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病人静脉通路选择决策的证据审查
1
作者 唐淑慧 钱火红 +2 位作者 曹洁 陈佳云 周茹珍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6期2857-2862,共6页
目的:基于循证方法制定肿瘤病人静脉通路置管前评估与选择的审查指标,并进行临床审查,进一步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为规范管理临床静脉通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循证方法形成最佳证据,并制定审查指标,在我院164例肿瘤病人及168名... 目的:基于循证方法制定肿瘤病人静脉通路置管前评估与选择的审查指标,并进行临床审查,进一步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为规范管理临床静脉通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循证方法形成最佳证据,并制定审查指标,在我院164例肿瘤病人及168名医护人员中进行审查,采用行为促进(i-PARIHS)框架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拟定相应对策。结果:本研究共汇总形成了26条最佳证据,制定了16条审查指标,经对164例肿瘤病人进行证据的审查,共有7项指标依从性<60%;62.20%的病人存在决策冲突,46.34%病人决策存在延迟状态。结论:临床上应增加静脉通路的评估和选择相关的培训,优化静脉通路选择流程,细化评估和选择要素,增加静脉通路选择环节质量控制和监督;优化病人随访系统,搭建决策辅助信息化系统,促进证据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通路 评估 循证护理 临床实践 障碍因素 促进因素 证据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和防治进展
2
作者 李响 高显华 周茹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尿潴留是直肠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尿路感染、泌尿系损伤和肾功能衰竭等更严重的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直肠癌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不清,可能与术中损伤盆腔自主神经、术后膀胱失去了直肠... 尿潴留是直肠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尿路感染、泌尿系损伤和肾功能衰竭等更严重的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直肠癌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不清,可能与术中损伤盆腔自主神经、术后膀胱失去了直肠的支撑、疼痛和麻醉药物的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对直肠癌术后尿潴留的病因、危险因素、预防策略和治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降低其发生率,并尽量减轻尿潴留的危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后尿潴留 留置导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品管圈术前肠造口定位的准确率 被引量:6
3
作者 周茹珍 厉坤鹏 +5 位作者 陈静 董金玲 潘李丹 徐洪莲 钱火红 邱群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8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肠造口定位准确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建立品管圈小组,在品管圈实施前对行肠造口术的255名患者术前造口定位不准确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并对258名行肠造口术患者...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肠造口定位准确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建立品管圈小组,在品管圈实施前对行肠造口术的255名患者术前造口定位不准确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并对258名行肠造口术患者术前造口定位进行品管圈管理,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术前造口定位准确率。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术前造口定位准确率由61.96%提高至94.5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前造口定位准确率及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参与临床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结直肠癌 肠造口 术前造口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断成人鼻胃管成功留置方法的循证护理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颖 张玲娟 +1 位作者 汤爱玲 周茹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5期1582-1585,共4页
[目的]汇集并总结成人鼻胃管成功留置判断方法,从而促进临床护理实践的科学性、统一性和规范性。[方法]检索OVIDJBI、Cochrane图书馆、BEST PRACTICE、RNAO、EBSCO-循证护理学数据库、PubMed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 [目的]汇集并总结成人鼻胃管成功留置判断方法,从而促进临床护理实践的科学性、统一性和规范性。[方法]检索OVIDJBI、Cochrane图书馆、BEST PRACTICE、RNAO、EBSCO-循证护理学数据库、PubMed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从创建到2014年1月2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成人鼻胃管判断方法的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系统评价、集束化措施。由3位评价者单独进行文献的筛除、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交叉核对。[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3篇证据汇总、2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1篇Meta分析、1篇专家意见。汇总出6种判断方法并给予证据等级。[结论]最合适的成人鼻胃管成功留置判断方法是pH试纸测定抽出物的pH值,X射线作为判断的金标准,可以降低误判发生率,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鼻胃管 判断方法 留置胃管 最佳实践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病人濒死期护理路径在临终关怀病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周茹珍 厉坤鹏 +2 位作者 王海霞 周玲君 赵继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7期2370-2373,共4页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濒死期护理路径在临终关怀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非平行对照试验,在路径实施前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病人列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路径组40例病人则使用濒死期护理路径进行管理。4h记录1次病人的疼痛、呼吸...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濒死期护理路径在临终关怀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非平行对照试验,在路径实施前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病人列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路径组40例病人则使用濒死期护理路径进行管理。4h记录1次病人的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分泌物梗阻、烦躁不安5种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在病人死亡后由家属填写护理质量评价量表。[结果]路径组病人5种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在疼痛、呼吸困难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h记录1次的总记录次数症状发生率在疼痛、呼吸困难、分泌物梗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路径组病人的临终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症病人濒死期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控制濒死期癌症病人症状,改善晚期癌症病人临终生存质量,提高整体照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濒死期 护理路径 临终关怀 症状控制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唐氏患儿造口关闭术后伤口裂开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茹珍 马轶美 +1 位作者 张丽 邱群 《全科护理》 2020年第34期4862-4864,共3页
