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机制论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良武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58,共3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宣讲以及人民大众理解、认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存在着宣讲成本、理解成本和践行成本。而财富最大化偏好是人的行为动机的普遍心态,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只能解释很少一部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宣讲以及人民大众理解、认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存在着宣讲成本、理解成本和践行成本。而财富最大化偏好是人的行为动机的普遍心态,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只能解释很少一部分人的行为。为此,必须通过相应的实现机制,减少其成本,以满足人民大众的利益需求,从而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成本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影视作品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效果的运用原则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良武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年第6期61-63,共3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接触以声像为主的电影、电视等影视媒介不断增多,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在"纲要"课教学中适当使用影视作品越来越普遍。但现阶段,影视作品的教学功效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必须对其教学功能有一个...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接触以声像为主的电影、电视等影视媒介不断增多,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在"纲要"课教学中适当使用影视作品越来越普遍。但现阶段,影视作品的教学功效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必须对其教学功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在教学中把握以下原则:影视作品的选取与教材内容、特点相结合的原则;课堂与课后相结合的原则;多种媒体相结合的原则;学生观看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纲要”课 教学 影视作品 运用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的创新理论看中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良武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规模经营是建立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马克思的创新理论认为,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是土地规模经营;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零散化的土地家庭承...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规模经营是建立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马克思的创新理论认为,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是土地规模经营;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零散化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阻碍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土地规模经营;管理创新的前提是土地规模经营,家庭承包经营向规模经营发展才能实现管理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家庭承包经营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当代中国生存哲学角度看可持续发展战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良武 《求索》 CSSCI 2004年第6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生存哲学 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良武 《晋阳学刊》 2004年第6期37-40,共4页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土地制度主要表现为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这种土地家庭承包制在建立之初克服了原生产队制下的各种缺陷,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土地制度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土地制度主要表现为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这种土地家庭承包制在建立之初克服了原生产队制下的各种缺陷,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土地制度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根源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制度环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不断完善,我国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适应这种制度环境的变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家庭承包经营 制度 股份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良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人的行为动机有财富和非财富两个方面,如何进行选择,制度是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它能改变人们为其偏好所付出的代价,从而减少抉择成本。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涉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当代中国马克... 人的行为动机有财富和非财富两个方面,如何进行选择,制度是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它能改变人们为其偏好所付出的代价,从而减少抉择成本。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涉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接受者三个重要环节,充满着践行成本、宣讲成本和理解成本。必须通过制度加以规范和保障,以减少或消除这些成本,从而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快速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制度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经典著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良武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头,恰当运用这些经典文献有助于大学生深刻、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而,由于这些经典著作所涉及的文化差异、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原因,经典著作的理解给学生带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头,恰当运用这些经典文献有助于大学生深刻、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而,由于这些经典著作所涉及的文化差异、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原因,经典著作的理解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在"原理"课教学中必须运用文献溯源法、视频法和"博客"式研讨法等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增强"原理"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经典著作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良武 《经济研究导刊》 2007年第4期153-154,共2页
国务院颁布的《非公经济36条》虽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很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但民营经济在金融、政策、法制、舆论环境等方面仍面临着较为恶劣的环境。主要是因为制度环境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党的... 国务院颁布的《非公经济36条》虽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很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但民营经济在金融、政策、法制、舆论环境等方面仍面临着较为恶劣的环境。主要是因为制度环境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党的政策等正式制度环境以及非正式制度环境。只有把制度环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进行优化和完善,才能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个优越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制度环境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影视作品提高《纲要》课教学效果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良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纲要》 影视作品 教学效果 技术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论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良武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6-38,共3页
人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类自身的关系,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和关心自然、他人以及社会,遵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我国正确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结果,是世界范围内以物为中心的... 人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类自身的关系,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和关心自然、他人以及社会,遵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我国正确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结果,是世界范围内以物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转变,是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结合重新认识的产物。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其精神实质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需要大力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等科学精神又需要弘扬"仁爱"、"天人合一"等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精神实质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式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独特功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良武 《内江科技》 2006年第9期22-23,共2页
