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藤黄中三萜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丽丽 柳文媛 +2 位作者 王磊 周爱南 冯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纯化,通过NMR谱鉴定共得到10个化学成分:白桦脂酸(1)、α-香树精(2)、羽扇豆醇(3)、β-香树素(4)...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纯化,通过NMR谱鉴定共得到10个化学成分:白桦脂酸(1)、α-香树精(2)、羽扇豆醇(3)、β-香树素(4)、麦珠子酸(5)、蒲公英甾醇(6)、鲍尔烯醇(7)、丁酰鲸鱼醇(8)、3-O-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9)和山楂酸(10)。其中,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5—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 化学成分 三萜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作用机制临床在研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慧莹 周爱南 +2 位作者 吴建威 解鹏 李建其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6-686,共11页
目前上市的治疗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药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不同的作用机制与药效及安全性密切相关,因此发现新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为目前MDD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部分主要抗抑... 目前上市的治疗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药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不同的作用机制与药效及安全性密切相关,因此发现新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为目前MDD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部分主要抗抑郁药物,分析其作用机制,为研发新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药物 局限性 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LC-MS法测定托格列净中的4-二甲氨基吡啶及其氮氧化物
3
作者 张晓雯 蒋港龙 +2 位作者 孟冬朔 周爱南 刘育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250-1254,1281,共6页
建立了LC-MS法测定托格列净(1)中的4-二甲氨基吡啶(2)和4-二甲氨基吡啶氮氧化物(3)。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和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以甲醇为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 建立了LC-MS法测定托格列净(1)中的4-二甲氨基吡啶(2)和4-二甲氨基吡啶氮氧化物(3)。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和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以甲醇为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结果表明,2和3分别在15.40~616.00 ng/mL和15.58~623.2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分别为3.08、3.12 ng/mL,2和3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4.33%和101.54%,RSD分别为3.32%和3.10%。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好、选择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1中的2和3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格列净 4-二甲氨基吡啶 4-二甲氨基吡啶氮氧化物 LC-MS 杂质
原文传递
4-哌嗪喹唑啉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庆伟 张保寅 +2 位作者 周爱南 张怡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目的寻找新型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探讨其初步构效关系。方法以恩替司他(MS-275)为先导结构,对其酶表面识别区、链接区及锌离子结合区进行改造,设计并合成了系列4-哌嗪喹唑啉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以取代4-羟基喹唑啉... 目的寻找新型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探讨其初步构效关系。方法以恩替司他(MS-275)为先导结构,对其酶表面识别区、链接区及锌离子结合区进行改造,设计并合成了系列4-哌嗪喹唑啉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以取代4-羟基喹唑啉为原料,经氯代、氨解、水解制备苯甲酸类衍生物,然后与邻苯二胺或4-氟邻苯二胺经缩合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7a^7h;经体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抑制活性试验及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抗增殖活性试验,进行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结果与结论共合成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经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确认。