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葛颗粒干法制粒工艺优化及其物理指纹图谱建立
1
作者 李航 周恩丽 +3 位作者 汪盛华 张欣 肖伟 王振中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1-407,共7页
目的优化芪葛颗粒干法制粒工艺,并建立其物理指纹图谱。方法正交试验优化干燥工艺,单因素试验优化填充剂、矫味剂。以送料速度、轧轮转速、轧轮压力为影响因素,一次成型率、吸湿率、溶化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 目的优化芪葛颗粒干法制粒工艺,并建立其物理指纹图谱。方法正交试验优化干燥工艺,单因素试验优化填充剂、矫味剂。以送料速度、轧轮转速、轧轮压力为影响因素,一次成型率、吸湿率、溶化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干法制粒工艺。结果最佳干燥工艺为一区、二区、三区加热温度130、125、120℃,履带传送频率10 Hz,浸膏相对密度1.2;最佳填充剂为糊精;最佳矫味剂为0.5%甜菊糖苷和0.5%甜橙香精;最佳干法制粒工艺为送料速度28 Hz,轧轮速度17 Hz,轧轮压力7 MPa,综合评分为0.7465。15批样品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8。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芪葛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葛颗粒 干法制粒工艺 物理指纹图谱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的中药复方安慰剂配色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航 黎盛强 +5 位作者 周恩丽 王团结 章晨峰 张欣 肖伟 王振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构建粒子群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对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的用量进行预测,为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颜色的模拟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样品颜色参数L、a^... 目的构建粒子群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对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的用量进行预测,为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颜色的模拟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样品颜色参数L、a^(*)、b^(*)与色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化BP神经网络权重和偏置,防止模型出现局部最小值,再采用线性降低权系数法和引入变异算子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以颜色综合评价指标(ΔE)为客观评价标准,验证试验结果。结果训练结果表明,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拟合精度最高达到98.31%;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最小,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色差(ΔE)分别为0.4115、2.1646、2.56;制备3种颗粒的验证样品进行验证,验证样品与模型药物的ΔE分别为1.73、2.63、4.11,肉眼直观评价其中两组与模型药物色差较小。结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可模拟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用量预测,可作为安慰剂配色研究的推荐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颗粒 安慰剂 颜色模拟 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CIELab颜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料设计结合G1-熵权法和神经网络的夏枯草开音颗粒制剂处方优化
3
作者 王峥峥 汪盛华 +3 位作者 章晨峰 闫明 周恩丽 肖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4-1413,共10页
目的优化夏枯草开音颗粒制剂处方,并对中间体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粉体学评价方法,测定夏枯草开音颗粒喷干粉的物理特性,建立由松装密度、振实密度、休止角、豪斯纳比等9个二级物理质量指标构成的物理指纹图谱,确定前期工艺的稳定性... 目的优化夏枯草开音颗粒制剂处方,并对中间体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粉体学评价方法,测定夏枯草开音颗粒喷干粉的物理特性,建立由松装密度、振实密度、休止角、豪斯纳比等9个二级物理质量指标构成的物理指纹图谱,确定前期工艺的稳定性及喷干粉的质量一致性。以颗粒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和休止角为评价指标,进行干法制粒,对夏枯草开音颗粒的辅料进行筛选;采用混料设计试验结合G1-熵权法和神经网络法分别对所筛选的辅料配比进行优化,并对比2种方法,确定夏枯草开音颗粒的最佳制剂工艺。建立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评价不同批次间颗粒质量的一致性。结果9批喷干粉的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70,物理属性稳定。通过混料设计试验得到的最佳辅料配比的综合评分高于神经网络建模寻优得到的综合评分,故最终确定夏枯草开音颗粒制剂处方的药辅比为7∶3,加入29%麦芽糊精和71%乳糖,进行干法制粒。5批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4。结论建立的中间体物理指纹图谱可用于夏枯草开音颗粒的质量过程控制,优选出的夏枯草开音颗粒制剂处方能够较好改善颗粒的物理属性,提高颗粒质量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设计 干法制粒 G1-熵权法 神经网络 物理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哮喘方醇提工艺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星星 李淼 +5 位作者 康小东 王仁杰 周恩丽 王振中 晁恩祥 萧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哮喘方醇提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五味子醇甲、马钱苷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1... 