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工程勘察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杨锐 吴秋云 +1 位作者 董明明 冯湘子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8-166,共9页
对国内外深水工程勘察相关技术,如:水下声学定位、海底浅层声探测、潜器勘测、深水海底浅表层取样与原位测试、深水钻孔取样(心)与原位测试以及深水地质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价等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探讨和展... 对国内外深水工程勘察相关技术,如:水下声学定位、海底浅层声探测、潜器勘测、深水海底浅表层取样与原位测试、深水钻孔取样(心)与原位测试以及深水地质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价等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探讨和展望。本文成果对于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勘察工程技术与装备,更好地服务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工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程勘察 深水工程物探技术 深水工程地质调查技术 水地质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价技术 研究现状 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浅层土质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杨锐 董明明 +1 位作者 吴海京 王园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87,共5页
剪切波速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应用测试的大量海洋浅层土质的剪切波速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通过三种模型探讨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拟合最佳的统计公式。并与... 剪切波速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应用测试的大量海洋浅层土质的剪切波速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通过三种模型探讨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拟合最佳的统计公式。并与《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推荐公式在某一海域工程场地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统计公式对剪切波速的预测效果明显好于规范所推荐的统计公式。所推荐的海洋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间的统计公式,可供无波速测试的海洋工程场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浅层土质 剪切波速 深度 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浅层沉积物剪切波速与深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杨锐 董明明 +1 位作者 吴海京 王园君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3,共4页
剪切波速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本文应用大量渤海浅层沉积物的剪切波速实测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通过三种模型探讨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拟合最佳的统计公式。... 剪切波速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本文应用大量渤海浅层沉积物的剪切波速实测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通过三种模型探讨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拟合最佳的统计公式。并与《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推荐公式在某一海域工程场地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统计公式对剪切波速的预测效果明显好于规范所推荐的统计公式。因此本文所推荐的渤海不同土质类型的剪切波速与深度间的统计公式,可供无波速测试的渤海海洋工程场地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浅层沉积物 剪切波速 深度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东沙隆起西侧陆坡坡折处浊流沉积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杨锐 朱友生 +3 位作者 周松望 刘剑涛 王世龙 庄丽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3,共11页
