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病原体芯片在小儿重症肺炎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淑君 周帅 +2 位作者 周香城 陈秋平 张亮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33-36,47,共5页
目的:探讨泛病原体基因芯片EOPM在小儿重症肺炎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常规临床方法病原体检测结果为阴性的5例重症肺炎患儿的血清、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标本,行核酸提取、基因芯片杂交、... 目的:探讨泛病原体基因芯片EOPM在小儿重症肺炎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常规临床方法病原体检测结果为阴性的5例重症肺炎患儿的血清、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标本,行核酸提取、基因芯片杂交、测序验证实验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5例小儿重症肺炎芯片检出病原体依次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与鼻病毒共感染、副流感病毒伴随链球菌共感染、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经PCR及测序验证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泛病原体基因芯片能有效检测出不明病因小儿重症肺炎的致病原,为针对性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病原体基因芯片 小儿重症肺炎 病原体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array-CGH技术用于比较牙龈卟啉单胞菌不同菌株基因组差异的研究
2
作者 李心悦 张亮 +6 位作者 吕莉娟 马健 周伟平 黄淑君 周香城 贺俊成 叶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构建牙龈卟啉单胞菌(简称P.gingivalis)全基因组规模的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简称arrayCGH)芯片平台,分析不同菌株间基因组的差异,为后续检测临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进一步阐述牙周炎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已经全基因组测序... 目的:构建牙龈卟啉单胞菌(简称P.gingivalis)全基因组规模的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简称arrayCGH)芯片平台,分析不同菌株间基因组的差异,为后续检测临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进一步阐述牙周炎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已经全基因组测序的12株P.gingivalis菌的序列信息,设计探针序列,定制芯片。提取P.gingivalis高毒力株W83和低毒力株ATCC 33277的基因组DNA,利用array-CGH检测其全基因组的差异DNA片段,并运用PCR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Array-CGH结果显示两组菌株间存在几个连续片段的拷贝数不同。P.gingivalis W83的部分特异片段参与编码毒力致病因子。在P.gingivalis ATCC 33277的特有片段中,部分编码蛋白可增强细菌表明粘附力,使其具有高粘附力。从中挑选12个基因进行PCR差异性验证,证实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用array-CGH芯片的方法来分析全基因组拷贝数的变化具有分辨率高,能精确定位异常片段的特性。本文成功构建了array-CGH技术检测P.gingivalis不同毒力株基因差异的平台,为后续比较临床分离株的差异DNA片段,筛查毒力基因,深入阐述牙周炎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基因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基因表达谱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芳 胡克 +7 位作者 李洁明 金文艳 陈秋平 周香城 张小伟 周嘉禾 钟明琳 李荔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正常组(PCOS-E)和子宫内膜病变组(PCOS-EH)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PCOS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致病基因。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检查+诊...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正常组(PCOS-E)和子宫内膜病变组(PCOS-EH)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PCOS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致病基因。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检查+诊刮术的PCOS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两组PCOS-E和PCOS-EH。两组中各随机选取10例子宫内膜标本,利用芯片差异显著性分析(SAM)软件筛选两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ene Ontology(GO)及Pathway富集分析,建立基因表达谱。结果:基因芯片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有表达意义的基因29871个,PCOS-EH组子宫内膜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的基因共810个,其中上调基因408个,下调基因402个。GO生物学过程富集类别128个,分子功能富集类别23个,细胞组成富集类别19个,发现多个基因功能簇的富集。共筛选出23条代谢通路的差异基因,涉及Wnt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其中Wn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q-value=4.96E-05)具有显著差异。利用KEGG通路分析发现,Wnt信号通路中涉及8个基因,其中2个差异基因表达下调(SFRP1=-2.70、SFRP4=-4.55),6个差异基因表达上调(WIF1=11.88、DKK4=9.40、NKD1=8.93、WNT6=4.65、BAMBI=3.79、PRKCG=2.99),表达均显著差异。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基因表达谱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存在明显差异,累及Wnt信号传导通路,这些改变可能与PCOS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相关,相关基因表达(产物)可作为早期预测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增生病变 基因芯片技术 WNT信号通路 DKK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特色甘薯叶片光合作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潘妃 邢铮 +4 位作者 秦玉芝 段桂芳 王利群 段秋红 周香城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26-28,共3页
为提高甘薯光合利用率、完善特色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了几种特色甘薯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变化对不同类型甘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几种特色甘薯光合作用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12∶00... 为提高甘薯光合利用率、完善特色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了几种特色甘薯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变化对不同类型甘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几种特色甘薯光合作用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12∶00;叶片的光合作用饱和点为630~810μmol/m2·s,光合作用补偿点为44~68μmol/m2·s;叶片的CO2饱和点为450~550μmol/m2·s,CO2补偿点为50~70μmol/m2·s;不同类型甘薯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甘薯 光合作用 光照强度 CO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用于检测产前诊断标本母体细胞污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耿娟 刘畅 +7 位作者 周香城 马健 杜丽 卢建 周伟宁 胡听听 吕莉娟 尹爱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 探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检测产前诊断标本母体细胞污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间以40例因夫妇双方均为地中海贫血基因βIVS-Ⅱ-654/βN杂合携带者、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行侵入性产... 