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影响因素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1
作者 周怿 朱恒波 +1 位作者 汪浩鹏 丁耀昆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5期59-65,共7页
目的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模型,为预防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患者80例和ERCP术后未... 目的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模型,为预防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患者80例和ERCP术后未发生胰腺炎患者160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慢性胰腺炎史、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史、Toll样受体4(TLR4)、插管困难、ERCP时间、miR-25-3p、胰管显影、miR-181a-5p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P<0.01);列线图模型预测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801,0.901),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一致,DCA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涉及急慢性胰腺炎史、SOD史、miR-25-3p、miR-181a-5p、TLR4、插管困难、ERCP时间、胰管显影,据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较好,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腺炎 列线图 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和抗生素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怿 刁其玉 +2 位作者 屠焰 云强 郭旭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5-691,共7页
分别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和杆菌肽锌,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影响。选取2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以下日粮:试验A组为基础日粮组(对照组... 分别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和杆菌肽锌,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影响。选取2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以下日粮:试验A组为基础日粮组(对照组)、试验B、C组均为基础日粮+酵母β-葡聚糖75mg·kg-1、试验D组为基础日粮+杆菌肽锌60mg·kg-1。试验全期共28d,每日记录犊牛采食量、每2周逐一称重并计算日增体质量,在试验第21天晨饲时,给A、B、D3组犊牛口服大肠杆菌(O141∶K99)肉汤培养基进行攻毒,C组继续正常饲喂。于试验第28天晨饲前,采集犊牛直肠内约10cm处靠近上壶腹黏膜部的粪便样品用于测定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攻毒前,B组犊牛0~14d和14~21d两阶段ADG比A组分别提高了26.18%和24.93%(P<0.05);攻毒后,B、D组21~28dADG比A组分别提高了30.38%、30.82%(P<0.05)。试验各期F/G,B、D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与A组相比,B、D组犊牛攻毒后12和24h时,直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D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也显著降低(P<0.05);C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显示,B、C两组条带数多于A、D组,且C组与A、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犊牛的总菌区系相似性处于50%~75%。结果表明,在代乳粉中添加75mg·kg-1酵母β-葡聚糖可改善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从而保证犊牛健康生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益生素 酵母Β-葡聚糖 杆菌肽锌 肠道菌群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对早期断奶犊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周怿 刁其玉 +1 位作者 屠焰 云强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47-51,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β-葡聚糖对早期断奶犊牛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2头新生荷斯坦犊牛,按照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添加量的不同随机分为0(对照)、25、50、75、100、200mg/kg6个处理组,每组7头牛,试验全期共...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β-葡聚糖对早期断奶犊牛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2头新生荷斯坦犊牛,按照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添加量的不同随机分为0(对照)、25、50、75、100、200mg/kg6个处理组,每组7头牛,试验全期共56d。结果表明:试验各期及试验全期,75mg/kg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而各时期饲料转化率(F/G)也以75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酵母β-葡聚糖50mg/kg组和75mg/kg组显著降低犊牛2分和3分粪便出现的频率(P<0.05)。75mg/kg组可显著降低试验各期血清白蛋白浓度(P<0.05)。50、75、100、200mg/kg组血清中IgG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IgM含量也随着β-葡聚糖含量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变化,其中试验14d和42d,75mg/kg组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期75mg/kg处理组AL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表明,在早期断奶犊牛日粮中添加75mg/kg的酵母β-葡聚糖可显著提高犊牛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犊牛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葡聚糖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犊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对早期断奶犊牛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周怿 刁其玉 +1 位作者 屠焰 云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6-852,共7页
