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预喷丸对H13钢气体渗氮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周潘兵
周浪
+2 位作者
万立皓
钟山
严明明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7,共4页
采用质量增量分析、剖面金相分析和显微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预喷丸处理对H13钢气体渗氮动力学与渗氮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喷丸处理对H13钢气体渗氮有明显的催渗作用,这种催渗作用在白亮层尚未形成的渗氮初期最为明显,随着渗氮温...
采用质量增量分析、剖面金相分析和显微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预喷丸处理对H13钢气体渗氮动力学与渗氮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喷丸处理对H13钢气体渗氮有明显的催渗作用,这种催渗作用在白亮层尚未形成的渗氮初期最为明显,随着渗氮温度升高,预喷丸处理的催渗效果显著提高。试验数据还表明,预喷丸催渗所增加的氮原子一方面使渗氮层加深;另一方面使扩散层固溶氮浓度和/或氮化物沉淀相密度提高。测量表明,预喷丸催渗条件下形成的渗氮层的硬度明显高于普通气体渗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气体渗氮
喷丸催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钢氧氮共渗与渗氮后氧化的组织与性能比较
被引量:
13
2
作者
周潘兵
周浪
陈忠博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0,共4页
采用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和防锈性湿热试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了W6Mo5Cr4V2高速钢经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W6Mo5Cr4V2高速钢经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都可获得具有化合物层和扩散层的渗层组织;氧氮共渗层的...
采用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和防锈性湿热试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了W6Mo5Cr4V2高速钢经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W6Mo5Cr4V2高速钢经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都可获得具有化合物层和扩散层的渗层组织;氧氮共渗层的硬度明显高于普通气体渗氮,而渗氮后氧化的渗层硬度与普通气体渗氮相差不大;在选择合适通空气量和后氧化温度的条件下,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都可获得优于普通气体渗氮的防锈性能,其中以30%(vol.)空气量氧氮共渗试样表面的防锈性能最好,其次是渗氮+350℃后氧化处理的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氧氮共渗
渗氮后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氧化层对渗氮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
25
3
作者
周潘兵
周浪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以纯铁为对象,采用增重测量、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显微分析方法就充分预氧化对渗氮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渗氮初期,预氧化纯铁表面发生Fe3O4氧化层向εFe3N相的转化;氮原子极易穿过Fe3O4氧化层渗入基体,并在氧化层之下的铁基体...
以纯铁为对象,采用增重测量、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显微分析方法就充分预氧化对渗氮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渗氮初期,预氧化纯铁表面发生Fe3O4氧化层向εFe3N相的转化;氮原子极易穿过Fe3O4氧化层渗入基体,并在氧化层之下的铁基体形成γ′氮化物;γ′氮化物呈指状延伸生长,使得纯铁渗氮时的化合物层平直界面失稳。渗氮后,与未预氧化试样相比,扣除氧化层本身氮化带来的贡献,预氧化试样的催渗增重达45%,证实较厚的Fe3O4氧化层不仅不会阻碍渗氮,反而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催渗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渗氮
预氧化
纯铁
催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铸造多晶硅中氧与碳在连续冷却中的沉淀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潘兵
龚洪勇
+2 位作者
陈泽文
汤斌兵
周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6-510,共5页
实验结果显示,铸造多晶硅经1350℃加热1h后在高达10℃/s的速率下冷却仍会产生氧沉淀和热施主,生成氧沉淀的量和热施主的浓度在0.017~10℃/s范围内随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减少;与等温过程相比,连续冷却中的氧沉淀和热施主形成速率明显提高;...
实验结果显示,铸造多晶硅经1350℃加热1h后在高达10℃/s的速率下冷却仍会产生氧沉淀和热施主,生成氧沉淀的量和热施主的浓度在0.017~10℃/s范围内随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减少;与等温过程相比,连续冷却中的氧沉淀和热施主形成速率明显提高;碳在低至0.017℃/s冷却速率下也基本不发生沉淀析出。多晶硅片的少子寿命随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基于硅中氧、碳的结构状态与扩散性质对上述沉淀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多晶硅电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氧
碳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处理和冷却速率对直拉单晶硅少子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周潘兵
柯航
周浪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27,共5页
研究了加热温度与冷却速率对热处理直拉单晶硅少子寿命和间隙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拉单晶硅在300~1050℃加热40 min,以50℃/s的速率快冷至室温会提高硅片的间隙铁含量,降低硅片的少子寿命;加热温度越高,快冷后硅片的间隙铁含量越...