体外初步活性试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均具有HDAC1酶抑制活性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与MS-275相比,目标化合物对HDAC1酶抑制活性减弱,但化合物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抗增殖活性却优于或相当于MS-275,其中化合物7g对HCT-116抑制作用的IC50值为0.245μmol·L-1,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苯甲酰胺 抑制剂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泊马度胺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道伟 周爱南 +1 位作者 刘育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改进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的合成方法。方法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制得中间体3-氨基邻苯二甲酸;以N-Boc-L-谷氨酰胺为原料,制得3-氨基-2,6-哌啶二酮盐酸盐,这两个中间体经一步缩合反应即得到目标产物泊马度胺。结果与结论反应总... 目的改进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的合成方法。方法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制得中间体3-氨基邻苯二甲酸;以N-Boc-L-谷氨酰胺为原料,制得3-氨基-2,6-哌啶二酮盐酸盐,这两个中间体经一步缩合反应即得到目标产物泊马度胺。结果与结论反应总收率为53.21%(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计),纯度为99.4%(HPLC法),此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步骤少、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无废水污染且无重金属残留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免疫调节 多发性骨髓瘤 泊马度胺 合成
原文传递
罗库溴铵在人胆汁中的代谢产物分析和转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爱南 郭子涛 +4 位作者 陈佳骏 罗运权 谭波 刁星星 钟大放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61-2470,共10页
罗库溴铵是一种乙酰胆碱N2受体拮抗剂,为全身麻醉辅助用药。已有文献报道罗库溴铵在体内存在N-去烷基化和去乙酰化两种可能代谢途径,并主要以原形经肝脏摄取和胆汁排泄。本文采用UHPLC-QE-Orbitrap-MS法检测罗库溴铵在人胆汁中的代谢产... 罗库溴铵是一种乙酰胆碱N2受体拮抗剂,为全身麻醉辅助用药。已有文献报道罗库溴铵在体内存在N-去烷基化和去乙酰化两种可能代谢途径,并主要以原形经肝脏摄取和胆汁排泄。本文采用UHPLC-QE-Orbitrap-MS法检测罗库溴铵在人胆汁中的代谢产物,共检测到13种代谢产物,包括I相代谢产物11种,II相代谢产物2种,其中11种为首次报道的代谢产物,罗库溴铵在人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包括去乙酰化、内酰胺化、N-去烷基化、O-去烷基化、羟基化、乙酰化及葡萄糖醛酸化等。采用过表达转运体的HEK293细胞探索罗库溴铵的肝脏跨膜转运机制,结果显示其为肝脏转运体MATE1、OCT1、OATP1B1和OATP1B3的底物。上述研究结果丰富了罗库溴铵体内代谢途径,提出了肝脏摄取和胆汁排泄的可能转运机制,可更好地指导临床精准安全用药。本研究中人体胆汁样本的采集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19-775-13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产物 罗库溴铵 人胆汁 UHPLC-QE-orbitrap-MS 转运体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富马酸沃诺拉赞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9
7
作者 余倩盈 姚凯 +2 位作者 刘育 李建其 周爱南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8-733,共6页
目的:建立富马酸沃诺拉赞原料药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对降解杂质和工艺杂质进行定量分析,以0.02 mol·L^(-1)磷酸氢二钾(加入磷酸调pH至5.0)-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富马酸沃诺拉赞原料药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对降解杂质和工艺杂质进行定量分析,以0.02 mol·L^(-1)磷酸氢二钾(加入磷酸调pH至5.0)-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30℃。用UPLC-MS鉴定其中1个未知杂质;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0.1%乙酸+2 mmol·L^(-1)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ESI离子源,正离子扫描方式,检测离子m/z为361.9。结果:主峰与各杂质峰间能达到基线分离,沃诺拉赞及各杂质质量浓度在0.2~2.0μ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最低检测限为0.1μg·m L^(-1)。3批样品有关物质测定结果显示,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含量均低于0.1%;其中1个未知杂质为1-[5-(2-氟苯基)-1-(N-氧化物吡啶-3-基-磺酰基)-1H-吡咯-3-基]-N-甲基甲胺。结论:本法可作为富马酸沃诺拉赞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沃诺拉赞 有关物质检测 杂质结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依托考昔(etoricoxib)有关物质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叶亭 李建其 +2 位作者 王冠 周爱南 王敬宇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75-479,共5页
