜天 元天明 涂国华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年第9期833-835,共3页
本文结合平时高原地区卫勤拉练实践,分析高原高寒地区卫勤保障的特点与规律,对高原作战伤病员医疗救治和后送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为高原作战卫勤保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原作战 重症 伤病员 救护 后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卵圆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高速 张振书 +5 位作者 刘思德 苏磊 王亚东 何敬东 张明军 李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索体外诱导成年Wistar大鼠肝卵圆细胞(HOCs)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建立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采用两步法灌注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HOCs,行体外培养并添加HGF、OSM和FGF4诱导其分化。结果每只模... 目的探索体外诱导成年Wistar大鼠肝卵圆细胞(HOCs)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建立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采用两步法灌注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HOCs,行体外培养并添加HGF、OSM和FGF4诱导其分化。结果每只模型大鼠肝脏体外分离可获得约1.34×105/mlHOCs,细胞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大小为正常肝细胞1/6~1/3,核质比例大,2周后可呈克隆样增殖生长。所获HOCs胞浆和胞膜表达干细胞标志Thy-1及C-kit,其原始细胞标志AFP呈阳性表达;能稳定传代,在HGF、OSM和FGF4刺激下形态逐渐发生改变,细胞伸展且体积渐增大,贴壁能力减弱,诱导14天后分化细胞Alb表达明显阳性,且随着诱导时间延长阳性率逐渐升高;诱导分化的细胞胞浆G-6-P及PAS染色均呈阳性。结论HOCs在体外一定条件刺激下可诱导分化为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卵圆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周高速 荣斌 +2 位作者 张源波 张健 陈冬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0-280,共1页
关键词 苹果 过敏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肝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脾内移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高速 刘思德 +4 位作者 张振书 张明军 李旭 王亚东 何敬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将人胎肝干细胞脾内移植23肝切除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观察其在受体小鼠内定植、迁移及分化的可行性。方法①以临床上自然流产废弃的孕期16~24周健康胎肝为供体,分离纯化胎肝干细胞,并行光镜、电镜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和... 目的将人胎肝干细胞脾内移植23肝切除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观察其在受体小鼠内定植、迁移及分化的可行性。方法①以临床上自然流产废弃的孕期16~24周健康胎肝为供体,分离纯化胎肝干细胞,并行光镜、电镜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检测鉴定。②人胎肝干细胞经脾内移植到23肝切除的SCID小鼠。③免疫组化检测15、30、60、90d受体小鼠脾脏和肝脏的人Hepatocyte、α1-AT、AFP的定位和表达。PAS染色检测受体小鼠各时间点脾脏组织糖原表达。④RT-PCR检测30、60、90d受体小鼠脾脏组织AFP和白蛋白(Alb)基因的表达。结果①镜下观察分离细胞体积较小、约为肝细胞的16~13,核与浆比例大,内质网、线粒体和核糖体不发达。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检测分别显示分离的人胎肝干细胞表达AFP、Thy-1、C-kit和CD34、CK19。②各时间点免疫组化均可检测到肝干细胞移植小鼠的肝脏和脾脏组织人Hepatocyte、α1-AT和AFP阳性表达。PAS染色显示各时间点受体小鼠脾脏组织不同程度的糖原表达。③人胎肝干细胞移植后30、60、90d受体小鼠脾脏组织表达人AFP和Alb基因。结论人胎肝干细胞经脾内移植可在异体内存活、定植并向受体受损肝脏迁移,在受体内增殖和定向分化为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干细胞 分离 培养 移植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卵圆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向肝细胞的诱导分化(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高速 荣斌 +7 位作者 陈冬梅 聂玉辉 武广隆 郝华 杨光辉 张明军 刘思德 张振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4957-4961,共5页
背景:肝卵圆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复制及在一定的条件下克隆增殖并分化为成熟肝细胞的能力,既可在体外用于构建生物人工肝的生物材料部分,也可以进行体内移植,还可为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在治疗肝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目的:建立成... 背景:肝卵圆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复制及在一定的条件下克隆增殖并分化为成熟肝细胞的能力,既可在体外用于构建生物人工肝的生物材料部分,也可以进行体内移植,还可为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在治疗肝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目的:建立成年Wistar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行体外分离和培养肝卵圆细胞,探索体外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病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12/2006-02在南方医院消化病研究所实验室完成。36只三四个月龄,其阳性率逐渐升高。④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诱导分化细胞胞浆G-6-P染色呈棕黑色沉淀,PAS染色呈红色颗粒。结论:乙硫氨酸灌喂联合2/3肝切除可复制成年Wistar大鼠的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胶原酶灌注结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可获得满意的肝卵圆细胞。大鼠肝卵圆细胞能在体外传代培养,在一定条件刺激下可诱导分化为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卵圆细胞 大鼠 分离 培养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三例临床救治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周高速 陈冬梅 +5 位作者 王贵生 元天明 冯特 任博 张源波 荣斌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9期721-723,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致疾患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在炎热潮湿环境下工作,当热吸服能力逐渐减弱,对抗热打击的能力逐步丧失,易发生中暑,轻者出现疲劳、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高热、抽搐、神志改变等,