研究了加热温度与冷却速率对热处理直拉单晶硅少子寿命和间隙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拉单晶硅在300~1050℃加热40 min,以50℃/s的速率快冷至室温会提高硅片的间隙铁含量,降低硅片的少子寿命;加热温度越高,快冷后硅片的间隙铁含量越高,少子寿命越低;直拉单晶硅片在900~1050℃加热,当以50℃/s的速率快冷至室温,90%以上的铁以沉淀形式存在,其余的铁以间隙态存在。直拉单晶硅片分别经800、900和1000℃加热40 min后在0.017~50℃/s的速率范围冷却,硅片间隙铁含量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增加,少子寿命随冷却速率增加而降低,加热温度越高,间隙铁含量上升的幅度越大,而少子寿命下降的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拉单晶硅
冷却速率
少子寿命
原文传递
硅中热施主在热过程中的消长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周潘兵
李亚东
周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研究退火消除直拉单晶硅中热施主的效果以及在后续热过程中热施主的再形成规律。实验结果显示,采用650℃保温40min的退火可有效消除直拉单晶硅锭肩下部形成的热施主,并使其少子寿命恢复到实际值。消除了热施主的硅锭肩下部硅片在后续的...
研究退火消除直拉单晶硅中热施主的效果以及在后续热过程中热施主的再形成规律。实验结果显示,采用650℃保温40min的退火可有效消除直拉单晶硅锭肩下部形成的热施主,并使其少子寿命恢复到实际值。消除了热施主的硅锭肩下部硅片在后续的900℃/40min加热后以小于11℃/min的速率冷却,硅片的热施主会再次生成,热施主的再生成量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减少,当冷却速率达100℃/min时可避免热施主的再次生成。实验结果还显示,采用3℃/min速率慢冷至550℃再以100℃/min的速率快冷至室温的两步冷却也可避免该硅片热施主的再次生成。实验还发现,消除了热施主的硅锭肩下部硅片经900℃/40min加热后的少子寿命随冷却速率的增加而降低;经上述两步冷却与3℃/min速率一步慢冷得到的少子寿命基本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拉单晶硅
热施主
热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铸造多晶硅少子寿命的热衰减研究
7
作者
周潘兵
周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4-740,共7页
研究了加热温度与冷却速率对热处理铸造多晶硅少子寿命和间隙铁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铸造多晶硅在300~1050℃范围加热40min,以50℃/s的速率快冷至室温会提高硅片的间隙铁含量,降低硅片的少子寿命,加热温度越高,快冷后硅片...
研究了加热温度与冷却速率对热处理铸造多晶硅少子寿命和间隙铁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铸造多晶硅在300~1050℃范围加热40min,以50℃/s的速率快冷至室温会提高硅片的间隙铁含量,降低硅片的少子寿命,加热温度越高,快冷后硅片的间隙铁含量越高,少子寿命越低;铸造多晶硅在900~1050℃的范围加热,以50℃/s的速率快冷至室温,高温下固溶于硅中的铁原子约有10%会形成间隙铁,约90%形成铁沉淀。铸造多晶硅片分别经800、900和1000℃加热40min后在0.017~50℃/s的速率范围冷却,硅片间隙铁含量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增加,少子寿命随冷却速率增加而降低,加热温度越高,间隙铁含量上升的幅度越大,而少子寿命下降的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多晶硅
少子寿命
热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向凝固多晶硅的结晶组织及晶体缺陷与杂质研究
被引量:
14
8
作者
钟根香
周浪
+1 位作者
周潘兵
万跃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18,31,共6页
多晶硅是目前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其结晶组织、缺陷和杂质含量显著影响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通过控制硅锭定向凝固过程获得取向一致、粗大均一的结晶组织和采用各种吸杂及钝化方法降低杂质及缺陷对电学性能的影响是目前提高多晶硅太阳...