目的探索依托考昔5个有关物质的合成方法,制备对照样品,用于依托考昔质量研究。方法以2-氨基-3-吡啶甲醛为原料,经氯化、微波催化环合制备杂质6-氯-2-(6-甲基吡啶-3-基)-3-[4-(甲基磺酰基)苯基]-1,8-二氮杂萘(1);在醋酸钯/Xantphos催化... 目的探索依托考昔5个有关物质的合成方法,制备对照样品,用于依托考昔质量研究。方法以2-氨基-3-吡啶甲醛为原料,经氯化、微波催化环合制备杂质6-氯-2-(6-甲基吡啶-3-基)-3-[4-(甲基磺酰基)苯基]-1,8-二氮杂萘(1);在醋酸钯/Xantphos催化下,依托考昔与二甲胺盐酸盐经偶联反应制备杂质N,N,6'-三甲基-3-[4-(甲基磺酰基)苯基]-(2,3'-联吡啶)-5-胺(2);依托考昔与间氯过氧苯甲酸(物质的量比为1∶1.1)经室温下氧化制备杂质5-氯-6'-甲基-3-[4-(甲磺酰基)苯基]-1'-氧代-2,3'-联吡啶(3);依托考昔与间氯过氧苯甲酸(物质的量比为1∶3.0)经室温下氧化制备双氧化杂质5-氯-6'-甲基-3-[4-(甲磺酰基)苯基]-1,1'-二氧代-2,3'-联吡啶(4);以1-(6-甲基吡啶-3-基)-2-[4-(甲磺酰基)苯基]乙酮为原料,经叔丁醇钾去质子化,与(E)-N-(2-氯-3-(二甲基氨基)亚烯丙基)-N-甲基甲胺六氟磷酸盐缩合,然后在7.2 mol·L^(-1)盐酸羟胺溶液中加热环合,制备杂质5-氯-6'-甲基-3-[4-(甲磺酰基)苯基]-1-氧代-2,3'-联吡啶(5)。结果与结论本文定向合成了5个依托考昔的有关物质,其化学结构经MS、1H-NM R确证。所研究的杂质合成方法为杂质对照品的大量制备和依托考昔的质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考昔 有关物质 合成 醋酸钯/Xantphos 微波催化
原文传递
抗精神分裂症候选新药SIPI6398的合成及其关键杂质甲磺酸的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景 薛粱凤 +3 位作者 钱浩 陈晓文 李建其 周爱南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合成抗精神分裂症候选新药SIPI6398,并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其关键杂质甲磺酸的含量。方法以4-乙酰氨基环己酮为原料,经Wittig-Horner反应、氢化还原、水解重结晶、酯化、还原、与甲磺酰氯反应制得活性酯... 目的合成抗精神分裂症候选新药SIPI6398,并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其关键杂质甲磺酸的含量。方法以4-乙酰氨基环己酮为原料,经Wittig-Horner反应、氢化还原、水解重结晶、酯化、还原、与甲磺酰氯反应制得活性酯,该酯再与1-(1,2-苯并异噻唑-3-基)哌嗪反应,通过在盐酸中回流水解,最后经酰化反应制备SIPI6398;采用ESI负离子源模式,经多重反应监测(MRM)对SIPI6398的主要杂质甲磺酸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离子对为m/z 94.7→m/z 79.7。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以乙腈-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30℃,样品室温度为5℃,进样量为5μL。结果与结论经9步反应制得SIPI6398公斤级合格样品。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甲磺酸在0.1~100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进样精密度的RSD为0.20%;方法回收率为91.33%~105.33%,重复性RSD为0.65%。首次采用UPLC-MS/MS方法对SIPI6398中甲磺酸进行了测定,该方法用时短、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I6398 抗精神分裂症 合成 甲磺酸 杂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恩杂鲁胺原料药有关物质的HPLC法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乐军 李伯男 +1 位作者 李建其 周爱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0-744,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恩杂鲁胺原料药的11个有关物质。采用Waters SunFire^(TM)C_18色谱柱,以0.05%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恩杂鲁胺及其有关物质3~6、8~12均在0.3~7.5μg/ml范围内线...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恩杂鲁胺原料药的11个有关物质。采用Waters SunFire^(TM)C_18色谱柱,以0.05%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恩杂鲁胺及其有关物质3~6、8~12均在0.3~7.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有关物质2和7在0.45~11.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11个有关物质的回收率为90%~110%,RSD为0.44%~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杂鲁胺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SIPI6398原料药中的九种残留溶剂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艳芳 周爱南 +1 位作者 王维维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348-353,共6页
