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解析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类黄酮差异
1
作者 谢林君 张劲 +7 位作者 周咏梅 韦荣福 庞丽婷 吴代东 李洪艳 刘金标 周思泓 成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62-2276,共15页
【目的】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类黄酮差异代谢物情况,为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地域和架式)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为试材,测定粒重、pH、可溶性... 【目的】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类黄酮差异代谢物情况,为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地域和架式)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为试材,测定粒重、pH、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亮度值(L^(*))、红—绿色度值(a^(*))、黄—蓝色度值(b^(*)),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其成熟期葡萄果实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理化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栽培地域对葡萄果实理化指标影响较大,栽种于相思湖葡萄示范基地的果实成熟度更好,但果粒较小、果皮颜色较浅;栽培架式及树龄对葡萄果实的粒重影响较小,对糖酸含量影响较大;同一地域采用篱架栽培的葡萄果实较棚架栽培成熟度更好,且树龄越大,果实成熟度越好。从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成熟期葡萄果实中共鉴定出11类789种代谢物,其中黄酮类最多,为187种。12个样品中共存在271个差异代谢物,共聚为7个类群,黄酮类化合物在各亚类中占比最高,特别是第Ⅱ类群,占比高达59%,其次是第Ⅰ类群,占比为49%。利用差异代谢物能明确区分来自不同地域、架式和树龄的葡萄果实样品,其中地域样品间的差异最大,且黄酮类化合物是造成差异的最主要化合物。明阳双季葡萄示范基地栽培较相思湖葡萄示范基地栽培更利于杨梅素、槲皮素、表儿茶素及甲基花翠素等类黄酮化合物的积累,5年树龄较8年树龄更有利于促进山柰酚、儿茶素和花青素的积累,而棚架栽培较篱架栽培更利于黄烷-3-醇、花青素双糖苷和花葵素双糖苷的积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黄酮醇中的槲皮素和杨梅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L^(*)和a^(*)均与杨梅素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果实类黄酮代谢物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地域影响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枝毛葡萄 野酿2号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树龄 栽培条件 差异代谢物 类黄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下不同酿酒葡萄品种白粉病抗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思泓 张劲 +5 位作者 黄小云 成果 郭荣荣 黄羽 陈国品 张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6-991,共6页
【目的】研究掌握避雨栽培模式下广西各酿酒葡萄品种的白粉病抗性水平,为适宜广西地区避雨栽培酿酒葡萄品种的选择推广、栽培生产以及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在葡萄白粉病发病盛期对广西避雨栽培的17个... 【目的】研究掌握避雨栽培模式下广西各酿酒葡萄品种的白粉病抗性水平,为适宜广西地区避雨栽培酿酒葡萄品种的选择推广、栽培生产以及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在葡萄白粉病发病盛期对广西避雨栽培的17个酿酒葡萄品种进行白粉病抗性调查及分析。【结果】9个欧亚种酿酒葡萄、‘威代尔’和‘凌丰’均不抗白粉病,其中‘霞多丽’和‘赤霞珠’高度感病;‘白布娃’、‘野酿2号’和4个亲本不明的品种均抗白粉病,其中‘白布娃’和‘桂葡6号’表现高抗。【结论】9个欧亚种酿酒葡萄品种间存在抗性差异,而大部分表现抗病的品种具有美洲种群或东亚种群血缘,是重要的白粉病抗病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栽培 酿酒葡萄 白粉病 抗病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套袋对避雨栽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思泓 成果 +6 位作者 郭荣荣 韦荣福 余欢 时晓芳 刘金标 张瑛 谢太理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7,共6页
以避雨栽培的"阳光玫瑰"(Shine Muscat)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颜色或材质果袋及果袋配合珍珠棉果伞处理果穗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同时监控果际光照强度及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除了无纺布袋、透明袋及果伞+无纺布处理,其余果... 以避雨栽培的"阳光玫瑰"(Shine Muscat)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颜色或材质果袋及果袋配合珍珠棉果伞处理果穗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同时监控果际光照强度及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除了无纺布袋、透明袋及果伞+无纺布处理,其余果袋或果伞+果袋组合均不同程度地减弱果际光照强度,其中黄纸袋的透光性最差,而对照(空白)和黄纸袋果际温度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另外,5种不同颜色和质地的果袋及与果伞组合处理的采收期果实质量、纵径和横径无显著性差异。在采收期时白纸袋、绿纸袋和黄纸袋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浓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际光照强度越大,粒重和果实纵径越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生产上建议根据不同葡萄品种特性选择不同材质和颜色的果袋,或者与果伞结合使用,达到调整果际微气候,提升果实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 葡萄 套袋 果伞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跳跃溢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庆富 朱迪华 周思泓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为探索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跳跃溢出行为,本文利用贝叶斯MCMC推断的SVCJ模型对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的跳跃溢出概率、跳跃强度与跳跃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均存在明显的跳跃特征,并且,两... 