关键词 热射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10
作者 周高速 冬翠 +4 位作者 苏磊 贾英民 冯特 杨光辉 张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6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MEC细胞株,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NAC对HPMEC增殖活化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NAC(1 mmol/L)处...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MEC细胞株,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NAC对HPMEC增殖活化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NAC(1 mmol/L)处理1 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0 ng/mL)处理1 h,NAC+TNF-α联合处理。凝胶电泳移动抑制实验检测HPMEC NF-κB的结合活性;免疫蛋白质印迹检测相应的HPMEC胞质内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观察HPMEC NF-κB表达的核内转移;激光共聚焦检测NAC对HPMEC中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 NAC对HPMEC的增殖活化有明显抑制作用,NAC+TNF-α联合处理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TNF-α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NF-α刺激后具有诱导HPMEC NF-κB结合活性,且IκB-α表达明显减弱,NAC处理组IκB-α表达高于TNF-α处理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处理1 h后,HPMEC NF-κB的主要表达从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内;NAC预处理后联合TNF-α刺激,HPMEC NF-κB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出现核内转移极少。HPMEC经TNF-α处理后细胞内COX-2表达明显高于NAC+TNF-α联合处理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AC+TNF-α联合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可抑制HPMEC增殖活化;NAC可抑制HPMEC NF-κB结合活性、减少核内转移发生和COX-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核因子ΚB 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B型钠尿肽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的意义
11
作者 周高速 张健 +2 位作者 程霞 陈冬梅 荣斌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1548-1550,1569,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B型钠尿肽(BNP)测定对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将794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成四组:CHF组(453例)、CHF+肺源性疾病组(76例)、肺源性疾病组(213例)和非CHF+非肺源性疾病组(52例),采用... 目的探讨快速B型钠尿肽(BNP)测定对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将794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成四组:CHF组(453例)、CHF+肺源性疾病组(76例)、肺源性疾病组(213例)和非CHF+非肺源性疾病组(52例),采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测定全部患者的血浆BNP浓度。结果CHF组血浆BNP浓度为(761±413)pg/ml;CHF+肺源性疾病组为(573±316)pg/ml;肺源性疾病组为(69±43)pg/ml;非CHF+非肺源性疾病组为(61±43)pg/ml。肺源性疾病组与非CHF+ 非肺源性疾病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功能Ⅱ-Ⅳ级患者BNP数值分别为(394±231)pg/ml、(644±306)pg/ml和(894±411)pg/ml,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诊科快速测定血浆BNP浓度有助于提高心源性和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心力衰竭 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简读 被引量:81
12
作者 荣斌 周高速 郭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6-229,共4页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治疗指南 急性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心肌梗死 人类健康 液体复苏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成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解读(1) 被引量:21
13
作者 荣斌 周高速 +1 位作者 郭凯 刘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27-728,共2页
2004年,全球11个专业组织的专家代表对感染与脓毒症的诊断及治疗发表了第一个被国际广泛接受的指南。指南代表了拯救脓毒症运动的第二阶段,即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及对脓毒症进行再认识。这些专家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应用新的循证医学系... 2004年,全球11个专业组织的专家代表对感染与脓毒症的诊断及治疗发表了第一个被国际广泛接受的指南。指南代表了拯救脓毒症运动的第二阶段,即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及对脓毒症进行再认识。这些专家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应用新的循证医学系统方法对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进行再次评价,对指南内容进行了更新。2008年,专家在上述基础上对指南内容进行了重新修订。本刊特邀北京军区总医院急诊科周荣斌教授对指南进行解读,并由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华急诊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洪教授进行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甲车辆乘员军事训练伤相关因素分析及自救互救对其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荣斌 王新华 +4 位作者 来钢 陈冬梅 吴航宇 冬兰 周高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8-990,共3页
