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间转移面阵CCD的TDI工作方式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怀得 刘海英 +3 位作者 徐东 李广泽 王冶 刘金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29-1634,共6页
具有微透镜的行间转移面阵CCD在空间辐照环境下,微透镜材料容易模糊,导致不能正常成像;而如果不使用微透镜,则会由于行间转移CCD的填充因子和量子效率低,曝光量不足,影响图像质量和信噪比,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提出采用时间延迟积分... 具有微透镜的行间转移面阵CCD在空间辐照环境下,微透镜材料容易模糊,导致不能正常成像;而如果不使用微透镜,则会由于行间转移CCD的填充因子和量子效率低,曝光量不足,影响图像质量和信噪比,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提出采用时间延迟积分(TDI)工作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在实现行间转移面阵CCD KAI0340-S正常工作的基础上,根据TDI CCD的工作原理,实现了CCD KAI0340-S的TDI工作方式。同时,采用RS485总线,实现了计算机和FPGA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完成了面阵CCD TDI积分级数、行TDI积分时间、以及集成视频信号处理器增益和偏置参数的任意设置。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微透镜下正常成像时,图像质量很差,其信噪比仅为22.13 dB(TDI级数为1);通过设置合适的TDI积分级数后,图像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信噪比超过33.62 dB(TDI级数为4)。行间转移面阵CCD的TDI工作方式,可以改善和提高在空间辐照环境下没有微透镜时的图像质量,解决了借助微透镜可提高其量子效率,但微透镜在空间辐照环境下时间较长又容易模糊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间转移 面阵CCD 微透镜 时间延迟积分 量子效率 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阵-面阵CCD三线阵立体测绘相机焦平面组件的研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怀得 刘金国 +3 位作者 张立平 乔克 陈佳豫 孔德柱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92-1499,共8页
介绍了线阵-面阵CCD(LMCCD)制式相机的相关原理,提出实现LMCCD相机的关键在于相机焦平面组件的研制。给出了LMCCD相机焦平面组件在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LMCCD像面基板与CCD的高精度拼接,焦平面组件电子学部分的低噪声、高集成度设计... 介绍了线阵-面阵CCD(LMCCD)制式相机的相关原理,提出实现LMCCD相机的关键在于相机焦平面组件的研制。给出了LMCCD相机焦平面组件在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LMCCD像面基板与CCD的高精度拼接,焦平面组件电子学部分的低噪声、高集成度设计,焦平面组件在真空环境下的热噪声抑制和热传导设计,以及焦平面组件的装配和焊接等。最后,给出了研制和测试结果。LMCCD拼接的共面精度优于5μm,平移量和平行度均优于2μm;在典型工作情况下,实验室测试信噪比优于90;在15min的工作周期下,焦面组件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这些结果满足LMC-CD制式相机关于CCD拼接、焦面温度控制和信噪比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摄影测量 三线阵立体测绘相机 线阵-面阵CCD 焦平面 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和CPLD的智能相机系统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怀得 肖传伟 郝志航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6Z期209-211,共3页
嵌入式实时图像处理技术是目前结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传感器以及微电子等多学科门类的一门前沿技术。在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嵌入式实时图像处理也成为可能。在目前的电子技术条件下,作者结合DSP技术、CPLD/FPGA技术,以及图像... 嵌入式实时图像处理技术是目前结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传感器以及微电子等多学科门类的一门前沿技术。在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嵌入式实时图像处理也成为可能。在目前的电子技术条件下,作者结合DSP技术、CPLD/FPGA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开发设计出一种实用的嵌入式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工业用智能相机,实现了产品质量的自动检测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CPLD/FPGA 图像处理 智能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阵CCDKAI-0340DM高速相机的设计 被引量:13
4
作者 余达 郭永飞 +4 位作者 周怀得 武星星 李广泽 吕世良 刘金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91-2799,共9页