问题式教学法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符合人的思维和认知规律。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理论性较强且学生对其内容较陌生等特点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意... 问题式教学法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符合人的思维和认知规律。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理论性较强且学生对其内容较陌生等特点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单一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问题式教学法这种集多种教学方法优点于一身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特点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创新视域下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论
12
作者 周良武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84,151,共5页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制度领域的伟大创新:非正式制度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导;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对外开放制...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制度领域的伟大创新:非正式制度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导;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对外开放制度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外在与内在的客观要求。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中制度创新的特点:从宏观、观念的角度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实践检验制度创新的效果;人民利益的制度创新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邓小平 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公共行政伦理精神探微
13
作者 周良武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76-78,共3页
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重新定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赋予科学发展观以新的丰富内涵。这一新的定位与内涵,要求我国公共行政主体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正确处理责任冲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公共... 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重新定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赋予科学发展观以新的丰富内涵。这一新的定位与内涵,要求我国公共行政主体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正确处理责任冲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协调好各种公共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正和谐。即公共行政主体必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对人民负责的责任精神、为人民谋利的公共利益精神、情系人民的公正协调精神,这些构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精神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公仆精神 公正协调精神 责任精神 公共利益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如何进行“三个选择”的教学
14
作者 周良武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49-151,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使大学生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的时间是从1840年至1919年,此时中国还没有进行"三个选择"。因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使大学生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的时间是从1840年至1919年,此时中国还没有进行"三个选择"。因此,如何进行"三个选择"的教学成为一个难点问题。为此,必须围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探索失败的原因,分析阶级局限性、探索方向的错误和指导思想的缺陷等方面来讲授,为"三个选择"的教学作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三个选择”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15
作者 周良武 《黑河学刊》 2006年第6期32-34,共3页
国务院颁布《非公经济36条》以后,民营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象当初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取得傲人的成绩。其制度上的根源主要是制度是由正式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安排以及实施机制三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非公经济36务》的颁布只是制度要素中的... 国务院颁布《非公经济36条》以后,民营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象当初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取得傲人的成绩。其制度上的根源主要是制度是由正式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安排以及实施机制三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非公经济36务》的颁布只是制度要素中的正式制度安排中一个子系统的变化。要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功效,还需要国家进行一系列其他制度安排的更新,还需要非正式制度安排相应变迁的支持以及实施机制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制度安排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公共行政伦理观探析
16
作者 周良武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02-105,共4页
行政伦理观是一种特定的价值观,是公共行政主体在公共行政领域中关于行政伦理之价值追求的总体观念。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重新定位,指出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赋予科学发展观以新的丰富内涵。这对我国公共行... 行政伦理观是一种特定的价值观,是公共行政主体在公共行政领域中关于行政伦理之价值追求的总体观念。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重新定位,指出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赋予科学发展观以新的丰富内涵。这对我国公共行政伦理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伦理观体系,即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观、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利为民所谋的利益观和公正的协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公共行政伦理观 公仆观 权力观 利益观 协调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纲要》课教学中影视作品运用的技巧
17
作者 周良武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第8期100-100,共1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接触以声像为主的电影、电视等影视媒介不断增多,为增强教学效果,在《纲要》课教学中适当使用影视作品越来越普遍。为了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功效,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以下技巧:影视作品的选取与授课内容相...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接触以声像为主的电影、电视等影视媒介不断增多,为增强教学效果,在《纲要》课教学中适当使用影视作品越来越普遍。为了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功效,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以下技巧:影视作品的选取与授课内容相结合;课堂播放与课后播放相结合;教师分工与合作相结合;多种媒体相结合;学生观看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纲要》 影视作品 效果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18
作者 周良武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年第3期119-120,共2页
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求真、创新的产物,可持续发展是一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文明发展规律谈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19
作者 周良武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8,共4页
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本身的系统性和结构性、上层建筑性、长期性、动态性、艰巨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等。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发展规律 政治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20
作者 周良武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2-33,共2页
收入分配问题历来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收入差距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引起了社会关于公平问题的讨论。正确分析其特点,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收入差距特点 公平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