目的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HS-GC-FID)法同时测定抗精神分裂症一类新药SIPI6398原料药中9种溶剂的残留量。方法 采用DB-1色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方法检测。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 目的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HS-GC-FID)法同时测定抗精神分裂症一类新药SIPI6398原料药中9种溶剂的残留量。方法 采用DB-1色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方法检测。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25 mL·min^(-1),分流比为20∶1,分流进样和顶空进样,平衡时间为30 min,加热箱温度为95℃,定量环温度为105℃,传输线温度为115℃。结果 9种检测残留溶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显示良好的线性(r>0.99),溶剂甲醇、乙醇、乙腈、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三乙胺、正庚烷、N,N-二甲基甲酰胺的定量限分别为60.490、99.810、16.015、24.150、14.450、25.235、6.225、25.775、38.835μg·mL^(-1);平均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RSD值均小于10%,符合要求。结论 本法专属、灵敏、准确、稳定,可用于SIPI6398原料药中9种残留溶剂的测定,同时也为其他药物相同残留溶剂的测定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残留溶剂 SIPI6398原料药
原文传递
顶空GC-FID法测定合成富马酸贝达喹啉的起始物料中基因毒性杂质氯丙烷类的残留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翟自然 张晓雯 +2 位作者 李晓锐 李建其 周爱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4-1328,共5页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GC-FID)法测定合成富马酸贝达喹啉的起始物料中的基因毒性杂质1-氯丙烷和2-氯丙烷。采用DB-624毛细管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高纯氮气,分流进样和顶空进...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GC-FID)法测定合成富马酸贝达喹啉的起始物料中的基因毒性杂质1-氯丙烷和2-氯丙烷。采用DB-624毛细管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高纯氮气,分流进样和顶空进样,分流比为10∶1,平衡温度为115℃,平衡时间30 min,定量环温度为125℃,传输线温度为135℃。结果表明,1-氯丙烷和2-氯丙烷均在0.450~3.0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均为225 ng/ml,平均回收率为96.77%和100.11%,RSD分别为3.40%和4.90%。本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合成富马酸贝达喹啉的起始物料中1-氯丙烷和2-氯丙烷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贝达喹啉 基因毒性杂质 1-氯丙烷 2-氯丙烷 顶空气相色谱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米诺地尔原料药中哌啶和吡啶的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柏懿珂 周阳 +2 位作者 高治华 李建其 周爱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3-1096,共4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米诺地尔(1)原料药中哌啶(2)和吡啶(3)的含量。采用DB-1毛细管色谱柱(60 m×320μm×1.0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25℃,分流比为10∶1,检测器温度为260℃。...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米诺地尔(1)原料药中哌啶(2)和吡啶(3)的含量。采用DB-1毛细管色谱柱(60 m×320μm×1.0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25℃,分流比为10∶1,检测器温度为260℃。结果显示,2和3分别在0.0024~0.0478和0.0023~0.0454 m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分别为1.20、1.14μg/ml;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69%和102.74%,RSD分别为6.66%和4.40%。3批1原料药中均未检测到2和3,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地尔 哌啶 吡啶 气相色谱
原文传递