目的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哮喘方醇提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五味子醇甲、马钱苷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14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3 h,五味子醇甲、马钱苷转移率分别为88.25%、94.37%,浸膏得率32.2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醇提哮喘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方 醇提 信息熵赋权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断血流软胶囊中断血流皂苷A的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振中 周恩丽 徐连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I0010-I0011,共2页
关键词 断血流 断血流皂苷A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小续命汤水提工艺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仁杰 周恩丽 +5 位作者 李淼 秦建平 吴云 孙永成 杜冠华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4期659-663,共5页
目的:优选小续命汤的水提工艺。方法:以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苦杏仁苷的提取率以及水提物的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小续命汤的水提工艺。结果:最佳回流提取... 目的:优选小续命汤的水提工艺。方法:以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苦杏仁苷的提取率以及水提物的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小续命汤的水提工艺。结果:最佳回流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该优选工艺客观可行、合理稳定,可为小续命汤的产业化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成分 升麻素苷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苦杏仁苷 综合评价 小续命汤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小续命汤醇提组药材的乙醇提取工艺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仁杰 周恩丽 +5 位作者 李淼 秦建平 吴云 孙永成 杜冠华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9期1795-1800,共6页
目的:优选小续命汤醇提组药材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阿魏酸、防己生物碱的提取率以及醇提物的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加醇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小续命汤的乙醇回流提取工... 目的:优选小续命汤醇提组药材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阿魏酸、防己生物碱的提取率以及醇提物的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加醇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小续命汤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回流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该优选工艺客观可行、合理稳定,可为小续命汤的产业化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成分 小续命汤 芍药苷 阿魏酸 防己生物碱 综合评价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舒片包衣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凤军 周恩丽 +5 位作者 吴云 殷洪梅 王仁杰 刘丹 孙永城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期69-76,共8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益心舒片的包衣工艺。方法:根据包衣机及包衣液的基本属性确定7个工艺参数的基本范围;以片剂包衣合格率为指标,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对片剂包衣合格率影响显著的因素;利用最陡爬坡法确定中心... 目的: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益心舒片的包衣工艺。方法:根据包衣机及包衣液的基本属性确定7个工艺参数的基本范围;以片剂包衣合格率为指标,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对片剂包衣合格率影响显著的因素;利用最陡爬坡法确定中心复合设计中心点的取值范围,最后以片剂包衣合格率为指标设计建立3因素3水平的中心复合设计,对模型进行全二次回归拟合,并利用Response Optimizer优化实验结果。利用吸湿增重实验考察包衣片的防潮效果。结果:最后确定最佳工艺为:投料量5kg,喷枪距底部距离10 cm,包衣液浓度5%,滚筒转速15rpm,进风温度64℃,包衣液流速11 mL·min^(-1),雾化压力0.2 bar,该工艺条件下的片剂包衣合格率为97%,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并且通过吸湿增重试验证明在高湿环境下包衣后的片剂吸湿增重远低于素片。结论:该研究中的优化工艺条件满足益心舒片防潮的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舒片 包衣 防潮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的提取与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春 周恩丽 +1 位作者 吴云 孙永成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4年第2期46-50,共5页
