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1
作者 尹迎港 周民良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71,共25页
对中国贸易区域发展规律的研究总结是助推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本文采用中国1978—2023年省级层面数据,量化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的迁移规律,并就贸易区域差异以及驱动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贸易进出口、出口... 对中国贸易区域发展规律的研究总结是助推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本文采用中国1978—2023年省级层面数据,量化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的迁移规律,并就贸易区域差异以及驱动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贸易进出口、出口重心整体向西南迁移,进口重心向东南迁移,南方、北方、东部地区贸易重心向西南迁移,中部、东北地区向东北迁移,西部地区向西北迁移;(2)东部、东北、南方、北方内贸易发展差异不断缩小,东北缩小幅度最大,西部、中部呈扩大趋势,西部扩张幅度最大;(3)东西部贸易发展的绝对差异最大,中西部扩张幅度最大,东北与中部、西部地区间差异呈缩小趋势;(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型开放、市场化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贸易水平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重心 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协调发展
原文传递
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成就与布局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民良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96,共4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全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突出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4年以来,京津冀作为全国重要动力源、北方重要增长中心、区域关键发展枢纽、产业转化重要平台,科学谋划,先进制造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全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突出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4年以来,京津冀作为全国重要动力源、北方重要增长中心、区域关键发展枢纽、产业转化重要平台,科学谋划,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为推动京津冀地区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议设立北京国家级补短板技术创新示范区,并不断做强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强化协同平台、优化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北京国家级补短板技术创新示范区 制造业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经费投入的结构优化与激励约束问题研究
3
作者 周民良 《中国发展观察》 2024年第4期93-100,共8页
科技投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起始点,在调动和引导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对2022年和2021年的《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分析发现,我国科技经费总量扩张传递出积极信号、科技经费投入结构明显改善、科技经费投入使用... 科技投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起始点,在调动和引导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对2022年和2021年的《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分析发现,我国科技经费总量扩张传递出积极信号、科技经费投入结构明显改善、科技经费投入使用效率仍存在优化提升空间等。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应在继续扩大科技经费投入的同时,加大力度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经费投入合理化,提升科技经费投入使用效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创新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机制改革 激励约束 创新力量 科技经费投入 科技资源配置 中国式现代化 统计公报 起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工业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子
4
作者 李俊杰 周民良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5-208,共14页
基于2002—2021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共同因子法和地理探测器,考察中国新型工业化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中国新型工业化呈“南强北弱、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南北方向不平衡性大于东西方向,... 基于2002—2021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共同因子法和地理探测器,考察中国新型工业化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中国新型工业化呈“南强北弱、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南北方向不平衡性大于东西方向,南北地区新型工业化空间分布呈“线性—圆化—拓展”和“梯形—圆化—收缩”形态;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时空相关性。中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城市对全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敏感性较强;全国层面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因子为开放循环程度、科技创新能力和工业发展水平,潜力因子为信息和数字化程度、人力资源水平。区域层面的核心驱动因子均包含在全国层面核心和潜力因子之中,但不同区域因子贡献度存在差异;各驱动因子交互作用贡献度均大于单因子,信息和数字化程度与其他驱动因子交互作用贡献度显著增强。因此,未来应更加注重不同区域间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处理好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组合性和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重心移动 区域差异 敏感性分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状况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民良 李锐 +3 位作者 王飞 温仲明 王继军 王越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0-76,共7页
关键词 黄土高原地区 陕西 退耕还林 安塞县 生态环境 林业经济 农业结构 农民收入 粮食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交通体系与生态城市建设:逻辑与思路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民良 周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绿色交通体系与传统交通体系相比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等优点,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绿色交通体系,符合生态城市建设方向,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 绿色交通体系与传统交通体系相比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等优点,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绿色交通体系,符合生态城市建设方向,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在我国的城市建设绿色交通体系,需要把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采取加强绿色交通规划,分类调控交通运输市场,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改善生态城市考核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交通 低碳 生态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背景、重点及政策选择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民良 祝丹涛 李秀芹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4,共6页
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除了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以外 ,还有提高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拉动市场需求的作用 ,因而也有提高效率的功用。在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后 ,本文描述了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强调在资源开发与环境... 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除了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以外 ,还有提高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拉动市场需求的作用 ,因而也有提高效率的功用。在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后 ,本文描述了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强调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同时 ,应积极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市场 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动兴边富民进程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民良 杭正芳 《开发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3,共4页
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符合经济一体化和园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推动兴边富民的重要途径。我国的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建立至今,在推动沿边开放和促进边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应科学设计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方... 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符合经济一体化和园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推动兴边富民的重要途径。我国的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建立至今,在推动沿边开放和促进边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应科学设计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方向,把国家政策与地方努力结合起来,在强化政策支持、优化经济结构、扩展服务功能、加强园区管理的基础上,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经济合作区 边境 兴边富民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民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科技创新与经济需求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目前我国县域科技创新存在十大趋势性变化,但总体上县域经济与科技创新间的关系符合一般科技创新与经济需求之间关系的规律性。应该通过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努力,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经济需求 机制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民良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7,共8页
