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效果 被引量:38
1
作者 周红梅 陆琪宝 +1 位作者 周清河 肖旺频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期204-206,共3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风险显著增加,尤其在诱导和拔管期间。新型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且时-量相关半衰期不受输注时间长短影响、停药后作用迅速消失等特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应用。我们选择42例老年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风险显著增加,尤其在诱导和拔管期间。新型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且时-量相关半衰期不受输注时间长短影响、停药后作用迅速消失等特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应用。我们选择42例老年高血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患者 瑞芬太尼 麻醉苏醒期 复合异丙酚 应用 择期腹部手术患者 全身 阿片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结合小针刀治疗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疼痛 被引量:4
2
作者 雷龙 周清河 +3 位作者 倪云建 路建 姚明 肖旺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29-4231,共3页
目的:评价脊神经根脉冲射频结合小针刀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疼痛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症状患者40例,男11例,女29例,年龄62~78岁,随机分成两组:脉冲射频治疗组(A组)和脉冲射频复合针刀治疗组(B组),... 目的:评价脊神经根脉冲射频结合小针刀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疼痛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症状患者40例,男11例,女29例,年龄62~78岁,随机分成两组:脉冲射频治疗组(A组)和脉冲射频复合针刀治疗组(B组),每组20例。观察治疗前(T1)和治疗后1(T2)、2(T3)、3(T4)、4(T5)、8(T6)、12周(T7)各时点患侧下肢VAS疼痛评分;观察治疗后4(F1)、8(F2)、12周(F3)各时点患侧下肢症状改善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侧下肢VAS疼痛评分,A组T3、T4、T5、T6、T7各时点明显低于T1(P﹤0.05);B组T2、T3、T4、T5、T6、T7各时点明显低于T1(P﹤0.05);B组T2、T3、T4、T5、T6、T7各时点明显低于A组各对应时点(P﹤0.05)。两组患侧下肢症状改善程度评分,B组F1、F2、F3各时点明显高于A组各对应时点(P﹤0.05)。结论:脊神经根脉冲射频结合小针刀软组织松解治疗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疼痛较单纯脉冲射频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脉冲射频 针刀 腰椎侧弯 脊神经根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红梅 周清河 肖旺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高容量0.12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抑制应激反应及稳定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45例患者随机A组、B组和C组,3组患者经T8-9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置管,然后分别注入0.125%罗哌卡因、0.375%罗哌卡... 目的:探讨高容量0.12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抑制应激反应及稳定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45例患者随机A组、B组和C组,3组患者经T8-9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置管,然后分别注入0.125%罗哌卡因、0.375%罗哌卡因和0.9%氯化钠0.085mL/cm身高,A、B组要求阻滞范围上至T4~T5、,下至T12~L1,全麻后机械通气。手术开始后以微量注射泵持续行硬膜外腔注射,每小时为首剂量1/3,定时检测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与血糖等浓度。结果:与C组相比,A组和B组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在T4和T5时点明显降低(P〈0.05),A组与B组之间血浆肾上腺素和血糖浓度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C组芬太尼用量与其余两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B组输液量比其余两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全麻联合高容量0.12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阻滞能有效抑制全麻下老年患者行胃癌根治术时的应激反应,且血流动力学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应激反应 老年人 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口服塞来昔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倪云建 周清河 +2 位作者 雷龙 赵文华 肖旺频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期254-255,共2页
手术后疼痛的治疗日益得到重视,目前虽然有各种术后镇痛方式,但仍然没有理想的镇痛药物和方法。本研究采用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观察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对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剂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术后镇痛效果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塞来昔布 术前口服 患者 舒芬太尼 超前镇痛 手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全麻下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5
作者 祝永明 肖旺频 +3 位作者 安尔丹 周清河 涂厉标 楼洪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09-812,共4页
目的: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手术病人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选择12例上腹部手术病人,硬膜外腔注入0.5%罗哌卡因,并行全麻诱导,于输入罗哌卡因后1、10、20、30、45、60、75、90、120、150、180min分别从左桡动脉采血,用高... 目的: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手术病人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选择12例上腹部手术病人,硬膜外腔注入0.5%罗哌卡因,并行全麻诱导,于输入罗哌卡因后1、10、20、30、45、60、75、90、120、150、180min分别从左桡动脉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用DAS2.0药动学统计软件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术中、术后均未见与罗哌卡因有关的不良反应,罗哌卡因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10min;Cmax为0.713mg/L;t1/2α为122min;t1/2β为190min;AUC0→180为(72±10)μg·mL-1·min-1。结论:复合全麻下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药物代谢符合二室模型,安全性良好,镇痛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药代动力学 硬膜外阻滞 复合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被引量:6