为探索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跳跃溢出行为,本文利用贝叶斯MCMC推断的SVCJ模型对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的跳跃溢出概率、跳跃强度与跳跃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均存在明显的跳跃特征,并且,两市场之间具有显著的跳跃溢出行为;相对与包含跳跃的波动变化和收益,不包含跳跃的波动和收益模型会过度估计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相关性;对同日或次日而言,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条件跳跃溢出概率均大于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条件跳跃溢出概率,且跳跃引起负收益的跳跃溢出概率均大于条件跳跃溢出概率;此外,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同日跳跃强度与同日跳跃大小均是显著的,相对而言,恒生指数期货的平均跳跃大小要远小于恒生指数的平均跳跃大小,并且,彼此的跳跃溢出均可在同日或次日到达对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生指数 SVCJ MCMC 跳跃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两收栽培‘赤霞珠’葡萄冬果与夏果花色苷组分差异解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成果 张劲 +5 位作者 周思泓 谢林君 张瑛 杨莹 管敬喜 谢太理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25-1133,共9页
【目的】探究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两季葡萄花色苷的组分差异。【方法】以成熟期‘赤霞珠’冬果和夏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检测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并监控不同发育期浆果的... 【目的】探究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两季葡萄花色苷的组分差异。【方法】以成熟期‘赤霞珠’冬果和夏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检测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并监控不同发育期浆果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赤霞珠’冬果果粒质量小于夏果,但果皮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夏果;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共检测到17种花色苷,而夏果中检测到16种;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的花色苷总量及大多数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赤霞珠’冬果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酰化修饰及甲基化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夏果。【结论】通过对气候条件的分析,与夏季相比,一年两收栽培区南宁下半年较长的光照时间、较少的极端高温(≥35℃)及更为干燥的气候是酿酒葡萄冬果成熟度高、花色苷总量及稳定花色苷含量都显著高于夏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南宁地区下半年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酿酒葡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一年两收 气候 果皮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野生毛葡萄转录组SSR信息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方辉 蒋胜理 +2 位作者 曲俊杰 周思泓 潘凤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4-67,共4页
利用毛葡萄叶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SSR)搜索并对其所在的序列进行注释,从而为毛葡萄分子标记开发提供有效信息。从35 238条质量较高的unigene中搜索到4 428个SSR位点,对这些序列进行基... 利用毛葡萄叶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SSR)搜索并对其所在的序列进行注释,从而为毛葡萄分子标记开发提供有效信息。从35 238条质量较高的unigene中搜索到4 428个SSR位点,对这些序列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简称GO)、同源蛋白质簇(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简称COGs)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s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简称KEGG)分类,给出功能注释和Pathway注释,共注释了3 197条unigene。COG数据库将SSR序列分成25类,通过GO分类和KEGG富集性分析,将SSR序列分别归类于38个GO类别和103条通路。这些序列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功能和代谢途径,预示着这些潜在的标记可能与重要的生物功能有关,这些信息为毛葡萄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葡萄 转录组 高通量测序 简单重复序列(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噻唑甲氧亚胺乙酸甲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7
作者 周思泓 高迎海 +2 位作者 沈琴 朱丽飞 周文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0-173,206,共5页