腹部伤口裂开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1%~3%[1],指腹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可由腹内压持续增高、切口的严重污染、伤口组织营养状态差、贫血、未减张缝合、缝线未及时拆除、体质指数异常、放化疗等多种因素引起[2-5]。常见的预... 腹部伤口裂开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1%~3%[1],指腹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可由腹内压持续增高、切口的严重污染、伤口组织营养状态差、贫血、未减张缝合、缝线未及时拆除、体质指数异常、放化疗等多种因素引起[2-5]。常见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有减张缝合切口、合理选择切口位置、预防切口感染、加强全身营养、改善微循环等[6]。近年来负压吸引技术、湿性愈合理论、新型敷料对于已发生裂开的伤口治疗得到广泛应用[7-11]。湿性愈合理论包括持续保持湿性愈合环境、有效促进自溶清创、清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增生及伤口愈合等[8,12-13]。新型敷料的应用则是在湿性愈合理论基础上产生,且近年来临床上在伤口护理方面的广泛应用取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伤口裂开 湿性愈合 新型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建立第二平面法在近手术切口的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周茹珍 钱火红 +6 位作者 邱群 徐洪莲 于冠宇 张丽 任士冉 陈晓丽 霍园园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水胶体敷料创建第二平面法在近手术切口的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60例近手术切口的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偏心圆修剪造口底盘的护理方法,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水胶体敷料创建第二平面法在近手术切口的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60例近手术切口的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偏心圆修剪造口底盘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标准型水胶体敷料建立第二平面,即修剪出造口大小1/3~1/2的水胶体粘贴于造口周围皮肤,保留伤口上方水胶体部分背纸以创建第二平面,并使用顺应性好的一件式造口底盘粘贴于水胶体敷料上。结果运用第二平面法进行造口袋更换,有效减少了造口袋更换次数(P=0.002),减少了造口相关费用(P<0.001)、造口底盘渗漏次数(P=0.03)及伤口污染次数(P=0.03),而在刺激性皮炎的发生及手术切口拆线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建立第二平面法能够有效管理造口排泄物,减少造口袋更换及渗漏次数,降低造口护理相关费用,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造口 近手术切口 水胶体敷料建立第二平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临床评分在急诊预检分级中的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颖 周茹珍 +2 位作者 王群 戴红英 徐立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6期518-520,526,共4页
目的探讨简单临床评分(SCS)在急诊预检分级中的应用效果,以缩短预检分级的时间,减少Ⅰ级极高危患者进入抢救的时间以及提高护士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对照组的传统预检方法和试验组的SCS预检方法,对患者的预检分级时间、Ⅰ级极高危患者进... 目的探讨简单临床评分(SCS)在急诊预检分级中的应用效果,以缩短预检分级的时间,减少Ⅰ级极高危患者进入抢救的时间以及提高护士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对照组的传统预检方法和试验组的SCS预检方法,对患者的预检分级时间、Ⅰ级极高危患者进入抢救的时间、预检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SCS预检方法的两组时间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的传统预检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S运用于急诊预检分级,不但可以缩短患者预检分级的时间,减少Ⅰ级极高危患者进入抢救的时间,而且在提高预检护士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临床评分 急诊预检分级 分诊时间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无保护会阴分娩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厉坤鹏 周茹珍 +2 位作者 乔钧 杨柳 朱燕 《循证护理》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2月,收集所有无保护会阴分娩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2月,收集所有无保护会阴分娩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总样本量3 523例,试验组1 772例,对照组1 7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无保护会阴分娩能够降低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会阴水肿发生率及产后疼痛程度;针对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无保护会阴分娩并未显示特殊优势。[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整体临床效果优于保护性会阴分娩,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整体质量不高,因此,有必要设计高质量的RCTs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会阴分娩 无创助产技术 临床效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淋巴引流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水肿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厉坤鹏 周茹珍 +2 位作者 顾莹莹 杨悦 朱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技术对脑卒中偏瘫侧上肢水肿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上肢水肿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MLD)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通、上... 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技术对脑卒中偏瘫侧上肢水肿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上肢水肿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MLD)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通、上肢被动和主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多项措施;MLD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手法淋巴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水肿程度及Fugl-Meyer量表得分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水肿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Fugl-Meyer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LD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水肿减轻程度及Fugl-Meyer量表得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淋巴引流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偏瘫上肢水肿、疼痛及运动功能,且方法操作简单、无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淋巴引流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手术教学模型的设计及临床教学实践
11
作者 周茹珍 张丽 +1 位作者 万苗 邱群 《全科护理》 2023年第36期5182-5184,共3页