6
作者 熊运 周清河 +1 位作者 雷龙 肖旺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75岁以上老年带状疱疹未发生神经痛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2组,分为接受神经阻滞组(A组)和口服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B组),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24h睡眠时...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75岁以上老年带状疱疹未发生神经痛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2组,分为接受神经阻滞组(A组)和口服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B组),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24h睡眠时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在4周的随访时间内,B组各时点疼痛评分与A组相比随时间下降,睡眠时间增加﹙P<0.05﹚。B组VAS评分下降和24h睡眠时间增加大于A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能降低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神经阻滞 老年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小儿七氟烷吸入全麻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志鹏 周清河 +2 位作者 吴军民 肖旺频 朱长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小儿上肢手术七氟烷吸入全麻效果的影响。方法:拟在吸入七氟烷诱导麻醉下行择期上肢手术的小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n=40):对照组(c组)、低、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2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小儿上肢手术七氟烷吸入全麻效果的影响。方法:拟在吸入七氟烷诱导麻醉下行择期上肢手术的小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n=40):对照组(c组)、低、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2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输注15mL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啶0.25μg/kg和0.5μg/kg(药物浓度为0.5μg/mL)。分别于输注生理盐水(或右美托咪啶)前(T0)、神经阻滞前(T1)、神经阻滞时刻(T2)、切皮时(T3)、手术30min(T4)、手术结束(T5)时记录各时间点BIS值、MAP、HR、呼吸末七氟烷浓度(CE)和呼吸功能指标(VT、MV、PETCO2-.RR和Sp02),以及诱导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与C组比较,D1、D2组诱导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C组和D1组比较,D2组T2-5时点的BIS值均明显降低;与D1组比较,D2组T4时点的CE值显著降低(P〈0.05);与C组和D1组比较,D2组TI-5时点的MAP、HR值均降低(P〈0.05);与C组相比,D1、D2组在T3-4时点的VT、MV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加快小儿上肢手术七氟烷诱导时间,减少吸入麻醉药用量,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镇静加强,但高剂量右美托咪啶对循环及呼吸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吸入麻醉药 儿童 臂神经丛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诱导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庆霞 周清河 +1 位作者 吴城 肖旺频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老年患者 瑞芬太尼 气管捅管 导管插管 双腔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在颅脑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烨钧 肖旺频 周清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0期1180-1181,共2页
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XM)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抗焦虑、交感神经抑制、对呼吸影响小、具有脑保护等作用。本研究拟应用DXM复合局部麻醉于颅脑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探讨... 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XM)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抗焦虑、交感神经抑制、对呼吸影响小、具有脑保护等作用。本研究拟应用DXM复合局部麻醉于颅脑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引流术 脑立体定向 右美托咪啶 麻醉效果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剂量依赖性 高选择性 神经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亚凝 周清河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825-825,共1页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4岁,体质量55 kg.2周前因车祸致右侧额顶急性硬膜下血肿,于当地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额顶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麻醉诱导药物为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丙泊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志鹏 周清河 肖旺频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5期597-598,共2页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溶液与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高速公路急救失血性休克病人40人随机分成两组:高渗氯化钠溶液(HSL)复苏组(对照组,n=20)和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HSD)复苏组(实验组,n=20)...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溶液与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高速公路急救失血性休克病人40人随机分成两组:高渗氯化钠溶液(HSL)复苏组(对照组,n=20)和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HSD)复苏组(实验组,n=20),观察在急诊全麻手术中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并记录病人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HSD组与HSL组相比在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中,HSD复苏组MAP增幅高于HSL组,并且在180分钟的长时间内保持成功的复苏效果;液体潴留效果明显优于HSL组(CVP值,p<0.01)。