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糊涂论”传记观异议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2
|
区域社会史的革命——评赵世瑜著《小历史与大历史》 |
周祥森
张香凤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3
|
走向史学的“常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规范研究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4
|
新史学:历史学者的永恒追求——并以此纪念《史学月刊》创刊300期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5
|
客观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交锋——对新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评论的评论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6
|
新旧中西的冲突:关于学术规范讨论的思考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妇女就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5
|
|
8
|
评《中国人的美国观》 |
周祥森
肖华锋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9
|
殖民地时期美国妇女观透析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10
|
1997—1999年史学评论状况评析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1
|
《史学月刊》在京顾问编委座谈会纪要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12
|
略论孔子的隐逸观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13
|
试析史学评论界“栽花”风盛行的原因 |
周祥森
|
《学术界》
|
2000 |
4
|
|
14
|
历史本质理性解释与历史显象感性描述——关于新时期史学方法论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
周祥森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3 |
4
|
|
15
|
略论我国世界史学界的某些流弊──读《美国历史散论》随想 |
周祥森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6
|
天命·仁·正名知言——孔子思想散论 |
周祥森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7
|
从“张爱民博士论文抄袭”案看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困境 |
周祥森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5 |
4
|
|
18
|
历史认识真理标准的三家十二说——新时期历史认识论研究学案之二 |
周祥森
|
《云梦学刊》
|
2009 |
2
|
|
19
|
一部有思想的思想史──读《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
周祥森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20
|
新时期理论历史学发展的代表作——评李振宏、刘克辉著《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 |
周祥森
|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