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带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级别的气候因子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尚忠海 光增云 +4 位作者 李世海 杜彩琴 段霞 周绪恒 熊满祥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S1期606-610,共5页
以河南省四县马毛尾松毛虫灾害20多年的观测数据及相应27项气象资料为研究材料,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建立了15个我国北带马尾松毛虫灾害的预报模型.经回测历史符合率为60%~90%.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以方差为... 以河南省四县马毛尾松毛虫灾害20多年的观测数据及相应27项气象资料为研究材料,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建立了15个我国北带马尾松毛虫灾害的预报模型.经回测历史符合率为60%~90%.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以方差为权重客观地将三个预报指标加权平均为一个综合指标,并据此划分出灾害的3个等级,使其更具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带马尾松毛虫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 有虫株率 虫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杀灭菊酯防治赭色松毛虫药效试验
2
作者 周绪恒 余亚平 张俊 《河南林业科技》 2007年第3期24-24,82,共2页
室内药效试验表明,20%杀灭菊酯1000~3000倍液防治赭色松毛虫药效非常理想,36h内杀虫率均达到85%以上。田间试验表明,20%杀灭菊酯2500倍液防治赭色松毛虫效果较好.
关键词 赭色松毛虫 20%杀灭菊酯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振式杀虫灯布设因子对诱捕马尾松毛虫成虫效果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付觉民 何贵友 +1 位作者 高富先 周绪恒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32-34,共3页
通过频振式杀虫灯的不同布设状况对马尾松毛虫成虫的诱捕效果进行分析 ,从中找出杀虫灯诱蛾的最佳布置模式 ,提高杀虫效果 ,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频振式杀虫灯 布设状况 马尾松毛虫 成虫 诱捕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幼脲3号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4
作者 王黎 周绪恒 王志超 《河南林业科技》 1989年第2期30-31,共2页
灭幼脲是防治梧毛虫的一种新型药剂,因其经济、有效、安全、使用简便。受到广泛欢迎。我县在1986、1987年,曾于3月底至4月初两次推广利用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并对灭幼脲Ⅱ号的杀虫效果及其对松毛虫的长期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 灭幼脲是防治梧毛虫的一种新型药剂,因其经济、有效、安全、使用简便。受到广泛欢迎。我县在1986、1987年,曾于3月底至4月初两次推广利用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并对灭幼脲Ⅱ号的杀虫效果及其对松毛虫的长期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幼脲3号 马尾松毛虫 防治 推广利用 杀虫效果 试验 药剂 结果报告 影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灭幼脲防治松毛虫对残存幼虫效果的系统观察研究
5
作者 黄品龙 田光合 +7 位作者 林晓安 郝猛进 张玉祥 张明龙 雒海林 周绪恒 熊满祥 刘宝聪 《林业实用技术》 1989年第6期19-21,共3页
1985—1988年在大别山区于喷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后,对林问残存幼虫后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此药对喷洒当代各虫态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残存幼虫化蛹率比对照低74.5%;成虫产卵量比对照低47.6%;对下代后效作用不明显,但防治区虫口恢复... 1985—1988年在大别山区于喷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后,对林问残存幼虫后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此药对喷洒当代各虫态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残存幼虫化蛹率比对照低74.5%;成虫产卵量比对照低47.6%;对下代后效作用不明显,但防治区虫口恢复率显著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害虫—化学防治—灭幼脲Ⅲ号 马尾松毛虫—残存幼虫—药效测定 高效低毒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