多晶硅是目前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其结晶组织、缺陷和杂质含量显著影响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通过控制硅锭定向凝固过程获得取向一致、粗大均一的结晶组织和采用各种吸杂及钝化方法降低杂质及缺陷对电学性能的影响是目前提高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介绍和评述了国内外包括本研究组对多晶硅的结晶组织及控制、晶体缺陷、杂质水平与分布及其与硅片性能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的各种吸杂与钝化方法及其效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结晶
晶体缺陷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退火对铸造多晶硅片中位错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
4
9
作者
辛超
周剑
+4 位作者
周潘兵
魏秀琴
周浪
张运锋
张美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8-381,共4页
对铸造多晶硅片进行了1 000~1 400℃的高温退火和不同方式冷却实验,用显微观察法对退火硅片及其相邻姊妹片位错密度进行了测量统计。研究了退火温度和冷却方式对铸造多晶硅片中位错密度的影响。结果证实:当退火温度在1 100℃及以下时,...
对铸造多晶硅片进行了1 000~1 400℃的高温退火和不同方式冷却实验,用显微观察法对退火硅片及其相邻姊妹片位错密度进行了测量统计。研究了退火温度和冷却方式对铸造多晶硅片中位错密度的影响。结果证实:当退火温度在1 100℃及以下时,硅片的位错密度并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当退火温度在1 320℃及以上时,硅片的位错密度明显降低,其幅度随温度提高增大;但退火后如断电随炉冷却而不控制冷却速率,位错密度又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硅片
位错
退火
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冶金级硅中杂质的表面吸附与去吸附除杂
被引量:
4
10
作者
颜颉颃
彭继霆
+3 位作者
周浪
周潘兵
杜国平
苏文华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2,177,共4页
对冶金级硅的物理提纯因可望成为低成本太阳能级硅生产技术而受到各国高度关注。利用硅中杂质的表面吸附偏聚,对冶金级硅粉进行酸洗去吸附除杂。并尝试在此后进行高温退火以再次造成表面扩散偏聚,然后继以二次酸洗去吸附除杂。结果表明...
对冶金级硅的物理提纯因可望成为低成本太阳能级硅生产技术而受到各国高度关注。利用硅中杂质的表面吸附偏聚,对冶金级硅粉进行酸洗去吸附除杂。并尝试在此后进行高温退火以再次造成表面扩散偏聚,然后继以二次酸洗去吸附除杂。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对硅中金属杂质有一定除杂效果,可以作为进一步提纯前的预处理;高温退火后二次酸洗能够进一步降低杂质含量,但效果并不显著,难于生产应用。扩散计算表明,高温退火偏聚处理对较重金属杂质有效,而对B、P杂质则几乎没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级硅
太阳能级硅
酸洗
表面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抛光腐蚀深度对多晶硅片抛光与位错刻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2
11
作者
周剑
辛超
+4 位作者
魏秀琴
周潘兵
周浪
张运锋
张美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对抛光液新旧程度、抛光时间、抛光腐蚀深度等条件对多晶硅片抛光与位错刻蚀显示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多晶硅片抛光效果与抛光时间无直接对应关系,而取决于抛光腐蚀深度。当硅片抛光腐蚀深度小于45μm时,抛光效果不佳,而大于此...
对抛光液新旧程度、抛光时间、抛光腐蚀深度等条件对多晶硅片抛光与位错刻蚀显示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多晶硅片抛光效果与抛光时间无直接对应关系,而取决于抛光腐蚀深度。当硅片抛光腐蚀深度小于45μm时,抛光效果不佳,而大于此深度时,抛光效果良好。多晶硅片抛光腐蚀深度会明显影响之后刻蚀显示的位错密度,较浅时得到的位错密度值将偏高,影响区的深度大于19μm。提出一个表征化学腐蚀抛光液新旧程度的参数——硅溶解系数K,给出了抛光腐蚀速率、抛光液表观色泽与K值之间的明确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
多晶硅片
位错
抛光腐蚀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速器换档叉轴感应淬火工艺
12
作者
周潘兵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1-52,共2页
我厂生产的依维柯28024变速箱为引进产品,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只用一根叉轴就能实现5档变速功能。换档叉轴结构独特,技术要求高,采用常规的感应淬火工艺难以达到外方图纸技术要求。经过反复研究与实践,我厂采取了零件屏蔽感应加热淬火...