本文通过二十世纪最后一个10年的1991年、2000年首尾两端的统计资料的对比分析,概述了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动情况,重点研究了在这个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的状况与趋势,指出我国工业能源利用率相对提高和污染水平相对降低的同时,与发达... 本文通过二十世纪最后一个10年的1991年、2000年首尾两端的统计资料的对比分析,概述了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动情况,重点研究了在这个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的状况与趋势,指出我国工业能源利用率相对提高和污染水平相对降低的同时,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显而易见的差距,由此提出了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促进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结构变动 能源消耗 工业污染 可持续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理论与实践应关注的若干方面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民良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4,1,共10页
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本文阐述了实施积极城镇化政策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传统城镇化衍生的种种问题反映了城镇化模式需要根本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并且提出新型城镇... 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本文阐述了实施积极城镇化政策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传统城镇化衍生的种种问题反映了城镇化模式需要根本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并且提出新型城镇化理论与政策管理应该关注的若干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新型工业化 公平竞争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的环境污染与可持续性发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周民良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4-20,共7页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指出尽管中国不少城市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从总量、结构、功能、国际比较和影响上看,我国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都不能令人满意。在分析造成城市污染的成因后,给出了治理城市污染...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指出尽管中国不少城市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从总量、结构、功能、国际比较和影响上看,我国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都不能令人满意。在分析造成城市污染的成因后,给出了治理城市污染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西部大开发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民良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1-57,共7页
关键词 中国 区域发展 区域经济 西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兴边富民进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民良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1,共5页
兴边富民政策是沿边地区发生根本性改变的重要助推器,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并在"十一五"、"十二五"以后坚持下来,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后绩效明显,也存在着进一步推动的必要性。在"一... 兴边富民政策是沿边地区发生根本性改变的重要助推器,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并在"十一五"、"十二五"以后坚持下来,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后绩效明显,也存在着进一步推动的必要性。在"一带一路"建设新的开放背景下,兴边富民面临更好的推进形势与背景,如何利用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创新政策实施机制,更好地推进兴边富民进程,对于振兴沿边地区经济、促进沿边地区居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兴边富民政策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改革创新精神,重点从创新规划制订机制、创新政策运用机制、创新工作实施机制、创新开放推进机制、创新部门合作机制和创新地区援助机制六个方面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更好地实施"十三五"兴边富民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边富民 一带一路 民族地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民良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2期19-30,共12页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中央政府应对国家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各国都注重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不少国家把加快生物...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中央政府应对国家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各国都注重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不少国家把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作为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的核心内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尽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发展不足。应该抓住有利机遇,更好地利用政策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创造更好的内外环境,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 产学研合作 技术创新 产业园区 政策扶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创新能力的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民良 于美霞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1期27-33,共7页
区域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区域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配置能力与创新环境四个方面表现。本文采用2001年和2005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运用鉴别力分析,将初始设置的18个二级指标简化为15个;通过主成分分析将上述四方面归纳为创... 区域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区域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配置能力与创新环境四个方面表现。本文采用2001年和2005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运用鉴别力分析,将初始设置的18个二级指标简化为15个;通过主成分分析将上述四方面归纳为创新支撑能力与相对产出能力两方面,对全国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区域创新能力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与类型,市场引导创新能力的作用在增强,但创新能力的区域差距也有所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鉴别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 区域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贫困与西郊区域的经济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民良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8年第12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西部区域 经济发展 贫困区 扶贫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贫困与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民良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8-13,共6页
本文指出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自然生态问题。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状况 ,特别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与中国反贫困中现存的问题 ,进而提出反贫困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贫困 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全球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格局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民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7-400,共4页
在分析全球环境恶化几个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环境恶化的多重因素,认为把全球环境恶化归结于发展中国家是不恰当的。并且指出,应该采取协调发展的方针。最后,提出了全球环境问题上应该采取的若干对策,如强化政府对环境的管理职... 在分析全球环境恶化几个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环境恶化的多重因素,认为把全球环境恶化归结于发展中国家是不恰当的。并且指出,应该采取协调发展的方针。最后,提出了全球环境问题上应该采取的若干对策,如强化政府对环境的管理职能,开展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性环境保护的仲裁机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环境恶化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民良 刘希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95,共12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把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战略支柱之一。过去五年是区域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区域发展在九个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与党中央促进区域协调...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把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战略支柱之一。过去五年是区域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区域发展在九个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与党中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思路分不开。系统总结党中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十大方略,认为新时期的区域协调发展扎根中国本土,对促进中国区域经济长期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从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的问题导向角度,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的四个方面不协调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六个政策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二十大报告 区域协调发展 十大方略 南北差距 政策关注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