结论HSD在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的病人中效果更显著更持久,疗效优于HSL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复苏 高渗氯化钠 小容量 右旋糖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罗哌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红梅 陆琪宝 +2 位作者 杜炎芳 周清河 肖旺频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甲磺酸罗哌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临床观察 肌间沟阻滞 临床效果 布比卡因 上肢手术 用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面罩通气用于急性失血性休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龙 丁玲芳 +3 位作者 赵文华 路建 周清河 肖旺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86-388,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加压面罩控制通气时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行右颈内静脉置管操作的影响。方法:40例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治疗,A组于加压面罩吸氧,自主通气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B组于面罩通气保持15cmH2O气道正...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加压面罩控制通气时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行右颈内静脉置管操作的影响。方法:40例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治疗,A组于加压面罩吸氧,自主通气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B组于面罩通气保持15cmH2O气道正压状态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记录两组环状软骨水平右颈内静脉横截面积值(S)、右颈内静脉距离皮肤最短垂直深度(D)。结果:B组加压前后S明显增加、D明显减小(P<0.05);B组穿刺到置管成功的时间明显减少、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清醒状态加压面罩控制通气下,较加压15cmH2O气道压力后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快捷、安全,但操作期间需与患者保持沟通,并控制气道正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置管 超声 休克 加压面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颖彦 周清河 肖旺频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9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乳腺区段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腺区段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F组)、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诱导时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1...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乳腺区段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腺区段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F组)、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诱导时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1,舒芬太尼0.3μg·kg^-1(SF组)、芬太尼3μg·kg^-1(F组),丙泊酚3μg·mL^-1靶浓度持续输入至手术结束。观察诱导前、诱导时、切皮时血压、心率,记录患者呼吸抑制情况,患者术毕苏醒情况。结果 两组诱导时均未发生呛咳、肌肉强直现象,F组血压和心率下降比SF组明显(P〈0.05)。呼吸抑制情况SF组比F组轻(P〈0.05)。两组苏醒质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乳腺手术时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呼吸抑制轻,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静脉全麻 手术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芬太尼应用于全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颖彦 周清河 肖旺频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复合芬太尼 瑞芬太尼 临床观察 全麻 硬膜外麻醉 镇痛效果 临床麻醉 胆道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H9C2细胞内质网应激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志鹏 凌晓燕 +2 位作者 张才军 周清河 周红梅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1期2262-2268,2277,共8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H9C2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ERS)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取正常培养的大鼠H9C2细胞,同时进行对照培养和缺氧/复氧(H/R)培养,其中H/R条件为5%CO2和95%N2密闭缺氧装置中缺氧3 h后,常氧条件下培养3 h...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H9C2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ERS)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取正常培养的大鼠H9C2细胞,同时进行对照培养和缺氧/复氧(H/R)培养,其中H/R条件为5%CO2和95%N2密闭缺氧装置中缺氧3 h后,常氧条件下培养3 h。以含有1μmol/L DEX和1 mmol/L 4-苯基丁酸(4-PBA)的培养基提前孵育细胞1 h和24 h。采用低损伤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的乳酸脱氢酶(LDH)浓度、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以及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特异性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Caspase-12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将H9C2细胞分设Control组、毒胡萝卜素(TG)组、4-PBA组以及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2190)组并进行相应的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38MAPK和p-p38MAPK的表达,以及GRP78、CHOP、Caspase-12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的H9C2细胞活力减低,细胞上清液LDH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H/R组比较,DEX+H/R组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细胞上清液LDH浓度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与DEX+H/R组比较,4-PBA+DEX+H/R组的H9C2细胞损伤被逆转,GRP78、CHOP、Caspase-12的mRNA及蛋白表达也进一步升高。在Control组、TG组和DEX+TG组之间,p38MAPK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TG组的p-p38MAPK表达明显增加,DEX能够抑制p-p38MAPK表达增加(P<0.05);与TG组比较,DEX+TG组的GRP78、CHOP、Caspase-12的mRNA及蛋白表达被抑制,但是DEX+SB202190+TG组的GRP78、CHOP、Caspase-12 mRNA及蛋白表达被逆转增高。