为了分析南海北部上陆坡东沙隆起西侧海域海底稳定性,对A和B两个岩芯进行了AMS14C测年、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粉色红拟抱球虫Globigerinoides ruber鉴定、粒度分析等工作。综合研究表明,A、B岩芯分别发育了距今920 ka BP、960 ka B... 为了分析南海北部上陆坡东沙隆起西侧海域海底稳定性,对A和B两个岩芯进行了AMS14C测年、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粉色红拟抱球虫Globigerinoides ruber鉴定、粒度分析等工作。综合研究表明,A、B岩芯分别发育了距今920 ka BP、960 ka BP以来的更新世、全新世地层。A岩芯3.3~14.08 m层位地层发生了倒转,这与3.3m、6.12~6.18 m发育的两个浊积层有关。在71.5~71.63 m(冰期370 ka BP左右)也发育一浊积层。B岩芯在9.2 m、25.2~28.6 m等层位发育了浊积层。同样位于陆坡坡折,水深较大的A岩芯,由于滑坡导致的浊流活动略强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层倒转 粉色Globigerinoides ruber 浊流沉积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荔湾深水重塑沉积物的静、动力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杨锐 王建华 李书兆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1-526,共6页
通过大量试验,对重塑后的南海荔湾深水浅层沉积物的静、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该深水沉积物的液限与塑性指数高,含水率高,天然容重小;其渗透系数比世界其他深水浅层沉积物渗透系数大1-2个数量级,为2.59×10-7cm/s;此类... 通过大量试验,对重塑后的南海荔湾深水浅层沉积物的静、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该深水沉积物的液限与塑性指数高,含水率高,天然容重小;其渗透系数比世界其他深水浅层沉积物渗透系数大1-2个数量级,为2.59×10-7cm/s;此类沉积物属高压缩性、中高灵敏的软土,其固结系数约为1.54×10-3cm2/s;依据k0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确定的MohrCoulomb强度参数预测k0固结不排水三轴拉伸强度,预测结果明显小于试验结果;低频循环荷载作用下,该沉积物的不排水循环强度变化规律与一般饱和软粘土的变化规律一致;地震荷载作用下,尽管它不会发生震动液化,但土层中会产生显著的震动累积孔隙水压力,且破坏时的震动累积孔隙水压力将达到上覆有效压力的90%,这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此种深水沉积物的强度弱化与基础震陷可能是比较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软土 深水沉积物 浅层沉积物 沉积物工程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剪SHANSEP试验方法评价海洋粘性土强度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松望 周杨锐 +3 位作者 李亚 张炜 董明明 刘双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8-332,共5页
利用单剪SHANSEP试验方法测定了南海某石油平台场址两种粘性土层的不排水剪切强度。通过对比单剪SHANSEP试验结果、原位静力触探(CPT)试验结果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UU)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剪SHANSEP试验确定的粘土不排水强度与现场CPT解... 利用单剪SHANSEP试验方法测定了南海某石油平台场址两种粘性土层的不排水剪切强度。通过对比单剪SHANSEP试验结果、原位静力触探(CPT)试验结果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UU)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剪SHANSEP试验确定的粘土不排水强度与现场CPT解释结果更趋于一致,同时也表明了SHANSEP方法适合于中国南海粘性土强度的评价。因此利用单剪SHANSEP试验能够克服土样扰动对粘土强度的影响,更加客观评价粘性土的强度,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SEP 单剪试验 k0固结不排水 不排水抗剪强度 超固结比 静力触探(C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湾3-1气田深水段管线路由区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敬红 吴秋云 周杨锐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2-87,共6页
详细分析了荔湾3-1气田深水段管线路由区前期的勘察数据,并且结合路由区地形地貌特征、海底浅层土的分布与工程地质特性以及海底土体稳定性等要素对气田管线范围内土层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对在不稳定区的工程设施提出了相应的工... 详细分析了荔湾3-1气田深水段管线路由区前期的勘察数据,并且结合路由区地形地貌特征、海底浅层土的分布与工程地质特性以及海底土体稳定性等要素对气田管线范围内土层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对在不稳定区的工程设施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荔湾3-1气田深水段管线路由区地质分区与评价有利于指导该区管线铺设与油气开采设备装配,同时也可为深水项目工程场地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湾3-1气田 深水段 管线路由区 海底地形地貌 浅层土分布 工程地质特性 海底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破坏模型在自升式钻井船插桩分析中应用——以海洋石油941号钻井船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双双 周杨锐 +2 位作者 郑喜耀 蒋宝凡 周松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8,共5页