目的:设计大肠癌手术教学模型,并探讨其在临床护理专业学生(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大肠癌手术常见的手术方式,设计大肠癌手术教学模型,可展示常见的大肠癌手术方式,包括左半、右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的经腹前切除术(D... 目的:设计大肠癌手术教学模型,并探讨其在临床护理专业学生(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大肠癌手术常见的手术方式,设计大肠癌手术教学模型,可展示常见的大肠癌手术方式,包括左半、右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的经腹前切除术(Dixon术),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经腹前切除术、远端闭合、近端造口术(Hartmann术)及末端回肠、乙状结肠造口术的展示。将设计的大肠癌手术教学模型应用于护生的临床带教中,选择2021年2月—8月在医院肛肠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5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9月—2022年3月在医院肛肠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55名护生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及幻灯讲授结合病人床边带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大肠癌手术教学模型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大肠癌相关知识的理论考试成绩、理论知识理解难易程度及带教认可率。结果:两组护生实习后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实习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生对知识的理解优于对照组,且在乐意接受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对疾病的理解和认知方面的认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肠癌手术教学模型的设计及临床教学应用能够提高实习护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对疾病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手术 模型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厉坤鹏 周茹珍 +1 位作者 赵俊 朱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EECP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药物及心脏康复治疗,EECP组在心脏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体外反搏治疗。观...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EECP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药物及心脏康复治疗,EECP组在心脏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体外反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能量代谢当量值(METs)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等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患者试验期间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心血管疾病住院率。结果 EECP组心电图改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MWD及METs值与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CP组患者在研究期间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心血管疾病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力,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冠心病 心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患者回归社会真实想法的质性研究
13
作者 黄思怡 邱群 周茹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术后行肠造口的患者对于回归社会的真实想法,以期为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医院肛肠外科结直肠癌术后行肠造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制...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术后行肠造口的患者对于回归社会的真实想法,以期为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医院肛肠外科结直肠癌术后行肠造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制定访谈提纲,根据提纲对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主题1:不同年龄、学历、家庭角色的肠造口患者对回归社会的理解有所不同;主题2:肠造口患者回归社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题2包括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和阻碍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结论肠造口患者对回归社会的认知不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给予其正向激励,体现个人价值,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进而促进其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回归社会 真实想法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直肠肛管癌侵犯会阴部致特大创面患者的术后护理
14
作者 张丽 周茹珍 +1 位作者 李崟崟 邱群 《中国临床护理》 2021年第6期397-398,F0003,共3页
介绍1例直肠肛管癌侵犯会阴部致特大创面患者的护理经验。运用真空封闭引流技术对术后特大创面皮下积血、积液进行充分引流,做好引流管及伤口护理,造口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患者术后应用真... 介绍1例直肠肛管癌侵犯会阴部致特大创面患者的护理经验。运用真空封闭引流技术对术后特大创面皮下积血、积液进行充分引流,做好引流管及伤口护理,造口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患者术后应用真空封闭引流共22 d,伤口愈合良好,且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肛管癌 皮瓣转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操作流程图示法在癌痛规范化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15
作者 沈峰平 周茹珍 +1 位作者 席惠君 赵继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9期-,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操作流程图在癌痛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成人癌痛指南及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区创建标准设计疼痛护理操...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操作流程图在癌痛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成人癌痛指南及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区创建标准设计疼痛护理操作流程图,根据流程图配套设计相应的护理表单。对全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护士操作规范性。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估的全面性,疼痛评估的动态性、与医生沟通及时性、疼痛宣教全面性、不良反应处理及时性及出院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采用流程图示法后,对患者疼痛护理质量督查中疼痛评估的全面性、疼痛评估的动态性、与医生沟通及时性、疼痛宣教全面性、不良反应处理及时性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100.0%、95.2%、100.0%、97.6%,出院患者满意度97.6%,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31,6.80,4.44,8.04,7.74,4.18;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操作流程图在癌痛规范化病房中的应用可提高疼痛管理的质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癌痛规范化病房 护理操作流程图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临终护理质量评价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茹珍 厉坤鹏 +3 位作者 周玲君 王海霞 沈峰平 赵继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4期-,共4页