我厂生产的依维柯28024变速箱为引进产品,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只用一根叉轴就能实现5档变速功能。换档叉轴结构独特,技术要求高,采用常规的感应淬火工艺难以达到外方图纸技术要求。经过反复研究与实践,我厂采取了零件屏蔽感应加热淬火及预先反变形的工艺方法,成功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变速箱
换档叉轴
感应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喷丸对H13钢气体渗氮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周潘兵
周浪
万立皓
钟山
严明明
机构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7,共4页
基金
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计划资助(地方02077)
文摘
采用质量增量分析、剖面金相分析和显微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预喷丸处理对H13钢气体渗氮动力学与渗氮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喷丸处理对H13钢气体渗氮有明显的催渗作用,这种催渗作用在白亮层尚未形成的渗氮初期最为明显,随着渗氮温度升高,预喷丸处理的催渗效果显著提高。试验数据还表明,预喷丸催渗所增加的氮原子一方面使渗氮层加深;另一方面使扩散层固溶氮浓度和/或氮化物沉淀相密度提高。测量表明,预喷丸催渗条件下形成的渗氮层的硬度明显高于普通气体渗氮。
关键词
H13钢
气体渗氮
喷丸催渗
Keywords
H13 steel
gaseous nitriding
shot-peening acceleration
分类号
TG156.8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钢氧氮共渗与渗氮后氧化的组织与性能比较
被引量:
13
2
作者
周潘兵
周浪
陈忠博
机构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0,共4页
基金
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计划资助项目(地方02077)
文摘
采用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和防锈性湿热试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了W6Mo5Cr4V2高速钢经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W6Mo5Cr4V2高速钢经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都可获得具有化合物层和扩散层的渗层组织;氧氮共渗层的硬度明显高于普通气体渗氮,而渗氮后氧化的渗层硬度与普通气体渗氮相差不大;在选择合适通空气量和后氧化温度的条件下,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都可获得优于普通气体渗氮的防锈性能,其中以30%(vol.)空气量氧氮共渗试样表面的防锈性能最好,其次是渗氮+350℃后氧化处理的试样。
关键词
高速钢
氧氮共渗
渗氮后氧化
Keywords
high speed steel
oxy-nitriding
nitriding with post-oxidizsing
分类号
TG156.8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化层对渗氮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
25
3
作者
周潘兵
周浪
机构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基金
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计划资助(02077)
文摘
以纯铁为对象,采用增重测量、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显微分析方法就充分预氧化对渗氮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渗氮初期,预氧化纯铁表面发生Fe3O4氧化层向εFe3N相的转化;氮原子极易穿过Fe3O4氧化层渗入基体,并在氧化层之下的铁基体形成γ′氮化物;γ′氮化物呈指状延伸生长,使得纯铁渗氮时的化合物层平直界面失稳。渗氮后,与未预氧化试样相比,扣除氧化层本身氮化带来的贡献,预氧化试样的催渗增重达45%,证实较厚的Fe3O4氧化层不仅不会阻碍渗氮,反而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催渗机理。
关键词
气体渗氮
预氧化
纯铁
催渗
Keywords
Iron
Iron oxides
Kinetic theory
Microstructure
Nitrides
Oxid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 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G156.8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铸造多晶硅中氧与碳在连续冷却中的沉淀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潘兵
龚洪勇
陈泽文
汤斌兵
周浪
机构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阳能光伏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6-510,共5页
文摘
实验结果显示,铸造多晶硅经1350℃加热1h后在高达10℃/s的速率下冷却仍会产生氧沉淀和热施主,生成氧沉淀的量和热施主的浓度在0.017~10℃/s范围内随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减少;与等温过程相比,连续冷却中的氧沉淀和热施主形成速率明显提高;碳在低至0.017℃/s冷却速率下也基本不发生沉淀析出。多晶硅片的少子寿命随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基于硅中氧、碳的结构状态与扩散性质对上述沉淀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多晶硅电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多晶硅