本试验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器官发育、胃肠道形态发育及直肠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选取42头新生荷斯坦犊牛,按照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添加量不同分为:0(对照组)、25、50、75、100和200 mg/kg 6个组... 本试验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器官发育、胃肠道形态发育及直肠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选取42头新生荷斯坦犊牛,按照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添加量不同分为:0(对照组)、25、50、75、100和200 mg/kg 6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期56 d。试验结束时屠宰,取瘤胃前背盲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做肠道组织切片,收集直肠内容物经稀释后做微生物计数。结果显示:瘤网胃相对比重有随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含量升高而上升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小肠各段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V/C)以75 mg/kg组显著大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直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以75 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乳酸菌数也以75 mg/kg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试验结果提示:在早期断奶犊牛日粮中添加75 mg/kg酵母β-葡聚糖可提高早期断奶犊牛的小肠绒毛高度,增加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从而减少疾病发生,促进犊牛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Β-葡聚糖 犊牛 胃肠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和杆菌肽锌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怿 刁其玉 +1 位作者 屠焰 云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3-82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犊牛代乳粉中分别添加酵母β-葡聚糖和杆菌肽锌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2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组饲喂基础饲粮+75m g/kg...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犊牛代乳粉中分别添加酵母β-葡聚糖和杆菌肽锌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2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组饲喂基础饲粮+75m g/kg酵母β-葡聚糖,D组饲喂基础饲粮+60m g/kg杆菌肽锌。试验期28d。每日记录犊牛采食量、每14d逐一称重并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在试验第21天晨饲时,给A、B、D3组犊牛口服大肠杆菌肉汤培养基进行攻毒,C组继续正常饲养,收集攻毒后3d直肠内容物经稀释后做微生物计数。试验结束时屠宰,取瘤胃前背盲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做肠道组织切片。结果显示:1)大肠杆菌攻毒前,B组犊牛第1~14天和第15~21天AD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6.17%和24.93%(P<0.05);攻毒后,B、D组AD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0.38%和30.81%(P<0.05)。试验各期饲料转化率(F/G)上,B、D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B、D组犊牛攻毒后12和24h时直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D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也显著降低(P<0.05);C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屠宰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C组可显著增加犊牛瘤胃乳头长度和乳头宽度(P<0.05)。C、D组犊牛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和B组(P<0.05);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V/C)也以试验B、C、D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代乳粉中添加75m g/kg酵母β-葡聚糖能缓解由大肠杆菌攻毒所导致的生长性能下降、小肠组织形态损伤,从而保证犊牛健康生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酵母Β-葡聚糖 杆菌肽锌 肠道菌群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怿 丁耀昆 +1 位作者 朱清 黄重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113-114,117,共3页
胃肠道息肉指胃肠道腔内隆起发生病变,早期没有显著临床症状.胃肠道息肉在后期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并有可能发生癌变,因此尽早切除、积极治疗很有必要,对预防消化道癌症有重要的意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在内镜下完整切除带病灶的黏... 胃肠道息肉指胃肠道腔内隆起发生病变,早期没有显著临床症状.胃肠道息肉在后期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并有可能发生癌变,因此尽早切除、积极治疗很有必要,对预防消化道癌症有重要的意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在内镜下完整切除带病灶的黏膜,不损伤肌肉层下组织,是疗效确切的微创治疗技术.本研究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8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怿 朱清 +2 位作者 黄重发 丁耀昆 李月月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08-171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82(miRNA-18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非癌胃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miRNA-182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 目的:探讨微小RNA-182(miRNA-18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非癌胃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miRNA-182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细胞株和正常胃上皮细胞中miRNA-18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肿瘤组织中miR-18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癌胃组织(P<0.01),人胃癌细胞株中miR-18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上皮细胞(P<0.01)。miR-182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明显相关(P<0.05)。miR-182低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82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表达均上调,且与病情进展和预后相关,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新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18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怿 李月月 +1 位作者 黄重发 朱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140-141,144,共3页