以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化合物2-(2-氨基噻唑-4-基)-2-(Z)-甲氧亚胺基乙酸甲酯及其15个衍生物,其中14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和IR予以确认。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0 mg.L-1质量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 以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化合物2-(2-氨基噻唑-4-基)-2-(Z)-甲氧亚胺基乙酸甲酯及其15个衍生物,其中14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和IR予以确认。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0 mg.L-1质量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和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olani)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类化合物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2-(2-氨基噻唑-4-基)-2-(Z)-甲氧亚胺基乙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8
作者 张剑 周思泓 +3 位作者 徐聪 乔柱 周文明 马希汉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165,169,共5页
以乙酰乙酸甲(乙)酯,醛和酰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8个2-(2-氨基噻唑-4-基)-2-(Z)-甲氧亚胺基乙酸酯类衍生物(其中6个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给药量为200 mg.L-1时,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 以乙酰乙酸甲(乙)酯,醛和酰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8个2-(2-氨基噻唑-4-基)-2-(Z)-甲氧亚胺基乙酸酯类衍生物(其中6个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给药量为200 mg.L-1时,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乙酸甲(乙)酯 衍生物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葡萄花序灰霉病抗性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余欢 周思泓 +4 位作者 李洪艳 黄羽 成果 刘金标 蓝钊妃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针对广西葡萄花期灰霉病发生严重的状况,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于葡萄二茬果开花期间对避雨栽培的14个品种的花序开展灰霉病抗性调查和分析。根据田间自然鉴定结果,对抗性差异大的4个代表品种花序人工接种灰霉病菌,验证田间自然鉴定结果... 针对广西葡萄花期灰霉病发生严重的状况,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于葡萄二茬果开花期间对避雨栽培的14个品种的花序开展灰霉病抗性调查和分析。根据田间自然鉴定结果,对抗性差异大的4个代表品种花序人工接种灰霉病菌,验证田间自然鉴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田间调查筛选出2个高抗品种(龙紫旺、龙紫宝)、2个抗性品种(金光、沈农脆丰)及3个感病品种和7个高感品种,并且两种方法均显示‘龙紫旺’‘龙紫宝’是高抗灰霉病的葡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栽培 葡萄花序 灰霉病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油乳油对避雨栽培‘赤霞珠’葡萄白粉病防治效果试验
10
作者 周思泓 周咏梅 +2 位作者 成果 张瑛 白先进 《南方园艺》 2019年第3期1-3,共3页
为了解矿物油乳油在避雨栽培葡萄白粉病防控的应用效果,研究对避雨栽培的'赤霞珠'葡萄采用97%矿物油乳油进行葡萄白粉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7%矿物油乳油处理后,与对照相比,葡萄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97%... 为了解矿物油乳油在避雨栽培葡萄白粉病防控的应用效果,研究对避雨栽培的'赤霞珠'葡萄采用97%矿物油乳油进行葡萄白粉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7%矿物油乳油处理后,与对照相比,葡萄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97%矿物油乳油100倍液和200倍液对葡萄白粉病治疗效果分别达到69.23%和60.86%。矿物油乳油在避雨栽培葡萄白粉病的防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油 避雨栽培 赤霞珠 葡萄白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氨基噻唑-4-基)-(Z)-甲氧亚氨基乙酸酯的酰胺及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涵莹 周思泓 +3 位作者 师伟 乔柱 魏宁宁 周文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2,共5页
以乙酰乙酸甲(乙)酯为原料,合成了2-(2-氨基噻唑-4-基)-(Z)-甲氧亚氨基乙酸酯的酰胺和亚胺两类共13个衍生物,其中10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确证。初步... 以乙酰乙酸甲(乙)酯为原料,合成了2-(2-氨基噻唑-4-基)-(Z)-甲氧亚氨基乙酸酯的酰胺和亚胺两类共13个衍生物,其中10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确证。初步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在质量浓度200 mg/L下对6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mk-1在200 mg/L下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率达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类化合物 甲氧亚胺基乙酸酯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和SO_(2)保鲜剂处理阳光玫瑰葡萄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成果 谢林君 +4 位作者 周思泓 李玮 谢太理 周咏梅 张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1-653,共13页