氧
碳
沉淀
Keywords
muhicrystalline silicon
oxygen
carbon
precipitation
分类号
TK5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处理和冷却速率对直拉单晶硅少子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周潘兵
柯航
周浪
机构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27,共5页
文摘
研究了加热温度与冷却速率对热处理直拉单晶硅少子寿命和间隙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拉单晶硅在300~1050℃加热40 min,以50℃/s的速率快冷至室温会提高硅片的间隙铁含量,降低硅片的少子寿命;加热温度越高,快冷后硅片的间隙铁含量越高,少子寿命越低;直拉单晶硅片在900~1050℃加热,当以50℃/s的速率快冷至室温,90%以上的铁以沉淀形式存在,其余的铁以间隙态存在。直拉单晶硅片分别经800、900和1000℃加热40 min后在0.017~50℃/s的速率范围冷却,硅片间隙铁含量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增加,少子寿命随冷却速率增加而降低,加热温度越高,间隙铁含量上升的幅度越大,而少子寿命下降的幅度越大。
关键词
直拉单晶硅
冷却速率
少子寿命
Keywords
Czochralski silicon
cooling rate
minority carrier lifetime
分类号
TG139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硅中热施主在热过程中的消长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周潘兵
李亚东
周浪
机构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阳能光伏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文摘
研究退火消除直拉单晶硅中热施主的效果以及在后续热过程中热施主的再形成规律。实验结果显示,采用650℃保温40min的退火可有效消除直拉单晶硅锭肩下部形成的热施主,并使其少子寿命恢复到实际值。消除了热施主的硅锭肩下部硅片在后续的900℃/40min加热后以小于11℃/min的速率冷却,硅片的热施主会再次生成,热施主的再生成量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减少,当冷却速率达100℃/min时可避免热施主的再次生成。实验结果还显示,采用3℃/min速率慢冷至550℃再以100℃/min的速率快冷至室温的两步冷却也可避免该硅片热施主的再次生成。实验还发现,消除了热施主的硅锭肩下部硅片经900℃/40min加热后的少子寿命随冷却速率的增加而降低;经上述两步冷却与3℃/min速率一步慢冷得到的少子寿命基本相等。
关键词
直拉单晶硅
热施主
热过程
Keywords
thermal processes
Cz silicon
thermal donors
分类号
TK5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铸造多晶硅少子寿命的热衰减研究
7
作者
周潘兵
周浪
机构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阳能光伏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4-740,共7页
文摘
研究了加热温度与冷却速率对热处理铸造多晶硅少子寿命和间隙铁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铸造多晶硅在300~1050℃范围加热40min,以50℃/s的速率快冷至室温会提高硅片的间隙铁含量,降低硅片的少子寿命,加热温度越高,快冷后硅片的间隙铁含量越高,少子寿命越低;铸造多晶硅在900~1050℃的范围加热,以50℃/s的速率快冷至室温,高温下固溶于硅中的铁原子约有10%会形成间隙铁,约90%形成铁沉淀。铸造多晶硅片分别经800、900和1000℃加热40min后在0.017~50℃/s的速率范围冷却,硅片间隙铁含量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增加,少子寿命随冷却速率增加而降低,加热温度越高,间隙铁含量上升的幅度越大,而少子寿命下降的幅度越大。
关键词
铸造多晶硅
少子寿命
热衰减
Keywords
muhicrystalline silicon
minority carrier lifetime
thermal degradation
分类号
TK5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向凝固多晶硅的结晶组织及晶体缺陷与杂质研究
被引量:
14
8
作者
钟根香
周浪
周潘兵
万跃鹏
机构
南昌大学LDK太阳能研究中心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18,31,共6页
文摘
多晶硅是目前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其结晶组织、缺陷和杂质含量显著影响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通过控制硅锭定向凝固过程获得取向一致、粗大均一的结晶组织和采用各种吸杂及钝化方法降低杂质及缺陷对电学性能的影响是目前提高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介绍和评述了国内外包括本研究组对多晶硅的结晶组织及控制、晶体缺陷、杂质水平与分布及其与硅片性能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的各种吸杂与钝化方法及其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多晶硅
结晶
晶体缺陷
杂质
Keywords
multicrystalline silicon, crystallization, crystal defect, impurity
分类号
TG292 [金属学及工艺—铸造]
T-1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退火对铸造多晶硅片中位错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
4
9
作者
辛超
周剑
周潘兵
魏秀琴
周浪
张运锋
张美霞
机构
南昌大学材料学院
南昌大学光伏学院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8-381,共4页