大肠息肉以左半结肠为主,直、乙状结肠及降结肠约占83%,内镜下多以腺瘤性息肉为主.根据息肉性质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前者与癌发生密切相关,是癌前期病变,一般称为腺瘤,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多数息肉起病隐匿,临床处理原则是一旦发... 大肠息肉以左半结肠为主,直、乙状结肠及降结肠约占83%,内镜下多以腺瘤性息肉为主.根据息肉性质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前者与癌发生密切相关,是癌前期病变,一般称为腺瘤,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多数息肉起病隐匿,临床处理原则是一旦发现息肉即行摘除临床需进行病理学检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绳 高频电刀 大肠息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生成的调控 被引量:55
9
作者 周怿 刁其玉 《草食家畜》 2008年第4期21-24,共4页
反刍动物体内甲烷的产生是瘤胃发酵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减少甲烷产量对提高反刍动物的能量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反刍动物甲烷生成的机制及甲烷生成量的调控方式等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 甲烷 反刍动物 产甲烷菌 甲烷生成机制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硒对肉牛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怿 刘强 张福元 《饲料工业》 2007年第1期46-49,共4页
选用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阉牛(体重为420kg、年龄2.5岁),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作为基础日粮,研究1.3倍维持需要水平下,日粮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硒(0、0.3、0.6、0.9mg/kg,以干物质为基础)对营养物... 选用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阉牛(体重为420kg、年龄2.5岁),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作为基础日粮,研究1.3倍维持需要水平下,日粮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硒(0、0.3、0.6、0.9mg/kg,以干物质为基础)对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0.3和0.6mg/kg组日粮OM、CP、EE、NFE、NDF、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6和0.9mg/kg组DN、RN和RN/D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6mg/kg组与对照组相比Se、Ca、P、Cu、Fe、Mn的存留率显著提高,Zn、Mo和S的存留率无显著差异;0.6mg/kg组血清TG、GLU、ALB、TP、ALT、AST、SOD、GSH-px、GS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6mg/kg组血清Se、C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蛋氨酸硒 营养物质代谢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HOTAI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怿 黄重发 +1 位作者 朱清 丁耀昆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40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及对应的正常胃上皮组织),q...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40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及对应的正常胃上皮组织),qRT-PCR检测40例胃癌中HOTAI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关系。q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和正常胃上皮细胞株中的HOTAIR的表达差异,利用siRNA抑制HOTAIR表达后,分别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的HOTAIR的表达水平(6.32±2.56)显著高于正常胃上皮组织(4.61±1.81)(P=0.001)。同时,HOTAIR在人胃癌细胞株MKN28、SGC7901、BGC823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P<0.05)。胃癌肿瘤组织中HOTAIR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利用siRNA干扰HOTAIR的表达后,SGC7901细胞增殖明显降低,凋亡增加(P<0.01)。结论:HOTAIR在胃癌中显著高表达,并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可能成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对早期断奶犊牛体内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怿 刁其玉 +1 位作者 屠焰 高薇 《现代畜牧兽医》 2014年第3期15-20,共6页
本试验分别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比较了酵母β-葡聚糖与杆菌肽锌对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试验中,当培养基基础pH为6和7时,单独添加酵母β-葡聚糖培养3 h后大肠杆菌数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基础pH为8时,培养6 h后培... 本试验分别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比较了酵母β-葡聚糖与杆菌肽锌对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试验中,当培养基基础pH为6和7时,单独添加酵母β-葡聚糖培养3 h后大肠杆菌数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基础pH为8时,培养6 h后培养基中大肠杆菌数仍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体内试验中,口服大肠杆菌(O141‥K99)攻毒后,添加酵母β-葡聚糖与杆菌肽锌组AD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0.38%和30.81%(P<0.05),各处理组F/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各处理组犊牛粪便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犊牛攻毒后12 h和24 h时直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75 mg/kg酵母β-葡聚糖能缓解由大肠杆菌K99攻毒所导致的生长性能下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酵母Β-葡聚糖 肠道微生物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和肉牛甲烷气体排放的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怿 刁其玉 《中国奶牛》 2008年第11期46-51,共6页
