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器以载道”思想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先艺 周蕴斐 王琴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2期53-56,共4页
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即“器以载道”,这种中国传统造物艺术是通过形态语言传达出一定的趣味和境界,体现出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功能。具体而言,其体现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是社会的和谐有序;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是天人合一;体现在人... 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即“器以载道”,这种中国传统造物艺术是通过形态语言传达出一定的趣味和境界,体现出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功能。具体而言,其体现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是社会的和谐有序;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是天人合一;体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中,是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用与美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造物 器以载道 和谐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髹饰录》的思想来源——《髹饰录》中对《周易》的运用
2
作者 杨恒 周蕴斐 《科教文汇》 2008年第3期153-153,共1页
《髹饰录》相去《周易》几千年,但全书无不透露出《周易》的智慧。如:根据《周易》的"乾坤"来将《髹饰录》分为"乾集"和"坤集",又以"阴阳"来给各类漆器命名分类,以至于建立了一套流传至今的漆... 《髹饰录》相去《周易》几千年,但全书无不透露出《周易》的智慧。如:根据《周易》的"乾坤"来将《髹饰录》分为"乾集"和"坤集",又以"阴阳"来给各类漆器命名分类,以至于建立了一套流传至今的漆器命名分类标准。可以说,《髹饰录》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不仅仅因为它是我国唯一部漆器专著,还因为作者灵活运用了中国古代经典中的智慧。其中突出的便是对《周易》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坤 阴阳 巧法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婧 周蕴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75-76,共2页
中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是随着世界艺术设计市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由于一些特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中国的艺术设计发展一直都未能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更多的是照搬国外的经验,从教育领域一直到市场培养都未能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系... 中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是随着世界艺术设计市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由于一些特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中国的艺术设计发展一直都未能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更多的是照搬国外的经验,从教育领域一直到市场培养都未能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系统的模式,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但随着近几十年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重新找回自我,寻求民族设计艺术文脉的重要性。对于过去民族历史精神的重新审视,对于世界全球化、国际化的重新定位成为我们今天从事艺术设计工作中所不可回避,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设计 回顾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仕女画的发展及成因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蕴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年第1X期167-169,共3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仕女画题材在唐代的发展状况以及成因。纵观中国历史,这一时期是仕女画题材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试从社会经济,所产生的重要画家以及当时的女性地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 仕女画 社会发展 张萱 周日方 女性地位
原文传递
伊斯兰教信仰在自然图形符号中的体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蕴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年第2X期68-70,共3页
伊斯兰教有着严格的教义规范,在其教义的宣扬过程中其艺术语言的运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使抽象化的信仰幻化为美伦美奂的具体图像符号,同时也满足了人们视觉及审美心理的需要。
关键词 伊斯兰教信仰 图形符号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