结论DEX对H/R损伤下的H9C2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ERS有关,通过调控p38MAPK能够减轻细胞损伤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缺氧/复氧性损伤 内质网应激反应信号通路 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红梅 周清河 肖旺频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手术的应用。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腺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加例,均选择全凭静脉麻醉。病人入手术室后常规面罩吸氧(4L/min)。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手术的应用。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腺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加例,均选择全凭静脉麻醉。病人入手术室后常规面罩吸氧(4L/min)。1组手术开始前10min,泵注异丙酚80μg·kg^-1·min^-1、瑞芬太尼0.1μg·kg^-1·min^-1,术前1min追加氯胺酮0.4mg·kg^-1,术中根据情况调整瑞芬太尼泵注速度为0.05—0.1μg·kg^-1·min^-1,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术毕停止泵注瑞芬太尼、异丙酚。Ⅱ组手术开始前10min泵注异丙酚80μg·kg^-1·min^-1,术前1min追加氯胺酮1mg·kg^-1,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术毕停止泵注异丙酚。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均安静入睡,镇痛完善,无躁动,无胸壁强直等现象。Ⅱ组发生轻度呼吸抑制1例、高血压9例、术毕苏醒期躁动8例及精神障碍3例,其中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Ⅰ组增高明显(P〈0.05);术中MAP与术前相比增高明显(P〈0.05),而Ⅱ组与Ⅰ组相比增高又显明显(P〈0.05)。Ⅰ组发生轻度呼吸抑制2例、苏醒期躁动1例,氯胺酮用量与Ⅱ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术毕苏醒时间与Ⅱ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阿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手术是一种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氯胺酮 全凭静脉麻醉 乳腺手术 小剂量氯胺酮 手术中 联合 苏醒期躁动 手术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抑制人工流产扩宫时体动反应25例的研究
18
作者 倪云建 吴城 +3 位作者 周清河 雷龙 沈颖彦 肖旺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抑制人工流产扩张宫颈时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方法:25例拟实施人工流产术患者,经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丙泊酚维持效应室靶控浓度5.4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从0.7μg/L开始,...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抑制人工流产扩张宫颈时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方法:25例拟实施人工流产术患者,经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丙泊酚维持效应室靶控浓度5.4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从0.7μg/L开始,相邻靶浓度比值为1.2。结果:25例患者镇静深度满意,术中无知晓;当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升高到2.51μg/L时,出现第1例无体动反应。其中2例出现呼吸抑制,3例出现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2例出现心率减慢。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效应室靶浓度为5.4μg/mL丙泊酚时,抑制人工流产患者扩宫时体动反应的EC50为2.17μg/L,95%可信区间为1.92~2.45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人工流产 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
19
作者 周红梅 周清河 肖旺频 《浙江创伤外科》 2009年第2期196-197,共2页
蛛网膜下腔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有着很大的优势,操作简单、无苏醒困难问题、全身影响小且能降低肺栓塞风险等。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由于高龄患者耐受性差别大,布比卡因剂量很难控制.且术中存在骨水泥和出血等导致低血压风险... 蛛网膜下腔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有着很大的优势,操作简单、无苏醒困难问题、全身影响小且能降低肺栓塞风险等。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由于高龄患者耐受性差别大,布比卡因剂量很难控制.且术中存在骨水泥和出血等导致低血压风险因素,控制好麻醉平面和提供足够长麻醉时间尤其重要。国外研究表明,鞘内阿片类药物联合局麻药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布比卡因剂量 高龄患者 鞘内注射 舒芬太尼 蛛网膜下腔阻滞 小剂量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腹部手术时肠系膜牵拉综合征的影响
20
作者 张宏利 周清河 +3 位作者 吴军民 邱建新 徐佳 周红梅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5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腹部手术时肠系膜牵拉综合征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60例,年龄42~83岁,ASA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各30例。F组麻醉诱导时...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腹部手术时肠系膜牵拉综合征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60例,年龄42~83岁,ASA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各30例。F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40mg,P组则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分别于麻醉诱导时(T0)、牵拉肠系膜即刻(T1)、牵拉肠系膜后10min(T2)、15min(T3)和30min(T4)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6-keto-PGF1α浓度并记录牵拉肠系膜后30min内肠系膜牵拉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F组和P组在T0时和T1时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浆6-keto-PGF1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P组在T2时SBP、DBP和MAP下降,HR增高(P<0.05);在T3时仅HR增高(P<0.05);T4时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4时血浆6-keto-PGF1α浓度增加(P<0.05)。根据改良的肠系膜牵拉综合征Koyama’s分级与F组比较,P组在T1~T2、T2~T3和T3~T4时间段内肠系膜牵拉综合征发生率高(P<0.01)。结论在胃肠道手术时,麻醉诱导时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可以预防或减轻肠系膜牵拉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牵拉综合征 氟比洛芬酯 帕瑞昔布钠 血浆6-keto-PG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