使用常规CCD设计了高速相机系统,并解决了相机高速工作方式下的一系列难题。介绍了行间转移面阵CCD芯片KAI-0340DM的工作原理,采用高度集成视频处理芯片来产生各高速时序信号;通过提高驱动芯片与线路板的热传导效率增加有效散热面积从... 使用常规CCD设计了高速相机系统,并解决了相机高速工作方式下的一系列难题。介绍了行间转移面阵CCD芯片KAI-0340DM的工作原理,采用高度集成视频处理芯片来产生各高速时序信号;通过提高驱动芯片与线路板的热传导效率增加有效散热面积从而降低芯片的温升;建立了高速运放电路的自激振荡模型,并采用有效方法克服了自激振荡;采用串并转换的方法降低了数据整合的难度,通过压缩图像数据的消隐期对输出数据进行异步降频并使用CameraLink接口来传输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相机系统工作时驱动器温升仅5.2℃,信噪比>40dB,动态范围不低于60dB,可在4种分辨率下工作,当分辨率为640×480时,可在时间延迟积分(TDI)方式下工作。当相机的分辨率为228×164,帧频为1 000frame/s,基本满足高速摄像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相机 高速连续摄像 热传导 自激振荡模型 消隐期 异步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阵CCD芯片KAI-1010M的高速驱动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金国 余达 +3 位作者 周怀得 李广泽 吕世良 孔德柱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22-1628,共7页
介绍了行间转移面阵CCD芯片KAI-1010M的内部结构和驱动时序,采用新方法和低成本器件设计了该CCD芯片的驱动电路,把电源和电机控制的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引入CCD驱动电路,采用超高速运放驱动高速负压信号以减小其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达到高... 介绍了行间转移面阵CCD芯片KAI-1010M的内部结构和驱动时序,采用新方法和低成本器件设计了该CCD芯片的驱动电路,把电源和电机控制的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引入CCD驱动电路,采用超高速运放驱动高速负压信号以减小其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达到高速低成本驱动要求,解决了驱动设计中的技术难点。实验结果表明,此CCD驱动系统采用低成本的器件,性能好、成本低、能够同时输出两路CCD电压信号,数据输出速率达15 frame/s,满足空间测绘相机的系统设计要求。若进一步改进电路,数据输出速率可达27 fra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芯片 KAI-1010M 高速驱动电路 脉冲宽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if5小波的多普勒胎心音信号提取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继印 刘海英 +1 位作者 马洪顺 周怀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8-541,共4页
胎心率监护是围产期胎儿监护的关键技术指标,超声多普勒测量胎心率是最常用的无创方法。由于胎心多普勒信号具有信噪比低、非平稳的随机性特点,提出基于coif5小波,结合双重阈值方法的胎心音信号提取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 胎心率监护是围产期胎儿监护的关键技术指标,超声多普勒测量胎心率是最常用的无创方法。由于胎心多普勒信号具有信噪比低、非平稳的随机性特点,提出基于coif5小波,结合双重阈值方法的胎心音信号提取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胎心率加倍、减半所引起的胎心率曲线翻转问题,提高了多普勒胎心音信号提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音信号 coif5小波 双重阈值 信号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CCD和CMOS的天基微光成像(英文) 被引量:9
7
作者 武星星 刘金国 +1 位作者 周怀得 张博研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7-202,共6页
电子倍增电荷耦合器件(EMCCD)利用电荷雪崩机制可以实现低于1e-的读出噪声,适用于微光成像。随着背照式CMOS成像探测器技术的发展,具有高量子效率和低于1.5e-读出噪声的CMOS成像探测器已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成... 电子倍增电荷耦合器件(EMCCD)利用电荷雪崩机制可以实现低于1e-的读出噪声,适用于微光成像。随着背照式CMOS成像探测器技术的发展,具有高量子效率和低于1.5e-读出噪声的CMOS成像探测器已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针对天基微光成像的需求,分别构建了基于EMCCD CCD201的天基微光相机和基于CMOS的天基微光相机,并建立了系统的噪声模型。对基于EMCCD的天基微光相机和基于CMOS的天基微光相机的微光探测性能和工作机理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凝视成像模式,积分时间为2 s,相机入瞳辐亮度为10-9W·cm-2·sr-1·μm-1时,基于EMCCD的天基微光相机在焦面温度为20℃的条件下的信噪比为23.78,相同条件下基于CMOS的天基微光相机的信噪比为27.42。当采用制冷系统将焦面温度降低至-20℃时,基于EMCCD的天基微光相机的信噪比提高到27.533,而基于CMOS的天基微光相机的信噪比提高到27.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微光 EMCCD CM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红外探测器快速反射镜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8