【目的】分析2种保鲜剂处理阳光玫瑰葡萄贮藏阶段基因差异表达情况,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保鲜剂处理对葡萄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和二氧化硫(SO_(2))保鲜剂... 【目的】分析2种保鲜剂处理阳光玫瑰葡萄贮藏阶段基因差异表达情况,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保鲜剂处理对葡萄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和二氧化硫(SO_(2))保鲜剂分别对果实进行冰温贮藏(-1~1℃),并以不使用保鲜剂的果实为对照,对贮藏1、5、9、13和17周的2种保鲜剂处理及对照的果实分别取样开展转录组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从对照和2种保鲜剂处理的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共获得371.64 Gb的原始数据,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6.03 Gb,GC含量为46.28%~47.53%,Q30≥93.50%,与葡萄参考基因组的匹配率为75.75%~90.23%。1-MCP处理与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数在贮藏后13周达最高值,而SO_(2)处理与对照及SO_(2)处理与1-MCP处理的差异表达基因数在贮藏后5周达最高值。贮藏1周和13周时,1-MCP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表达基因最多,分别为965和2881个;贮藏5周和9周时,SO_(2)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表达基因最多,分别为3698和1628个;贮藏17周时,处理和对照两两比较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相差不大。贮藏1~5周果实内部发生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等方面的变化较贮藏中后期更为剧烈,且在MYB、AP2/ERF-ERF、NAC、GARP-G2-like、HB-HD-ZIP和WRKY转录因子的调控下,单萜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表达量在贮藏5周后迅速降低。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所有样本中苯丙烷—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单萜合成代谢路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MCP与SO_(2)保鲜剂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产生不同影响,前者在贮藏过程中抑制果实成熟和衰老作用释放较后者更为平缓,且通过阻断乙烯与受体结合并抑制ETR、EIN3和ERF1/2这3个乙烯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发挥延缓衰老作用。转录因子MYB、AP2/ERFERF、NAC、GARP-G2-like、HB-HD-ZIP和WRKY与单萜合成基因相关性较强,且6类转录因子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其可能通过互作调控果实单萜合成或其他成熟衰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保鲜处理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光膜和摘叶对毛葡萄果际微气候及其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成果 吴代东 +7 位作者 余欢 冯启艳 张劲 谢林君 白扬 谢太理 周咏梅 周思泓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12-2920,共9页
【目的】探究光调控处理对毛葡萄野酿2号果际微气候条件及果实基本理化指标的影响,为优化广西毛葡萄栽培措施及改善广西毛葡萄酿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南宁地区的毛葡萄品种野酿2号为研究对象,在其果实转色始期进行摘叶和... 【目的】探究光调控处理对毛葡萄野酿2号果际微气候条件及果实基本理化指标的影响,为优化广西毛葡萄栽培措施及改善广西毛葡萄酿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南宁地区的毛葡萄品种野酿2号为研究对象,在其果实转色始期进行摘叶和铺设反光膜调控光照强度处理,以不进行摘叶和不铺设反光膜为对照,采用HOBO小型气象站采集各处理果际的温湿度和光照参数,并测定、分析两种光调控处理和对照各发育阶段果实的基本理化指标。【结果】摘叶与铺设反光膜处理均可增强野酿2号果际光照强度,且摘叶处理的效果更明显,其果际的光合有效辐射日均值是对照的6~13倍,太阳总辐射日均值是对照的2~4倍。两种光调控处理均可不同程度降低野酿2号果际的昼夜温差、日最高温度、昼夜湿度差和日最高湿度,同时增加日最低温度和湿度;降低采收期果实鲜重和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皮色度和红色色调值。【结论】于毛葡萄野酿2号果实转色始期摘叶和铺设反光膜可改善其果际通风透光条件,缩短高温出现时间并降低高温出现频率,提升浆果品质,其中摘叶调控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葡萄 野酿2号 光调控 微气候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玫瑰葡萄冬果膨大期补光对内源激素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时晓芳 曹雄军 +9 位作者 林玲 郭荣荣 周思泓 韩佳宇 成果 张瑛 谢太理 王博 马广仁 白先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探索补光对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冬季果实(冬果)膨大期内源激素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栽培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以2016年定植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冬果膨大期进行每天夜间延长光照6 h处理,分别连... 探索补光对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冬季果实(冬果)膨大期内源激素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栽培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以2016年定植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冬果膨大期进行每天夜间延长光照6 h处理,分别连续延长补光4周、5周和6周,每周采样一次。测定葡萄果实中玉米核苷(ZR)、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在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葡萄冬果夜间补光可以提高果实IAA和GA_3的含量,降低ABA的含量,其中补光6周处理的葡萄果实IAA含量较高,比对照高83.4%,ABA含量比对照低62.30%。补光5周、6周处理对果实GA_3含量提高较为明显。补光可以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单穗质量、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有效改善葡萄冬果的品质,增加冬果产量,明显增加经济效益。