目的优选赤芍提取工艺和考察赤芍提取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芍药苷提取率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对赤芍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芍药苷为指标,优选离心和大孔树脂纯化的最佳工艺。结果赤芍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倍、... 目的优选赤芍提取工艺和考察赤芍提取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芍药苷提取率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对赤芍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芍药苷为指标,优选离心和大孔树脂纯化的最佳工艺。结果赤芍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倍、4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h;离心参数:转速5 000r/min,离心20min;D301树脂综合性能最佳。结论工艺经济简单实用,可以应用于赤芍的提取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提取 芍药苷 纯化 大孔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世君 杨春 +1 位作者 严丽 周恩丽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8期101-102,共2页
优选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临界萃取法对丹参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提取的最佳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为:压力为35 MPa,温度50℃,提取时间为2 ... 优选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临界萃取法对丹参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提取的最佳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为:压力为35 MPa,温度50℃,提取时间为2 h。结论:经中试放大验证试验,该工艺经济简单实用,可以应用于丹参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提取 超临界萃取 丹参酮I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片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春 周恩丽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3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对红景天片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红景天苷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红景天苷的提取工艺,并对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中试验证。结果确认红景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8倍和6倍的水位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 目的对红景天片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红景天苷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红景天苷的提取工艺,并对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中试验证。结果确认红景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8倍和6倍的水位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2次,1.5h/次。结论以优化的红景天苷提取工艺可用于红景天片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株红景天片 提取工艺 红景天苷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吸入溶液中5种代表性成分递送速率递送总量的批间一致性
12
作者 臧琛 刘梦娇 +2 位作者 王振中 周恩丽 王国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8期1451-1455,共5页
目的:对热毒宁吸入溶液中5个代表性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栀子苷、断氧化马钱苷的含量、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进行测定,考察热毒宁吸入溶液各批次间的一致性。方法:将10批热毒宁吸入溶液分别加入雾化杯中,将雾化杯连接呼吸模... 目的:对热毒宁吸入溶液中5个代表性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栀子苷、断氧化马钱苷的含量、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进行测定,考察热毒宁吸入溶液各批次间的一致性。方法:将10批热毒宁吸入溶液分别加入雾化杯中,将雾化杯连接呼吸模拟装置,采用BRS2000型呼吸模拟器装置,模拟成人呼吸模式,收集滤膜活性物质,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个代表性成分的含量,计算并比较10批热毒宁5个代表性成分的递送速率、递送总量及各批次间的一致性。结果:10批样品中5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较为稳定,各成分含量的RSD均小于5%;10批样品递送速率的RSD较大,但均小于10%;递送总量的RSD均小于8%。结论:10批热毒宁吸入溶液具有较好的批间一致性,可为热毒宁吸入溶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吸入溶液 递送速率 递送总量 批间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龙药材及其处方制剂散寒化湿颗粒中总砷及砷形态研究
13
作者 王书娟 胡军华 +5 位作者 姚雪 汪盛华 周恩丽 章晨峰 于桂芳 王振中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2-1509,共8页
