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杯形柔轮谐波传动三维双圆弧齿廓设计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周广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624,713,共10页
为了提高装置的啮合性能,以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柔轮装配变形及改进运动学理论获得单截面内的谐波传动精确共轭理论,建立共轭齿廓优化设计模型.考虑柔轮变形倾角的影响,采用合理调整柔轮轮齿径向位置的方法设计满足空... 为了提高装置的啮合性能,以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柔轮装配变形及改进运动学理论获得单截面内的谐波传动精确共轭理论,建立共轭齿廓优化设计模型.考虑柔轮变形倾角的影响,采用合理调整柔轮轮齿径向位置的方法设计满足空间啮合要求的三维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装置,开展计算机仿真分析及实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存在有效的共轭区域及有效的共轭齿廓.为了满足空间啮合要求,柔轮轮齿各截面所需调整的径向位置量与该截面至主截面间的距离成线性关系变化.设计的齿廓在主截面完全啮合,沿轴向其余截面部分啮合,仿真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了该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变形倾角 双圆弧齿廓 空间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齿廓设计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家序 刘彪 +2 位作者 周祥祥 李俊阳 肖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70,共7页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传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装置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并建立以弧长为参数的双圆弧齿廓函数。基于改进运动学谐波啮合理论研究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分析齿...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传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装置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并建立以弧长为参数的双圆弧齿廓函数。基于改进运动学谐波啮合理论研究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分析齿廓齿形参数和齿廓位置参数对共轭区域及共轭齿廓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在啮合过程中有2个共轭区域,且存在两次啮合及两点啮合现象;柔轮凸齿廓与凹齿廓圆弧半径、公切线倾角与长度、径向变形量系数、壁厚等对谐波传动的共轭角度与区间、共轭齿廓弧长、共轭齿廓半径与位置等影响显著,且研究实例中适当减小上述啮合参数或结构参数有利于提高谐波传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双圆弧齿廓 参数影响 共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设计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李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3,共8页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啮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基于改进运动学理论计算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理论共轭齿廓进行圆弧拟合;利用MA...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啮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基于改进运动学理论计算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理论共轭齿廓进行圆弧拟合;利用MATLAB对谐波传动侧隙、重合度、装配变形、运动轨迹等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圆弧谐波传动轮齿啮合连续、啮合点不断改变,且存在'双共轭'现象,理论啮合弧长为109.3mm,重合度达到69.03,啮合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渐开线齿廓谐波传动,并且优选径向变形量系数是消除谐波传动啮合干涉的重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双圆弧齿廓 改进运动学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共轭原理的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周广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0-166,共7页
综合考虑谐波传动啮合齿廓、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采用公切线双圆弧齿廓作为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分别得到基于包络啮合理论、改进运动学啮合理论的精确齿面共轭原理与近似原理,对不同共轭原理的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 综合考虑谐波传动啮合齿廓、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采用公切线双圆弧齿廓作为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分别得到基于包络啮合理论、改进运动学啮合理论的精确齿面共轭原理与近似原理,对不同共轭原理的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运动轨迹及啮合侧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存在2个共轭区域,且存在"双共轭"现象。包络啮合理论与基于改进运动学的谐波啮合理论对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基本无影响。近似原理对共轭齿廓、啮合完成区域运动轨迹、长轴附近轮齿侧隙影响较小,对共轭区域、啮合初始区域运动轨迹、远离长轴的轮齿侧隙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双圆弧齿廓 共轭原理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修饰玻碳电极测定乙草胺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党琴 周祥祥 +1 位作者 陈庆娣 厉柏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
将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MWCNT-SDS)分散液滴加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化学传感器,以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乙草胺在MWCNT-SDS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相对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MWCNT-SDS修饰玻碳... 将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MWCNT-SDS)分散液滴加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化学传感器,以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乙草胺在MWCNT-SDS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相对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MWCNT-SDS修饰玻碳电极提高了乙草胺的还原活性。在pH为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还原峰电流值与乙草胺的浓度在5.0×10^(-8)~4.5×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5.2×10^(-9)mol·L^(-1)。方法用于市售农药中乙草胺的测定,结果与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结果一致,加标回收率在100%~10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十二烷基磺酸钠 玻碳电极 乙草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张重应 周祥祥 +2 位作者 段星辉 成忠雷 马怀章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9期132-136,共5页