甲烷气体(CH4)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的一种排放物,也是《东京议定书》中提出的主要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之一,甲烷气体的预测及其准确性是一个被极大关注的问题。本文选择性地汇总了世界上一些被认可的甲烷气体预测模型或方程式,... 甲烷气体(CH4)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的一种排放物,也是《东京议定书》中提出的主要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之一,甲烷气体的预测及其准确性是一个被极大关注的问题。本文选择性地汇总了世界上一些被认可的甲烷气体预测模型或方程式,并对影响甲烷气体排放的一些日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综述,以满足对甲烷气体排放估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气体 排放模型 温室气体 奶牛 肉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模型在上海崇明区的应用
14
作者 周怿 韩震 +1 位作者 翁暄 杨瑞妮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以上海崇明区为研究区域,在传统省域碳排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区县域碳排放模型估算崇明区2015年、2017年、2019年和2021年碳排放,并利用LMDI模型分析了碳排放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崇明岛碳排放总体呈减少趋势,长兴岛和横沙岛碳排放... 以上海崇明区为研究区域,在传统省域碳排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区县域碳排放模型估算崇明区2015年、2017年、2019年和2021年碳排放,并利用LMDI模型分析了碳排放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崇明岛碳排放总体呈减少趋势,长兴岛和横沙岛碳排放呈增长趋势;经济效应对崇明区碳排放增加有正向驱动作用,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能够有效抑制碳排放,人口效应对崇明区碳排放影响较小;面向“碳中和岛”“低碳岛”和“零碳岛”目标,须因地制宜采取增汇和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模型 LMDI模型 土地利用 区县域 崇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构树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63
15
作者 屠焰 刁其玉 +2 位作者 田莉 周怿 熊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8-41,共4页
杂交构树是一种潜在的木本植物饲料资源。本试验采用尼龙袋法研究杂交构树的叶片、细枝条、全株嫩苗、茎杆在瘤胃内24h和48h后的降解率。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各部位的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2.97%、17.78%... 杂交构树是一种潜在的木本植物饲料资源。本试验采用尼龙袋法研究杂交构树的叶片、细枝条、全株嫩苗、茎杆在瘤胃内24h和48h后的降解率。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各部位的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2.97%、17.78%、19.33%、12.24%。样品采集的部位、瘤胃中降解的时间对杂交构树干物质(DM)的降解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瘤胃中培养24h,叶片和细枝条DM降解率分别达到了88.67%和88.89%,而全株嫩苗次之(67.80%),茎杆更低(48.60%),相互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回归分析表明,CP、OM、NDF、ADF含量与其48h的DM瘤胃降解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袋法 降解率 杂交构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硒对牛营养物质代谢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强 黄应祥 +2 位作者 王聪 周怿 王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3-237,共5页
选用16头体重420kg、年龄2.5岁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以蛋氨酸硒为硒源,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硒0、0.3、0.6和0.9mg/kg,研究蛋氨酸硒对西门塔尔牛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3和0.6mg/kg组日粮的... 选用16头体重420kg、年龄2.5岁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以蛋氨酸硒为硒源,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硒0、0.3、0.6和0.9mg/kg,研究蛋氨酸硒对西门塔尔牛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3和0.6mg/kg组日粮的有机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0.6和0.9mg/kg组的消化氮、沉积氮和氮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0.6mg/kg组的硒、钙、磷、锰、铜、钼的存留率显著提高(P<0.05),锌和硫的存留率无显著差异;0.6mg/kg组的血清甘油三酯、血糖、白蛋白、总蛋白、GPT、GOT、GSH-px和GSH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0.6和0.9mg/kg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0.6mg/kg组血清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日粮加硒0.6mg/kg显著改善日粮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提高了机体抗氧化能力,建议以蛋氨酸硒为硒源时日粮加硒0.6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蛋氨酸硒 代谢率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硒对西门塔尔牛瘤胃发酵及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强 黄应祥 +2 位作者 王聪 周怿 王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选用4头平均体重420kg、年龄2.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以蛋氨酸硒为硒源,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硒0mg·kg-1、0.3mg·kg-1、0.6mg·kg-1和0.9mg... 选用4头平均体重420kg、年龄2.