目的:探讨临终护理质量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源量表进行标准的汉化后,经8名临终关怀领域专家对量表进行修订,经过对181名家属的量表填写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量表的总Cronbach a系数为0.851,维度一系数为0.796,维... 目的:探讨临终护理质量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源量表进行标准的汉化后,经8名临终关怀领域专家对量表进行修订,经过对181名家属的量表填写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量表的总Cronbach a系数为0.851,维度一系数为0.796,维度二系数为0.622,维度三系数为0.827。对量表做因子分析,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特征根>1的公因子有10个,可解释总变异量的70.88%。结论经汉化后的临终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对临终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护理质量评价量表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50%笑气/氧气吸入在烧伤儿童换药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海霞 李玉香 +9 位作者 周茹珍 冯苹 周万芳 马静 胡晓燕 王光毅 朱世辉 唐洪泰 夏照帆 赵继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1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探讨50%笑气/氧气在烧伤儿童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120例烧伤儿童,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创面换药吸入氧气)30例,治疗组(创面换药中吸入50%笑气/氧气)9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50%笑气/氧气在烧伤儿童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120例烧伤儿童,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创面换药吸入氧气)30例,治疗组(创面换药中吸入50%笑气/氧气)90例,对照组患儿创面换药中吸入氧气,治疗组患儿创面换药中采用50%笑气/氧气镇痛系统镇痛,其余治疗相同。于换药前、换药中、换药后分别记录患儿的疼痛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及协方差分析。结果换药前两组患儿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4,0.57,0.11,0.98;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换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改善(£值分别为25.96,24.11,8.37,20.29;P〈0.01)。两组患儿换药后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t=1.57,P〉0.05),心率、收缩压及血氧饱和度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0,8.64,3.37;P〈0.01)。换药前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换药中及换药后的疼痛评分(2.82±0.80),(1.20±0.84)降低,(t值分别为23.00,4.30;P〈0.01),两组患儿换药中疼痛评分的协方差分析结果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7.956,P〈0.01)。两组患儿在换药中、换药后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50%笑气/氧气吸入在烧伤儿童创面换药中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用于日常烧伤儿童创面换药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儿童 镇痛 50%笑气/氧气 换药
原文传递
癌症患者希望水平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周茹珍 王海霞 赵继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4期373-375,共3页
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处于上升态势,由于疾病本身的不可治愈性,使患者面临死亡的威胁,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和痛苦以及无助感、绝望感。希望作为人潜在的内部力量,是一种主观感受,能够对生命产生持续正向的促进作用,影响着患... 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处于上升态势,由于疾病本身的不可治愈性,使患者面临死亡的威胁,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和痛苦以及无助感、绝望感。希望作为人潜在的内部力量,是一种主观感受,能够对生命产生持续正向的促进作用,影响着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强烈的希望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力量和勇气。尤其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希望能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缓解压力与痛苦,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本研究综述了癌症患者希望水平的评价工具、相关因素及提高希望水平的护理措施,以期为提高癌症患者服务质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文献 肿瘤 护理 希望水平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肠造口术前定位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茹珍 徐洪莲 +3 位作者 陈晓丽 董金玲 严霄燕 邱群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10期786-789,共4页
目的培养肛肠外科专科护士对拟行肠造口术的患者进行术前造口定位,以提高肠造口术前定位率及培养肛肠外科专科护士的术前造口定位能力。方法调查2016年7—10月拟行肠造口术的148例患者术前造口定位率,并对未进行术前造口定位的原因进... 目的培养肛肠外科专科护士对拟行肠造口术的患者进行术前造口定位,以提高肠造口术前定位率及培养肛肠外科专科护士的术前造口定位能力。方法调查2016年7—10月拟行肠造口术的148例患者术前造口定位率,并对未进行术前造口定位的原因进行分析。改变传统的肠造口术前定位由造口治疗师和医生共同定位的模式,对19名责任护士进行肠造口术前定位的培训。南经培训合格的护士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拟行肠造口术156例患者进行术前造口定位。比较改变模式前后术前造口定位率、定位准确率、护士造口定位知识掌握率。结果转变模式前术前造口定位率为91.89%(136/148),转变模式后为98.72%(154/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P〈0.05),其中未定位原因为造口治疗师不足,对周末手术、晚夜间急诊手术的患者无法进行定位。转变模式前肠造口术前定位准确率为94.12%(127/136),转变模式后为92.86%(143/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护士造口定位知识掌握率由转变模式前的8/19提高至转变模式后的1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8,P〈0.01)。结论肠造口术前定位由造口治疗师和医生共同定位转变为由培训后的护士进行定位后再由造口治疗师进行位置把关,此模式的转变提高了拟行肠造口患者术前定位率,且对定位准确率无明显影响,并培养了一批具有肠造口术前定位能力的专科护士,提高了科室整体专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术 术前造口定位 定位率 管理模式
原文传递
临终护理路径的研究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茹珍 王海霞 赵继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随着临终关怀的不断发展,许多晚期恶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改善. 临床护理路径在临终关怀中的开展和应用规范了文本记录、明确的护理计划,使患者在生命末期得到了高质量的护理. 本文综述了临终患者护理路径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 随着临终关怀的不断发展,许多晚期恶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改善. 临床护理路径在临终关怀中的开展和应用规范了文本记录、明确的护理计划,使患者在生命末期得到了高质量的护理. 本文综述了临终患者护理路径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护理 护理路径 利物浦路径 姑息照护路径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