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测绘方式也趋于多样性。通过倾斜摄影技术与测绘技术相结合,克服常规测绘技术难以应对的问题,在有效获取建筑施工区域自然特征的同时,也为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测量数据具有精确性、完整性、真实... 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测绘方式也趋于多样性。通过倾斜摄影技术与测绘技术相结合,克服常规测绘技术难以应对的问题,在有效获取建筑施工区域自然特征的同时,也为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测量数据具有精确性、完整性、真实性,为建筑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通过介绍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对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倾斜摄影 无人机 畸变校正 正射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和绿色经济效率协调度研究——基于“两山理论”视角 被引量:21
7
作者 翁异静 汪夏彤 +1 位作者 杜磊 周祥祥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08,共9页
为检验"两山理论"在浙江省的实践效果,文章以浙江省1992—2018年11个地级市为样本,采用协调度模型、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受限因变量面板Tobit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和绿色经济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2—2... 为检验"两山理论"在浙江省的实践效果,文章以浙江省1992—2018年11个地级市为样本,采用协调度模型、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受限因变量面板Tobit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和绿色经济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2—2018年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且2005年以来增幅加快,表明"两山理论"实践成效显著;地市间新型城镇化差异趋于平稳,但绿色经济效率差异明显且总体滞后,表明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绿色发展压力仍然明显;耦合协调度呈西南部内陆地区普遍稍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态势,协调度的空间聚集性较弱,杭州、宁波的辐射带动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城镇化、政府投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能促进两者协调发展,而对外开放程度会导致耦合协调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新型城镇化 绿色经济效率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特征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翁异静 周祥祥 张思哲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3-74,共12页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区域之一,研究其新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新型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为研究对象,从复杂系统角度出发,基于PSR模型,并结合耦合理论分析新型城市化和生态...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区域之一,研究其新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新型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为研究对象,从复杂系统角度出发,基于PSR模型,并结合耦合理论分析新型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两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构建长江经济带两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04~2018年期间两者的综合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4~2018年新型城市化综合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城市化占到0.4133的最大权重;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整体呈"W"型波澜式上升趋势,其中生态涵养能力占到0.5019的最大权重。(2)时间维度上,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由2004年的0.1556严重不协调,提高至2018年的0.9729高级协调,期间经历了严重不协调-不协调-基本协调-优化协调-高级协调5种类型,总体发展呈明显上升趋势。(3)空间格局上,2007年上、中、下游耦合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3248、0.3753、0.4593,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分布呈"二分格局";2008年上、中、下游耦合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6747、0.8235、0.9123,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阶梯下降"格局,与长江流域呈反梯度特点,地域特征明显。因此,文章提出要均衡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提升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水平,加快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建设、缩小区域内部各省市发展差异,优化经济发展格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新型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管温度对于小口径弹头准静态挤进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祥祥 许辉 +1 位作者 李忠新 吴志林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0,共5页