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以蛋氨酸硒为硒源,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硒0mg·kg-1、0.3mg·kg-1、0.6mg·kg-1和0.9mg·kg-1,研究蛋氨酸硒对西门塔尔牛瘤胃pH、氨态氮、VFA、营养物质降解率及尿嘌呤衍生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硒处理间西门塔尔牛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乙酸/丙酸无显著差异(P>0.05),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P<0.05);0.6mg·kg-1硒处理组西门塔尔牛玉米秸秆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豆粕DM、OM、粗蛋白质(CP)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0.6mg·kg-1和0.9mg·kg-1硒处理组西门塔尔牛尿囊素和尿嘌呤衍生物浓度显著高于0.3mg·kg-1组和对照组(P<0.05);西门塔尔牛日粮以蛋氨酸硒为硒源时,硒的适宜添加浓度为0.6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蛋氨酸硒 瘤胃发酵 尿嘌呤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食料中粗蛋白质水平对荷斯坦犊牛瘤胃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云强 刁其玉 +1 位作者 屠焰 周怿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粗蛋白质水平对断奶犊牛瘤胃发酵、微生物酶活性及瘤胃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5头荷斯坦公犊牛,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22%、20.21%和24.30%的开食料。开食料采用限饲,试验在犊牛的8~16周龄进行。在犊牛12周...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粗蛋白质水平对断奶犊牛瘤胃发酵、微生物酶活性及瘤胃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5头荷斯坦公犊牛,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22%、20.21%和24.30%的开食料。开食料采用限饲,试验在犊牛的8~16周龄进行。在犊牛12周龄晨饲3 h后通过瘤胃导管、16周龄晨饲前通过屠宰采集瘤胃液以研究瘤胃发酵、吸收能力和微生物酶活性。16周龄时对犊牛进行屠宰,取瘤胃组织样品以研究瘤胃上皮细胞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高蛋白质组的瘤胃液pH在12周龄时较低,但在16周龄时则较高。高蛋白质组的氨态氮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要高于其他2组(P>0.05)。中蛋白质组的α-淀粉酶活性要低于其他2组(P>0.05)。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随开食料中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同一组16周龄时要高于12周龄(P>0.05)。瘤胃发育结果表明,犊牛在16周龄时,中蛋白质组的瘤胃相对重量在3个组中最低。低蛋白质组的瘤胃乳头长度和黏膜厚度要高于中蛋白质组和高蛋白质组(P>0.05),但是中蛋白质组的瘤胃乳头宽度在3组中最大。由以上结果可知,开食料中粗蛋白质水平对8~16周龄犊牛瘤胃发酵、微生物酶活性和瘤胃发育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高水平的粗蛋白质有提高瘤胃的发酵能力和微生物酶活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开食料 粗蛋白质水平 瘤胃发酵 微生物酶活性 瘤胃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酸度调控剂对犊牛生长性能、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屠焰 孟书元 +3 位作者 刁其玉 齐东 周怿 云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42-46,共5页
探讨代乳粉中添加复合酸度调控剂对0~3月龄犊牛生长性能、血气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乳液pH值为6.2和5.0的代乳粉。每个处理6头犊牛,分别在试验开始后的0、14、28、42、56d测定每头犊牛的体重、体尺,每日记录每... 探讨代乳粉中添加复合酸度调控剂对0~3月龄犊牛生长性能、血气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乳液pH值为6.2和5.0的代乳粉。每个处理6头犊牛,分别在试验开始后的0、14、28、42、56d测定每头犊牛的体重、体尺,每日记录每头犊牛代乳粉和开食料供料量和剩料量,观察每头犊牛的粪便形态和评分,并分别在0、14、42d采血测定血气指标。试验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有所提高,其中0~14、14~28、28~42、42~56d分别提高了5.6%、45.9%(P<0.05)、11.9%、5.8%;试验全期两组间平均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差异皆不显著(P>0.05);全期腹泻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13.9%,但差异不显著(P>0.05);28d体长指数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开始(0d)和饲喂42d时各组间犊牛血气指标皆无差异(P>0.05);饲喂14d时试验组血液的pH值(P<0.05)、氧饱和度(P<0.05)、氧气分压、实际剩余碱储、标准碳酸氢盐浓度皆高于对照组,而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代乳粉中添加复合酸度调控剂后28d前对犊牛产生了一定作用,可提高14~28d阶段犊牛日增重,降低28d体长指数,并有降低腹泻率的趋势;犊牛血液的pH值、SO2升高而PCO2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代乳粉 复合酸度调控剂 生长性能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重发 廖辉 +2 位作者 任凌燕 周怿 李子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17-418,共2页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2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榄香烯联合化疗组(28例)采用榄香烯注射液400 mg/d,同时联合化疗;单纯化疗组(34例)。各组中相同肿瘤类型采取相...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2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榄香烯联合化疗组(28例)采用榄香烯注射液400 mg/d,同时联合化疗;单纯化疗组(34例)。各组中相同肿瘤类型采取相同的化疗方案。结果榄香烯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60.7%和41.2%(P<0.05)。榄香烯联合化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化疗组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ALT、AST、Cr、BUN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单纯化疗组ALT、Cr治疗后有所升高,与联合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方面,联合化疗组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榄香烯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抗肿瘤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药物疗法 抗肿瘤药 植物 副作用 药物疗法 联合 药物疗法 副作用 血小板 药物作用 白细胞 药物作用 血红蛋白类 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