作者 吕世良 刘金国 +1 位作者 周怀得 梅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99,共6页
像移补偿是保证星载红外探测器成像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某星载红外探测器光学系统的设计特点和成像工作模式,为补偿红外探测器在轨运行方向产生的像移和摆扫方向产生的像移,提出分别对俯仰方向快速反射镜和方位方向快速反射镜实施... 像移补偿是保证星载红外探测器成像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某星载红外探测器光学系统的设计特点和成像工作模式,为补偿红外探测器在轨运行方向产生的像移和摆扫方向产生的像移,提出分别对俯仰方向快速反射镜和方位方向快速反射镜实施控制的方案。首先介绍红外遥感原理及像移现象;其次详细分析红外探测器光学系统的设计特点和光学系统组成;然后重点分析了红外探测器在轨工作中的像移产生的原因,并计算出在轨运行方向产生的像移量和摆扫方向产生的像移量;最后提出像移补偿方案,阐明其工作原理,并对像移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像移补偿系统的运动范围和运动加速度满足红外探测器技术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红外探测器 音圈电机 像移补偿 快速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蝴蝶模型的星载嵌入式软件测试策划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佳豫 孔德柱 +2 位作者 刘金国 周怀得 赵莹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77-1685,共9页
为降低星载嵌入式软件测试风险,提高软件的研制效率,给出了一种星载嵌入式软件测试策划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策划了基于蝴蝶模型的星载相机嵌入式软件的测试。首先,介绍了蝴蝶模型,针对星载嵌入式软件的特点,在蝴蝶模型测试过程的思想基础... 为降低星载嵌入式软件测试风险,提高软件的研制效率,给出了一种星载嵌入式软件测试策划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策划了基于蝴蝶模型的星载相机嵌入式软件的测试。首先,介绍了蝴蝶模型,针对星载嵌入式软件的特点,在蝴蝶模型测试过程的思想基础上,给出基于星载嵌入式软件的测试策划方法,并分析了方法的优点;然后,以某星载相机嵌入式软件为例,应用该方法对软件研制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测试策划;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星载嵌入式软件测试策划,能够发现和避免约80%的需求错误和缺陷、60%的设计错误和缺陷,从而降低软件测试风险,缩短软件研制的周期,提高星载嵌入式软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星载嵌入式软件 测试策划 蝴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阵CCD芯片KAI-1010M的TDI三线阵工作方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达 周怀得 +4 位作者 李广泽 吕世良 王冶 刘金国 郭永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80-2984,共5页
介绍了行间转移面阵CCD芯片KAI-1010M的内部结构、工作时序和驱动系统,采用将存储区内相同像素在不同曝光时间的感应电荷叠加,实现了行间转移面阵CCD的时间延时和积分工作方式;采用FastDumpGate(FDG)功能快速清除电荷而只保留3行CCD信... 介绍了行间转移面阵CCD芯片KAI-1010M的内部结构、工作时序和驱动系统,采用将存储区内相同像素在不同曝光时间的感应电荷叠加,实现了行间转移面阵CCD的时间延时和积分工作方式;采用FastDumpGate(FDG)功能快速清除电荷而只保留3行CCD信号以提高帧频,克服面阵帧周期长的缺点,实现三线阵工作方式,最终实现了三线阵的时间延时和积分成像工作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此实现方式是可行的,最大帧频可达54.3fps,控制曝光时间的方式灵活,而且能使CCD输出信号的幅度成倍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1010M 行间转移 FDG 时间延时和积分三线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CCD立体测绘成像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达 刘金国 +4 位作者 周怀得 龙科慧 徐东 陈佳豫 孔德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93-3396,共4页
受现今轨道和姿态测量以及姿态控制精度的限制,与传统三线阵立体测绘相比,采用线面阵CCD阵列(LMCCD)测绘体制可提高全球无地面控制点立体测绘精度。详细介绍了LMCCD立体测绘体制下的传感器配置、时间延迟积分(TDI)工作方式及狭小空间线... 受现今轨道和姿态测量以及姿态控制精度的限制,与传统三线阵立体测绘相比,采用线面阵CCD阵列(LMCCD)测绘体制可提高全球无地面控制点立体测绘精度。详细介绍了LMCCD立体测绘体制下的传感器配置、时间延迟积分(TDI)工作方式及狭小空间线路板连接和LMCCD同步控制方法。经测试该相机能有效削减测轨、测姿误差,满足无地面控制点1:50 000比例尺地图应用要求,性能还可进一步改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面阵CCD阵列 立体测绘相机 无地面控制点 时间延迟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P空间相机控制器的在轨程序重注 被引量:6
12