目的分析某部队装甲车辆乘员军事训练伤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自救互救对训练伤转归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分类,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装甲部队1028名官兵进行现场调查,对结... 目的分析某部队装甲车辆乘员军事训练伤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自救互救对训练伤转归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分类,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装甲部队1028名官兵进行现场调查,对结果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训练伤总体发生率为40.2%。其中1年军龄者占受伤者的36.8%,高于2年军龄和3年以上军龄者。对训练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引入模型的变量有训练内容、训练时地形、是否晕车、是否接受过自救互救训练以及训练时动作是否符合操作规范。实施自救、互救措施者,1个月内康复率(分别为93.8%9、4.2%)明显高于未采取自救、互救措施者(分别为76.3%7、6.7%,P<0.001)。结论装甲车辆乘员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较高,1年军龄者是训练伤防护重点;训练伤的发生有多种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地实施预防保护措施;实施自救互救者1个月内康复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军事医学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肠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筛选肿瘤抗原基因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敬东 周高速 +4 位作者 肖冰 李旭 刘宇虎 张振书 南清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利用肿瘤患者血清筛选大肠癌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基因。方法采用SMART技术构建中国人大肠癌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用SEREX方法筛选中国人大肠癌组织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对获得的阳性克隆片段进行测序、鉴定和BLAS... 目的利用肿瘤患者血清筛选大肠癌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基因。方法采用SMART技术构建中国人大肠癌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用SEREX方法筛选中国人大肠癌组织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对获得的阳性克隆片段进行测序、鉴定和BLAST同源性比较,并对其生物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地构建了大肠癌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原始文库含2.39×106个重组子,重组率达到97.5%,文库扩增后滴度达到4.1×1010pfu/ml。插入外源性cDNA片段的大小为0.5~4.0kb。SEREX筛选共获得16个阳性克隆,代表12个不同抗原基因,其中10个基因片段为已知抗原基因,如IFITM1、CD24、Survivin、KLK6等,2个为未知EST片段。根据序列分析,筛选出的抗原基因有结构基因、调节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等。结论利用SEREX方法筛选出大肠肿瘤相关抗原基因并获得2个肿瘤抗原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SEREX抗原基因 CDNA表达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瞳孔评估对急诊昏迷患者病因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娟 刘宇 +4 位作者 荣斌 王新华 周高速 程霞 王玉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863-1864,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瞳孔评估对急诊昏迷患者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6年7月—2008年7月急诊科收治的130例昏迷患者进行床旁瞳孔评估和病因诊断。结果130例患者中代谢性昏迷78例(60%),结构性昏迷52例(40%)。126例(97%)患者最... 目的探讨床旁瞳孔评估对急诊昏迷患者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6年7月—2008年7月急诊科收治的130例昏迷患者进行床旁瞳孔评估和病因诊断。结果130例患者中代谢性昏迷78例(60%),结构性昏迷52例(40%)。126例(97%)患者最终明确具体病因,代谢性昏迷原因依次为药物中毒、乙醇中毒、低血糖、脓毒症和肺炎等;结构性昏迷原因依次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光反射消失OR=4.9,95%CI(2.1,7.3)、瞳孔不等大OR=8.3,95%CI(3.1,12.9)是结构性昏迷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床旁瞳孔评估可作为急诊昏迷患者病因鉴别诊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不等 昏迷 诊断 鉴别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效止血粉治疗急性创伤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荣斌 黄志 +6 位作者 程霞 周高速 郭凯 张健 刘冀 张源波 陈升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1-523,578,共4页