生产上建议在冬果膨大期进行补光处理,能增加冬果生长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其中补光时间以6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果实膨大期 补光 内源激素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根剂及扦插基质对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号’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洪艳 吴代东 +6 位作者 成果 余欢 龙游 韦志勇 周思泓 林志勇 蒙仙 《南方园艺》 2022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号’一年生枝条作为插条,研究4种不同生根剂及对照(清水)以及3种不同扦插基质在扦插30天后,对形成愈伤组织插条占比、形成愈伤组织并萌芽的插条占比、未形成愈伤组织并萌芽插条占比及成苗率4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 以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号’一年生枝条作为插条,研究4种不同生根剂及对照(清水)以及3种不同扦插基质在扦插30天后,对形成愈伤组织插条占比、形成愈伤组织并萌芽的插条占比、未形成愈伤组织并萌芽插条占比及成苗率4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剂吲丁·萘乙酸与萘乙酸对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号’的形成愈伤组织插条占比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未形成愈伤组织并萌芽的插条占比有抑制作用,这两个生根剂对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号’的生根效果好于司令、根宝套餐生根剂处理及对照;扦插基质效果依次递减为:生土:草炭:珍珠岩:椰糠=1:1:1:1优于生土优于土:沙=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号’ 生根剂 扦插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瑞都无核怡”葡萄果实的影响
16
作者 林玲 郭荣荣 +5 位作者 时晓芳 韩佳宇 曹雄军 张瑛 周思泓 程昌富 《广西农学报》 2019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瑞都无核怡"葡萄的果实品质。【方法】在满花后3~5d使用3种不同浓度的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果穗,果实成熟时分析3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在花后3~5d使用12.5mg... 【目的】为了提高"瑞都无核怡"葡萄的果实品质。【方法】在满花后3~5d使用3种不同浓度的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果穗,果实成熟时分析3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在花后3~5d使用12.5mg/LGA3+2mg/LCPPU浸蘸花序,果实成熟后果粒较大,果穗紧凑,而且可溶性固形物、酸度含量也达到较好的水平。【结论】在满花后3~5d使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果穗,可以改善"瑞都无核怡"在南方地区种植果穗松散、果粒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都无核怡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模式下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欢 张劲 +6 位作者 郭荣荣 谭宗琨 曹雄军 张瑛 卢伟萍 林玲 周思泓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40-1846,共7页
【目的】探明避雨栽培模式下温度、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病程度的影响,为一年两收葡萄冬季防治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7和2018年葡萄冬果采收期前,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调查避雨栽培模式下14... 【目的】探明避雨栽培模式下温度、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病程度的影响,为一年两收葡萄冬季防治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7和2018年葡萄冬果采收期前,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调查避雨栽培模式下14个葡萄品种/株系的白粉病发病情况,结合2017和2018年两年9月1日至12月31日的气象监测数据进行气象因子与葡萄白粉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相关分析。【结果】在2017年葡萄冬果采收期,有11个葡萄品种/株系的白粉病发病率低于2018年,有9个葡萄品种/株系的白粉病病情指数小于2018年。2017年9月1日至12月31日的降水量和降雨天数均大于2018年同期;2017年处于白粉病适宜发病温度区间(20.0~27.0℃)的天数少于2018年;2017年总积温略高于2018年;2017年的日照时数多于2018年;2017和2018年两年的日均相对湿度均适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结论】降水量、降雨天数和日照时数少及日均温(20.0~27.0℃)适宜白粉病发生的天数多是2018年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重于2017年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葡萄 避雨栽培 一年两收 白粉病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玫瑰”葡萄在桂东南地区的引种表现及一年两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18
作者 盘丰平 莫伟健 +7 位作者 韦荣福 曹雄军 韩佳宇 时晓芳 周思泓 白先进 黄学华 刘金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5-189,共5页