作者 武星星 刘金国 +2 位作者 周怀得 徐东 孔德柱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1年第4期26-2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空间相机控制器在轨程序重注方法,给出了重注程序接收、存储、校验和执行的流程和部分代码。并给出了DSP重注程序的编写和生成方法。在验证实验中以重注死循环程序为例,验证了在轨程序重注方法和重注程序编写方法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空间相机控制器在轨程序重注方法,给出了重注程序接收、存储、校验和执行的流程和部分代码。并给出了DSP重注程序的编写和生成方法。在验证实验中以重注死循环程序为例,验证了在轨程序重注方法和重注程序编写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器 空间相机 程序重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C695F和FPGA的CAN总线接口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星星 刘金国 +1 位作者 周怀得 孔德柱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32-3034,3076,共4页
新一代空间相机控制器采用具有高可靠性的32位处理器TSC695F和Flash型FPGA APA600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采用CAN总线与小卫星平台上各单元通信;由于TSC695F采用独立的32位数据线和地址线,而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采用8位分时复用的数据线和... 新一代空间相机控制器采用具有高可靠性的32位处理器TSC695F和Flash型FPGA APA600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采用CAN总线与小卫星平台上各单元通信;由于TSC695F采用独立的32位数据线和地址线,而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采用8位分时复用的数据线和地址线;且TSC695F和SJA1000的地址线和数据线采用5V电平,APA600的输入输出接口采用3.3V电平,需要根据读写过程中数据流向对电平转换芯片的方向进行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APA600的TSC695F与SJA1000的接口逻辑电路设计方法,给出了VHDL源码和在TSC695F中使用该CAN总线接口的具体方法;在实验中使用逻辑分析仪对实际工作过程中时序参数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设计满足CAN总线接口时序要求,可以实现空间相机控制器与星上其他单元可靠的通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TSC695 CAN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相机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传伟 周怀得 +1 位作者 李志慧 郝志航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1Z期18-19,17,共3页
提出了一种整机采用DSP+FPGA+AVR结构,基于低级算法和高级算法相结合的智能相机,设计制作了实验用样机。并用其对钢珠缺陷进行了检测,对该相机的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试和研究,提出了如何改进结构和算法以提高性能。实验证明该相机的... 提出了一种整机采用DSP+FPGA+AVR结构,基于低级算法和高级算法相结合的智能相机,设计制作了实验用样机。并用其对钢珠缺陷进行了检测,对该相机的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试和研究,提出了如何改进结构和算法以提高性能。实验证明该相机的正确识别率较高,相机的设计方案有广泛的适应性,对软件的结构和算法稍作修改即可应用于不同的工作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相机 机器视觉 嵌入式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智能胎儿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海英 赵继印 周怀得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6Z期28-30,共3页
胎儿监护是保障围产期产妇和胎儿安全,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智能胎儿监护是根据监护指标分析胎儿健康状况,自动采取相应措施的监护方式。介绍了采用自带24位A/D转换器的MSC1210微处理器为核心器件,小波分析算法处理数据为技术关键,... 胎儿监护是保障围产期产妇和胎儿安全,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智能胎儿监护是根据监护指标分析胎儿健康状况,自动采取相应措施的监护方式。介绍了采用自带24位A/D转换器的MSC1210微处理器为核心器件,小波分析算法处理数据为技术关键,并通过比较分析监护指标,利用报警、界面提示和启动声振器方式来提醒和自动采取相应措施的智能电脑胎儿监护系统。临床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较好的实时性和精确、友好的智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胎儿监护 MSC1210 小波分析 胎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DSP智能相机的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传伟 周怀得 +1 位作者 李志慧 郝志航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6Z期162-164,共3页