自升式钻井船对于上硬下软地层的极限承载力分析常用刺穿分析方法。通过对"SNAME"推荐的"挤压破坏模型"与传统刺穿破坏模型内生机理的分析,并应用这两种方法对海洋石油941号钻井船在南海两个井场的承载力分析结果... 自升式钻井船对于上硬下软地层的极限承载力分析常用刺穿分析方法。通过对"SNAME"推荐的"挤压破坏模型"与传统刺穿破坏模型内生机理的分析,并应用这两种方法对海洋石油941号钻井船在南海两个井场的承载力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探讨挤压破坏模型的适用条件,以提高预测钻井船插桩深度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破坏模型 承载力分析 插桩深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循环强度分析张紧式吸力锚循环承载力的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建华 李书兆 +1 位作者 周杨锐 刘晶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21-3528,共8页
按照在最佳系泊点受倾斜荷载作用的张紧式吸力锚的破坏机制,建议了利用软土不排水循环剪切强度计算软土中吸力锚循环承载力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平均系泊荷载在土中引起的平均剪应力对土体循环剪切强度、进而对锚循环承载... 按照在最佳系泊点受倾斜荷载作用的张紧式吸力锚的破坏机制,建议了利用软土不排水循环剪切强度计算软土中吸力锚循环承载力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平均系泊荷载在土中引起的平均剪应力对土体循环剪切强度、进而对锚循环承载力的影响。为了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张紧式吸力锚在平均系泊荷载与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模型试验。依据试验结果确定了锚被竖向拔出土层时系泊点的位移破坏标准,并据此确定了与不同模型试验条件对应的循环承载力。进而利用循环三轴试验确定的土层不排水循环强度随平均应力的变化关系和实测的土层剪切强度,通过极限平衡分析计算了与模型试验对应的循环承载力。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比较表明,对于张紧式吸力锚被竖向拔出土层的破坏模式,计算结果比模型试验结果偏大,平均偏大1.9%,绝大多数偏差在10%以内。因此,对于软土中的张紧式吸力锚,如果采用该方法计算与竖向拔出土层破坏模式相应的循环承载力时,将结果减小10%是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锚 锚的承载力 吸力锚模型试验 极限平衡分析 循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确定导管架平台群桩p-y数据的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秋云 王建华 +2 位作者 周杨锐 王健 周松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99-1904,共6页
导管架海洋平台群桩基础的桩头约束是一种弹性约束。针对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的群桩,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线性地基梁群桩模型,通过迭代计算确定导管架平台群桩p-y数据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单桩p-y曲线,利用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的群桩模型,计算... 导管架海洋平台群桩基础的桩头约束是一种弹性约束。针对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的群桩,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线性地基梁群桩模型,通过迭代计算确定导管架平台群桩p-y数据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单桩p-y曲线,利用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的群桩模型,计算桩头在总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再利用Poulos相互作用系数确定由于群桩相互作用引起的桩头附加水平位移,将总荷载作用下的桩头水平位移与桩头附加水平位移叠加后的结果作为迭代计算的初始桩头水平位移。然后,依据桩头荷载与初始桩头水平位移,通过对单桩p-y数据的标定,确定其修正系数Ym,进而得到与第1次计算对应的群桩p-y数据。在接下来的迭代计算中,利用每次更新后的Ym确定该次计算使用的群桩p-y数据,并据此由群桩计算模型计算桩头位移,通过对单桩p-y数据标定确定相应的Ym,直到第i次与第i-1次计算出的Ym(i)和Ym(i-1)之间相对误差小于允许误差为止。由于该方法考虑群桩效应的p-y数据,且借助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的群桩模型进行分析,从而使计算结果能客观反映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群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分析 群桩相互作用 群桩p-y曲线 修正Poulos方法 Y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升式平台穿刺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曹式敬 宋林松 +1 位作者 黎剑波 周杨锐 《海洋石油》 CAS 2011年第1期86-89,共4页
自升式平台的穿刺会对平台结构或桩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作业井位进行插桩穿刺安全性评估。在总结国内外穿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接近穿刺状态下上覆砂层的抗剪切能力,对桩基承载力公式进行了修正;然后对穿刺... 自升式平台的穿刺会对平台结构或桩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作业井位进行插桩穿刺安全性评估。在总结国内外穿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接近穿刺状态下上覆砂层的抗剪切能力,对桩基承载力公式进行了修正;然后对穿刺安全系数进行了探讨,推荐了平台作业期处于台风季时采用的安全系数;最后提出了更完善的穿刺分析和作业流程,并以HYSY9××平台在某井位插桩计算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升式平台 穿刺 安全系数 最大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多项式拟合在动三轴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松望 周杨锐 +3 位作者 吴海京 戴少军 沈志明 董明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6-189,共4页