目的探究地龙药材至制剂过程中总砷及砷形态、价态的传递规律,以期建立地龙药材及散寒化湿颗粒(Sanhan Huashi Granules,SHG)中砷含量的限度,保障SHG的安全。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mass spectromet... 目的探究地龙药材至制剂过程中总砷及砷形态、价态的传递规律,以期建立地龙药材及散寒化湿颗粒(Sanhan Huashi Granules,SHG)中砷含量的限度,保障SHG的安全。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经微波消解后的地龙药材到SHG进行总砷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对其进行砷形态、价态的测定分析;并考察多批次SHG、不同产地地龙药材中砷总量以及各形态、价态的差异。结果地龙药材、饮片、提取液及制剂在传递过程中总砷含量呈递减趋势,阴性样品中检出极少量的砷,总砷从药材至制剂的平均转移率为52.00%,饮片到制剂中的平均转移率为60.81%;28批SHG与24批地龙中砷形态及价态存在形式及规律基本一致,即基本以毒性较大的As(Ⅲ)和As(Ⅴ)为主,其他毒性较小的有机砷含量极低甚至未检出;结合地龙药材市场供应情况、多批次地龙研究结果以及临床批制剂所用地龙的使用情况,暂拟定地龙药材中As的限度为15.00 mg/kg。基于量-值传递规律及制剂处方,暂拟定SHG中As的限度为2.50 mg/kg。结论建立的SHG中的总砷与砷形态的含量测定方法高效快速、准确性及稳定性良好。同时基于该方法初步探究了SHG中总砷及砷形态、价态的传递规律,并分别拟定地龙及SHG中砷含量的限度,为SHG的安全性及质量可控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动物药的安全性评价与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化湿颗粒 地龙 总砷 高效液相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砷形态 量-值传递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制剂原料物理特性的哮喘颗粒干法制粒工艺优选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恩丽 康小东 +4 位作者 付娟 吴云 丁岗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1-685,共5页
目的利用粉体的物理性质,优选哮喘颗粒干法制粒工艺。方法通过考察哮喘颗粒制剂原料的休止角、压缩度、水分等物理特性,指导干法制粒处方筛选,以颗粒一次成型率、脆碎度和制粒过程质量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同时采用基于... 目的利用粉体的物理性质,优选哮喘颗粒干法制粒工艺。方法通过考察哮喘颗粒制剂原料的休止角、压缩度、水分等物理特性,指导干法制粒处方筛选,以颗粒一次成型率、脆碎度和制粒过程质量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同时采用基于信息熵的评价方法优选哮喘颗粒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确定最佳辅料为糊精,最佳干法制粒工艺参数:轧轮压力为7 MPa,轧轮转速为10 r/min,送料速度为18 r/min。结论制剂原料的物理特性研究可指导制剂处方的筛选,制得颗粒成型性好,硬度适中,流动性好,优选的干法制粒工艺稳定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颗粒 物理特性 辅料筛选 干法制粒 信息熵
原文传递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活性炭吸附工艺的优选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恩丽 王仁杰 +6 位作者 李淼 王伟 徐殿红 胡杨 王振中 毕宇安 萧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993-3997,共5页
以银杏内酯A,B,K转移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活性炭加入量、吸附时间、搅拌速度和吸附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同时采用基于信息熵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活性炭吸附工艺,确定最佳活性炭吸附工艺为活性... 以银杏内酯A,B,K转移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活性炭加入量、吸附时间、搅拌速度和吸附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同时采用基于信息熵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活性炭吸附工艺,确定最佳活性炭吸附工艺为活性炭加入量为0.2%,吸附温度为25℃,搅拌速度为40 r·min-1,吸附时间为30 min,验证试验结果显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活性炭吸附工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银杏内酯 活性炭 正交试验 信息熵
原文传递
树龄、采收期和干燥方法对银杏叶中总内酯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恩丽 李雪峰 +4 位作者 王伟 尚强 陆艳芹 田恒勇 萧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对银杏叶中总内酯进行研究,为银杏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不同树龄、采收季节和干燥方法的银杏叶中总内酯。结果树龄小于10年,5~7月采收,干燥方法为晒干的银杏叶中总内酯含量较高。结论银杏叶中总... 目的对银杏叶中总内酯进行研究,为银杏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不同树龄、采收季节和干燥方法的银杏叶中总内酯。结果树龄小于10年,5~7月采收,干燥方法为晒干的银杏叶中总内酯含量较高。结论银杏叶中总内酯的含量受树龄、采收季节和干燥方法的影响,应合理采收银杏叶,保护银杏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总内酯 采收期 干燥方法 HPLC-ELSD
原文传递
芪葛口服液制备工艺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恩丽 孟文娟 +3 位作者 徐连明 尚强 杨璐 萧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优选芪葛口服液制备工艺参数。方法:采用黄芪甲苷含量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及单因素试验考察,优选得到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加5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醇沉体积分数60%,采用聚山梨醇酯-80(吐温-80)进行挥发油增溶。结... 目的:优选芪葛口服液制备工艺参数。方法:采用黄芪甲苷含量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及单因素试验考察,优选得到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加5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醇沉体积分数60%,采用聚山梨醇酯-80(吐温-80)进行挥发油增溶。结论:芪葛口服液水提、精制工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葛口服液 黄芪甲苷 正交试验 增溶 澄清度