设计了加热挤进实验系统,在20~120℃进行了热身管准静态挤进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挤进阻力曲线。采用Hypermesh和Abaqus联合建模,结合多种材料损伤失效模型模拟了连发射击时不同身管温度下的挤进过程,得到弹头挤进阻力的变化规律,发... 设计了加热挤进实验系统,在20~120℃进行了热身管准静态挤进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挤进阻力曲线。采用Hypermesh和Abaqus联合建模,结合多种材料损伤失效模型模拟了连发射击时不同身管温度下的挤进过程,得到弹头挤进阻力的变化规律,发现轴向摩擦阻力为挤进阻力的主要成分,导转力(侧轴向分力)随身管温度升高占比随之下降。实验验证了热身管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枪弹设计理论中起始弹道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 热身管 准静态 挤进 有限元分析 枪弹设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性机理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翁异静 周祥祥 陈思静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3,共8页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和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关键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作用机...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和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关键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作用机理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单向链式作用路径,资源消耗强度、贫困差异和生态环境质量为最关键因素。②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和"影响—响应"跳跃式作用路径,产业结构为最关键因素。③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为"状态—影响—响应"的中断式作用路径,生态资源、科技创新和城市化为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 高质量发展 作用机理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翁异静 周祥祥 陈思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1,共6页
文章基于2007—2019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剖析其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作用机制异质性。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整体上显著... 文章基于2007—2019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剖析其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作用机制异质性。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整体上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效应为4.8%,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分区域来看,其对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中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下游地区,而对于上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分区域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出口开放程度、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及教育投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科技创新对各区域均起到促进作用,但出口开放程度、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及教育投入对各区域产生了差异化影响,从而导致战略的作用机制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法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守时精度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晟 徐磊 +1 位作者 王中晔 周祥祥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28,共6页
随着现代战争逐步向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化作战的发展,为赢得战场主动权,提高信息资源的实际应用性,对作战系统内的时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剖析了系统守时误差的来源,针对以网络时码数据和准秒脉冲进行校时的系统,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守时... 随着现代战争逐步向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化作战的发展,为赢得战场主动权,提高信息资源的实际应用性,对作战系统内的时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剖析了系统守时误差的来源,针对以网络时码数据和准秒脉冲进行校时的系统,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守时精度的方法——误差比例修正法,该方法采用自适应修正功能,使系统在失去准秒校时后的较长时间内仍能保持一定的守时精度,并且成功在某型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中运用,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导弹 武器系统 守时精度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车偏置场景的AEB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占领 谭龙 +2 位作者 徐建勋 周祥祥 刘冰玉 《公路与汽运》 2023年第1期1-4,26,共5页
针对2台采用不同感知方案的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在前车低速场景下进行100%正碰和50%偏置的性能测试,在C-NCAP的性能评价指标外,引入预警时刻TTC、与前车最小间距和最大减速度对其性能和舒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00%正碰场... 针对2台采用不同感知方案的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在前车低速场景下进行100%正碰和50%偏置的性能测试,在C-NCAP的性能评价指标外,引入预警时刻TTC、与前车最小间距和最大减速度对其性能和舒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00%正碰场景下,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融合感知方案在性能表现上与单毫米波雷达感知方案差异较小,但在目标识别较难的50%偏置场景下,融合感知方案的性能表现优于单毫米波雷达感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 感知方案 前车偏置场景 预警时刻 与前车最小间距 最大减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不同偏置率碰撞场景的AEB系统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成勇 吴昆伦 +2 位作者 周祥祥 苏占领 胡雄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9-275,共7页
为提升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两款同类型商用的AEB系统,进行了测试与评价。设置白天、夜间2种光线环境,50%、75%、100%3种不同偏置程度的2种目标物(标准假车、骑自行车人模型),研究在光线变化条件下,系统的预警时机... 为提升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两款同类型商用的AEB系统,进行了测试与评价。设置白天、夜间2种光线环境,50%、75%、100%3种不同偏置程度的2种目标物(标准假车、骑自行车人模型),研究在光线变化条件下,系统的预警时机、制动效能、避免碰撞时的刹停距离、制动策略等性能表现。结果表明:与偏置场景相较,正碰撞场景下的预警时机较早,制动时机介入滞后,制动效能增大;与白天相比,夜晚场景下几种偏置率场景对AEB系统的预警时机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加;车辆制动停止后与目标车的距离随偏置程度的增加、光线变暗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安全 不同偏置率碰撞 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 测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车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虚拟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磊 周祥祥 郑望晓 《河南科技》 2019年第20期22-24,共3页