动三轴采集的试验数据点(剪应变与动剪模量和阻尼比之间)具有离散性和有限性,为方便应用需要对数据点进行拟合,但现有经验公式不一定很好吻合试验数据。为得到不同剪应变与对应的动剪模量和阻尼比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对渤... 动三轴采集的试验数据点(剪应变与动剪模量和阻尼比之间)具有离散性和有限性,为方便应用需要对数据点进行拟合,但现有经验公式不一定很好吻合试验数据。为得到不同剪应变与对应的动剪模量和阻尼比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对渤海某海洋平台地基土进行动三轴试验获得的动剪模量、阻尼比与剪切应变的数据进行了分段多项式的拟合。数据处理过程是先对剪应变值进行了压缩处理,然后再分段低次多项式拟合,得到多项式拟合参数。通过此项改进解决了正规方程解中的病态问题,且拟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地基土 动三轴试验数据 分段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T资料在海底浅层砂土液化势判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喜耀 姚首龙 +1 位作者 周杨锐 周松望 《海岸工程》 2014年第3期55-62,共8页
介绍了用PCPT资料判别浅层砂土液化势的方法,并分别用动三轴试验判别法和PCPT资料判别法比较了南海东部海域两个平台场址的浅层砂土液化势判别结果。通过实例验证说明,在熟练掌握PCPT测试方法、资料采集、数据处理和成果解释的基础上,用... 介绍了用PCPT资料判别浅层砂土液化势的方法,并分别用动三轴试验判别法和PCPT资料判别法比较了南海东部海域两个平台场址的浅层砂土液化势判别结果。通过实例验证说明,在熟练掌握PCPT测试方法、资料采集、数据处理和成果解释的基础上,用PCPT判别法判别浅层砂土液化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PT 动三轴法 PCPT法 砂土 液化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场址硬壳层处理方法初探——以南海番禺某油田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宾 张振波 +2 位作者 罗进华 蒋卫焱 周杨锐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在南海番禺某存在硬壳层的平台场址内,使用工作级ROV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纳等设备进行高精度工程物探调查,为钻孔作业提供可靠信息;使用动力定位船及其钻井设备装载大钻头直接钻松浅表砂层(硬壳层),使用ROV在水下... 在南海番禺某存在硬壳层的平台场址内,使用工作级ROV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纳等设备进行高精度工程物探调查,为钻孔作业提供可靠信息;使用动力定位船及其钻井设备装载大钻头直接钻松浅表砂层(硬壳层),使用ROV在水下为钻杆精确定位,最终消除硬壳层对钻井平台插桩造成的穿刺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壳层 钻孔 插桩 穿刺 ROV搭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土上自升式钻井平台穿刺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飒 王耀存 +2 位作者 吴兴州 梁建辉 周杨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9-486,共8页
自升式钻井平台是一种海洋石油开采中常用的平台结构形式。桩脚穿刺是引发自升式钻井平台事故的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对于穿刺机理的研究都集中在桩靴达到或者进入到硬层以后,即认为只有桩靴在达到或进入硬层后,穿刺行为才开始启动。在中... 自升式钻井平台是一种海洋石油开采中常用的平台结构形式。桩脚穿刺是引发自升式钻井平台事故的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对于穿刺机理的研究都集中在桩靴达到或者进入到硬层以后,即认为只有桩靴在达到或进入硬层后,穿刺行为才开始启动。在中国南海海域普遍存在硬夹层分布土层,即软—硬—软,俗称"鸡蛋壳"土层分布,现场情况显示,在这种土质条件下,现有的方法很难对穿刺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以及有限元的方法对上述土层分布下的穿刺机理进行了研究。离心模型试验显示:在桩靴贯入过程中所受到的土阻力的大小沿深度的分布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当上层软土强度与硬层强度之比在0.5左右时,土阻力沿深度的分布存在两个峰值点;当上层软土强度与硬层强度之比在0.2左右时,土阻力沿深度的分布与现有计算模式的情况相同。有限元计算分析显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塑性区在土体中的展开模式的区别。在钻井平台预压插桩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土体中土阻力的分布特点,合理设计每级预压荷载的大小,预防穿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靴 穿刺 离心模型试验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床CPT和井下CPT在砂土中贯入机理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飒 戴旭 +1 位作者 周杨锐 蒋宝凡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0,共6页