HPLC-UV法测定丁苯那嗪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桂丽 周爱南 +2 位作者 何奇 万博 张庆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首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双波长法测定丁苯那嗪原料药中7个有关物质。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色谱柱,以0.005 mol/L磷酸氢二钾和0.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7.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4 n... 首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双波长法测定丁苯那嗪原料药中7个有关物质。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色谱柱,以0.005 mol/L磷酸氢二钾和0.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7.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4 nm、220 nm。结果表明,各有关物质在0.5~10.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90%~108%。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好、选择性强、重复性好。此外,通过质谱与核磁共振鉴定了未知氧化降解杂质(有关物质B)的结构为1-羟基-3-异丁基-9,10-二甲氧基-1,3,4,6,7,11b-六氢吡啶并[2,1-α]异喹啉-2-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那嗪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方法验证
原文传递
丁苯那嗪关键中间体及异构体杂质的测定研究
15
作者 徐桂丽 朱天全 +3 位作者 宋霜 李建其 周爱南 张庆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9-674,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HPLC-RID)法,测定丁苯那嗪原料药的关键中间体及其异构体的含量。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庚烷磺酸钠水溶液(5 mmol·L^(-1),含体积分数0.1%的三乙胺,...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HPLC-RID)法,测定丁苯那嗪原料药的关键中间体及其异构体的含量。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庚烷磺酸钠水溶液(5 mmol·L^(-1),含体积分数0.1%的三乙胺,磷酸调pH至3.0)-甲醇(体积比5.5∶4.5)为流动相,等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器温度30℃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中间体主峰与异构体杂质峰达到基线分离;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异构体杂质在0.04~1.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进样精密度RSD为1.28%;方法回收率为95%~102%,重复性RSD为1.35%。本文首次采用HPLC-RID方法对合成丁苯那嗪的关键中间体及其异构体杂质进行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那嗪 示差检测器 弱紫外吸收 方法验证
原文传递
抗前列腺癌药物恩杂鲁胺有关物质的合成
16
作者 李伯男 周爱南 +1 位作者 王叶亭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06-408,412,共4页
目的合成抗前列腺癌药恩杂鲁胺的3个有关物质。方法 2-(3-氟-4-(甲氧甲酰基)苯基氨基)-2-甲基丙酸甲酯与4-氰基-3-三氟甲基苯异硫氰酸酯反应制得中间体3-(4-氰基-3-三氟甲基苯基)-1-(3-氟-4-(甲氧基甲酰)苯基)-5,5-二甲基-2-硫代咪唑啉... 目的合成抗前列腺癌药恩杂鲁胺的3个有关物质。方法 2-(3-氟-4-(甲氧甲酰基)苯基氨基)-2-甲基丙酸甲酯与4-氰基-3-三氟甲基苯异硫氰酸酯反应制得中间体3-(4-氰基-3-三氟甲基苯基)-1-(3-氟-4-(甲氧基甲酰)苯基)-5,5-二甲基-2-硫代咪唑啉-4-酮,该中间体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皂化反应制得杂质4-(3-(4-氰基-3-(三氟甲基)苯基)-5,5-二甲基-4-氧代-2-硫代咪唑烷-1-基)-2-氟苯甲酸(Ⅰ);该中间体与氨水反应制得杂质4-(3-(4-氰基-3-(三氟甲基)苯基)-5,5-二甲基-4-氧代-2-硫代咪唑烷-1-基)-2-氟苯甲酰胺(Ⅱ)。2-(4-(甲氧甲酰基)苯基氨基)-2-甲基丙酸甲酯与4-氰基-3-三氟甲基苯异硫氰酸酯反应制得中间体3-(4-氰基-3-三氟甲基苯基)-1-(4-(甲氧基甲酰)苯基)-5,5-二甲基-2-硫代咪唑啉-4-酮,该中间体与甲胺水溶液反应制得杂质4-(3-(4-氰基-3-(三氟甲基)苯基)-5,5-二甲基-4-氧代-2-硫代咪唑烷-1-基)-N-甲基苯甲酰胺(Ⅲ)。结果与结论合成的3个有关物质的结构经MS、1H-NM R谱确证,HPLC法检测其纯度分别为96.85%、97.61%、99.72%。Ⅰ、Ⅱ、Ⅲ可作为恩杂鲁胺质量控制的杂质对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杂鲁胺 前列腺癌 有关物质 合成
原文传递
HPLC-UV法同时测定恩他卡朋原料药中3种有机酸的含量
17
作者 刘进艳 周爱南 +2 位作者 程志国 郭丹 李建其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35-1438,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V detection,HPLC-UV)法测定恩他卡朋原料药中残留的甲酸、乙酸、氰基乙酸。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柱(4.6 mm×250 mm,5μm),以0.01 mol/L磷酸...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V detection,HPLC-UV)法测定恩他卡朋原料药中残留的甲酸、乙酸、氰基乙酸。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柱(4.6 mm×250 mm,5μm),以0.01 mol/L磷酸二氢钾(pH 2.0)溶液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恩他卡朋原料药中残留的3种有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他卡朋 甲酸 乙酸 氰基乙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恩他卡朋中间体中DCC和DCU的GC-FID法测定