现阶段,基于整车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测试主要包括实车场地测试和实车道路测试两种。虽然实车场地测试可重复性较高,但测试场景单一,光照和天气条件不可控,实车道路测试的变量更加不可控。整车结合虚拟场景的虚拟测试手段利用测试场景的... 现阶段,基于整车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测试主要包括实车场地测试和实车道路测试两种。虽然实车场地测试可重复性较高,但测试场景单一,光照和天气条件不可控,实车道路测试的变量更加不可控。整车结合虚拟场景的虚拟测试手段利用测试场景的定制化特点,可以满足测试的高重复性要求,同时保证测试场景的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车辆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虚拟环境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R1V的交通拥堵辅助系统切入工况减速时机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望晓 周祥祥 +1 位作者 刘建平 郑磊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第17期22-25,共4页
目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发展势头迅猛,市场上量产车型搭载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系统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在城市工况下交通更加复杂,交通拥堵辅助系统TJA(Traffic Jam Assist System)相较于传统的自适应巡航系统ACC更... 目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发展势头迅猛,市场上量产车型搭载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系统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在城市工况下交通更加复杂,交通拥堵辅助系统TJA(Traffic Jam Assist System)相较于传统的自适应巡航系统ACC更具有优势,但一个前向毫米波雷达和一个摄像头的配置仍具有一定局限性,由此五个毫米波雷达与一个摄像头的配置(5R1V)在量产车辆上得到发展与应用。文章基于5R1V的交通拥堵辅助系统,对于城市工况下的社会车辆并道工况作相关研究。在实际道路使用实车测试切入工况并结合驾驶员主观评价,得出期望减速度与安全距离。分析5R1V的雷达覆盖范围,并建立车辆切入与减速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并道工况的刹车时机,为TJA系统的车辆减速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辅助系统 模型 切入 减速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向碰撞预警系统报警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望晓 刘建平 +1 位作者 郑阳 周祥祥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依据前向碰撞预警系统工作原理,对感知传感器的性能对比分析,分析FCW系统报警逻辑和报警形式,驾驶风格特性,以及报警时机和最低车速;同时,从视觉、听觉、触觉三种报警方式结合驾驶员主观感受分析。得出前向碰撞预警系统感知传感器的选... 依据前向碰撞预警系统工作原理,对感知传感器的性能对比分析,分析FCW系统报警逻辑和报警形式,驾驶风格特性,以及报警时机和最低车速;同时,从视觉、听觉、触觉三种报警方式结合驾驶员主观感受分析。得出前向碰撞预警系统感知传感器的选型建议,得出报警逻辑方面应根据不同的交通环境和车速设定对应的报警形式;为适应不同驾驶风格需求设定3种级别的报警时机选项,并根据人类对报警的响应和可接受度,为不同的报警形式提供差异化的报警方式。为FCW系统的设计提供客观有效的参考,在确保FCW系统性能的同时,提升驾驶员对于FCW系统的可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碰撞预警系统 TTC 报警策略 H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直径盾构管片破损原因及修补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娄瑞 王锋 周祥祥 《四川建材》 2018年第12期127-128,共2页
结合苏通管廊工程概况,分析了影响大直径盾构管片从设计到拼装施工过程的破损因素,并提出管片破损的相应修补技术。根据工程本身管片破损现状,提出用进口材料富斯勒岩补FC(单组分改性环氧腻子)和富斯勒岩补GP(单组分改性环氧砂浆)修补... 结合苏通管廊工程概况,分析了影响大直径盾构管片从设计到拼装施工过程的破损因素,并提出管片破损的相应修补技术。根据工程本身管片破损现状,提出用进口材料富斯勒岩补FC(单组分改性环氧腻子)和富斯勒岩补GP(单组分改性环氧砂浆)修补材料修补,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修补后的管片强度以及外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 管片 原因分析 修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链运输低功耗耐寒温湿度传感系统设计
19
作者 方娟 蒋国平 +2 位作者 陈中原 郑建国 周祥祥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36期101-101,共1页
随着冷链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化、低成本、稳定性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成为了研究热点。目前,基于防冻型温湿度传感器、耐寒电子元器件和数控电路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研制满足上述要求的检测系统成为可能。本文基于TI公司的耐寒芯片... 随着冷链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化、低成本、稳定性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成为了研究热点。目前,基于防冻型温湿度传感器、耐寒电子元器件和数控电路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研制满足上述要求的检测系统成为可能。本文基于TI公司的耐寒芯片和器件,设计了一款用于冷链运输的低功耗温湿度检测系统,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系统 温湿度 运输业 冷链 设计 功耗 电子元器件 商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链运输发展概述与温湿度传感系统设计
20
作者 方娟 蒋国平 +2 位作者 陈中原 郑建国 周祥祥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36期110-110,共1页
冷链运输行业在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一方面市场逐年扩大,另一方面相关技术也在日益成熟。本文介绍了冷链运输发展的背景,归纳总结了冷链运输过程中温湿度检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适用于冷链运输过程的温湿度传感系统。研究内容既具有科研... 冷链运输行业在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一方面市场逐年扩大,另一方面相关技术也在日益成熟。本文介绍了冷链运输发展的背景,归纳总结了冷链运输过程中温湿度检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适用于冷链运输过程的温湿度传感系统。研究内容既具有科研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发展 温湿度 冷链 系统 设计 运输过程 市场潜力 运输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