海洋石油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对有关海域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准确评价。海上原位静力触探(CPT)是主要的原位勘察手段,与陆地CPT不同,其贯入方式主要有Seabed和Downhole两种形式。这两种CPT由于贯入方式不同,所得到的锥端阻力存在一定... 海洋石油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对有关海域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准确评价。海上原位静力触探(CPT)是主要的原位勘察手段,与陆地CPT不同,其贯入方式主要有Seabed和Downhole两种形式。这两种CPT由于贯入方式不同,所得到的锥端阻力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这两种形式的CPT锥端阻力和贯入模式进行计算分析。研究显示,CPT入土过程中,周围土体存在两种不同位移状态,即滑动状态和排挤状态。在入土初期,土体以滑动状态为主,土体中竖向应力随贯入深度的增加而递增。在入土一定深度以后,土体的排挤状态占主导地位,竖向应力变化趋于平稳。这两种位移状态的相互转化解释了Seabed CPT和Downhole CPT实测数据之间的差异。在贯入深度较大时,Seabed CPT受排挤状态控制,而Downhole CPT仍然受滑动状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BED CPT DOWNHOLE CPT 砂土 贯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PTU进行自升式钻井平台砂土插深预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飒 王耀存 +2 位作者 吴秋云 姜华 周杨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1-306,共6页
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自升式钻井平台被应用于水深更大,环境条件更加恶劣的海域。在这种情况下,自升式钻井平台桩靴的插深预测就成为钻井平台设计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原有的计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根据桩... 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自升式钻井平台被应用于水深更大,环境条件更加恶劣的海域。在这种情况下,自升式钻井平台桩靴的插深预测就成为钻井平台设计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原有的计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根据桩靴贯入砂土的特点,采用球孔扩张理论模拟了桩靴贯入过程中的应力场变化,推导出了该条件下球孔扩张的极限扩孔压力的理论解。在此基础上对钻井船桩靴与静力触探探头受力进行了对比,推导了利用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数据计算桩靴承载力的理论表达式。为了验证公式的可靠性,选取中国南海6个实际工程,分别利用传统方法以及本文公式对插桩深度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方法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靴 静力触探 球孔扩张 插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18
作者 徐如彦 沈宁 +7 位作者 杨青军 王俊勤 李家刚 刘在科 吴海京 张杰 周杨锐 任世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潜标测量系统中的仪器设备,因受单拖网、双拖网、流网等各种海洋工程探测装备干扰而大多被损坏或严重丢失;国内外因此相继出现的防拖潜标测量装置,因系留绳占了防拖架内的大部分空间,导致防拖架过高,起不到防拖的理想效果。针对以上问题... 潜标测量系统中的仪器设备,因受单拖网、双拖网、流网等各种海洋工程探测装备干扰而大多被损坏或严重丢失;国内外因此相继出现的防拖潜标测量装置,因系留绳占了防拖架内的大部分空间,导致防拖架过高,起不到防拖的理想效果。针对以上问题,于2012年,完成最初样本的设计,后经不断改进和完善,设计了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该设计将连体潜标与掩体合成为掩体式防拖平台,掩体高度仅为40 cm、弧形坡度不超过40°,构成了体积最小的掩体式防拖单元,具有很强的防拖功能。该装置适用于浅海海区水深230 m且底质条件不是软泥并且较平坦的海域,可有效预防和解决测量仪器受渔网、各类船只航行作业干扰、破坏等难题。该装置已在渤海进行了3个多月、在南海进行了近6个月的试验性测量,其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体式 防拖体 潜标构造 防拖框架结构 潜标探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荔湾区块喷射导管设计入泥深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艳秋 郑喜耀 +1 位作者 刘剑涛 周杨锐 《海岸工程》 2014年第4期56-63,共8页
导管入泥深度的合理设计是深水喷射钻井作业成功实施的关键。通过分析中国南海荔湾区块的地质条件,总结出了中国南海荔湾区块土壤强度随深度变化的关系,结合中国南海喷射导管结构的详细数据,给出了导管承载力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导管最小... 导管入泥深度的合理设计是深水喷射钻井作业成功实施的关键。通过分析中国南海荔湾区块的地质条件,总结出了中国南海荔湾区块土壤强度随深度变化的关系,结合中国南海喷射导管结构的详细数据,给出了导管承载力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导管最小入泥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方法与结论可为今后中国南海深水喷射钻井导管入泥深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水 喷射导管 入泥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