文摘
对铸造多晶硅片进行了1 000~1 400℃的高温退火和不同方式冷却实验,用显微观察法对退火硅片及其相邻姊妹片位错密度进行了测量统计。研究了退火温度和冷却方式对铸造多晶硅片中位错密度的影响。结果证实:当退火温度在1 100℃及以下时,硅片的位错密度并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当退火温度在1 320℃及以上时,硅片的位错密度明显降低,其幅度随温度提高增大;但退火后如断电随炉冷却而不控制冷却速率,位错密度又会提高。
关键词
多晶硅
硅片
位错
退火
冷却
Keywords
multicrystalline silicon
silicon wafer
dislocation
annealing
cooling
分类号
TN304.2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冶金级硅中杂质的表面吸附与去吸附除杂
被引量:
4
10
作者
颜颉颃
彭继霆
周浪
周潘兵
杜国平
苏文华
机构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NCU-LDK太阳能研究中心
江西港源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2,177,共4页
文摘
对冶金级硅的物理提纯因可望成为低成本太阳能级硅生产技术而受到各国高度关注。利用硅中杂质的表面吸附偏聚,对冶金级硅粉进行酸洗去吸附除杂。并尝试在此后进行高温退火以再次造成表面扩散偏聚,然后继以二次酸洗去吸附除杂。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对硅中金属杂质有一定除杂效果,可以作为进一步提纯前的预处理;高温退火后二次酸洗能够进一步降低杂质含量,但效果并不显著,难于生产应用。扩散计算表明,高温退火偏聚处理对较重金属杂质有效,而对B、P杂质则几乎没有效果。
关键词
冶金级硅
太阳能级硅
酸洗
表面吸附
Keywords
metallurgical grade silicon
solar grade silicon
pickling
surface adsorption
分类号
TM914.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抛光腐蚀深度对多晶硅片抛光与位错刻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2
11
作者
周剑
辛超
魏秀琴
周潘兵
周浪
张运锋
张美霞
机构
南昌大学材料学院/光伏学院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文摘
对抛光液新旧程度、抛光时间、抛光腐蚀深度等条件对多晶硅片抛光与位错刻蚀显示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多晶硅片抛光效果与抛光时间无直接对应关系,而取决于抛光腐蚀深度。当硅片抛光腐蚀深度小于45μm时,抛光效果不佳,而大于此深度时,抛光效果良好。多晶硅片抛光腐蚀深度会明显影响之后刻蚀显示的位错密度,较浅时得到的位错密度值将偏高,影响区的深度大于19μm。提出一个表征化学腐蚀抛光液新旧程度的参数——硅溶解系数K,给出了抛光腐蚀速率、抛光液表观色泽与K值之间的明确对应关系。
关键词
抛光
多晶硅片
位错
抛光腐蚀深度
Keywords
polishing
muhi-crystalline silicon wafer
dislocation
polishing corrosion depth
分类号
TG175.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速器换档叉轴感应淬火工艺
12
作者
周潘兵
机构
南昌齿轮厂产品开发中心
出处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1-52,共2页
文摘
我厂生产的依维柯28024变速箱为引进产品,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只用一根叉轴就能实现5档变速功能。换档叉轴结构独特,技术要求高,采用常规的感应淬火工艺难以达到外方图纸技术要求。经过反复研究与实践,我厂采取了零件屏蔽感应加热淬火及预先反变形的工艺方法,成功地解决?..
关键词
汽车
变速箱
换档叉轴
感应淬火
分类号
U463.21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G162.71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预喷丸对H13钢气体渗氮行为的影响
周潘兵
周浪
万立皓
钟山
严明明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速钢氧氮共渗与渗氮后氧化的组织与性能比较
周潘兵
周浪
陈忠博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氧化层对渗氮动力学的影响
周潘兵
周浪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铸造多晶硅中氧与碳在连续冷却中的沉淀研究
周潘兵
龚洪勇
陈泽文
汤斌兵
周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热处理和冷却速率对直拉单晶硅少子寿命的影响
周潘兵
柯航
周浪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原文传递
6
硅中热施主在热过程中的消长研究
周潘兵
李亚东
周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铸造多晶硅少子寿命的热衰减研究
周潘兵
周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定向凝固多晶硅的结晶组织及晶体缺陷与杂质研究
钟根香
周浪
周潘兵
万跃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高温退火对铸造多晶硅片中位错密度的影响
辛超
周剑
周潘兵
魏秀琴
周浪
张运锋
张美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冶金级硅中杂质的表面吸附与去吸附除杂
颜颉颃
彭继霆
周浪
周潘兵
杜国平
苏文华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抛光腐蚀深度对多晶硅片抛光与位错刻蚀效果的影响
周剑
辛超
魏秀琴
周潘兵
周浪
张运锋
张美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变速器换档叉轴感应淬火工艺
周潘兵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