18
作者 刘进艳 庄子晗 +2 位作者 夏春雨 李建其 周爱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60-963,共4页
建立了GC-FID法测定恩他卡朋(1)中间体中杂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4)和二环己基脲(DCU,7)的含量。采用HP-5柱(0.32 mm×30 m×0.25μm),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温度为320℃;进样口温度为300℃,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10∶1。结果表... 建立了GC-FID法测定恩他卡朋(1)中间体中杂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4)和二环己基脲(DCU,7)的含量。采用HP-5柱(0.32 mm×30 m×0.25μm),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温度为320℃;进样口温度为300℃,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10∶1。结果表明,4和7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5%和100.05%。以外标法计算6批样品中4和7的含量均低于0.1%。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1中间体中4和7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FID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二环己基脲 恩他卡朋
原文传递
柱前衍生HPLC-UV法测定米诺地尔关键中间体中胍含量
19
作者 柏懿珂 高治华 +2 位作者 翟自然 周爱南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85-191,共7页
目的基于胍与水合茚三酮可反应得到紫外吸收较强的衍生物,用常规C18柱和紫外检测器建立柱前衍生HPLC-UV法测定米诺地尔关键中间体中胍的含量。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体积分数0.1%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 目的基于胍与水合茚三酮可反应得到紫外吸收较强的衍生物,用常规C18柱和紫外检测器建立柱前衍生HPLC-UV法测定米诺地尔关键中间体中胍的含量。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体积分数0.1%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6 nm。结果胍在0.25~18.68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其定量下限为0.25 mg·L^(-1),最低检出量为0.62 ng,回收率为100.70%~106.06%,RSD为1.92%。5批米诺地尔关键中间体供试品中胍的含量均符合限度要求。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作为米诺地尔关键中间体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地尔 柱前衍生 水合茚三酮
原文传递
抗抑郁候选新药SIPI6116手性异构体的合成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20
作者 王慧莹 贾萌 +1 位作者 周爱南 李建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61-569,共9页
目的设计合成对5-HT/NE/DA再摄取有抑制作用的抗抑郁候选化合物SIPI6116的两个手性异构体,并对SIPI6116、(+)-SIPI6116和(-)-SIPI6116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以邻二氯苯(1)和3-氯丙酰氯(2)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 目的设计合成对5-HT/NE/DA再摄取有抑制作用的抗抑郁候选化合物SIPI6116的两个手性异构体,并对SIPI6116、(+)-SIPI6116和(-)-SIPI6116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以邻二氯苯(1)和3-氯丙酰氯(2)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得到3-氯-1-(3,4-二氯苯基)-1-丙酮(3),3与二甲胺盐酸盐经取代反应得到1-(3,4-二氯苯基)-3-二甲氨基-1-丙酮(4),4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1-(3,4-二氯苯基)-3-二甲氨基-1-丙醇(5),5经手性拆分后与对甲苯磺酰氯、吗啉采用“一锅法”制得(+)-SIPI6116和(-)-SIPI6116。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LC-MS/MS)测定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SIPI6116消旋体及其两个手性异构体的浓度,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及在体内是否发生构型转化。结果与结论合成并考察了SIPI6116及其两个手性异构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结果显示(-)-SIPI6116的药动学数据更理想,且两个光学异构体在体内未发生构型转化,研究结果为(-)-SIPI6116的后续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摄取抑制作用 手性拆分 药动学 手性异构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