原文传递
HPLC-ELSD法测定芪葛口服液中黄芪甲苷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青业 周恩丽 +7 位作者 付小环 徐连明 尚强 赵祎武 王伟 杨立国 徐海娟 肖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05-1306,共2页
目的测定芪葛口服液中主要成分黄芪甲苷。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漂移管温度43℃,雾化器温度35℃,氮气压... 目的测定芪葛口服液中主要成分黄芪甲苷。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漂移管温度43℃,雾化器温度35℃,氮气压力172 kPa;进样量5μL。结果黄芪甲苷在1.012~10.120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9%,RSD为1.58%。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适用于芪葛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葛口服液 黄芪甲苷 HPLC-ELSD
原文传递
基于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的哮喘方主体工艺优选 被引量:1
19
作者 康小东 常秀娟 +6 位作者 胡晗绯 周恩丽 付娟 王星星 李淼 吴云 萧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6,共6页
目的:通过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药效试验优选哮喘方的主体工艺,为该复方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过敏性哮喘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 目的:通过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药效试验优选哮喘方的主体工艺,为该复方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过敏性哮喘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等药效指标结合药材中指标成分的转移率对哮喘方4条主体工艺进行评价。结果:设计的4条主体工艺均有升高模型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减轻肺部炎症和肺气肿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样品4组大鼠血清中IL-4,IFN-γ和IgE水平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IL-5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样品4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五味子醇甲、马钱苷的转移率分别为58.97%,63.88%,60.26%和62.79%,在设计的4条工艺路线中各指标成分转移率均最高。结论:在药效筛选试验及指标成分转移率评价中均以工艺路线4为最好,建议可将其作为哮喘方的主体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方 药效试验 提取工艺 指标成分 哮喘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散寒化湿颗粒HPLC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桂芳 胡军华 +7 位作者 周茆 周恩丽 戴翠红 李海波 章晨峰 王振中 王团结 肖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168-4176,共9页
目的建立散寒化湿颗粒(Sanhan Huashi Granules,SHG)的HPLC特征图谱,并对全部特征峰进行化学成分指认和药材来源归属,为其整体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 目的建立散寒化湿颗粒(Sanhan Huashi Granules,SHG)的HPLC特征图谱,并对全部特征峰进行化学成分指认和药材来源归属,为其整体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0 nm,建立SHG的HPLC特征图谱。采用UHPLC-QTOF MS、NMR、对照品比对及定向分离技术对10个特征峰进行了准确的化学成分指认并归属处方药味来源,并对20批制剂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建立了SHG的HPLC特征图谱,10个特征峰得到明确化学成分指认,分别为腺嘌呤(1号峰)、尿苷(2号峰)、鸟苷(3号峰)、肌苷(4号峰)、5-羟甲基糠醛(5号峰)、木兰苷A(6号峰)、佛手酚-5-O-β-D-吡喃葡萄糖苷峰(7号峰)、紫花前胡苷(8号峰)、6′-O-(反式阿魏酰基)-紫花前胡苷(9号峰)、茴香酸对羟基苯乙酯(10号峰),并归属了特征峰处方药味来源,分别为1号峰归属于麻黄、苦杏仁、羌活、广藿香、苍术、白术、焦六神曲、焦麦芽、地龙、徐长卿、葶苈子,2号峰归属于厚朴、羌活、广藿香、佩兰、苍术、白术、地龙、徐长卿、葶苈子,3号峰归属于羌活、广藿香、地龙、徐长卿、葶苈子,4号峰归属于地龙,5号峰归属于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六神曲),6号峰归属于厚朴,7~10号峰归属于羌活。20批制剂均符合特征图谱的规定,批间一致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SHG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简便,稳定性、重复性好,初步描绘了SHG的整体化学成分特征,为进一步提升其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为其他经典名方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散寒化湿颗粒 HPLC 特征图谱 腺嘌呤 尿苷 鸟苷 肌苷 5-羟甲基糠醛 木兰苷A 佛手酚-5-O-β-D-吡喃葡萄糖苷 紫花前胡苷 6′-O-(反式阿魏酰基)-紫花前胡苷 茴香酸对羟基苯乙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