目的观察速效止血粉治疗急性创伤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速效止血粉直接洒在出血部位,观察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和起效时间。结果速效止血粉适用于各种创伤出血,尤其在中、大动脉出血的止血效果方面具有常规方法不能比拟的优势。... 目的观察速效止血粉治疗急性创伤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速效止血粉直接洒在出血部位,观察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和起效时间。结果速效止血粉适用于各种创伤出血,尤其在中、大动脉出血的止血效果方面具有常规方法不能比拟的优势。结论速效止血粉是治疗各种急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止血粉 创伤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1受体、ACE基因静默对肝星状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旭 张艺军 +2 位作者 孟莹 周高速 张振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静默对肝星状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细胞系。构建pSilencer/AT-1α受体siRNA、pSilencer/ACE siRNA质粒,将其转染HSC-T6,予10-6mol/L血管紧张素...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静默对肝星状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细胞系。构建pSilencer/AT-1α受体siRNA、pSilencer/ACE siRNA质粒,将其转染HSC-T6,予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干预,设立对照组。凝胶电泳移动抑制实验(EMSA)检测NF-κB DNA结合活性。结果EMSA显示:AngⅡ可刺激肝星状细胞NF-κB DNA结合活性增强;pSilencer/AT-1α受体siRNA转染细胞后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NF-κB DNA结合活性增强。pSilencer/ACE siRNA转染细胞后可抑制NF-κB DNA结合活性。结论AT-1受体、ACE基因静默可抑制肝星状细胞NF-κB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核因子-ΚB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ITM1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敬东 张振书 +7 位作者 肖冰 周高速 张以洋 耿焱 张亚历 智发朝 赖祝胜 李旭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FITM1)对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异质黏附的影响.方法:构建pEGFP-C3/IFITM1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株SW480,G418筛选获得亚克隆细胞株,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检查绿色荧光蛋白.生长曲线法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FITM1)对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异质黏附的影响.方法:构建pEGFP-C3/IFITM1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株SW480,G418筛选获得亚克隆细胞株,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检查绿色荧光蛋白.生长曲线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的黏附性.结果:pEGFP-C3/IFITM1重组质粒的测序序列与IFITM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质粒转染SW480细胞后,通过G418持续压力筛选获得亚克隆细胞株IFITM1/SW48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位于IF-ITM1/SW480的细胞膜上,提示转染后IFITM1正确表达.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转染后的IFITM1/SW480细胞增殖活性比对照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IFITM1/SW480细胞黏附数30,60min分别为(3.93±0.08)×103和(6.10±0.21)×103,而对照组pEGFP-C3/SW480细胞黏附数30,60min分别为(4.61±0.25)×103,(7.17±0.22)×103,IFITM1/SW480细胞黏附数比对照组细胞黏附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IFITM1可抑制SW480细胞体外增殖和异质型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白质类 细胞增殖 细胞黏附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协同干扰素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敬东 张振书 +3 位作者 肖冰 周高速 张以洋 耿焱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05-707,716,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IFITM1)协同干扰素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影响。方法:将IFITM1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IFITM1/pEGFP-C3重组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株SW480,G418...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IFITM1)协同干扰素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影响。方法:将IFITM1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IFITM1/pEGFP-C3重组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株SW480,G418 500mg/L筛选阳性克隆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RT-PCR检测IFITM1的表达。实验设pEGFP- C3/SW 480组、IFITM1/SW 480组、IFITM1/anti-IFITM1/SW 480、空白组,除空白组外,每组加入IFN_(-α) 1000 U/mL。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性。结果:IFITM1/pEGFP-C3重组质粒转染SW480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融合蛋白位于细胞膜周围,RT-PCR在IFITM1/SW 480细胞中检测到IFITM1 mRNA表达,SW 480细胞及pEGFP-C3/SW480细胞中未见IFITM1 mRNA表达。MTT分析细胞增殖示pEGFP-C3/SW 480组、IFITM1/SW 480组、IFITM1/anti-IFITM1/SW 480组的D_(570mm)处值分别0.745±0.0267、0.346±0.0316、0.696±0.0613,空白组的D_(570mm)值是0.835±0.0362,IFITM1/SW 480细胞增殖比pEGFP-C3/SW 480细胞及IFITM1/anti-IFITM1/SW 480细胞低(P<0.05)。而pEGFP-C3/SW 480细胞的增殖与IFITM1/anti-IFITM1/SW 480细胞增殖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FITM1可协同IFN-α抑制SW 480细胞体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 细胞增殖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