提出了并实现了基于TI的TMS320VC5402多DSP智能相机,该相机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的设计。利用FPGA配置灵活的特性实现了模块的可扩展性,而且可以实现相机拓扑结构的可重构,并实现了与硬件特性相结合的算法。该相机的设计方案有广泛的适应性... 提出了并实现了基于TI的TMS320VC5402多DSP智能相机,该相机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的设计。利用FPGA配置灵活的特性实现了模块的可扩展性,而且可以实现相机拓扑结构的可重构,并实现了与硬件特性相结合的算法。该相机的设计方案有广泛的适应性,对软件的结构和算法稍作修改即可应用于不同的工作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相机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FPGA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排插装连接器拼接安装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达 刘金国 +4 位作者 周怀得 龙科慧 文大化 王玉龙 孙守红 《电子工艺技术》 2015年第2期83-85,共3页
针对航天相机结构尺寸狭小,需要的连接器种类多且数量少,提出了一种拼接安装工艺,实现单排插装连接器的二维拼接安装。根据实际的工程应用,介绍了拼接质量影响因素,采用工装限位结合单点焊接试装,对单排插装连接器拼接安装工艺进行了详... 针对航天相机结构尺寸狭小,需要的连接器种类多且数量少,提出了一种拼接安装工艺,实现单排插装连接器的二维拼接安装。根据实际的工程应用,介绍了拼接质量影响因素,采用工装限位结合单点焊接试装,对单排插装连接器拼接安装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为相关的航天连接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排插装连接器 工装限位 单点焊接 拼接安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元块区域相关技术的DEM自动提取
18
作者 赵莹 刘金国 +1 位作者 周怀得 陈佳豫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2-765,769,共5页
利用三线阵CCD图像自动提取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关键问题是立体像对的匹配相关技术。文章论述了像元块区域相关的匹配算法,首先在前视CCD扫描记录的图像上定义均匀的空间格栅,然后通过该图像每个格栅点周围的像元组与后视CCD扫描记录图... 利用三线阵CCD图像自动提取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关键问题是立体像对的匹配相关技术。文章论述了像元块区域相关的匹配算法,首先在前视CCD扫描记录的图像上定义均匀的空间格栅,然后通过该图像每个格栅点周围的像元组与后视CCD扫描记录图像某点周围的像元组的相关性比较,寻找相应的匹配点。最后通过像元块的区域相关技术对三线阵CCD相机扫描记录的沙盘地形数据进行处理,给出了沙盘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阵CCD 数字高程模型 像元块区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图象传感器IBIS5A应用设计
19
作者 王冶 刘金国 +2 位作者 李广泽 周怀得 孔德柱 《微计算机信息》 2011年第1期74-75,202,共3页
IBIS5A_1300_5(以下简称IBIS5)是FILLFACTORY公司生产的IBIS系列固态CMOS图象传感器。片上集成了偏置增益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控制接口。其像元总数1280×1024,有2种工作模式。最高象元读出频率40MHz,最高帧频为27.5fps,满帧周期36... IBIS5A_1300_5(以下简称IBIS5)是FILLFACTORY公司生产的IBIS系列固态CMOS图象传感器。片上集成了偏置增益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控制接口。其像元总数1280×1024,有2种工作模式。最高象元读出频率40MHz,最高帧频为27.5fps,满帧周期36ms.IBIS5的时序逻辑由XILINX公司生产的XC95144产生,由JTAG接口可以在线对IBIS5的控制时序进行实时修改。对于传感器产生的视频数字信号需要进行长距离传输,为避免信号衰减,本次设计采用LVDS传输协议与上位机进行数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IS5A CPLD LV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平台时间同步误差分析与改进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君成 武星星 +1 位作者 刘金国 周怀得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94-1296,共3页
时间同步误差是影响空间相机平面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星基导航授时失效时需要使用航天器的平台时间进行时间同步;详述了使用航天器平台时间进行时间同步的原理,在分析使用航天器平台时间进行时间同步时相机时间... 时间同步误差是影响空间相机平面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星基导航授时失效时需要使用航天器的平台时间进行时间同步;详述了使用航天器平台时间进行时间同步的原理,在分析使用航天器平台时间进行时间同步时相机时间同步误差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平台时间同步误差模型;提出了减小航天器数管计算机和相机主控制器对平台时标转发延迟误差、采用低频差晶振、减小关中断时间、减小中断服务程序执行时间、缩短行同步计数器的查询周期等软件和硬件改进方法;最后通过实验对比了使用GPS高精度时间和使用航天器平台时间进行同步时所能达到的时间同步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使用航天器平台时间进行时间同步时,相机时间同步误差绝对值≤3.34ms,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平台时间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