目的 探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检测产前诊断标本母体细胞污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间以40例因夫妇双方均为地中海贫血基因βIVS-Ⅱ-654/βN杂合携带者、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作为观察样本.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建立母体细胞污染程度梯度50%、25%、12.5%、6.25%、3.125%、1.5625%模型,采用DD-PCR技术及短串联重复序列的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产前诊断标本母体细胞污染,分别评估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并分别检测40组产前诊断标本,以比较DD-PCR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母体细胞污染的准确性.结果 DD-PCR技术可以检测到产前诊断标本中低至1.5625%的母体细胞污染,检测结果与母体细胞污染程度梯度改变基本相符,而荧光定量PCR技术只能在母体细胞污染≥6.25%时才提示产前诊断标本存在400 bp的母源性特有峰.DD-PCR技术共检测到6例(15%,6/40)产前诊断标本存在母体细胞污染,荧光定量PCR技术只检测到3例母体细胞污染的产前诊断标本(7.5%,3/40),两种检测方法比较,DD-PCR技术的准确性更高(P=0.002).结论 DD-PCR技术可对产前诊断标本进行母体细胞污染精确定量,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DNA污染 基因型 聚合酶链反应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微滴数字PCR技术检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染色体22q11.2区段微缺失 被引量:3
6
作者 周香城 张翠翠 +4 位作者 李泌 马健 陈秋平 孙善权 张亮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检测22qii.2微缺失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针对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特异缺失区内的TBX1基因和内参基因RPP30设计引物和探针,采用微滴数字PCR(dropletdigitalPCR,ddPCR)的方法计算TBX1/RPP30的比值,检测22q11.2区段... 目的探索一种检测22qii.2微缺失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针对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特异缺失区内的TBX1基因和内参基因RPP30设计引物和探针,采用微滴数字PCR(dropletdigitalPCR,ddPCR)的方法计算TBX1/RPP30的比值,检测22q11.2区段微缺失。结果通过数字PCR方法计算TBX1/尺PP30的比值检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检出3例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结果为22q11.2微缺失综合征阳性的样本。在14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中检测出2例22q11.2微缺失阳性样本。结论微滴数字PCR可以准确检测出22q11.2区段微缺失,可提供一种快速、经济的检测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微滴数字PCR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临床及代谢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小芳 胡克 +7 位作者 李洁明 蔡仁燕 陈秋平 周香城 周嘉禾 钟明琳 张小伟 李荔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0-744,共5页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临床及代谢特征,寻找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高危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疾病的管理与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的111例PCOS患者,根...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临床及代谢特征,寻找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高危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疾病的管理与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的111例PCOS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子宫内膜正常组(PCOS-N组)74例和子宫内膜病变组(PCOS-EH组)37例,收集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人体学测量指标及生化指标,寻找PCOS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相关高危因素。结果PCOS-N组患者中,增殖期61例(82.4%)、分泌期13例(17.6%);PCOS-EH组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20例(54.1%)、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13例(35.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8.1%)、子宫内膜癌1例(2.7%)。PCOS-EH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甘油三酯(TG)、2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2h胰岛素、稳态模型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游离雄激素指数(FAI)均高于PCOS-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EH组中糖耐量异常(IGT)、糖尿病(DM)、胰岛素抵抗(IR)、高雄激素血症(HA)的发生率均高于PCOS-N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PCOS-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高危因素有超重或肥胖、IR、IGT、DM、HA(P<0.05),OR值分别为3.07、3.52、2.78、3.80、15.81。结论IR、HA、超重或肥胖是PCOS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高危因素,应重视对PCOS患者的体格检查及糖代谢筛查,适度放宽诊断性刮宫的手术指征,预防PCOS子宫内膜增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增生病变 游离雄激素指数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DNA甲基化在职业接触健康评价中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雷雯 周香城 陈秋平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226,共4页
职业接触是指由于职业活动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1].2018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发病例23 497例,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 524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19 468例)[2].这些病例只是冰山一角... 职业接触是指由于职业活动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1].2018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发病例23 497例,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 524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19 468例)[2].这些病例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未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的人群正处于职业危害之中.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接触可引起遗传物质的损伤,诸如突变、缺失、插入、重复及染色体畸变等,最终导致有害效应的产生[3].有研究表明,生物体为了维持自身稳态,在不发生基因序列改变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基因修饰来应对外环境的影响[4].基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修饰等,其中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部分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5].在部分职业活动中,由于经常接触苯、多环芳烃、微小颗粒等物质可引起某些基因的甲基化修饰改变,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及癌症等发病率升高[6-8].本文拟从职业接触导致的DNA甲基化异常及相关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对DNA甲基化在职业接触健康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接触 职业健康 职业病 DNA 甲基化 芯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