为突破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瓶颈,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特色产业,在广西桂东南地区引进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阳光玫瑰”葡萄,采用小拱棚避雨栽培模式,并首次进行一年两收栽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桂东南地区种植... 为突破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瓶颈,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特色产业,在广西桂东南地区引进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阳光玫瑰”葡萄,采用小拱棚避雨栽培模式,并首次进行一年两收栽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桂东南地区种植,当年成形,第二年正常投产,并成功实现一年两收。第一季果产量15000kg/hm^(2)以上,第二季果6000kg/hm^(2)以上,平均售价20元/kg,效益42万元/hm^(2)以上,比单种一季增收40%,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一年两收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桂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壮素处理促进葡萄二季果成花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时晓芳 韦荣福 +8 位作者 黄桂媛 张瑛 林玲 韩佳宇 曹雄军 周思泓 王博 白先进 郭荣荣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167,共15页
【目的】探究矮壮素处理后'夏黑'葡萄二季果成花的主要生物学过程和重要基因,为促进二季果成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矮壮素处理后'夏黑'葡萄二季果第5~6节位冬芽为试验材料,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 【目的】探究矮壮素处理后'夏黑'葡萄二季果成花的主要生物学过程和重要基因,为促进二季果成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矮壮素处理后'夏黑'葡萄二季果第5~6节位冬芽为试验材料,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矮壮素处理后-3 DAF、4 DAF、11 DAF冬芽样品中差异基因数分别为395、557和97个。其中-3 DAF、4 DAF、11 DAF冬芽样品中分别有52、21、39个DEGs上调表达,343、536、58个DEGs下调表达,共有879个DEGs得到注释,富集最显著的Pathway主要有苯丙素和类黄酮生物合成、激素信号转导等。【结论】通过转录组测序和qRT-PCR验证,发现矮壮素处理'夏黑'葡萄后,二季果成花关键节位冬芽内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POD47和PODN1、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STS6、生长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IAA26、赤霉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GARP6和GA3OX1等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矮壮素促进成花的功能可能通过改变树体内激素的含量及比值、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和代谢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二季果 成花 矮壮素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筛选牛心朴子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家族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晓闻 周思泓 +2 位作者 王丹玉 贠桂玲 侯玉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5-1003,共9页
【目的】从转录水平分析牛心朴子在低温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出牛心朴子低温胁迫响应的关键调控基因,为全面解析逆境胁迫响应分子调控网络及有效挖掘关键调控基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高通... 【目的】从转录水平分析牛心朴子在低温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出牛心朴子低温胁迫响应的关键调控基因,为全面解析逆境胁迫响应分子调控网络及有效挖掘关键调控基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低温胁迫(CT组)和常温处理(对照,CK组)的牛心朴子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鉴定出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家族,并选取4个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以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信度。【结果】从CK组和CT组共获得30.50 Gb的原始数据,Cycle Q20平均值在96%以上,经数据过滤及去冗余后,拼接组装获得100006条Unigenes,但其功能注释率较低,有47082条至少在一个数据库中被功能注释,占Unigenes总数的47.07%;而在NR、NT、KO、SwissProt、PFAM、GO和KOG数据库中均被注释的Unigene有7070条,仅占Unigenes总数的7.06%。GO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到554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039个,下调表达基因3506个,分别富集到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三大类别中。从牛心朴子Unigene中共鉴定到83个转录因子家族的1826个转录因子,其中,以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数目最多,为136个(占7.45%)。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到与低温胁迫有关的66个转录因子家族的550个转录因子,其中MYB、C3H、bHLH、AP2-EREBP、C2H2、NAC、bZIP、CCAAT和WRKY等转录因子家族均有大量转录因子能被低温胁迫诱导表达。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牛心朴子低温胁迫下转录因子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YB、C3H、b HLH、AP2-EREBP、C2H2、NAC、bZIP、CCAAT和WRKY等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牛心朴子响应低温胁迫时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各家族转录因子间存在共表达性或协同作用,通过复杂的转录调控网络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进而提高牛心朴子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朴子 转录组 转录因子 低温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